國家安全日主題演講稿(通用3篇)
國家安全日主題演講稿 篇1
今天,我來和大家聊聊國家安全。什么是國家安全呢?國家安全是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也就是國家沒有外部的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的混亂和疾患的客觀狀態。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1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國民安全、領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國家主權、政權、政治制度、政治秩序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免受威脅、侵犯、顛覆、破壞的客觀狀態。在當代中國,維護國家政治安全集中表現為對外保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對內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社會政治秩序穩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
國土安全,主要指一個國家主權范圍內的領陸、領水、領空和底土四個方面的安全。
軍事安全是國家軍隊事務處于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也就是國家的軍事存在、軍事力量和軍事活動等不受威脅、挑戰、打擊和破壞。
經濟安全,是指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國保持其經濟存在和發展所需資源有效供給、經濟體系獨立穩定運行、整體經濟福利不受惡意侵害和非可抗力損害。
文化安全是指一國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價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發展不受威脅。
社會安全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涉及到國家安全穩定。
良好的國家科技安全狀態體現在國家科學技術事業不受外部科技優勢的干擾、侵害、破壞、威脅、控制和制約,科學技術健康發展,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競爭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國家科技利益得到保護;科學技術能夠有效支撐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際建設,提高綜合國力,維護國家安全,防范科技濫用和科技的負面影響。
網絡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
生態安全是指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尤其是指生存與發展的不良風險最小以及不受威脅的狀態。
資源安全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持續、穩定、及時、足量和經濟地獲取所需自然資源的狀態。
核安全是指對核設施、核活動、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采取必要和充分的監控、保護、預防和緩解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任何技術原因、人為原因或自然災害造成事故發生,并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情況下的放射性后果,從而保護工作人員、公眾和環境免受不當輻射危害。
上述十一個概念組成了完整的國家安全體系。
國家安全日主題演講稿 篇2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初二年級第六導師班的楊玫,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通過羅航老師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國家安全有了更為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國家安全確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歷朝歷代仁人志士都講究胸懷大志,講究家國情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更有屈原的“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即便是到了現在,這個看似和平的年代,我們也應當將古人的精神傳承下去,擁有家國情懷,維和國家安全。那么,哪些行為危害到了國家安全呢?這里我想舉幾個例子。
郭某利用自己曾經在某研究所工作,參加了我國某項軍工項目的設計,為了向網友顯示自己掌握的國產某型先進戰斗機的專業技術水準,把我國當時在研的先進戰機的秘密公布在網上,導致信息泄露。
中國臺灣制內間諜人員林某,邀請大陸同學吃飯、游樂,還送些本土特色禮物,一段時間之后大家成了“朋友”,于是他開始請大陸同學幫忙搜集大陸政治、經濟、軍事內幕信息和紅頭文件,一些同學念其“朋友”之邀,為其提供便利,致使國家秘密外泄。
通過這樣的例子,大家可以感受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角,每一個人都有義務維護國家安全。
20__年,一名漁民在近海捕魚時感到漁網很沉,以為撈到一條大魚,趕緊招呼船工幫忙,結果打撈上來一個類似魚雷的東西。這位漁民當即用手機拍下照片,并發給省國家安全廳的工作人員,經查,這是一個性能先進,功能強大的纜控水下機器人,它能探索我國重要海域,獲取我國海軍艦隊的活動動向,完成近距離偵查和情報收集任務。這位漁民,保持了應有的警惕心,采取了恰當的措施,盡到了一位公民應盡的義務,維護了國家安全,也正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所應當學習的。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國家安全無小事,國家安全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一個人都與國防安全息息相關。作為中學生,我們一定要將“國家安全”這四個字牢記心中,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制意識。我們需要做到:1、遵守、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2、發現可疑行為及時舉報;3、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4、將來走上國家的涉密崗位,一定要嚴守紀律,保守國家秘密。
最后我想說,維護國家安全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做出貢獻,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我們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只有人人為國家安全積極奉獻力量,才能鞏固如同磐石般的堤壩,使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無法得逞。我想,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正是這樣的含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家安全日主題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們都知道一句老話——居安思危。放眼中國局勢,國門之外中美、中日問題由來已久,美國一手造成的薩德事件更是把中美關系推到了深淵的邊緣;國門之內,屢屢發生的校園踩踏事故、屢禁不止的重大交通事故、反動勢力的妖言惑眾……和平年代中國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為此,20__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確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國家安全不僅是政府的事、軍隊的事,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美國利用韓國布置薩德的行為顯然威脅到了我國的安全,威脅到了亞太地區的和平。近期國人抵制薩德的愛國運動就是國人維護國家安全意識的展現。試想,如果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可以被韓國乃至美國監控,如果國家的一舉一動都被了如指掌,那么我們還談什么安居樂業?還談什么振興祖國?
當今生存與發展、傳統與非傳統、國內與國際、現實與潛在等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局部沖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必須做好應對危機的各種準備。想要國家和諧穩定,想要自己安居樂業,就更需要我們每一個負責任的中國公民從居危視角上好這堂教育課,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變成肩上的一份責任,堅決反對任何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事。值得一提的是,在抵制薩德,甚至在不久前的抵制日貨的運動上,有部分國人趁機打砸商店、辱罵使用該國用品的同胞、甚至是偽造事實,引起社會仇恨。這樣的行為不但不會起到維護國家安全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對我國的國際形象造成損害,甚至給了其他國家進一步增大威脅的借口。
所以,我在此呼吁大家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參與有損國家安全的活動,不以國家安全為借口達到自己的目的,堅決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作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