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演說稿(通用3篇)
愛國演說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朋友們:
大家好!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參加這次的演講,感謝大家。我的演講題目是:
同夢,同心,同享
夢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夢想是火,點燃希望之燈;夢想是燈,引我們走向成功!“中國夢”,不是一個宏大而虛無的概念,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夢想和決心。“中國夢”三個字,所涵蓋的不僅是一個大國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更代表著十三億中國人民共同的心聲。用“雄關漫道真如鐵”,來回顧中華民族的昨天,“人間正道是滄桑”展現今天,“長風破浪會有時”來宣示明天,他的話語深深的觸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作為一個氣象人,我想說,我的“夢想”就是用自己的努力,做好各項氣象預報工作,努力做一名讓群眾滿意的氣象戰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是精神,或是物質,這體現出每個人對于生活狀態的一種追求。一個有追求的、上進的人不可沒有夢想,而一個想要發展壯大、完成民族復興壯舉的國家,就更不能沒有夢想。
作為一個氣象人,除了偉大的夢想,氣象人精神也是必備的。什么是氣象人精神?在座的各位都是優秀的氣象工作者,而我只是氣象戰線上的一名新兵,大家都是我的老師。我認為,氣象人精神在你們身上就有著很好的體現,簡言之:氣象人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氣象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就是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精神,就是“觀云測雨為人民,優秀服務創一流”的職業精神。我與氣象早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叔叔阿姨們拿著一個黑皮本沿著一條小路往返于觀測場和辦公室之間,一個掛著燈籠的紅色氣球冉冉升起和他們常說的一句話“以苦為樂,以站為家”。前往觀測場的小路,滴答滴答的無線電波聲,白色圍欄圈住的禁止入內的神秘區域,都給我一種神秘的至高無上的感覺。聽老一輩的氣象人講,當時的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沒有電燈,晚上只能點著煤油燈工作;冬天不像現在都有暖氣,靠點爐子取暖,小夜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擦燈罩、掏爐灰,爐灰冒燈油熏,一個夜班下來弄得滿臉黑。那個時候天氣預報的手段非常落后,處于手工操作和單一天氣圖方法定性經驗預報階段,唯一的預報工具是高空和地面天氣圖,這些圖都由填圖員手工填圖,預報員手工分析,雖然工作非常緊張,勞動強度非常大,準確率卻極低。為了準確的做好預報工作,他們搞過一些土法預報,收集整理測天經驗等等,但是收效甚微。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踏踏實實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整個單位總是呈現著一種和諧之態。老同志們講起這些就像在講述別人的故事,從他們平淡的話語中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輩氣象人默默奉獻的敬業精神,他們把青春和熱血獻給了這片遼闊的草原,留給我們無數寶貴的經驗和財富。
愛國演說稿 篇2
祖國,我可愛的祖國
六十七年,六十七年了
你飽經滄桑卻又不失傲骨
洪水猛獸,它曾肆虐你
地震惡魔,它曾摧殘你
雪災無賴,它曾威脅你
狂風暴雨,它曾吹打你
天黑時刻,豺狼也在虎視眈眈……
我的祖國
歷經磨難,卻百折不撓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祖國啊
是你教會了我們堅強不哭
六十七年披荊斬棘
巨龍騰飛起一個神奇的民族一個聲音讓世界驚呼
中國夢
描繪偉大復興的藍圖
你向世界
展示亞洲雄風的精彩
祖國,我的祖國
六十七年的磨礪
世界矚目你,人民熱愛你
光容與夢想永遠在心底燃燒
我的祖國
你是我的驕傲
你是我的自豪
你是我永遠不舍的懷抱
祖國啊
深深地為你祈福
祖國啊
縱情地為你歡呼
我愛你 祖國
祖國 我愛你!
愛國演說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彈指一揮間,當日本列強的長嘯震動東北的云霄;當肆意侵略的鐵蹄踏出一片片殷紅,站在曾飽受日寇蹂躪的中華大地上,重溫一下那段屈辱心酸的歷史,我們的確有必要知道,是誰結束了那場讓人心驚膽顫的噩夢?是誰讓我們告別了那任人宰割的年代?是誰帶領我們走過了光輝的五十年?是的,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花香溢滿了公園的每一個角落.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甜甜的對著她爸爸說:“等我長大了要讀好多好多的書,這樣就可以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了!”年輕的爸爸疼愛地摸了摸她的小腦袋說:“恩,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國心才行!”我陷入了沉思!書讀的多讀的好就一定能成材嗎?不見得吧!汪精衛書讀的不少,但當全國人民奮起抗日的時候,他卻成立了汪偽政府,充當了漢奸!由此可見書讀的再多再好,沒有一顆愛國心,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遺臭萬年的“歪才”罷了!
由此我不禁想起沈鈞儒老先生三十年代之詩作《我是中國人》的最后兩節:哀哉韜奮作,壯哉戈先生,死猶斷續說: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詩尾五次疾呼戈先生的五字遺言“我是中國人”一聲高過一聲,一句強盛一句,真正是字字濺血,聲聲迸淚!那赤誠的愛國情素,沸騰于胸間,奔瀉于筆底,磅礴于紙面!寥寥五字,鏗鏘作響!道出了多么高尚的愛國情操!多么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多么強烈的民族責任心啊!
炎黃子孫,無論身在何方,無論榮辱興衰,都念念不忘自己是中國人,不忘哺育自己成長的祖國,不忘反哺之情.自從屈原在汨羅江畔吟出那“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悲壯歌聲,兩千多年來,炎黃子孫用自己的丹心碧血寫下了多少氣壯山河,驚天動地的愛國詩篇,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哺育了多少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創造了多少文明于世的燦爛文化!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從古至今,每當民族處于生死存亡之時,中華兒女便挺身而出,保家衛國;每當國家處于垂危之際,炎黃子孫便奔走呼號,慷慨悲歌;每當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時,龍的傳人便舍生忘死,解民倒懸!“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先生這句詩不正體現了一個中國人——無論是寄居異鄉的海外游子,還是窮鄉僻壤的山野村民,無論是居廟堂之高的社稷重臣,還是處江湖之遠的布衣之士,那一脈相承世代相襲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責任感嗎?
神州大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但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天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我們不斷開拓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不斷為黨的肌體注入新活力,書寫振興中華的壯志篇,謳歌團結奮進的丹心譜!
彈響黃金的豎琴,讓嘹亮的歌聲把祖國歌唱,讓這一團團感情的火焰點燃炎黃子孫的情,讓我們團結一心,報效祖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