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愛國的演講稿(通用3篇)
忠誠愛國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朋友:
當你站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的時候,當你緬懷孔繁森而深深思考的時候,你一定會想到這樣一個概念——忠誠!
這里,我要向大家講一個人——他,就是“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京山縣石龍鄉副縣級黨委書記胡忠誠。
說來也巧,“忠誠”是他的名字,也恰是他人格形象的最大特征和最好概括。他的人生足跡,在大地上寫滿了關于“忠誠”的闡釋。
那是1974年,他被任命為原豐谷公社黨委副書記,此時,他正進行第五次血吸蟲治療,幾針滴劑打下去,竟使他中毒休克。經搶救,他才慢慢脫離死亡線。醒來后,他對醫生說:“我這是老毛病了,讓我出院吧!”醫生指著化驗單嚴肅地說:“你肝功能嚴重不良,至少要治療三個月!”此時,老胡心急如焚,他想到豐谷的書記已是血吸蟲晚期,急需他去協助工作,莫說等三個月,就是三天他也呆不下去啊!于是他來了個不辭而別,悄悄上任去了。
石龍人民永遠忘不了1988年盛夏的那場百日大旱。此時,已擔任鄉長的胡忠誠,被診斷為“肝硬化并有轉移造影”,剛從武漢治療回來。他顧不上休息,拖著重病的軀體,來到旱情最嚴重的長嶺村,自薦擔任抗旱突擊隊長。白天熱得發慌,他就到水渠里泡一泡;腹部痛了,他就用渠水吞幾片止痛片;夜間困得實在難忍,他就在地上打個盹后爬起來再干。整整7天7夜,他帶領干部群眾挖引水渠3000多米。事后,一位水利專家感到驚訝,說:“這是在正常情況下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啊!”
胡忠誠終于累倒了,他不得不住進了醫院。這一年,長嶺村雖然因災減了產,但售糧卻比哪一年都踴躍,長嶺的老百姓說:“不完成定購任務,怎對得起胡鄉長!”
最使人感動不已的是他扎根鄉村的那種奉獻精神。石龍是全省聞名的血吸蟲重疫區,有人說在這里工作是“毀身子、苦妻子、誤孩子”,這話一點不假,石龍現在13名黨委成員全部感染過血吸蟲病。忠誠同志的父母、妻子都患過血吸蟲病。去年普查時,他大女兒又被確診患有血吸蟲病。外地干部談蟲色變,都不敢到石龍來工作。今年49歲的胡忠誠已在石龍工作、奮斗了33個春秋,身患血吸蟲病,治療過7次,兩次被下達病危通知書。血吸蟲破壞肝臟后,在他臉上、手上留下的鮮紅印記表明,胡忠誠已是一名晚期血吸蟲患者,如果生命科學不出現奇跡的話,他的時間也許不會太長了。
與他同時期的10名黨委成員早已調離了石龍。上級幾次要調他到縣城工作,他都沒去。前年換屆,是他第五次進城工作的機會,老朋友勸他:“你已是快50歲的人了,這也許是最后一次機會,快走吧!”其實,這時他離開石龍,沒有人會責怪他,而且對他的身體和家庭都有好處。但他想到,石龍還有幾十戶貧困戶沒有脫貧,需要他去幫助;萬惡的血吸蟲還在肆虐石龍人民,需要他帶領干部群眾去根治;他親手繪制的發展石龍的宏偉藍圖還未實現,需要他去繼續奮斗……他決定再次留下來,在有限的時間里,多為家鄉人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這就是忠誠!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甘愿“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還有什么比幾代人的生命更為寶貴的呢?
村民張鳳是鄉里有名的特困戶。去年,他的兩個孩子同時考取了市里的兩所中專學校,他東挪西借,仍沒湊夠孩子們的學費。他把兩個孩子叫到面前說:“爸爸沒能耐,你們上學的事恐怕搞不成了!”兩個孩子“撲通”一聲跪在父親面前,苦苦哀求父親再想想辦法,一定要讓他們上學去。這件事被胡忠誠知道后,他當即拿出500元錢交給民政室的同志,并號召捐款,當鄉干部把3700元送到張鳳手上時,這位昔日的人民教師眼圈紅了,雙手顫抖了,聲音哽咽了……事后,他在給黨報的信中寫道:“我得到的不是‘錢’,是黨對一個普通老百姓的一顆赤誠的心。”
發生在胡忠誠身上的這類事實在太多太多了。山民們發展林果業渴求技術,他請來了農學院教授;為了使不諳銷售的瓜農少犯愁,他自薦當上了西瓜銷售組長;專業戶缺乏資金,他將自家的彩電變賣后,把錢送到了他們手中。他當書記三年多來,每逢春節,都要提著自家的年貨,到福利院慰問孤寡老人;深入到貧困戶家中,摸摸米缸里還有沒有米,看看油壺里還有沒有油;哪位農民兄弟病了,只要他知道,都要買點禮物前去看望……
1995年7月7日,天剛朦朦亮,一輛靈車冒雨從石龍鄉薄圻村一戶農家小院中緩緩駛出。這就是老胡岳父的葬禮,沒有哀樂,沒有花圈,沒有送葬的隊伍,連親人們的哭泣聲也被壓到最低限度。老胡抱著岳父的遺像,木然地站在卡車上,淚水一滴一滴往下掉……他想起了和妻子玉枝結婚時老人美好的祝愿;想起了自己住院期間,老人端著雞湯前來看望他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答應帶老人去縣城治病的許諾……他覺得自己欠老人家的情太多太多了。老人凌晨2點多鐘去世,但胡忠誠怕鄉親們知道后前來送禮,他5點鐘就租了一輛大卡車,和兒子、姑娘一起,把老人送去火化了。
胡忠誠常說,要當好一名基層領導干部,必須少一點私情,多一份忠誠;少一點索取,多一份奉獻。為了使干部安心在石龍工作,他多方籌資,蓋起了一棟新宿舍樓,但他一家至今仍住在一套破舊窄小的樓房里。這幾年,縣里發給他近萬元獎金,他都交給了鄉里或讓給了其他同志。他經手審批過幾百名“農轉非”指標,但他沒有為自己的親朋好友搞一個“農轉非”。鄉里有幾項大的基建工程,幾位外地包工頭找到他,要求承包工程,均被他嚴辭拒絕。他父母生活的三同村,是石龍的首富村,村里絕大多數農戶都住上了新樓房,但他的雙親至今仍住在兩間陰暗潮濕的破土坯房里。
他母親曾是國家干部,按規定應落實政策,但胡忠誠卻說:“不要給國家增加負擔了!”他妻子在供銷社工作了20多年沒挪過窩,從80年代開始,單位效益一直不好,近幾年連工資都發不出,胡忠誠的工資收入又不高,為了養家糊口,妻子不得不起早貪黑喂了十幾年豬。胡忠誠的母親73歲,雙眼近乎失明,為了生計,每天不得不佝僂著身子,在菜地里辛勤地勞作。
74歲的父親,這位曾經同敵人浴血奮戰的新四軍戰士,為了減輕獨生兒子的負擔,不得不上街,賣小菜……走進胡忠誠的精神世界,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真正共產黨員的情懷。他言行平凡樸素,但浸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物質生活儉樸,但飽含著精神上的富有高尚。他以對黨無限忠誠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時代凱歌!我深深被這位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所感動。我為我們黨有這樣一位忠誠的好黨員、好干部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我堅信,只要我們黨的干部都像胡忠誠那樣,忠于黨,忠于人民,我們的黨就一定會興旺發達!我們的人民就一定會斗志昂揚!我們的民族就一定會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忠誠愛國的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名忠誠的愛國者”。
愛國,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的祖國出現了許多愛國人士。
從1840年雅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是中華民旅途內求人民解放,外求民族獨立的歷史,它既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爭史。雖然侵略者船堅炮利,但先進的裝備依然抵不過中華兒女誓死抗敵的決心和意志。最后,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將侵略者趕出中國,在中華大地上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新中國。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
現在的我們雖然不生活在那水深火熱的年代,卻也要熱愛祖國。就拿日本和我們之間的釣魚島事件來說吧。釣魚島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神圣領土。中國是最早對釣魚島有文字記錄的國家。古代璃球和中國的邊境有明確記載,留言魚島屬于中國。雖然古代璃球已經被日本占領,可釣魚島不屬于古代璃球,更不屬于日本!
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我們不楚想著:“日本為什么如此自大?一個小島國,憑什么能侵占中國領地?原來,日本的工業很發達,我國人買日本商品使日本人有錢買軍艇,日本很快便成為海上軍事強國。這樣一來,他們便有醬攻打中國。如果我們不買日本商品,他們便無錢造軍艇,也無法攻打中國了。
同學們,我們對日本最好的打擊并非口頭上的反抗,而是不買它們的商品。讓我們大家從今天開始,杜絕日貨,做一名愛國者!
謝謝大家。
忠誠愛國的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無止境、共筑未來》!主要和大家分享我近兩年來的所思所想所做。
兩年前我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未經世事的少女變為人妻,接著成為人母,需要面對生活給予的各種考驗和難題,也正是在這段期間,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尤其在教養孩子上,我應該怎么做為好?看了一些育兒的書和文章,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觀點就是“育兒育己”,在教養孩子的同時也是我們成長的好機會,我們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蓄滿自己的杯子,與孩子共同成長。這種成長不僅在于學習育兒知識,還在于用我們的心去感悟/體驗生命的樂趣和活力,那現在我又機緣巧合的成為了一名幼兒老師,我覺得在教育這條路上,育兒方式的邏輯同樣成立,只是承擔的責任更加社會化,“育兒育己”后邊還需加上職業操守“教書育人”。
現在是科學技術和信息大爆炸時代,是以知識和能力為主要資源的時代,稍不留神你就掉隊了,用生物學觀點詮釋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既要有物種間的競爭意識,也要經得住大環境的浪里淘沙,被譽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們,面對的設計作品本身是一個個有思想、有靈魂,有獨到品位的私人定制品,他們要求獨立和個性,有屬于自己的鮮明特點。所以這就要求作為工程師的我們必須具備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等跟上時代的變化,將終身學習變為生活方式,設想如果一個老師他自己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從始至終都是一成不變的,他如何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上面這些道理也許我們都懂,但是沒有行動力,往往只是紙上談兵,“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沒有進行持續的實踐與反思,只有輸入沒有輸出,沒有做到學以致用,那么我們學到的知識也不會長在我們的大腦中,只是過眼云煙,而在實踐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反思,反思什么?可以借鑒教育家陶行知要求學生反思的方法,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做到每天四問,第一問,你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你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你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你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在這當中,應該做到五個字,第一個字是"一",專一的"一";第二個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個字是"鉆",鉆研的"鉆";第四個字是"剖",解剖的"剖";第五個字是"韌",堅韌的"韌"。陶行知歸納的“四問五字”反思法,我們可以試著學以致用。
都說知識越豐富的人,越覺得自己淺薄,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不要“書到用時方恨少”,何況我們從事的是學前教育工作,影響著孩子的未來,也影響著國家的未來,教育成就未來,我們有理由去奮斗,奮斗的人生是幸福的,借用胡適先生的話來結尾“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我今天所謂的頓悟,也許只是別人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