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在我心中:做愛國的學生
“祖國”是個神圣崇高的字眼,愛國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熱愛自己的祖國是做人的尊嚴和起碼的人格,古往今來,愛國志士名垂青史者數不勝數。
翻開歷史的長卷,我們清楚地看到,多少古代愛國仁人為了自己的國家曾熱血沸騰,曾奮斗不息,甚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若不是因為愛國,屈原怎會憂愁傷自沉汩羅江?若不是因為愛國,陸游怎會幾度“鐵馬冰河入夢來”?若不是因為愛國,文天祥怎會寫出:“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若不是因為愛國,霍去病怎會氣概豪邁地呼出:“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若不是因為愛國,怎會有岳飛那“精忠報國”“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志心?他們為我們譜寫了一首首壯志,一曲曲高歌,一腔腔豪情。
回看現代歷史的卷軸,我們更清楚后地看到,先驅者們已為我們傲然樹立起一座座豐碑。
我們不會忘記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為了*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為了維護民族的尊嚴,在美國考察時,毅然在胸前掛著木牌告訴每一個外國人,“我是中國人”。
我們不會忘記面對日本鬼子高舉的屠刀,無數的中華兒女挺身而出,向敵人討還那一筆筆的血債,他們很多人都沒有豪言壯語,甚至沒有留下姓名,只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了養育他們的祖國母親。他們勝利了,有*前飄揚的五星紅旗為證。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我們亦不缺乏此類英雄,在太空航行五天五夜,再次鑒證中國航天飛行實力的費俊龍、聶海勝,他們出征蒼穹,劃出龍的軌跡;他們升空日行,巡天遙看;他們用滿腔的熱情詮釋著愛國,告訴全世界中國是一條騰飛的巨龍。
歷史的年輪已經駛到了21世紀,我們是新世紀的主人,作為龍的傳人,下一代的建設者,不更應該懷著對祖國的赤誠之心,為民族復興而讀書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么,當一個人以八榮八恥為一面鏡子的時候,他就能與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比肩齊高。
也許我并沒有說我如何的愛國,但我卻把一篇篇愛國詩歌在心中銘刻;又或許,我并沒有說我怎樣愛國,但我卻以滿腔的熱忱告訴祖國母親:我會讓生命的河流激蕩,讓夢想飛舞過無盡的山岡,心中的理想會揚著風帆一路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