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培訓心得體會范文3篇
篇一
XX年的12月29日至12月31日,我在黨組織的關懷下,參加了東湖區黨校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通過黨校培訓,我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比較系統的認識,對黨的性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內心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同時,通過學習,我也清醒的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這使我也感覺到自己距離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我相信通過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從而使自己不斷提高,以實際行動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首先,我談談學習期間對黨的進一步認識。新黨章中明確提出了我們黨是中國工人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她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通過學習新黨章以及觀看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后,我深刻地體會到以上這幾點,同時由衷的向我們黨表示崇高的敬意!
通過培訓,我還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在思想和實際行動中的許多不足。以前,我認為加入共產黨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但現在我認識了黨員的標準和黨員八項義務,馬上就有了對比。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除了要認真深入地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和做好本職工作以外,還要密切聯系群眾,要堅持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堅決地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
共產主義事業是人類歷最偉大、最光輝的事業。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一定要以黨員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不斷培養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堅定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堅持按照黨章的規定,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和決定,積極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牢固樹立共產黨員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積極從思想上爭取入黨,爭取早日成為新時期的合格共產黨員,同時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和諧社會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篇二
進入黨校之前,在我心目中的黨始終冷靜而莊嚴地高聳著。似乎我只能向往它,卻很難有機會親近它。而今,自己進入了第26期黨校學習,隨著對黨一些知識理論掌握的加深,黨的形象也日漸生動而鮮活起來。各位黨校老師展現給我們的不僅是黨的空間架構層次,更是黨的歷史,縱橫黨內黨外的歷史、貫穿古今中外的歷史。它如同一條時代的色流,黑白分明,彩旗飄飄。從老師們的講課當中,我大概總結了黨的三個階段性特征。
一、執著的理想追求
中國共產黨打造了時代,時代也打造了中國共產黨。時代拓展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拓展了時代。
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沒有完成歷史遺留的使命;國民大革命之后,美國選擇了國民黨,然而,人民選擇了中共,歷史選擇了中共。從此,中共就不斷帶領人民,以鐵的紀律與作風贏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邁向共產主義社會那個夢想的遠方。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0年的屈辱史升華了一個階段。這是中國民主革命史的一個華麗的收束,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與進步性的高度濃縮。
從浙江嘉興的游船到陜西延安的星星之火,從1921的50名黨員的有生力量到1949的百萬大師橫渡長江,從馬克思主義到其在中國的本土化——毛澤東思想,而今,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學發展觀,黨一直在努力,為著那個共產主義的藍圖。有人也質疑過,真的存在這樣一個社會嗎?時代發展到資本主義不是就已經停滯了嗎?所謂的完美的共產主義值得我們這樣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追求嗎?黨的實際行動給了這些質疑一個的回答。改革開放、經濟特區、五年計劃,我們在平穩中求發展,在危機中求改革,實踐向時間明示:只要我們愿意,壯著膽子走下去,一樣可以踩出一條坦途。
完美確實是虛無的,但是執著地追求完美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美的。苛求完美無疑也就把美僵化了,因而也就不美了。正是這樣,黨始終引領著我們邁向共產主義的征途,正是有著這份執著,這個理想,這種追求,黨成為了兩個先鋒隊——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名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的統一,黨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成為了“三個代表“的號角與推動者、執行者。因為它執著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和實現人民解放的事業,因為它篤信著小康社會這樣一個又個的理想,因為它不懈于維護和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永恒追求。
二、清醒的現實選擇
誕生于戰火之秋,投身于和平事業,憑著溝通世界的智慧,黨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下做出了清醒的選擇;共產黨員在物欲橫流的現)實下做出了清醒的選擇。
黨校學習期間那節錄像課上介紹的廣東省援藏干部許曉珠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只身赴藏,九死不悔,有淚不輕彈的他在談及墨脫縣的貧苦兒童也不禁盈眶。正是這樣一群可愛的共產黨員,讓人民時時刻刻感念,讓黨在人民的心中深深扎根。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人民。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共產黨員沒有松懈,沒有被拜金主義侵襲,沒有讓享樂主義腐化,在一代代共產黨員的努力之下,他們以鐵的紀律與形象出現在群眾心中。正如一副對聯之中寫到的: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飯,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們能上能下,不忘記自己來自于民要服務于民,不忘記黨的活動不能脫離群眾,不忘記為人為官要清廉正直。
xx大中,黨作為領導核心對現實做了謹慎的審度,進一步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同樣做出了清醒的選擇。xx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到20xx年的奮斗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們要把解放當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把改革開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把科學發展、社會和諧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即在正確思想的知道下打破過時的舊框框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思想不斷與心得實際相符合。30年來從“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到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經濟建設屢見成效,現在,我們又面臨著新一輪的思想解放,其中的關鍵在于在貧富不均的情況下如何沖破既得利益,放飛市場經濟下的道德想象力,特別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絕不允許部分階層壟斷利益。改革開放中,改革是動力,發展是關鍵,穩定是前提,三者結合的統一點是不斷改善民生,三者動態的結合保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協調有序。科學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可以看到,無論是在經濟發展的時刻,還是發展停滯的時刻,黨始終清醒并清楚的記得為什么要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該怎樣發展。
三、共同的實踐要求
“意義不被賦予,只有靠奮斗去實現它。”這是徐真華校長在最后一節黨課“立足平凡,追求卓越”里說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知易行難,把理論落實貫徹到實踐中似乎又是另一個巨大的障礙,也是另一個巨大的飛躍。作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怎樣追求上進,不讓自己與別人的距離在不經意的疏忽與松懈中拉開了;怎樣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平衡壓力,并且拿出共產黨員應有魄力,堅持原則、弘揚正氣;怎樣在特定時期擔當特殊的身份,承當非凡的責任與使命„„行動是關鍵,實踐是關鍵。
也許不用從經典中學習,我們身邊不就有著這樣一些共產黨員時時刻刻發揮著作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嗎?湖南雪災、四川震災,他們也許就是在默哀廣場上折疊小白花、組織募捐的志愿者,也許就是在抗災一線奮斗的解放軍戰士與武警官兵們,也許就是我們和藹可親的溫家寶總理„„
理想與現實都打造著我們,鍛煉著我們,我們有一千個理由去實現它,卻沒有一個理由去違背它。見到電視中災難現場的圖片,我們每每盈眶?是什么讓我們這樣感動?是災難帶來的悲劇嗎?不,絕對不是。是無數的共產黨員,以及我們生活中最可愛的人們,是他們在災難面前把理想與信念發揚出來,化成一種傳統與作風的行動,這些震撼我們,感動我們,讓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愈加堅強。
現階段,我們當代大學生也許實踐不了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是共產主義事業需要的不僅是少部分的棟梁,更是大部分的磚頭。黨校學習期間,我們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展開了討論,大部分人談到了實踐黨員義務的話題,我覺得就體現了這種磚頭精神,微小而強大,淺顯的表達,深度的思想。正是這些磚頭,我們黨的脊梁一定更加堅挺。
一期黨校培訓下來,黨依舊冷靜而莊嚴地高聳著,但是我對它已不再陌生。一期黨校培訓下來,收獲的不僅是震動與感動,還收獲了行動的激勵與驅動源泉。在思想更加成熟的情況下,相信我們每一個學員都能更加自律,在日后的生活中以實際行動爭當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篇三
按照縣委組織部統一安排,我有幸作為20xx年遵義地區基層管理干部專題培訓班的一員,赴上海普陀區委黨校學習,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討論積極發言,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學習限度地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不但在理論上使自己得到了進一步充實,開闊了視野,并在思想認識上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和新的飛躍,進一步培養和增強了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同時從老師和各位學員身上我學到了更多較好的社會知識、工作方法、為人處事的態度,使我在理論上得到了充實和提高,知識上得到了補充,思想上更加成熟,較好地完成了這次學習任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也獲得了一定的體會。
一、科學安排課程,內容豐富多彩
此次培訓,在學習課程和內容的安排上,黨校可謂是精心謀劃,精益求精,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我們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接觸到更高層的聲音,了解更多領域的信息。不僅有提高我們覺悟及理論知識的理論課,更有針對我們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及領導能力的實踐經驗課,還有聯系實際的現場考察課,內容豐富而實際。授課的各位老師,從各個領域、不同角度給我們作了深入分析和講解,使我收益匪淺,感受頗深,學到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上海交通大學顧建光老師講解的《宏觀經濟形勢政策分析》,上海對外貿易大學教授張鴻講解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內涵,影響及政策解讀》等課程,他們以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表述、全新的研究、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的授課,讓我深深感受到老師全面而又深厚的知識底蘊。
二、提升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
親眼目睹上海的發展,讓我切實地感受到了黨的偉大。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她的前世今生無不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這里曾經有烙印國恥的外國租界和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的外灘公園;同時,這座城市也較先播撒革命火種,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時,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時,參會人數12人,全黨也才50人左右,但因為我們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通過他們不懈的斗爭和努力,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參觀陳云故居,我深刻領悟了在十年動蕩復雜的政治環境中,始終保持黨員的理想和胸懷,心里裝著黨的事業和人民群眾。作為黨的第一代領導,陳云同志生前使用的辦公室、臥室、家具、衣服等日用品留給我們下一代極大的震動和思考,艱苦樸素為民所想、為民所憂,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高風亮節,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三、認清嚴峻形勢、增強憂患意識
普陀區委黨校宋靜為我們講解的《當前國際形勢與我國對外戰略》以及上海市委黨校何海兵講解的《社會管理創新》,使我看到在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些國家喋喋不休地傳播著中國威脅論,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有待解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深遠;境內外的敵對勢力和分裂分子從未停止過騷擾;黨內腐敗現象的滋生嚴重影響著黨的威望和黨群關系;無序發展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將讓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種種因素導致社會矛盾激化,穩定問題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等等,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瓶頸期。作為一個黨員干部,在此關鍵時刻,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與黨同心同德。
四、學習工作方法,提高服務能力
上海市國資委顧美華副教授講解的《管理干部的溝通藝術》,上海市委黨校董幼鴻副教授講解的《突發事件的防范與處置》,上海市委黨校柳恒超副教授講解的《壓力管理與心理調試》,上海市委黨校張志海副教授講解的《提高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上海市委黨校教授趙勇講解的《提高行政執行力》,同濟大學郭永康副教授講解的《走進你的心里----演講溝通技巧》,普陀區有線電視臺記者天越凡《新聞發布會案例實訓》這些知識的充實,提高了我的知識面,提高業務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不斷更新。做到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升華理念、強化學習,要做好本職工作,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干部、優秀的黨員干部。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在工作中,要具有踏實的工作作風靈活的頭腦和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恒心,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要善于總結和積累工作經驗,拓展工作思路,要有創新精神,要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實際中去,去處理好同事之間,人與人之間、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和諧關系,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工作效率。
五、理念改變環境,知識改變命運
通常我們認為“區位優勢+傾斜政策”是上海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與這些專家學者的零距離接觸后,我才認識到先進的理念更是這個城市潛在的動力,準確地說,是理念改變環境;否則,我們很難去解釋為什么同處一個區位的各個城市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距,很難去解釋為什么江蘇乃至全國只有一個華西村。周末,我實地考察上海郊外的黃家埭村,占地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1770人,20xx財政稅收任務900萬元,村莊統一規劃,村級流轉土地統一管理,建立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中心,承包給大戶種植,每年按800元/畝兌現給群眾,盤活農村土地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如今的上海已不是煙囪朝天、機器轟鳴的工業經濟上海,而是文化氣味更為濃厚、科技含量更為顯現的知識經濟上海,我們參觀上海紡織博物館,真正見證了紡織業在航空、醫療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雖然地價高得驚人,據說商品房售價每平方米高達數萬元甚至十多萬元,但仍有很多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上海,究其原因之一就是這里人才濟濟,具備知識技術資源優勢,所以說,是知識在改變上海的命運。事實上,知識何止改變城市的命運,更具體地改變著人的命運,在上海,也有靠知識取得事業成功的桐梓人。長期以來,我們過多地把經濟發展的落后歸咎于歷史與區位,很少在自身上找原因,作為基層領導干部,無論是領導本地經濟發展,還是充實個人精神世界,都應始終加強對知識的學習。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進一步認識到東西部經濟發展存在的較大差距,今后如何擺脫貧困、推動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我想,心理上最需要做的是,既不能有“黔驢技窮”的自卑,更不能有“夜郎自大”的孤傲,既不能固執己見,更不能無所適從;行動上最需要做的是,把學到的新理念結合實際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靠發展解決困難,用創新應對挑戰,以實踐贏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