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一】
開學第一課的第二節課主題為奮斗,在這一課中,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走上臺,分享了自己奮斗和成長的故事。他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學,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失敗,但內心的奮斗之火從未熄滅。他說,奮斗應該成為生命的常態,它是一種生活態度。
追求是什么?有人說,追求就是你最想要的;有人說,追求就是心中的那個從未改變的夢想;有人說,追求就是小時候懷著一顆真摯的童心許下的宏愿;有人說,追求就是值得我們為其奮斗一生卻又未必實現的了的理想;有人說......我說,追求其實就是一個人對其一生的美好愿望。
那么,是什么值得去努力追求呢?農民說,五谷豐登值得追求;醫生說,將病人從病魔手中解救出來,使他們身體強健值得去追求;科學家說,宇宙中無窮無盡的奧妙值得去追求;歷代的賢君明主們說,天下統一、國泰民安值得去追求;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應當追求什么全憑你自己掌握;陶淵明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值得追求的……我說,不虛此生是值得追求的。
是的,無論怎樣對追求下定義,也無論去追求什么,其實都是為了能不虛此生,使自己這一輩子過得充實、快樂、有意義。而要想真正不虛此生,光有一個追求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為其努力奮斗。
不錯的,要想使自己不虛此生,真正的關鍵是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懈地努力奮斗。
試想一下,當一個人為了自己的追求不斷努力的時候,他(她)的生活怎能不充實?是啊,每天四處奔波忙碌,想空虛也辦不到呀!而且,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想到是在為自己那一份執著的追求在操勞,每付出一點都會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標,誰能不感到欣慰、快樂呢?“不以成敗論英雄”,若我們全心全意付出了,努力拼搏了,那么,無論是否成功,我們的人生都會因為我們曾經的付出而熠熠生輝!當我們日漸衰老,步入暮年時,如果我們曾經為了自己的追求而不懈地努力奮斗的話,那我們就應當為此而感到自豪,并驕傲地說:“我已為我的追求而付出了全部的身心,無論如何,我都死而無憾了!”
朋友啊,無論你決定追求什么,讓我們一起來為了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奮斗吧!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二】
你必須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題記
我想了很久,久到自己都快忘了我要寫的東西。我在想我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和你交流。
時間縱是無情,一秒一分一時一天,一周一月一季一年,就那么走著。不知不覺中我們都已長大,褪去了曾經的稚嫩,再也不曾有后院里“忙碌”的小身影。我們都變了太多,亦或是說沒有經受得住這世界的。
我想問你還記得你當初的夢想么?我似乎不曾再見過你去認真的畫畫,不曾嘴里嚷嚷著我喜歡畫畫,也許你依舊如初,只是我已經沒有再多的時間去關注你了。說真的想在今天給你寫點東西的想法已經很久了,可是說真的真正開始寫的時候又不知道該寫些什么。
我的目的想必你也知道,好好學習,是的,好好學習。明年的今天你將坐在中招考場上,時間很快對吧,我想你一定還記得你初一剛剛踏入校園的樣子,轉眼間你馬上就要離開那里了。
我的初三,我想你一定還記得,他不光彩,我自己都覺得狼狽。可是我狼狽的樣子都是拜我自己所賜。而如今的你說實話和那個我鄙視的自己并無兩樣。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的成績就開始退了。家里的人都頗為你擔心你卻毫無反應。每每讓你學習的時候你便不開心。你記著這世界沒有人樂意吃苦,沒有孩子天生熱愛學習?墒沁@世界又有一些事是我們不得不做的。社會是復雜的,盡管我還沒有步入社會,可我已經感受的這世界的復雜了。這是一個功利的社會,這是一個唯分數論的社會,沒有成績就是沒資格做很多事。
我希望你努力,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希望你可以在以后的日子給自己一個不后悔的日子,我知道你可能不屑,可我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對你說的,世界上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想走的,另一條是必須走的,你只有把必須走的路走好,才能走想走的路,而你必須走的路就是好好學習。其實本來我該跟你說很多很多不學習就會怎么怎么,但我想這些你一定也聽的多了,聽沒聽進去是你的事。我想說的是他們說的的確是實話,你好好努力吧,這一年證明自己,給自己一個無悔的初三。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00字【三】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大有不同,也都會給芊芊學子留下不同卻又深刻的印象。今年“創造向未來”的主題讓我想到了無數探索未來、探索世界的開拓者們,是他們在無形中帶領我們走進未知的浩瀚宇宙。
節目里,國產C919大飛機震撼空降現場,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也來到現場,為同學們帶來“巔峰之作”。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無法飛上天空;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飛不到很遠的地方,創新是我們進步的源泉。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將這些團體比作飛機,那創新就是將其托上天空的機翼。若無創新意識,就好比沒有機翼的飛機,連自己都無法騰飛,那還談什么夢想、什么未來呢?!所以身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甚至幾億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用創新來創造屬于我們的未來。
創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才有的事情,創新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愿意創新。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系,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
相比那些抄襲者,他們為什么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F在這個年代,沒有創新的人或許活得下去,但是沒有創新的國家卻是無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卻是創新賦予了人民這個能力。沒有創新,什么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個人收獲他所沒有的榮譽和地位。它猶如一雙手,塑造著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