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學習心得體會例文
【篇一】
1、熟悉CPU。x86中存在實模式和保護模式,CPU一上電后進入的是實模式,要進入保護模式則需要做一定的設置,最后做一個長跳轉,就能進入保護模式。對于這一處理器的熟悉和了解,使得我對于處理器有一個很好的認識。此外,還得明白什么是芯片組、PCI的原理和配置方法、SDRAM如何配置、IDE的PIO模式如何工作。
2、熟悉uC/OSRTOS并對其進行擴展。理解任務是如何實現的、任務是如何被調度的、Mutex和Semaphore是如何實現的、對處理器進行開關中斷的目的是什么且要注意什么,等等。對于RTOS的擴展則包括實現了一個采用malloc/free進行內存分配的堆管理模塊,這一管理模塊是參照XINU操作系統來實現的;對任務調度部分進行修改以方便中斷服務程序的管理。
3、MINUX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移植到我們的DVR上。MINUX中采用的就是UNIX中的i-node的方式來管理文件的,這種方式在現在的Linux中也能看到。由于MINUX的文件系統是針對小型存儲設備的,所以對其代碼要進行修改,以適應當時所采用的上G的硬盤。
4、XINU中的TCP協議棧移植到DVR上。
以上的工作內容讓嵌入式技術人員對于操作系統的原理和實現得到了很好的實操。不過在嵌入式系統開發領域中這也只是入門級別。后續還有處理器操作、RTEMS操作系統、編譯器和C語言的使用等都需要嵌入式開發人員慢慢精通。
【篇二】
學期開始,我們開始學習《嵌入式系統及應用》,由于初次接觸嵌入式系統,感覺蠻難的,所以收獲不是很大,很多的概念都比較模糊,等到學期結束開始做嵌入式課程設計時,真是茫然無從下手,自從拿到設計主題后,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個字急。最后實在沒有辦法,逼著自己去學習,查資料,總算對嵌入式有了淺層理解。
嵌入式系統本身是一個相對模糊的定義,一個手持的mp3和一個pc104的微型工業控制計算機都可以認為是嵌入式系統。總體來說,嵌入式系統是用于控制,監視或者輔助操作機器和設備的裝備。一個典型的桌面linux系統包括3個主要的軟件層---linux內核、c庫和應用程序代碼。內核是可以完全控制硬件的層,內核驅動程序代表應用程序與硬件之間進行會話。內核之上是c庫,負責把posixapi轉換為內核可以識別的形式,然后調用內核,從應用程序向內核傳遞參數。應用程序依靠驅動內核來完成特定的任務。
在了解了基礎知識之后,我開始進行上機操作,當然,其中遇到很多的難題,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接觸,又沒有別人在旁邊指導操作,完全憑借自己去摸索練習。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然而堅持就是勝利,牙一咬眼一閉堅持做下去,而通過本次實驗,我感覺收獲還是蠻多的。可能我對于嵌入式的知識學習的還是不太多,但是這之外的東西收獲頗豐。它讓我學會了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認知一個新事物,更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只有真正下功夫去學習,才能有收獲,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沒有付出,何談回報呢?再者,通過本次實驗,我也學會了如何去分析問題,如何找出自己設計中的不足,繼而去排除解決問題,這就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當我們通過實驗去學習理論知識時,自己動手得出的結論,不僅能加深我們對嵌入式的理解,更能加深我們對此的記憶。
當然,在這其中,我也發現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由于學期伊始我沒有好好學習,才落到如此地步,這也可以說是一個教訓吧!我相信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我一定會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一絲不茍的去對待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