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書記嚴以用權心得體會4篇
嚴以用權,關鍵是嚴格規范黨委用人權和政府事權。要嚴格制度程序、強化監督問責,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三個清單”。本文是鄉鎮黨委書記嚴以用權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鄉鎮黨委書記嚴以用權心得體會一:
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中,嚴以用權直指領導干部作風的核心。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權力是把雙刃劍,正確用權就能為民謀利,為民造福;濫用權力就會損害群眾權益,敗壞黨和政府形象。只有嚴以用權,才能不逾規矩。
嚴以用權,要用之為公。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古人云“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強調的都是用權為公。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行使權力必須為人民服務,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權越重,為人民服務的擔子就越重,越應該做出成績。用權為“公”還是為“私”,向來是區別當“公仆”與做“老爺”的分水嶺,鑒別清官與贓官的試金石。今天,更是檢驗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能否正確行使權力、宗旨觀念強弱的顯著標志。自古以來的歷史說明,為官只要用權為“公”,就會得到人民的稱贊和尊重,否則,就會讓群眾不恥和詬病。
嚴以用權,要行之有規。權力的邊界就是法制,權力運行要遵循法律的軌跡,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任何級別的領導干部都沒有法外之權。簡政放權,削減行政審批事項,這些改革措施的推進,都是為了讓權力之手規矩起來。要加快推行權力清單制度,界定每個職能部門及每個崗位職責與權力邊界,規范和明確權力運行程序、環節、過程、責任,而且要做到可執行、可考核、可問責。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并要讓“籠子”通上“高壓電”,堅持制度面前沒有特權,不管什么人,“出籠”必受懲。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常懷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之感,時刻警示和告誡自己。國有國法,黨有黨規,只有不踩“黃線”、不越“紅線”,才能擔負起執政為民的重任。
嚴以用權,要用之為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古代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憂民的樸素情懷,作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產黨人,更應甘當人民公仆。要樹立“權為民所賦”的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把民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
嚴以用權,不僭越,守規矩,從里里外外規范權力運行,讓領導干部掌權不迷失,方能順民眾之所愿,應民心之所盼,以過硬作風,擔改革重擔,增進人民福祉。
鄉鎮黨委書記嚴以用權心得體會二:
現實生活中,常會聽人講,我也不是官我也沒有權,沒有必要約束自己。但我想,官不是權的代名詞,權亦不是官的專屬稱謂。有權的不一定都是官,簡單的例子:學校的老師是官嗎?不是,但他(她)們很有權,所教學生的調度皆由他(她)們;幼兒園的阿姨是官嗎?不是,但她們很有權,所有的孩子都得聽她們的;普通的工作人員是官嗎?不是,但他(她)們面對服務對象的時候,他(她)們又都很有權;一個人別看在單位是個白丁,可回到家卻又神氣起來了,因為老婆、孩子得聽他的,他有權了……由此,我想“嚴以用權”的要求適用于現實中的所有人。
嚴以用權從黨員領導干部的層面講,責無旁貸必須踐行。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它不是你身份的擺設,而是你真正服務于人民的多與少,接近人民的多與少。現在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職位越高,老百姓見的難度越大。久而久之成了老百姓心中可望不可即的擺設,完全走向了老百姓當家人貼心人的反面。如果任其發展蔓延,就真的成了老百姓眼中的空中樓閣岌岌可危了。正因如此,反復強調,不論我們職位多高,老百姓永遠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時刻躬下腰來,接地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老百姓的事捧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行動上,才稱上真正的為老百姓用好權當好官。否則,總是仰起頭,接空氣,必將隨空氣而流走,終將被老百姓所唾棄不留念想。
嚴以用權從普通工作人員的層面講,亦應責無旁貸必須踐行。作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來講,不論你是不是黨員,單位給了你一攤工作,就給了你一個平臺一份責任,這個平臺直接面對著你所服務的對象,這份責任直接反映著你服務的好與壞。過去常聽老百姓形容一些部門存在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衙門作風,而現實中,這一衙門作風是否得到根除,直接取決于每一名迎接老百姓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關乎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形象問題,更關乎著整個單位的榮辱走向。過去曾到一銀行辦事,遇該銀行一名職員對一儲戶的需求非常不耐煩,結果儲戶當即將公司上百萬元的資產轉移到其它銀行。結果,銀行失去了一個好的大客戶,這名職員勢必也要為自己的沖動付出代價。再比如,前一段電視、報紙和網絡曝光的某些幼兒園私下給入園孩子服藥一事。所造成的影響更是觸目驚心。嚴以用權對普通工作人員來講,亦真的不是兒戲。
嚴以用權從個人家庭的層面講,更是責無旁貸必須踐行。當今家庭中比較流行的就是妻管炎,可妻官炎的最大弊端就圖片在于日益把丈夫推到了犯錯的風口浪尖。試想,你管得他口袋總是一清二白,可做為一名男人他總得有應酬有交往吧。怎么辦?一來二去,天長日久,小金庫不可能不產生。可一旦小金庫產生了,不露是好手。但世間畢竟沒有不透風的墻,總會有露的那一天。露了怎么辦?有的人會怒不可遏,大打出手;有的人會靜坐寧思,反躬自問;而真正的智者,會從此留有空間,多一份包容與理解,把家中的獨權變成兩人的共享,其結果自然是家和萬事興。教育孩子也是一樣,不能父母一個往東一個往西,讓孩子無所適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言一行,為此父母更應慎言慎行,不要隨便行使家長的權利,給孩子以包容,率先垂范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學會執著永不言棄,學會感恩知恩圖報,學會鉆研勤學不倦。這樣我們的家長權才是最佳的把握。正因如此,權對于個人的家庭而言,真的應嚴以用權,慎者用權。
鄉鎮黨委書記嚴以用權心得體會三: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反復強調,“始終做到秉公用權、不以權謀私,依法用權、不假公濟私,廉潔用權、不貪污腐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這是領導干部踐行“三嚴三實”,嚴以用權的“官箴”。
同樣為官一任,為什么有的人如過眼云煙,沒能給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基層干部劉倫堂的故事感人肺腑、觸動人心?同樣是掌權一方,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從權力高處摔下馬來,而“拼命書記”向勤仕人去聲猶在,永遠留在人們心中?答案很明確: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守住要,固住本,才能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
我們絕大多數領導干部能夠正確看待和運用權力,但也有少數領導干部勤而不廉,廉而不勤,甚至不廉不勤。有的認為“權力是上級給的,是自己辛苦換來的”,公權私用、公款私分、公車私坐;有的搞權力尋租,利益輸送,插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權為妻用,利為子謀;有的堅持民主集中制不夠,“大事小事一言堂”。逾矩失范,往往開敗事之端。嚴以用權,關鍵要做到“三不”。
公權不私,謀私即盜。黨員領導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權力。這固然有干部個人勤奮努力的因素,但歸根到底是組織的選擇和人民的信任。公權是公器,來自人民的賦予,不屬于任何個人,各級領導干部是代表黨和人民掌管權力、行使權力。公權只能公用,干部服務人民,人民付給工資,薪酬已付,該得已得,以權謀私即為盜,就是違法犯罪。當前形勢之下,全面從嚴治黨、強力反腐肅貪,有些人感到不適應,認為當官“沒意思了”、辦事“不方便了”。這是非常錯誤的思想,我們要堅決抵制糾正,務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對待權力,秉公用權。
勤政不怠,怠政如貪。權力是治國重器。不同層級的權力,對應著不同大小的責任和能力素質的要求。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誤事,不廉不勤更壞事。領導干部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就是對權力的褻瀆和貪污,耽誤的是一方的發展,辜負的是人民群眾的希望和期待。我們在全省大力倡導黨員干部爭當清廉為官、事業有為的“兩為”干部,就是要以鮮明的用人導向和激勵措施,讓“兩為”干部有為、有位,讓庸官、懶官、混官沒有市場,難以立足。汽車出現缺陷需要及時召回,干部有了毛病也要抓緊“檢修”。有的地方實施對不稱職干部的召回制度,就是破解干部能“上”不能“下”問題的有益嘗試,值得借鑒。
用權不濫,依軌守規。權力法定,濫用就會越軌。法治的核心是管住權力,全面依法治國的核心就是要將政府的各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任何一項權力的行使,該遵循什么程序、該遵守什么規矩、該遵從什么制度,都應該嚴格遵守,不能越界、越軌。一個成功的人要心中有“戒”,有戒律,不妄為;心中有“界”,有界限,不逾矩;心中有“屆”,有極限,不萬能。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能力,在打造“法治湖北”升級版中展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
鄉鎮黨委書記嚴以用權心得體會四:
“三嚴三實”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嚴以用權”最為關鍵,是規范和提升領導干部從政修養、從政行為、從政境界的核心。堅持“嚴以用權”,就是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按照規則、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牢記人民重托,自覺接受監督,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一、“嚴以用權”是對領導干部“自律”的考驗
“嚴以用權”的要旨是堅持權為民所用。馬克思主義權力觀認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的;權只能為民所用,不允許搞任何形式的以權謀私。領導干部的權力使用,直接影響到黨的事業發展中的成敗,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度。
“三嚴三實”中,特別強調了領導干部的“自律”,突出了個人對組織的高度負責,把作風建設從制度層面升華到了價值層面。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干部,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將他律變為自律,變外在的規則為內在的價值,真正將改進作風落到實處,干出實績。
“嚴以用權”就是要對信仰、對法紀、對組織、對人民心存敬畏,日三省之;化為手中戒尺,日恒量之,樹立并恪守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此安身立命,以此取信于民,才能確保工作中始終不偏離為民利民的軌道。
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公與廉,正是嚴以律己的結果。時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以廉潔奉公的作風、夙夜在公的勤勉,達致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境界。縱觀每一起官員腐敗案件的情況和作案手段,雖各有不同,但有一些是共同的:這些人濫用權力、肆無忌憚、貪得無厭、漠視法紀、利欲熏心、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管理失范、監督缺位,以致一步一步地墜入犯罪的深淵。領導干部要從這些案例中吸取教訓,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二、“嚴以用權”是領導干部政治上的“清醒”
每一位領導干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旗幟鮮明地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強黨性鍛煉,努力做到在大是大非上頭腦清醒,在路線原則上立場堅定,在重大問題上旗幟鮮明,在關鍵時刻和風險挑戰中經得起考驗;強化大局觀念,在大事難事面前勇挑重擔,在急難險重面前挺身而出,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計得失、顧全大局。
領導干部要在品行上始終追求高尚正派,常修為政之德,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人;常思貪欲之害,堅守為人和做官的底線,決不越“雷池”半步,做到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在行使權力的時候,要出于公心,公開公正,集體用權,決不搞私下交易;常懷律己之心,做到行所當行、止所當止,確保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
領導干部要在作風上始終堅持務實為民,心系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意愿,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要積極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讓人民群眾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三、“嚴以用權”是領導干部職責所在
權力意味著責任,責任就要擔當,權力行使與責任擔當緊密相連、有機統一。強調:“有權必有責”。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
一個“嚴”字,它所詮釋是為人、執政的必須要求,而不是隨心所欲,放縱自己。領導干部只有“嚴”字當頭,理想信念才能更堅定,黨性修養、宗旨意識才能有保障,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才能自覺有方向,做人為政才能嚴守黨紀國法,不越雷池、不觸紅線,慎用手中的權力,堂堂正正做一個克己奉公、大公無私、稱職的人民公仆,不忘職責真正用權為民。
四、“嚴以用權”是領導干部提升“公信力”的基礎
領導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把人民的事真正放在心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嚴守國家法律、黨的紀律,時刻提醒自己,不忘自己是一名領導干部和所擔當的責任,做到講規矩、守紀律、為人民,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注意,防微杜漸。
領導干部更須敬畏權力,決不能濫用權力、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更不能錯誤地認為領導就擁有特權,可以凌駕于法律和紀律之上;慎用權力,在為人民的事業上,為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工作中,要大膽用權,但在涉及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上,要嚴格規范用權,千萬不要弄權,千萬不要心存僥幸;監督權力,讓權力在監督下行使,把自己的思想、學習、工作、作風、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置于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
打鐵還需自身硬。領導干部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踐行“三嚴三實”,用好手中的權力,真正一心為公,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才能一直得到黨和人民群眾的支持,才能不斷擁有更大的舞臺為民服務,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黨的事業才能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