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說課心得感悟:迎難而上綻風采 淡妝濃抹不虛行
全縣初中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三中片區)第二階段的說課比賽于11月14號落下帷幕,片區說課篇目選擇多元,由過去常見的說課文、說作文教學向說教師的短板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延伸,甚至涉及到新入編的口語交際盲區,說單元教學等禁區。這種不避短板、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課題選擇,甚至超過省級大賽、國家級大賽的力度,是導向是引領是路線圖,為太和教研人留下很深厚的科研話題。
一周前當片區參賽選手抽到說課內容時,許多選手不知如何下手,心理俱感覺“豈一個難字了得”,鄭標老師點撥選手,離說課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多發動各學校的老師集思廣益,關注太和教研相關信息,積極探究,內容可考較選手備課的深度和廣度。在比賽當天,各位選手從聲音、圖片、視頻、課件運用,到說課稿的整體把握、流程的設計、重難點的突破、內容的掌控等方面都有巧妙的安排與設計。可謂亮點不斷,真是迎難而上綻風采,淡妝濃抹不虛行!下面我先從總體上談一下這次說課的優點:
一、參賽選手素養較高
這次參賽選手普遍實力不俗,年輕化傾向明顯。但個個基本功扎實,無論從語言表達、說課稿的設計、說課流程的把握、問題答辯、時間掌控等方面定位較準,掌握了說課的“說教材(地位和內容)--說教學目標--說重點難點--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基本程序,對不同課型的說課把握都有一定層次的研究,對新課標及統編新教材的理念有一定的了解,可謂每一課設計凝聚著選手及很多人的心血智慧,每一處精彩蘊含著選手的劬勞和特色。
412號口語交際《復述與轉述》設計中突出了情趣,注意了兩者的區別,抓住了重難點,設計具有藝術性,課件設計精美,選手基本功扎實。個別選手普通話流利標準、答辯思維敏捷、理論涵養豐厚、說課實現脫稿,令人眼前一亮。欣喜之余又深深感到有拍在沙灘上的感覺。
二、課稿設計重視理論
在說課中,選手能分清說課也講課的區別,講課主要講述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及其聯系,通過闡述使同學們理解、接受知識并能應用于實踐。而說課則是描述本人對所講內容的處理方法和途徑。說課一般時間較短,在短時間內要說出自己對這節課的整體設計。通過什么方法突出重難點等等。很多選手能立足教本,結合學段、新課標、學情等給說課內容定位,站位高,能對所說有一個整體宏觀把握。特別是在教學或活動過程中,能對每一環節設置設計意圖,有理有據,使內容較明白地呈現出來。420號名著閱讀《西游記》說課稿,429號《口語交際--講述》等注重理論提煉,設計意圖明白,理論素養深厚。
三、突出優勢方法得當
在說課中,選手各個身懷絕技,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優勢,巧設計者精于環節,巧朗讀者適當燃情,巧渲染著激情四射,巧記憶者灑脫忘情……可謂八仙過海,各展神通。在不同的課型中,綜合性活動側重聽說讀寫活動。如426號的綜合性學習《人無信不立》分解為三大板塊,引經據典話誠信、環顧身邊覓誠信、班級演講說誠信。設計新穎環節吸睛。以活動為載體推動綜合性學習的有效實施,說課中老師朗讀自然、教法選擇得當,基本功扎實。單元教學側重整合功能、名都導讀的課內外導引。437號名著導讀《朝花夕拾》說課稿,一周時間的預習案設計的好,然后教師指出用零碎時間引導學生閱讀,課內外實現了有效銜接,這符合名著教學的實際,充滿深情的朗讀環節融合的精彩。口語交際立足情境創設可謂精彩紛呈。你方唱罷我方演,精彩消解了審美疲勞。
四、“三主”理念明顯落地
很多說課設計接地氣,目標指向明確,如綜合性學習《我們身邊的文化遺產》等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和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合理的開發地方自然人文資源,培養孩子的參與熱情和搜集資料的能力,收效顯著。在說課中“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以培養孩子的素養為主線”的“三主理念”貫穿始終,教師的導、助功能明顯,立德樹人、雙線組元、一課一得、1+x的新理念不斷滲入參賽老師的內心,教研室通過比賽促進統編教材的培訓目標初步達成,“一人參賽眾人幫”也使統編教材新理念不斷落地生根。
五、答辯針對性強演繹精彩
針對說課多元的特點,答辯中評委不是緊扣枯燥的課標新教材理念等理論,而是立足說課稿設置的問題,緊扣說課內容即興發問,或問單元地位,或問操作措施,或問關鍵突破,或問重難點設計,或問整合技巧,或問備課過程,或問課時設置等等。讓理論在答辯中聯起來立起來比平面的問答要實際的多。理論和實踐的有效銜接銜接才是一個優質說課者的素養所在。說課選手大都能結合備課說課闡釋問題,個別老師思路敏捷,思維縝密,回答精彩,贏得評委的贊許眾人的掌聲。這充分體現了她們平時的認真善學的教學態度,養之有素才能臨場從容、淡定。
優點還有很多,我不在一一累說,現對說課中的缺憾,陳述如下:
一、說課理念拿捏不夠準
個別選手不能把握說課的精髓,在說課中過分糾纏細節,以致把說課與上課混淆,其實說課不管哪一個方面,都要先明確相關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清楚達到的目標,說清確定目標的依據,說明白達到目標的方法和程序,就是連每一部分都要有相關的依據,也就是理論基礎,實際上就是為什么,它牽扯到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語文教學論、學情及學生的認知規律、語文課程標準等。要明白這些,才能夠整體把握教材,定位準確,才能順利的說課。
說課中明確要做什么(目標及重難點),為什么這么做(設計意圖理論依據),怎么去做(教學法措施),做的效果(反思)很重要,很明顯前三步很重要,而反思無關緊要,況且反思是預設性的,不易把握。對說課的環節要取舍合理,不能抓次要輕重點,要突出重點疏密相間才能相得益彰。
有幾個選手不知什么原因沒能準時說課,可能對所抽話題較為生疏,產生畏難心理,喪失了一個絕佳的鍛煉機會,用發展觀點來講,不進門迎難而上怎能出彩呢?站到說課講臺本身就是一種歷練和勝利。
二、說課水平略不均衡
在選手說課中,選手在新課標學習部頒教材等理念上雖無多大差別,但整體上還存在一定的城鄉差別,如來自城市的選手語速快,課件容量大,多媒體使用嫻熟,注重儀表形象。來自鄉鎮學校的選手語速慢,課件容量不多,多媒體運用不很熟練,外在形象樸實。這可能與本地的學生質量、信息來源、多媒體設備、環境影響、領導重視程度等有一定關系。即使是理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選手對教材定位較準,三中集團的選手對文本把握、教學技術環節操作上執行熟練。一個業務強的領導會不斷的想法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發展,教研的學習開展也是如此。
三、教學環節稍顯晦澀
限于本學區選文難度,雖然選手經過精心備課,磨課,但呈現在說課稿上的個別上組合不婉轉稍顯晦澀,說課稿應是一個提綱性的東西,很多要靠選手的臨場發揮能力。假如課件說課稿和臨場發揮一致,就會束縛了講者的思維,對著幻燈片念稿更是不提倡的。相反如404號等能實現脫稿說課就增色不少。很多選手在處理朗讀上,把朗讀作為最后一環節單列呈現,給人以突兀之感。精心設計者會把朗讀環節融入說課之中,很隨意地展示了自己的朗讀技巧,處理的渾然天成。
還有個別選手重點模糊、普通話薄弱、答辯答非所問、理論知識匱乏等等,這都影響著自己的成績,不能使自己走得更遠。
如何彌補短板,我想加強學習和培訓很有必要,教研要跟得上,各校的理念引領也要跟得上,不僅能嗅得到部編教材的氣息,捕捉到風向標,還要下大力氣迎頭趕上奮力提高。只有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相向而行,我們才能在綜合性學習、單元教學、名著導讀方面有更大地突破。我們的教育教研才能收獲更美好的明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完美說課一切盡在路上!
以上是我對三中片區說課大賽的一點個人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