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人員工作心得體會6篇_財務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財務人員工作心得體會篇三
在接下來實習的一個月里我們分成了小組,每個小組5.6個人,圍在一起做帳,這樣有利于同學交流!!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要求,首先設置: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資產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以及損益類等明細賬。仔細閱讀模擬材料,判斷資料中的經濟業務涉及的賬戶,根據各賬戶的屬性分類,填入賬頁紙中。最后填寫各賬戶的期初余額。具體步驟如下:
一、設置賬簿
首先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要求,首先設置: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資產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以及損益類等明細賬。其次根據下發的會計模擬資料,仔細閱讀、判斷本資料中的經濟業務涉及哪些賬戶,其中:總賬賬戶有哪些,明細賬賬戶是哪個;而后再根據各賬戶的性質分出其所屬的賬戶類別。再次按照上述分類,將所涉及的全部賬戶名稱,貼口取紙填列到各類賬簿中去,并把資料中所列期初余額,登記在相關賬戶借、貸方余額欄內。最后試算平衡,要求全部賬戶借方余額合計等于全部賬戶貸方余額合計;總賬借貸方金額要與下設的相關明細賬戶借貸方余額合計數相等,試算平衡后方可進行本期業務登記,否則不能進行。
二、登記賬簿
首先登記賬簿必須使用蘭黑墨水書寫,沖賬時可使用紅色墨水,但字跡要清楚,不得跳行、空頁,對發生的記賬錯誤,采用錯賬更正法予以更正,不得隨意涂改,挖補等。其次明細賬要根據審核后的記賬憑證逐筆序時予以登記;第三總賬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我們做了10天的登記,登記完畢要與其所屬的明細帳戶核對相符。
三、結賬
首先詳細檢查模擬資料中所列的經濟事項,是否全部填制記賬憑證,并據此記入賬簿。有無錯記賬戶、錯記金額,如有應及時補正。其次在保證各項經濟業務全部準確登記入賬的基礎上,結出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和各類明細賬的本期發生額與期末金額,為編制會計作好充分準備。
四、編制會計報表
首先在左上角填明編制單位、編制時間;其次根據總帳或有關明細帳資料按項目填列;還必須要使資產負債表要保證左方金額合計等于右方金額合計,否則重填;最后還要編制人要簽名。
會計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在這段時間里,我曾覺得整天要對著那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致于登賬登得錯漏百出。愈錯愈煩,愈煩愈錯,這只會導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梁啟超說過:凡職業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此,做賬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恒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財務人員工作心得體會篇四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所以在大學生完成全部課程之后,學校會安排實習。對于我們會計專業的學生,平時只看重理論學習,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實習對我們來說顯得更為重要。
在剛剛實習了僅一周的時間里,我系統的掌握了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登記賬簿、以及編制報表的會計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理論知識得到了鞏固,我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相結合,并有了以下初期的深刻體會。
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最重要的
通過實習過程我發現,單單是掌握理論知識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夠的,從剛進大學開始我們就在學習會計理論,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有關會計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們都基本掌握。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很吃力,感覺自己好像從來沒學過會計知識,這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實踐對工作的重要性。
二、工作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
會計工作本來就很繁瑣,實習過程中我更是深有體會。在開始實習的時候,整天對著枯燥無味的賬目和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數字,讓我很頭痛,以致于簡單的填寫憑證、記賬都會錯漏百出,試算不平。出錯越多,越是心浮氣躁,越是心浮氣躁,出錯就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到后來,指導會計師找我談話,悉心的教導我,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我終于可以獨立耐心的完成任務了,因此,我體會到,在會計行業切忌粗心大意,心浮氣躁,我們要有一顆平常心。
三、扎實的理論基礎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學的時候,我總覺得我的理論知識已經很扎實了。主觀的認為所有工作都大同小異,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就都能應付。但是在會計實習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平時所學的根本不夠用,細節方面更是錯漏百出,例如:書寫的技能,如金額的大小寫、日期書寫的規范性等等。還有就是根據相關的實習數據資料,在填寫原始憑證、記賬、編制各種賬表時屢屢受阻。想想原因,多半是因為平時的理論知識不夠扎實,經不起實踐的考驗啊。這也是我實習過程中得到的一個教訓,所以扎實的理論是前提。
以上就是我這次會計實習的心得與體會,這次幾天的實習雖然慌亂不堪,但卻讓我深了體會到作為一個工作者身上的責任。我相信,只要努力奮斗,我的未來一定會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