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奪取防汛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心得(通用3篇)
2024奪取防汛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心得 篇1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7月南方各地仍有強降雨,防汛抗災形勢依然嚴峻,做好防汛抗災工作十分緊迫。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以更加嚴實的作風,繼續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堅決打贏防汛救災硬仗,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聞“汛”而動,筑牢防汛搶險“堤壩”。“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水利部等部門扎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統籌協調,科學調配救援力量和救災物資,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據新華社報道,記者7月13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針對當前嚴峻防汛形勢,國家防總決定增派6個部級工作組,由公安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等部委負責同志帶隊,赴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蘇、浙江、重慶等7個重點地區指導檢查防汛救災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當天向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五省(市)緊急撥付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6億元。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江西省緊急組織調撥5000床毛毯、5000床毛巾被、5000張折疊床和20__頂帳篷。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也紛紛行動,按照黨中央部署,緊盯防洪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地區和城市下水道、地勢低洼居住區域等,堅決落實責任制,加強汛情監測,及時排查風險隱患,把防范工作做實做足,筑牢防汛搶險“堤壩”,確保萬無一失。
遵“令”而行,挺起危難之時“脊梁”。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們更應該關注“我們能做什么”“為了誰”,毫無疑問,關鍵時刻最需要組織各方面力量投入防汛救災第一線。黨員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必須率先垂范,靠前指揮,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哪里最困難,哪里最危險就出現在哪,讓鮮艷的黨旗飄揚在一線,用實際行動書寫人民答卷。“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作為組工干部,我們要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承擔起“急難險重”的任務,立即組織開展汛期安全專項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吹響防汛救災“集結號”;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和措施,采取現場察看災情、開設服務熱線、慰問受災群眾、災后重建等“一線工作法”,在關鍵時刻彰顯組織部門過硬作風,發揮組工干部表率作用;注重在防汛救災工作中考察識別干部,把防汛救災一線作為檢驗黨員干部的主戰場,結合今年防汛搶險一線表現情況,大力選拔重用一批擔當作為、在關鍵時刻豁得出、重大任務面前沖得上的優秀干部,樹立敢擔當善作為、重實干重實績的選人用人導向。
令“行”禁止,守住返貧致貧“底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必將是載入中國史冊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在抓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的同時,精心謀劃災后重建,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并認真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防止因災致貧返貧。當前,各地區防洪體系日益完善,山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非工程體系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保持“枕戈待旦、令行禁止”的狀態,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接續推動安全生產、耕地保護各項措施落地落實,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災害風險造成的損失,守住返貧致貧“底線”,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2024奪取防汛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心得 篇2
7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有名的神話故事,家喻戶曉。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面對滔滔洪水,大禹毅然擔起治理水患的重任,耗時13年,完成治水大業。入夏以來,我國長江、淮河等流域發生嚴重洪澇災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極大威脅。重溫“大禹治水”的中華傳統故事,對當前防汛救災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要學習舍身忘我、“三過家門不入”的“干勁兒”。黃河泛濫,大禹臨危受命。他帶著助手,走遍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途中,大禹治水三次路過家門,顧不得回家,便飛奔而走。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為治水日夜奔波,正是因為想到治水任務艱巨,記起百姓的殷殷囑托。
從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于超警戒水位,防汛進入關鍵期。防汛救災事關人民群眾生產財產安全,容不得絲毫懈怠,來不得半點馬虎。危難時刻、緊要關頭,方顯黨員本色。各級黨員干部要樹立起“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科學理念,不懼艱險、不怕犧牲,扛起責任,堅守一線,決不能做抗洪救災戰場的“逃兵”。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哪里有人民,哪里有險情,黨員干部就要出現在哪里,以舍身忘我、“三過家門不入”的“干勁兒”,扎根防洪堤壩、深入災民家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產財產安全,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努力把災難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要學習科學治水、改“堵”為“疏”的“巧勁兒”。治理水患,非蠻力可為。鯀是大禹之父,他采用“堵”的辦法,治水9年卻沒有成功。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帶著尺、繩等測量工具考察山脈、河流,改“堵”為“疏”,最終憑著科學治水的“巧勁兒”,讓咆哮的河水歸于平靜。
眼下,多地防汛救災進入緊要關頭,汛情不等人。各級黨員干部、廣大解放軍戰士,以及災區的人民群眾,紛紛投入到抗洪一線。但必須指出,防汛救災是一項系統性、全面性的工作,從洪水預警到群眾救援,再到災民安置,涉及多個部門、方方面面,必須科學規劃、協調安排,稍有不慎,便可能對人民生產財產安全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各級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以科學精神、審慎態度開展防汛救災工作,做到汛情防控有預案、群眾救援有組織、災后重建有計劃,明確分工、精準施策,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確保防汛救災工作不留死角。具體而言,在汛情預警中要用好衛星監測、大數據分析,提高預警準確性;在災民救援中要用好無人機巡查,及時發現受災群眾;在災后重建中要用好海綿城市,實現人水和諧共處,充分依托科技力量、科學規劃開展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在防汛救災這場大考中,重溫中華傳統故事“大禹治水”,目的就是從中汲取精神文化力量、抗洪救災精神,只要廣大黨員干部齊心協力,敢于擔當、勇于作為,以舍身忘我的態度、科學施策的精神,必定能夠打贏這場抗洪救災的攻堅戰,為保衛家園筑起一道牢固“生命線”。
2024奪取防汛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心得 篇3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當前,已進入防汛的關鍵時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群眾安置等各項工作,全力搶險救援,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進入主汛期以來的連續強降雨,讓宜賓的防汛抗災形勢嚴峻且迫切。隨時可能出現的災情時刻提醒我們,必須把防汛抗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災工作。在這場事關重大的“防御戰”中,我家的幾名防汛隊員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展現著基層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
老年助跑隊的“健步鞋”您慢點!在早晚天氣涼快點的時候,有一支老年防汛隊伍在河邊來回走動。他們將早上的晨練時間和晚飯后的散步時間節省出來,力所能及地為防汛工作做貢獻。走得最快的那個穿健步鞋的老人是我的外公。外公今年已經71歲了,家里人都不讓他參與防汛,但他老是不聽勸。早上母親叫外公起床吃飯時,他可能已經巡了一半了。每次都是悄悄跟隨大部隊出去,根本來不及阻止。去就去吧,他每次還和隔壁家的爺爺比速度,走得“飛快”。每次看到他走路的樣子,真的是提心吊膽,但外公卻是樂在其中。他總說:“人老了,不經用了,消磨消磨時間,還能做點小貢獻,也算是發揮發揮余熱。”我們也不再勸說他,老人這個年紀了,能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也挺好。只是反復叮囑這個不服老的“健步鞋”老人,“您慢點走!”
中年主力隊的“帥平頭”真厲害!沖在最前面的隊伍是父親所在的中年防汛隊。隊伍排頭是一位身材中等留著平頭的“帥哥”,他便是我的父親。每年夏天,父親都會主動投身防汛一線參與值班值守。這一次與父親同行,也算是能親眼見到他的工作狀態,再也不是在防汛群里看照片了。炎炎烈日下,父親和眾多叔叔伯伯們一起揮著鐵鍬裝砂石。看著父親的汗水從頭頂流到臉頰,再鉆進眼睛里,我想,那眼睛得多疼呀!不一會兒,只見大家衣服都濕透了。趁著中間休息,我為父親遞上早已準備好的解暑茶。看著父親用滿是淤泥的雙手接過茶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本就有腰傷,幾乎沒怎么做過重活兒的父親,一直以來都堅持用年輕時在部隊的要求嚴格約束自己。每當父親參與這樣的公益活動時,母親和我在擔心之余更多的是支持。因為當汛期過去,大家都平安健康談笑風生,我們家“帥平頭”的付出和堅持便有了意義。
青年突擊隊的“小尾巴”好樣的!作為一名新入基層的年輕黨員干部,我從來沒有參加過防汛工作。對于并不會游泳的我來說,防汛工作在我想象中格外“驚險”和“恐懼”。跟隨汛期值班值守的前輩們一起巡河,我顯得“格格不入”。的確,作為女同志,大家都很照顧我。粗活兒、重活兒都沒讓我干,可我總想做點什么。雙肩包里背上手機、充電寶、筆和打印好的表格,我開始“打下手”。一路上做好相應記錄,并對應取照片,是我的主要工作。同事們都開玩笑說,“小嚴一直默默跟在尾巴上,像是我們這支隊伍的小尾巴。這么熱的天氣,過不了多久怕是要跟丟啦!”大家雖然嘴上逗著樂,實際上卻是很關心我這名“小年輕”的,怕我身體受不住中暑了,一直讓我回去休息。可我卻不想拖大家后腿,一直堅持著走到了最后。“小尾巴”可能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重要性相比微不足道,但卻是必不可少的“零件”。所以即使經常“慢半拍”,但也是定不會丟的。
防汛抗災,我們家的“40后”“70后”“90后”都有信心和毅力打贏這場防汛抗災的戰役。相信在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下,我們一起奮“汛”碧沙前,定能為建設更美家鄉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洪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