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國旗下的演講稿(精選6篇)
中學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跨過了嚴寒的冬天,度過了愉快的寒假,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在此我代表全體同學向辛勤耕耘,諄諄教導我們的老師致以新年的問候: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
輕風鎖不住流云,流云帶走了歲月,轉眼間,精彩的20xx年已經過去,迎接我們的,是又一個充滿挑戰、充滿希望的新學期。今天發言,我想對全校各年級的同學們送去良好的祝愿和建議。
初一和高一的同學們,今天,你已步入麻高的大門一學期了,我相信,在未來的兩年多的日子里,你們在麻高揮灑的時光,一定會成為你人生中濃墨色彩的一筆,應該說,你們是麻高最為新鮮的血液,但是,能否讓麻高因為你們而澎湃,因你們而沸騰,因你們而更加蓬勃向上,全在于每天、每月、每年的一步、一步…我想只有走好每一步,才更有信心和能力去邁出下一步。
初二和高二的同學們,你們離中考、高考又近了一步。有人說,這是最容易使人沉淪的一年,最免疫能力最容易衰退的一年,是中考、高考前命運不定數的一年,同學們,你面臨這個學年,將何去何從?我認為首先要戰勝自己,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全力以赴,爭分奪秒,抱身于學習中,搶抓這個可以逆轉人生,走向輝煌的時機,下定決心利用這個黃金時期實現自我的超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人生這樣的機會或許只有一次,相信吧!拼搏可以改變命運,奮斗可以拯救未來!
時機過橋,橋下流走的是歲月,橋上撈起的是知識。初三,高三的同學們,你們即將畢業了,三年的旅途你們已經走過了六分之五;厥鬃哌^的那些日子,不得不感嘆歲月如梭,在麻高的點點滴滴,也許都會成為你們記憶中難以抹滅的感動。這第三年,即意味著在麻高學習的日子臨近終點,又代表了最后一搏的起點,一屆已畢業的學長為我們麻高書寫了輝煌,奮斗的火炬早已交接在你們手上,來吧!牢牢握緊它,高高舉起它,用燃燒的*去點燃它,衷心祝愿所有初三、高三同學最后一學期中,共同奮斗,共同拼搏,最后取得一個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同學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爭做、高素質的麻高人,用我們的雙手去開創屬于我們的美好明天!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學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這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有夢想,更要有行動》。
人不能沒有夢想,夢想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夢想不付諸現實,都只能是一個完美的幻影。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付出很多努力、艱辛。
古語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它告訴我們人要有一種用心進取、永不放棄的精神,高中學習生活中,同學們可能會面臨一些如學習競爭、紀律嚴格、知識更新、潛力發展等新問題,會產生一些如生活環境、師生磨合、期望與現實的落差等新的困惑。但是我期望同學們不論遇到多么痛苦的挫折,不論現實和理想有多大的距離,不論夢想的實現有多么艱辛,永久不要放棄,永久不要讓父母、師長對你的殷切期望和你自己的完美理想落空。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學生,你想要什么樣的人生,這是每個個體都無法回避的問題,理想和追求決定著我們行動的方向。記住,在這個世界上,你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雖然無法復制他人,但是我們能夠借鑒。即便是自己存在弱勢和不足,也能夠試著揚長避短。當然,理想是離不開現實的,如果一意孤行,主觀臆測,那只能算作空想。如果你能清醒地認識環境的變化,并且充分利用它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那么你的夢想離現實會更近一步。
如果說擁有夢想是一種智力,那么實現夢想就是一種潛力。只要你舍得付出,夢想與現實就是一步之遙。如果你想坐享其成,夢想與現實就相隔千里。雄心壯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在于行動,在于行動中沒有堅韌的毅力,是否有頑強的信念。因此,我們能夠試著把目標定在每一天。在一個巨大的目標面前,我們常常會因目標的遙遠和艱辛而感到氣餒,甚至懷疑自己的潛力。而在一個小目標面前,我們卻往往會充滿信心地去完成。所以我們要學會把手頭的學習當作重要的事情去做,全身心的投入,你只有做好了眼前的這些事情你才有可能實現這天的目標,以至更長遠的目標。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沒有一蹴而就,只有腳踏實地。
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應對挫折,我們要學會堅持。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盤,累而不止歇,苦而不逃避。無論壓力多大、困難多少,我們都要試著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
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能夠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能夠改變此刻;我們不能預知明天,但能夠把握這天。
我要說,有夢想,更要有行動。努力吧,同學們。
中學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遠離陋習,快樂生活”。
心理學對“習慣”的準確定義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固的鏈接”。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對習慣有精辟的論述。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蔽覈鴤ゴ蠼逃胰~圣陶也曾經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币虼肆晳T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研究表明:人的行為70%以上都是習慣行為。所以我們說:習慣太重要了,我們的教育要想有效,就一定要讓其養成良好習慣。
曾經,有一位中國博士對德國的酒鬼做了細致的觀察:他發現在德國即使是一個喝醉了的酒鬼,他也不會隨地亂扔酒瓶;而是搖搖晃晃,為手里的空酒瓶子尋找垃圾箱;找到后還會努力定定神,仔細看一下垃圾分類,再把瓶子放進去……這就是典型的習慣行為。德國人為何那么守規則?從不做闖紅燈這樣的事?答案就是從小所受的行為教育使然。而在我們身邊,你是否早已對那些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不愛護校園衛生,甚至吸煙酗酒,打架斗毆的行為司空見慣?
古人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蔽覀円部梢詳嘌裕悍乔趭^無以成學,非競爭無以進取,非自律無以修身,非寬容無以養性。但是,要做到這些,我們必須置身于一個整潔優雅的校園環境中。
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行動起來,做到“五提倡,五不做”,即提倡講究文明禮貌,不說臟話粗話;提倡珍惜資源,不浪費水電;提倡養成良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提倡愛護校園環境,不亂涂亂畫;提倡愛護公共設施,不損壞教學設備和訓練器材。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基礎文明素質,增強環保意識,爭做環保衛士。
校園魅力源于校園精神,校園精神的發展又賴于校園文明和校園學生素質的同步提升。而作為校園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為什么聚焦于我們身上的目光,卻包含著如此多的失望?同學們,讓我們在批評吸收的基礎上,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向陋習宣戰,決心將陋習徹底鏟除。自覺告別生活陋習,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自覺保護校園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使校園
變得更加整潔清新,為學校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爭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趁我們青春未老,時光依在;趁我們仍然擁有可以拼搏的本錢;趁現在,讓我們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遠離陋習,建設文明校園,創建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中學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文明禮儀的真諦”。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在我國向世界開放的今天,禮儀不僅體現出豐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同時更富有時代的新內涵。講文明禮儀,傳優良美德,創和諧人文學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于金錢;如果你失去了文明與禮儀,那你就是真真正正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首先給大家講這樣的一則報道,說得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用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你說這是為什么?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來的游客!
下面我再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媽媽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講到文明,有人會問:“文明是什么?”其實文明很簡單,它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你有困難時同學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親人時的一句真誠的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手之勞……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說到禮儀,人們都家喻戶曉,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那么,“禮儀”是什么呢?“禮儀”就是尊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對他人的一種尊敬與理解。在經濟家的眼里,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在美術家的眼里,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色彩;而在我的眼里,笑是柔和的和平武器,笑是自信心的表現,笑是溝通人與人心靈之間的紐帶。
習禮儀,講文明不過是舉手之勞。尊敬老師,課前遞上一杯溫水,課后說聲再見,讓老師先行;愛護同學,當他生病時幫他補習,當他摔倒時熱心的攙扶;熱愛校園,自覺撿起果皮紙屑,擺放整齊的桌椅;講究秩序,上下樓梯有序行進。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不經意的惡語可能給別人帶來長期的傷害,而一句良言不僅給了別人啟示和快樂,而且自己也收獲了快樂。見到老師問聲好,請教問題說聲謝;不小心碰到同學,說聲對不起,同學流淚時,用幽默逗他破涕而笑;主動制止一個亂丟垃圾的人,主動做一次愛護花草樹木的宣傳。
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其實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還能見到,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所以,今天我要對大家說:文明禮儀,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做起。
我們學校一直對同學們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更應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己對社會又有何用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會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在社會處處盛開。
我國旗下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
中學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奮成就人生》。
愛因斯坦曾說:“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高爾基有這么一句話:“天才出于勤奮。”在此,我與大家分享三點感受。
第一、勤奮需要珍惜時間,愛惜光陰。富蘭克林有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痹S多科學家、文藝家都是同時間賽跑的能手。愛迪生一生有1000多項發明,他無數次實驗的時間從哪里來?就是從常常連續工作兩三天的極度緊張中擠出來的。巴爾扎克每天用十六七個小時奮筆疾書,即使累得手臂疼痛,雙眼流淚,也不肯浪費一點時間。他創作的巨著《人間喜劇》有94部長篇小說,這些血汗的結晶正是時間和生命的光輝記錄啊。
第二、勤奮需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恒。荀子在《勸學》中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惫磐駚恚軌蛉〉弥卮蟪删偷娜耍际菑囊稽c一滴做起的。達芬奇十四歲時,拜畫家為師學畫畫,連續幾年,他都一絲不茍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畫雞蛋,練就了雄厚的基本功,最終成為了偉大的藝術家,畫出了震驚世界的名畫《蒙娜麗莎》。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數十年如一日刻苦訓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家的池塘里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于是,就有了文學家曾鞏的《墨池記》。通過持之以恒的勤學苦練,王羲之終于成為著名的書法家。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作十四年,歌德八十五年著就《浮士德》,德摩斯梯尼用五十年時間克服口吃,終于成為了著名的演講家。勤奮需要的不是一時半會、一天兩天的頭腦發熱,而是幾年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腳踏實地的堅守。
第三、勤奮需要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在群星閃耀的中國體壇上,鄧亞萍身體條件并不出眾,然而她卻成為了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的秘訣就是迎難而上、頑強拼搏。身高僅一米五的鄧亞萍手腳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料。她五歲就開始學習打乒乓球,但因個人太矮被河南省隊排除在外,只好進入鄭州市隊。但她憑借著勤奮苦練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終于在1988年被選入國家隊,后又連續在奧運會上獲得冠軍,成為名副其實的“乒乓皇后”。
再說說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懸梁刺股”吧。東漢時的孫敬每天從早到晚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了易勞累,疲倦得直打瞌睡。他就將一根繩子的一頭拴在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倦了打瞌睡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動頭發扯痛頭皮,把自己逼清醒了,他繼續讀書,后來他終于成為東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國時間的蘇秦年輕時學問不高,處處受歧視。他下定決心發奮刻苦攻讀,常常讀書到深夜,疲倦得直想睡覺。他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猛然間感到疼痛,強迫自己清醒起來,再繼續堅持讀書,后來,他成了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同學們,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的經歷,無一印證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勤奮才能成就人生。當今社會,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讓不少人養成了懶惰的習慣。如今,社會上有很多“官二代”、“富二代”躺在父母創造的財富上放縱享樂;就連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一些孩子,由于從小父母的嬌生慣養,也養成了懶惰的習慣,形成了享樂的思想,整天不思學習,渾渾噩噩。不是陶醉網絡,就是玩耍手機;上課不是睡覺,就是說閑話;不是遲到早退,就是無故曠課;不是談情說愛,就是打架斗毆。請問這些孩子,今后你們靠什么在社會上立足?這樣放縱青春,游戲人生,你們的人生能有成熟嗎?
同學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勤奮才是學習進步、素質提高的奠基石,是成功事業、成就人生的階梯。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本學期又過去一斗了,初三高三的`同學僅有40多天的時間就要走進中考高考考場院了,修業班的同學也要面臨半斯考試了。希望同學們本著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親人負責的態度,向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那樣,用勤奮作槳,用理想作帆,揚帆起航,搏擊風浪,持之以恒,攻堅克難,一心一意練好內功,全心全意造化前程,創造自己的無悔人生!
中學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這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國歌——伴我們成長》。
藍天下,迎著初生的晨曦,和著冬日的晨風。我們舉行這莊嚴而又隆重的升國旗儀式。我們眺望著國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蕩著氣壯山河的國歌,我們為這一莊嚴的隊禮而自豪,我們因肅然于國旗前而激動。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浴血奮戰、硝煙彌漫的戰火已離我們久遠;歷史的恩怨,國危的呼號也融進了歷史。但是,國旗,這新中國的象征;國歌,這一中國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時空,延續著我們中華*族的偉大傳統,凝聚著新中國的豪情壯志,昭日月,耀千秋。國旗的光輝伴隨著我的成長,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國歌的旋律激勵我們繼承先輩的偉大事業,不懈奮斗。一面國旗,招展著一種象征:戰爭中的勇氣,異國思鄉的親情,國際交往的尊嚴;一面國旗,書寫著豐厚的內涵:那是祖國的土地,那是游子的歸依,那是不屈的奮斗,那是國家的富強。國旗照耀航程,國歌催人警醒,那“起來、起來”的吶喊,鼓舞著我們中華*族的新一代不斷創新,激勵著每一個炎黃子孫自強不息。體育健兒在多哈運會上的頑強拼搏,不正是這一內涵的詮釋嗎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時,我們從那滿含淚花的凝視里,從自豪激昂的“起來”聲中,從挺直腰桿、溢滿喜悅的容顏上,體會到了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同時,同學們,我們也要掂量到我們肩頭的重任:努力學習吧!祖國需要我們,世紀需要我們,未來需要我們!
然而,我們有些人卻不懂得五星紅旗的含義,不明白《義勇軍進行曲》的歷史。他們沒有凝望國旗,沒有尊重國旗。他們沒有聆聽國歌,沒有心唱國歌。所有的一切,只因這些人心中沒有國旗,口中沒有國歌,這是與我們的身份不相貼合的,也是不就應的,尤其是在這莊嚴而又隆重的升旗儀式上。同學們,望著在這新的一天升起的國旗,聽著在這新的日子奏響的國歌。作為炎黃子孫,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作為北陳小學的莘莘學子,祖*親在呼喚我們。愿我們沐浴著五彩的晨光,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伴著迎風飄揚的國旗,唱響共和國的音——“起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