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香為主題的演講稿(通用3篇)
以書香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閱讀潤澤生命,讓書香伴我成長》
閱讀,是一種享受——享受鳥語花香,輕風流水。閱讀,是一種情懷——讓人敞開心扉,親近自然。閱讀,是一種成長——既增長知識,又陶冶情操。閱讀,是一種敬重——讓我們聆聽心聲,敬畏生命!小時候,走進《安徒生童話》——讓我知曉了人魚公主為救王子而不惜變成泡沫的執著;丑小鴨在屢經嘲諷、排擠之后美麗的蛻變;灰姑娘在忍受非人的家庭待遇后與王子幸福邂逅的真誠回報;阿里巴巴通過“芝麻開門”取得無數珠寶的智慧;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凍死街頭的凄楚;皇帝為了炫耀自己并不存在的美麗新裝光身游行的愚蠢。在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中,我感悟著他們的人生,體味著真、善、美的內涵。書,如陽光雨露,滋潤著我的心田,是我靈魂的導師,指引著我生活的航向,并賦予我美好的品格——真誠、善良、博愛和無私。
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閱讀視野也越來越開闊。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經》開始,我吟唱著風、雅、頌;拜讀著屈原的楚辭和離騷,體味著他滿腔的愛國熱忱卻又報國無門的苦楚;敬服著荊軻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俠肝義膽和蒼涼悲壯。品讀著唐詩宋詞,引吭著平仄之韻,在意境深遠的優美文辭中自然沉醉,在婉約的柔美與豪放的粗獷中盡情徜徉。讀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讓人領略到一幅別樣的壯美秋景。讀張繼的《楓橋夜泊》,感同身受他當時落寞的心境,聆聽他凄涼無奈的心聲,體味他那個愁緒萬千而又不朽的無眠。讀岳飛的《滿江紅》,深深折服于他“駕長沙踏破賀蘭山缺”的激昂豪邁;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肅然起敬于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從容。岳飛、文天祥,他們的浩然正氣、錚錚鐵骨,令人嘆為觀止!他們的慷慨豪邁、莊嚴告白,將氣貫長虹、響徹宇宙!他們的赤膽忠心將與他們的英名一起永垂史冊、流芳千古!讀四大名著,嘆孫悟空的機智勇敢、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關云長的義薄云天、林黛玉的香銷玉殘,梁山好漢風云萬千。看今朝文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一路走來,書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不僅教給我無窮的知識,還教會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賦予我最神圣的使命——愛與責任。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無論時空如何變幻,不變的依然是我對書的熱情,對書的執著。“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同學們,讓我們以書香為伴,在閱讀中積極思考吧!唯有借助思考的翅膀,我們才能自由地飛翔在書籍的天空中,才能憑借前人的思想朝更高處飛去。看!那書籍的天空多么遼闊,讓我們放飛夢想,暢游書的海洋吧!親愛的同學們,讓閱讀潤澤生命,讓書香伴我們成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以書香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我們家庭“五好文明家庭”這一光榮的稱號!我相信我們每一個家庭也都是一個遵紀守法,積極進取,平等和睦,尊老愛幼,自覺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好家庭。在這里,我想簡單地談談我家的一些情況,與大家一同分享。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自從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就越來越覺得一家人和和睦睦、平平安安地生活是一種最大的幸福。在現代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產生一些小矛盾,比如說,在處理家事或工作方面,夫妻雙方會因意見分歧而產生抵觸情緒,甚而因賭氣而互不說話,極有可能導致家庭陷入“冷戰”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之下,正需要一方妥協,來解決“家庭危機”。
一般來說,作為妻子的我自恃持家辛勞,是不會輕易“低頭”的,可喜的是,我的先生通常會巧妙地化解危機,他一般不會對原先爭執的問題“據理力爭”,而是轉換另一個較為輕松的話題來吸引我搭話,就這樣,家庭的冷戰局面就消失于無形之中。其實,夫妻雙方在發生爭執或矛盾時,不一定非要對方說“對不起”,自己才“善罷甘休”。只要一方善于通過轉換話題等方式來“妥協”,矛盾就會輕易化解,家庭也就會恢復“和諧氣氛”。當然,平常我們也會圍繞某些共同話題,互相討論,互相研究,各抒己見而又彼此學習,常常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既增進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又對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有促進作用。
在做家務方面,我們貫徹“誰空閑誰做”的原則。買菜、做飯、洗碗、洗衣服、拖地板、接送小孩上學等家務事,誰有空誰就先做,不能偷懶,大家共同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在對待雙方父母方面,有時也容易產生分歧,我們是這樣解決的。我們在節假日盡量回家探望雙方父母;在過年過節時,作為妻子的我一般都會親手把禮物或紅包送給家公家婆,而作為丈夫的他也會親手把禮物或紅包送給岳父岳母,這樣,雙方的老人家都很高興,他們更加關心和照料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就過上了“其樂融融”的幸福日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會以身作則,對孩子進行品德啟蒙教育,讓她學會尊敬長輩,孝敬老人,養成戒驕戒躁、力爭上游的良好品格。
一個溫馨的家庭,是一個幸福的港灣。擁有安定祥和的家庭,我們的工作才會更有保障,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共同承擔起家庭責任,營造一個和諧、平安的家庭,是我們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在這里,我衷心地祝愿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和和睦睦、平平安安、美美滿滿的,也衷心祝愿還未組建自己小家庭的和將要組建自己小家庭的同胞們心想事成、幸福美滿!
謝謝大家!
以書香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同事:
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弘揚優良家風、培育家國情懷。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曾以系列報道形式播出了持續很多天的節目《家風是什么》,讓“家風”這個離我們有些遙遠的詞語瞬間變成大家討論的熱點。家風到底是什么?相信在坐的各位大多是一口答不上來,卻又會隱隱想起什么,也許是你看過的一部電視劇,也是是聽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父母對我們不經意間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著歷久傳承的家風。家風是什么呢?在我看來,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范,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中宣部部長曾說:“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誠然,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更是一種有形的傳承。有幸讀過《曾國藩家書》,全書以“重德修身”為宗旨,真實細密,平常而又深入地教化著子孫后代。《曾國藩家書》可謂概括了中國古代持家立業的基本生活理念和世代相傳的傳統,無論是從修身持家、交友教子、還是處事理財都十分翔實細致,對于現在而言也不愧為一部生動的生活寶鑒。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對于家國關系,“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和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連。”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我國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自辦行以來一直秉承“執行國家意志、服務三農需求、遵循銀行規律”的辦行理念,以“支農為國、立行為民”作為使命,旨在培養員工“家國情懷、專業素養”的職業精神,昭示了農發行和農發行人矢志不渝堅守初心的價值追求,也展現了農發行人將小我融入大我,將愛家庭與愛祖國、愛農發行相結合,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的責任和擔當。
弘揚優良家風、培育家國情懷要求我們“敢”字當頭,敢于擔當。“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黨員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作為青年黨員,一方面要要樹立責任擔當意識,把勇于負責、敢于擔當作為人生修為的時代課題來回答與踐行,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的走出自己行為、思想上的舒適區,勇于在自己的不適區當中鍛煉磨礪,培養出勇于擔當、恪盡職守的品格。
弘揚優良家風、培育家國情懷要求我們“善”字當頭,善于思考。常言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付出的辛勞才能結出果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丑,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
弘揚優良家風、培育家國情懷要求我們“勤”字當頭,勤于學習。青年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學習是青年的首要任務。作為青年金融人,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如饑似渴地學習,以我的專業法學為例,《民法典》是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大成果,它扎根中國大地,彰顯中國精神,民法典中的物權篇,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了完善,與廣大農民命運息息相關,與農發行履職盡責也緊密相關,所以,既要認真學好基礎知識又要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既要刻苦鉆研專業知識又要廣泛涉獵其他知識,既要重視學習文化知識又要努力掌握實用技能,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豐富自己。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根本在家。我們每一位農發行員工都應自覺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家風,持續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把愛家庭、愛祖國與愛農發行統一起來,培育支農報國的家國情懷,在點滴小事中體現“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光榮使命,在日常工作中秉承“家國情懷、專業素養”的職業精神,讓我們“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中,不懼風雨,勇挑重擔,拼搏奮斗,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漫江碧透,已是百舸爭流,去中流擊水吧,看浪遏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