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工作計劃(精選3篇)
一日工作計劃 篇1
上午:
一、晨間接待:幼兒禮貌入園,教師熱情接待,并和幼兒做簡單的交流。
二、晨間活動:袋鼠跳要求幼兒雙腳并攏拉緊帶子向前行進跳,其余幼兒分別為比賽的幼兒吶喊助威。
三、早操、喝開水:要求幼兒跟著音樂做加油操,阿里山的姑娘,立正稍息站好做操時動作整齊,表情認真,做好操之后上廁所并喝開水。
四、晨間談話:本周對幼兒進行講文明懂禮貌教育。
五、集體活動:
1、語言活動每長耳朵的小老虎。
2、音樂我上學前班。
六、午餐:
1、餐前教育:介紹食譜,引起幼兒的食欲。
2、餐前活動:玩手指游戲,念兒歌。
3、幼兒安靜進餐,主動添飯。
4、餐后活動:玩穿線板,攜物藥。
下午:
六、午睡:幼兒將衣物脫下擺放整齊,安靜入睡保持良好睡姿。
七、起床,吃點心:安靜起床,同伴間互相幫忙,并喜歡吃各種午點。
八、游戲活動:區域活動:數學區,手工區,益智區,表演區。
九、集體活動:科學寧寧的一天。
十、離園活動:
1、桌面游戲。
2、收拾好物品,和老師同伴再見。
一日工作計劃 篇2
一、晨間活動
1、入園時愉快接受晨檢,按號數插好自己的晨檢牌。
2、教育幼兒有禮貌,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與家長簡短交談。
3、組織幼兒晨間區域活動。
二、戶外體育活動
(一)早操
1、整理好自己的服裝參加活動。
2、引導幼兒能聽口令、協調地做操。精神飽滿、動作有力、合拍。
3、控制好運動量及時主動地擦汗。
(二)操后活動
1、教育幼兒在玩耍時注意安全,不打鬧、追逐、拋沙土。
2、控制好運動量及時主動地擦汗,休息。
三、盥洗、點心:
1、提醒幼兒按順序洗手、將手洗干凈。
2、鼓勵幼兒吃完自己的一份點心,保持桌面、地面、衣服整潔。
四、集中教學活動:
(詳案附后)
五、進餐安靜散步:
幫助孩子調節情緒,讓孩子在良好和愉快的情緒下進餐。
六、進餐、散步:
1、值日生協助分發餐具。
2、專心進餐,不挑食、不偏食,盡量不掉飯粒,保持桌面干凈。
3、餐后正確使用毛巾擦嘴、臉,用涼開水漱口。
4、能夠上下樓梯自覺靠右行走、一個跟一個地走去散步。
七、午睡:
1、入廁后安靜進入寢室,擺好鞋子、衣服,有秩序地上床。
2、保持正確睡姿,不蒙頭睡,不趴著睡,不玩被子、草席,不影響同伴。
八、起床飲水:
1、起床后,先穿好衣服,疊好被子,換好鞋子。
2、整理好自己的儀表,排隊自由飲水。
九、午間操、欣賞練習
1、跟隨音樂安靜有節奏地做午間操。
2、能夠安靜的傾聽欣賞。
十、點心
1、提醒幼兒洗手,排好隊擦手。
2、要求幼兒吃點心時保持安靜,盡量快點吃完自己的一份點心。
十一、游戲活動:
(詳案附后)
十二、戶外體育活動:
1、自選活動:提供沙包、繩子、毽子等讓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活動。
2、體游:《跳數字比賽》
十三、離園活動:
1、提醒幼兒入廁喝水,幫助幼兒整理衣褲。
2、5分鐘安全教育(見安全記錄薄)
一日工作計劃 篇3
有重點地向家長了解幼兒情況,對幼兒健康、情緒等進行觀察,做到心中有數,做好個別幼兒工作。組織并帶領幼兒參加勞動,指導值日生工作(整理自然角、澆花、打掃包干區)。
指導幼兒觀察自然角動植物生長情況。
提供讓幼兒動手動腦的活動材料,指導幼兒的活動。晨間鍛煉、早操8:00—8:45
組織幼兒做好鍛煉前的準備,激發幼兒參加鍛煉的興趣。
根據本班幼兒發展情況有計劃地組織體育活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掌握活動密度和強度。
根據氣候條件及幼兒活動狀況,提醒幼兒增減衣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了解幼兒運用器具進行鍛煉的情況,及時增減變換器具。
督促幼兒收拾器具,做好操前準備。
組織幼兒愉快地參加早操活動,認真做好示范,服裝符合帶操要求。組織并帶領幼兒參加勞動,指導值日生工作(整理自然角、澆花、打掃包干區)。
指導幼兒觀察自然角動植物生長情況。
提供讓幼兒動手動腦的活動材料,指導幼兒的活動。晨間鍛煉、早操8:00—8:45
組織幼兒做好鍛煉前的準備,激發幼兒參加鍛煉的興趣。
根據本班幼兒發展情況有計劃地組織體育活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掌握活動密度和強度。
根據氣候條件及幼兒活動狀況,提醒幼兒增減衣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了解幼兒運用器具進行鍛煉的情況,及時增減變換器具。
督促幼兒收拾器具,做好操前準備。
組織幼兒愉快地參加早操活動,認真做好示范,服裝符合帶操要求。教學活動9:00—10:00
能根據活動內容,提供直觀、形象地教玩具,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根據活動的需要,選擇適當的活動形式及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環境資源進行教育。
教學內容心中有數,教學具提前準備。
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能體現對個別幼兒的教育與指導。
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氛圍里豐富經驗提高能力,發揮幼兒的“三性”。
重視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常規。創造性游戲10:00—10:50保證幼兒的游戲時間。
能和幼兒共同創設適宜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成品、半成品材料。
注意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主動參與活動,及時了解幼兒活動、材料使用、交往情況,引導幼兒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根據幼兒活動情況,調整活動材料。
開展游戲講評,給幼兒講評的機會,注重幼兒情感、興趣、能力、社會性的培養。餐前活動10:50—11:00餐前半小時不組織劇烈活動。
組織幼兒開展安靜游戲活動。
組織盥洗(飯到洗手),保持地面清潔,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盥洗和使用毛巾的方法。
做好餐前教育,為幼兒創設安靜、愉快的進餐氣氛。午餐11:00—11:40指導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和收拾碗筷,養成飯后漱口、擦嘴的習慣。
根據幼兒飯量,隨時添飯、添菜,不催食。
照顧好體弱兒和進餐慢的幼兒,讓他們吃飽吃好,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餐后組織10 — 15分鐘的戶外散步活動,提醒幼兒午睡前入廁。午睡12:00—2:30
指導幼兒正確有序地脫衣服,折疊整齊后放在指定位置。
幫助幼兒蓋好被子,糾正不良睡姿。
巡視幼兒睡眠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及時匯報。
在幼兒午睡期間不離開寢室。
為幼兒創造一個安靜的午睡環境。起床2:30—2:50
提醒并幫助幼兒穿衣服,指導幼兒整理床鋪。
檢查幼兒衣褲、鞋襪,保證幼兒服裝整齊、舒適,頭發整齊。
根據天氣變化和幼兒身體狀況,為幼兒增減衣服。戶外活動
按時組織幼兒參加戶外體育活動,保證幼兒活動的時間、空間。
有計劃地組織戶外活動。
關注幼兒的活動,將幼兒的活動置于視線之內。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加強安全教育。區域活動
保證幼兒的活動時間。
注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
活動內容豐富,不少于三個認知區。
根據幼兒活動情況,調整活動材料,材料豐富,層次性強,便于幼兒操作。
主動參與活動,及時了解幼兒活動、材料使用情況,引導幼兒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加強個別指導。離園
幫助幼兒穿好外衣、戴好帽子。
將幼兒交晚護導老師,說明所剩幼兒人數并簡單交接情況。
做好靜班工作,保持班級整潔,關好門窗、水電等。
課前:理念與準備
1.沒有理念,實踐就會盲目;沒有實踐,理念就會空洞。我們需要理念和實踐的高位結合。
2.先做“教書匠”,再做教育家。
3.不預習不上課,預習不好不上課。
4.精美的課,有的是經過了千雕萬琢,而有的是渾然天成。千雕萬琢讓人敬佩,渾然天成的更充滿魅力。
5.教案是預案,不是結案。
6.每一位學生都要發展,但不必求一樣的`發展;每一位學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學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規格。
7.教學目標既要“頂天”也要“立地”,既有高度又有低度。
8.課,可以預習、預設,但不要預演。不提倡試上,反對反復試上,堅決反對在同一個班級反復試上。
9.先說后教,先學后教,先練后教,請你先摸清學生的“底細”再教。
10.明確開卷未必有益,拒絕沒有力量的知識,追求科學全面的發展。
11.教學要有苦的準備,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還要防止酸的結局。
12.你能看到學生嗎?你能看清學生嗎?你能看懂學生嗎?教學千萬不能以“我”為本。
13.天上不會掉餡餅,同樣天上不會掉知識。學習有捷徑,但沒有點石成金的仙境。
14.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讓課堂產生學生思想,讓課堂展示教學個性。
15.教學民主,不是替學生做主,而是讓學生做主。
課中:設計與實施
1.沒有生成的教學,將缺乏教學的生氣。
2.不能錯過學生的“過錯”,因為過錯展示了教學的機遇,體現了教師的機智。
3.學生不會說的,你鼓勵他說;學生說不準的,你引導他說;學生說不好的,你幫助著他說;學生說不了的,你示范著說。總之,你最好不要代替他說。
4.不講就會的免講,一講就會的少講,怎么講也不會的不講,總之,不要多講。
5.教學既要注重細節,但又要不拘小節。
6.當學生沒有“問題”時,那你的教學就可能有問題。
7.思而不動則殆,動而不思則罔。
8.學生如果能“學”了“問”,“問”了“學”,如此才真正有了學問。
9。學生的聲音如同花開的聲音,需要你耐心等待,需要你細心傾聽,需要你用心體驗,需要你真心回應。
10.讓學生學會挑戰:挑戰同學,挑戰教師,挑戰教材,挑戰自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追求真理。
11.沒有思維含量的情境充其量只是靜止的機械的為了表演組裝的布景。
12.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不是讓你的教學每一分鐘都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
13.減少齊讀和齊答,注重個性化的表達。減少單詞和短語式回答,注重句段式表達。
14.班級問答聲音要大,堅決拒絕“悄悄話”。
15.小組討論重在討論,不在結論。 16。教學是藝術,但應該是東方的藝術。教師善于把奉送變為巧妙的藏掖,讓教學變得含蓄,并富有吸引力。
17.千萬不能把愉快教學當成是“娃哈哈”教學,讓學生“開心”的同時更要讓學生“開竅”。
18.學生無疑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室里卻不能有刻意培養的主角。
19.歌手還知道問“后邊的朋友,你們好嗎”?我們要關注到后邊的學生。
20.最重要的還不在于教師有多少水,關鍵是要和學生一起去尋找水源。
21.一言以蔽之,滿堂講是老師懶惰的表現。
22.教學要注重技巧和形式,但拒絕課堂教學的技巧化和形式化。
23.教學要有師道尊嚴,但不要老是端著架子。
24.教學不要“穿幫”,課堂拒絕課托。
25.確實不需要什么都“親自”,我還是相信群眾。
26.媒體是教學技術,也是教學資源。
27.拒絕類似所謂經典的提問:請課代表或班長起來回答問題,請朗讀最好的學生起來朗讀,請你說出文章里寫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話。
28.教學動作文明、文雅,有文化。
29.課堂里的掌聲最好不要超過三次。
30.問題回答不上來,也不要站成一排排。
31.要善于設問,要善于追問,善于多問。
32.課堂里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問題由學生提出。
33.千萬不要用一個指頭指學生,不管是用哪個指頭。
34.課堂出現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錯誤還對學生說,“我是故意這樣做的,就是看看你們是否看得出來。”
35.教材無非是例子,但例子不能無教材,要以“本”為本。
36.教是為了不教,而不教是為了更好的學。
37.寧留一分鐘,不拖一秒鐘。
課后:評價與提升
1.評價,既不能“棒殺”學生,也不能“捧殺”學生。
2.優秀教師成功的背后,不是一定要有一群調皮搗蛋的差生。
3.簡單地改變一下課堂的結構就可以使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發生裂變。
4.轉變了教學方式不等于能提升了質量,但要提升質量必須要轉變教學方式。
5.不能讓良性的教學用語變成貶義。
6.拒絕類似這樣的評價:謝謝同學們的配合,這節課老師的表現很出色,圓滿地完成了所有的教學任務。
7.教學要揚長避短,揚長補短。
8.思想是浸潤的,思維是訓練的,思緒是激發的,思路是開創的。
9.減少教學事故與錯覺,不要海市蜃樓和望梅止渴的精彩與滋潤,不要杯弓蛇影和草木皆兵的尷尬與驚心。
10.關注常態,關注常規,關注常人,關注常效。
11.優點不要用放大鏡,缺點不要用顯微鏡,盲點不要用哈哈鏡。
12.教學不反思,必然會反復;教學不懺悔,必然要后悔。
13.要科學地培養學生思維,因為思維可以改變思想,如果轉換一下思維方式,就可以把天下的烏鴉一般黑變成天下的蘋果一樣甜。
14.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師愛分,取之有術。
15.只有讓學生“思想著”,才能讓學生成為“思想者”,才有可能讓學生成為“思想家”。
16.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提倡草根化研究,行動性研究,實踐性研究和工作性研究。
17.不在于開展了多少活動,而在于開展了多少有效的活動。
18.校本教研既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學”。
19.教學研討活動中,堅決做到沒話不說,長話短說,絕對不能短話長說。
20.教師要有四萬的追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萬名友,聽萬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