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精選17篇)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通過組織開展防震減災演練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學校安全工作方針,筑校園安全長城,護學校師生安全,使師生了解防震避險逃生知識,掌握從容應對應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強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提高學校快速有效應對和妥善處臵自然災害的戰斗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二、組織領導
(一)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防震減災工作小組
1、指揮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2、宣傳組:各班主任(負責抗震減災、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自護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災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地震演練警報信號發布)。
3、避震疏散護導組:各班主任(負責學生應急避震、疏散撤離的安全護導,確保學生安全、有序、快速撤離到操場劃定“安全”地帶)。各班級、各樓道樓層護導教師安排。
三、活動安排
(一)演練前的默哀動員大會
(二)少先隊發起防震減災倡議書
(三)演練活動安排
1、演練時間:20xx年03月29日13:30—14:10時
2、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3、演練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
(2)緊急疏散演練。
4、邀請單位領導:教管中心安全分管領導;街道臨近兄弟學校;社區、家長代表。
四、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應急避震,行動敏捷、規范,快速有序,防碰撞傷發生。
3、按規定通道、線路有序疏散撤離,不得串線。禁止推拉、沖撞和擁擠,防止碰撞傷、踩踏傷及摔傷事故發生。
五、演練準備
1、演練前學校組織召開教師動員大會,明確抗震應急演練的目的任務、時間內容、程序要求、工作崗位及注意事項等。
2、演練前各班統一利用班隊課時間組織開展抗震減災、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震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緊急疏散逃生的正確方法,明確班級緊急疏散逃生線路、到達安全集中地帶、區域位臵和相關紀律要求。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3、演練前對緊急疏散樓道、路線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措施,明確職責,確保演練安全順利開展。
六、演練程序
1、啟動程序
演練開始前5分鐘,總指揮通過校園廣播系統宣布:各位領導,老師們,全體同學們:李渡小學20xx年秋期抗震減災演練即將開始,請大家作好準備,各工作組人員立即各就各位。
2、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三聲長嘯聲)
(2)班主任(授課教師)立即停止上課,組織指揮學生抱頭、閉眼、閉嘴,蹲到自己的課桌下或課桌旁邊,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和頸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可面向墻,臉朝下,頭靠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靠在臂上,或用手扶書包保護頭部,閉眼閉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墻角。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出“地震解除警報”信號(一長嘯聲)。也即為“緊急疏散”信號。
3、緊急疏散演練
(1)“緊急疏散”信號發出后,班主任、教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并指揮學生抬頭、睜眼、起身,靠前后門的兩位同學立即打開前后門,同時組織引導學生分組分門有序撤離教室,按預定的疏散通道和線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離到操場“安全”地帶、區域位臵(課間操集合位臵——但應遠離藍板及支撐柱)。
(2)各樓道樓層疏散護導人員與班主任(教師)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疏散撤離中樓道樓梯處的安全引導和巡護。
(3)各班學生疏散撤離到操場“安全”地帶、區域位臵后,及時清點班級安全疏散撤離人數,匯報年段負責人。
(4)年段負責人向副總指揮匯報年段安全撤離人數,意外傷害發生情況、人數及應急處臵與救治護送情況。
(5)副總指揮向匯報學校參加防震疏散演練活動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安全撤離人數、意外傷害發生情況、人數及應急處臵與救治護送情況。
七、演練總結
1、總指揮總結介紹學校開展防震減災演練情況(演練活動中師生表現情況,應急避震時間,緊急疏散演練時間,演練活動中是否發生傷害安全事故,是否達到演練目的,是否完成演練目標任務)。
2、請上級有關領導點評。
3、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2
為了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管理,使學校各方面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地震應急工作能夠高效、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以及高新區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師生安全和減輕財產損失為目標,建立健全處置地震災害事件的長效機制,按照統一指揮高效應對原則,在學校布署下組織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確保我校師生和學校財產安全。
二、應急機構組成
1、領導小組
負責防震演練全面工作,
負責演練統一指揮工作,
、
領導下組織實施。校長為組長,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及工會組長組成,總務處兼防震減災辦公室,校長室為指揮部。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全系統防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穩定。
3.地震應急領導小組下設5個分組
(1)指揮組
組長:組員:、
職責:負責指揮協調,及時掌握情況,并向領導小組匯報,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場進行果斷處理,并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2)疏散組
組長:組員:各上課教師、學科組長及各班班主任。
職責:在現場指揮下堅守崗位,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順序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全體師生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快速、安全地撤離現場。
(3)醫療救助組
組長:組員:、
職責:明確職責分工,準備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進行簡單救治后就進醫院進行救治。
(3)安全保障組
組長:組員:、
職責:調集有關人員、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資,協助其他工作組輸送救援人員和受災傷員。迅速排查,學校電力、飲水、通訊和其它公共設施受災情況,根據災情,組織搶修,保證學校供電、供水通訊暢通。負責維護學校內出入口秩序,做好消防治安力量的準備,了解校內各區域的情況,加強巡視。維持避難場所秩序,做好家長的接待和協調工作。負責搭建帳篷和應急廁所。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5)宣傳統計組
組長:組員:、
職責:開展地震知識和預防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師生的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據市區地震局的震情預報做好宣傳工作,并認真做好地震的調查、上報工作,為地震災害的快速評估做好準備。
三、震前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校舍等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地震發生時應急行動
地震發生時,一般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有幾秒到十幾秒的時間,此時要教育學生一定要沉著冷靜,不要恐懼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避險。
1、地震時室內、外避險
聽到地震警報后,處于教學教室內的師生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告訴學生不要慌亂,并指揮學生將身體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在操場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2、緊急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線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預先設定。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如操場或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有電時廣播發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布疏散信號,全體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立即按預定的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1)要有順序地疏散,離教室門口較近的學生先離開教室,不準在教室門口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是應該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盡可能不要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護頭部。等到疏散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3
一、總則
為確保學校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務院《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條例》和蒼溪縣教育局相關文件,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應急機構組成
1、領導小組
學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校長為組長,安全后勤處主任為副組長,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組成,行政辦公室為指揮部。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全校防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演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穩定。
三、臨時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全校教職工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廚房、學生宿舍等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各種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震后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縣范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領導組人員立即趕赴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必須在震后立即到學校集結待命。
2、各負責人在辦公室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電源(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搶救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單位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五、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處室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4
為了加強對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的管理,使學校各方面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地震應急工作可能高效、有序的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難造成的喪失,根據《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度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以及市縣教育局文件精力,聯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訂本預案,各村級學校根據此計劃制定相應措施。
成破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損壞性地震發生后或臨震地震預告發布后,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抗震救災指揮部”,設在學校行政辦公室,組織領導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總指揮:(書記、校長)
副總指揮: (副校長)
指揮部成員:、和所有村完小主教、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
地震應急領導小組下設5個分組:
1) 指揮組
組長:
組員:
職責:負責指揮和諧,及時控制情形,并向領導小組匯報,貫徹轉達引導小組的命令,組織有關各組人員按預案對現場進行武斷處置,并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搶險救災。
2) 疏散組
組長:
組員:各上課先生、教研組長及各班班主任
職責:在現場指揮下堅守崗位,根據預案辦法及疏散路線、順序有秩序地進行疏散全體師生到平安地帶,疏散過程中,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全體師生疾速、保險地撤退現場。
3) 醫療救助組
組長:
組員:
職責:明白職責分工,準備醫療器械和藥品,負責將傷員運送到指定安全區并進行簡略救治后送往就近病院進行救治。
4)安全保障組
組長:
組員:學校門衛、后勤人員
職責:調集有關人員、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質,幫助其余工作組輸送救濟人員和受災傷病員。迅速排查,學校電力、飲水、通訊和其它公共設施受災情況,依據災情,組織搶修,保證學校供電、供水、通信暢通。負責維護學校內出進口秩序,做好消防治安力氣的預備,懂得校內各區域的情況,加強巡查。保持避難場所秩序,做好家長的招待和調和工作。負責搭建帳篷和應急廁所。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5)宣傳統計組
組長:
組員:
職責:開展地震常識和防備知識的宣傳和遍及工作,進步師生的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的才能,根據市區地震局的震情預報,做好宣傳工作,并當真做好地震的考察、上報工作,為地震災害的快捷評估做好準備。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當即進入臨戰狀況,依法發布有關新聞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籌備履行防震減災義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造進行全面檢討,封堵,封閉危險場所,停滯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治理,增強對食堂、門衛室等場合的防護,保障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寬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惟穩固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堅持通訊暢通,及時把握各種情況,全力保護畸形的教學、工作和生涯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強烈的地震產生時,個別伴有隆隆的地聲、地光及地面振動,從地震發生到屋宇倒塌有多少秒到十幾秒的時光,此時要教導學生必定要冷靜沉著,不要膽怯慌亂,更不要無目地亂跑,必須在學校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發展應急避險。
1、震時室內、外避險
聽到地震警報后,處于教養樓內的師生即時結束教學運動,老師告知學生不要忙亂,并指揮學生將身材盡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靠外墻的學生盡量往里靠。
在操場或教學樓外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適合的地方(如:空闊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留神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2、緊迫疏散避險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預防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處所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線要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預先設定。集中地應抉擇堅實、平坦的'寬闊地,如操場或闊別高大修建物的場地。
有電時播送宣布疏散信號,停電時用喊話器或哨聲發布疏散信號,全部師生聽到疏散的信號后,立刻按預約的路線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1)要有次序地疏散,從就近樓梯下樓,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相互擁擠,防止跌倒。
(2)相干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扼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分散,學生跟疏散職員要服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進程中,舉動要迅速,然而應當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馳。下樓梯時必需走,在平川上能夠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地位。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盡可能不要穿過修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達到集中地后,要立刻原地蹲下,維護頭部。等到疏散停止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馬上盤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匯報。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當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人員立即趕赴學校,各處室負責人必須在震后10分鐘內在本校集結待命。
2、各負責人在校長室同一組織指揮下,敏捷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堵截輸電、供水體系(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避免震后繁殖其它災禍。
(3)迅速開展以挽救人員為重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鄰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裝備、主要物品的救護和掩護,加強校園24小時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法活動。
3、踴躍做好廣巨匠生的思維宣揚教育工作。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情勢傳達各種命令、指導。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為中,各處室要親密配合、遵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順爽利實。
(3)本預案于發布之日起實施。
(一)、中學樓總負責:教誨處(、)
底樓負責人:
二層負責人:
三層負責人:
(二)、小學樓總負責:行政辦()
負樓負責人:
底層負責人:
二層負責人:
三層負責人:
(三)、綜合樓總負責:行政辦()
底層負責人:
二層負責人:
三層負責人:
(四)、學生住宿樓:總負責:辦公室()
男生樓:
女生樓:
潮河鎮學校
XX年5月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5
一、目的
為了使學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步驟
1、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讓學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3、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演練。
三、演練安排
1、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2、演練時間:
20xx年5月12下午3:00
3、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4、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哨聲作為啟動信號。
防震警報訊號:
連續長哨聲。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
兩個長哨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聽到哨聲及廣播后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6分鐘內完成。
地震警報解除訊號:鐘聲。
四、管理人員職責
應急避震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老師及管理人員在演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和老師要預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學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
管理人員及老師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總指揮、總負責
現場總指揮
總巡視
各相關人員安排:(見安全演練路線圖)
——負責哨聲信號——負責廣播
其他老師——負責疏散路線上學生安全。
——負責意外事故處理。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及時清點人數。
五、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從你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很少會持續一分鐘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趕緊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搖動,再也沒有東西落下來為止。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洗手間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8、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六、疏散的集中地點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一)安全撤離
聽到第二次號令(大約2分鐘后),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迅速排隊撤離,依照早操的疏散順序,安全而有序撤離到操場指定位置上。
(二)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劉校長報告。
七、演練結束李校長總結演練情況
全體師生能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離開教學樓,在球場集中。次次演練無發生意外事故。活動開展得很成功。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養訓練有素的應急組織,提高應急救援能力,預防學校在發生嚴重的突發危害事件時,學校能有組織、有秩序進行疏散,限度的保護全體師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習目的
確實提高全體師生緊急疏散應對能力,熟悉學校緊急疏散路線,檢查學校緊急疏散預案的可行性和全體師生協同情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緊急疏散領導小組
略
四、演習目標
要求全體師生接到緊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有序、鎮定、快速地到達疏散集合地(學校籃球場、操場、校門邊停車場、南教學樓前草坪)。在整個疏散過程中做到師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線清楚、組織有條不紊、人人各盡其責,確保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演習安排
(一)前期準備工作
1.開好緊急疏散領導小組會議。明確演習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確定疏散路線。
2.開好參與協助學生疏散的老師及班主任會議。明確各位老師在疏散時的分工及路線,分樓層落實負責人員。
3.活動前對各班主任告知學生演習的安排和疏散路線,目的是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時又保證緊急疏散演習實效。要求學生疏散下樓時要嚴肅、安靜、有序、快速,絕對不要打鬧、推搡(走樓梯,其他地點小跑步撤離,不要著急跑得過快,以防跌倒)。
(二)演習安排
1.20xx年5月13日上午早自習課后,校長在學校廣播中宣布演習開始,要求全體師生按照緊急疏散演習方案迅速到達學校東操場集中。警報鈴xx老師負責,同時要求參與協助學生疏散的老師迅速到位,各負其責。
2.各教室師生聽到第一聲警報后迅速雙手抱頭躲在課桌底下,第二聲警報后迅速打開教室前后門,前面三排走前門后面幾排走后門,離開教室到走廊。不按身高自覺的排成一路縱隊,放低身姿盡快向樓梯移動。聽從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師指揮,由體育委員組織迅速有序的按規定路線撤離教室,到達操場指定位置。撤離順序,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師最后撤離。
3.全體學生按指揮快速通過。遇到樓梯下有學生正在通過時,不驚慌不擁擠,按“先到先通過;先二樓層,后三樓層”的順序撤離教學樓。
4.學生到達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后,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隊,迅速清點人數,向級部主任報告,應到人數和實到人數。
5.非班主任也必須準時隨班參加演習,聽到信號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協助學生疏散的老師在確認學生全部撤離后(完成任務)也要迅速到達大操場場指定位置。全體教職工(當天不要穿高跟鞋)按一至六年級組點名,各班向年級組負責人報告各班人數。
6.成立以xx老師為臨時醫務組長,非班主任老師為組員的救護小組。救護小組接到有學生“受傷”的信息后,迅速趕到指定地點,把“受傷”學生抬著撒離現場,到達安全地帶。
7.xx老師匯總年級人數,迅速向演習領導小組組長校長報告人員到位情況。
8.校長總結點評本次演習情況。
9.校長宣布演習結束,各班有秩序帶回。教職工回各辦公室,演習結束。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7
5月9日至5月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圍繞防災減災主題,學校將開展系列活動,以提高全體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一、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帶領總務后勤人員,對學校進行一次全方位排查,重點檢查消防設施、室外運動器械、圍墻、C樓南山坡、食堂、實驗室、電路及電氣設備、二期工程工地等場所,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及時排除,確保教育教學秩序正常,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二、開展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結合“5.12”開展師生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方案詳實,人員組織有序,讓全體師生進一步熟悉應急避難場所、疏散路徑、災害預警信號和程序。地震災害難預測,具有突然性,臨時播放警報時間上不允許,所以此次疏散采用哨聲預警,專人負責。
三、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教育活動
一是利用群眾晨會對全校師生宣傳教育;二是結合班級學生特點,用好周二安全夕會對本班學生進行水上安全教育;三是出好班級板報安全宣傳教育欄;四是周五的`班隊會由德育處統一主題,在活動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教育,增強安全教育效果。
四、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活動宣傳報道
德育處、總務處對每次活動做好小結,用心向網絡、電臺、報刊等媒體投稿,宣傳防災減災經驗做法,營造防災減災輿論氛圍,擴大影響面,增強教育效果。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8
一、演練安排:
1、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2、演練時間:每周四下午4:20
3、地點:各班教室及操場
4、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5、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哨聲作為啟動信號。
防震警報訊號:連續長哨聲。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兩個長哨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聽到哨聲及廣播后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6分鐘內完成。
地震警報解除訊號:鐘聲。
二、演練目的:
為了使學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三、演練步驟:
演練活動基本程序:
1、防震減災知識教育(30分鐘)
主要講解地震常識、地震避險常識、自救互救常識、地震次生災害常識、應急疏散注意事項等。
2、地震避險(1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了”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就近找到堅固的隱體避險。
3、應急疏散(3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緊急疏散”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到指定地點后,全體師生應蹲下繼續做護頭動作。
4、演練總結(6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結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學生,由總指揮總結。總指揮總結后,各班主任將學生有序帶回班級進行演練小結。
四、管理人員職責:
管理人員及老師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總指揮、總負責:
各相關人員安排:
李曉鋒——負責哨聲信號
劉康柱——負責巡視
其他老師——負責疏散路線上學生安全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及時清點人數。
五、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洗手間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8、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六、疏散的集中地點: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一)安全撤離:
聽到第二次號令(大約2分鐘后),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迅速排隊撤離,依照年級的順序進行疏散,安全而有序撤離到操場指定位置上。
(二)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七、演練結束校長總結演練情況
全體師生能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離開教學樓,在操場集和,這次演練無發生意外事故,活動開展得很成功。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通過組織開展防震減災演練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學校安全工作方針,筑校園安全長城,護學校師生安全,使師生了解防震避險逃生知識,掌握從容應對應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強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提高學校快速有效應對和妥善處臵自然災害的戰斗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二.組織領導
(一)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李國華
副組長:余清明
成員:夏吉宏、文應友、楊家俊、曾智偉、何遠見
(二)防震減災工作小組
1.指揮組
總指揮:李國華
副總指揮:余清明、夏吉宏(現場指揮、現場人員調度、樓道疏散安全調度、師生意外傷害救護調度)
2.宣傳組:曾智偉(組長)、劉遠剛、各班主任(負責抗震減災、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自護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災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地震演練警報信號發布)。
3.避震疏散護導組:文應友(組長)、方迎春、吳秀英、蔣明強、陳勝前、鐘鑫、張銳、周丹、鄭建偉、朱群生、各班主任(負責學生應急避震、疏散撤離的安全護導,確保學生安全、有序、快速撤離到操場劃定“安全”地帶)。各班級、各樓道樓層護導教師安排(見附件1)。
4.意外傷害救護組:楊家俊、張森海(負責師生演練意外傷應急處臵與救治護送)。應急救護處臵處所為校警門衛辦公室前球場空曠地帶。
5.安全集中(合)管理組:曾義(組長)、伍洪剛(負責演練中應急避震、安全疏散撤離環節的時間測定與“安全地帶”學生集合調度指揮管理)。
6.安全保衛組:夏吉宏(組長)、唐亞玲、張小鳳(負責活動期間校園環境治安安全保衛)。
7.攝影:周明慶(負責默哀動員大會、班級學生在教室內應急避震、疏散撤離與“安全地帶”集中(樓道、“安全地帶”集合等演練過程環節、情景的攝影照相)。
三.活動安排
(一)演練前的默哀動員大會(程式見附件3)
(二)少先隊發起防震減災倡議書(見附件4)
(三)演練活動安排
1.演練時間:20xx年03月29日13:30—14:10時
2.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3.演練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
(2)緊急疏散演練。
4.邀請單位領導:教管中心安全分管領導;街道臨近兄弟學校;社區、家長代表。
四.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應急避震,行動敏捷、規范,快速有序,防碰撞傷發生。
3.按規定通道、線路有序疏散撤離,不得串線。禁止推拉、沖撞和擁擠,防止碰撞傷、踩踏傷及摔傷事故發生。
五.演練準備
1.演練前學校組織召開教師動員大會,明確抗震應急演練的目的任務、時間內容、程序要求、工作崗位及注意事項等。2.演練前各班統一利用班隊課時間組織開展抗震減災、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震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緊急疏散逃生的正確方法,明確班級緊急疏散逃生線路、到達安全集中地帶、區域位臵和相關紀律要求。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3.演練前對緊急疏散樓道、路線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措施,明確職責,確保演練安全順利開展。
六.演練程序
1.啟動程序
演練開始前5分鐘,總指揮通過校園廣播系統宣布:各位領導,老師們,全體同學們:李渡小學20xx年秋期抗震減災演練即將開始,請大家作好準備,各工作組人員立即各就各位。
2.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三聲長嘯聲)
(2)班主任(授課教師)立即停止上課,組織指揮學生抱頭、閉眼、閉嘴,蹲到自己的`課桌下或課桌旁邊,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和頸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可面向墻,臉朝下,頭靠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靠在臂上,或用手扶書包保護頭部,閉眼閉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墻角。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出“地震解除警報”信號(一長嘯聲)。也即為“緊急疏散”信號。
※地震報警信號要求:
(1)應急避震和緊急疏散演練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2)防震警報訊號:防震減災警報音樂,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3)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連續長警報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撤離。
※應急避震注意事項:
(1)班主任組織指揮指導學生應急避震時,應即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動作;
(2)應急避震演練中如發生碰撞傷等意外事故時,及時做好應急處臵與救治護送。
3.緊急疏散演練
(1)“緊急疏散”信號發出后,班主任、教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并指揮學生抬頭、睜眼、起身,靠前后門的兩位同學立即打開前后門,同時組織引導學生分組分門有序撤離教室,按預定的疏散通道和線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離到操場“安全”地帶、區域位臵(課間操集合位臵——但應遠離藍板及支撐柱)。
(2)各樓道樓層疏散護導人員與班主任(教師)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疏散撤離中樓道樓梯處的安全引導和巡護。
(3)各班學生疏散撤離到操場“安全”地帶、區域位臵后,及時清點班級安全疏散撤離人數,匯報年段負責人。
(4)年段負責人向副總指揮匯報年段安全撤離人數,意外傷害發生情況、人數及應急處臵與救治護送情況。
(5)副總指揮向匯報學校參加防震疏散演練活動應到人數、實到人數、安全撤離人數、意外傷害發生情況、人數及應急處臵與救治護送情況。
※疏散撤離注意事項及防踩踏應急措施:
(1)各班疏散撤離時,學生應以雙手護頭或以手扶書包、書本護頭,成兩路縱隊靠右快速有序撤離,不得慌亂奔跑、喧嘩,橫沖直撞;
(2)緊急疏散撤離過程中,各樓道樓層護導教師與班主任協同配合,合理調節班級學生疏散撤離進度與密度,按指定線路撤離,做好安全引導的巡護,禁止串線、推拉、沖撞和擁擠,防止碰撞傷、踩踏傷及摔傷事故發生;
(3)撤離中,各樓層沿同一通道撤離的兩個班,靠近通道的一個班首先組織引導撤離,另一班安排副班主任于教室后門處觀察,待先撤離班基本撤離完后緊跟撤離。各樓層緩沖平臺處的撤離疏散引導員注意鄰近兩層學生撤離秩序的調度引導。
(4)緊急疏散撤離中,班主任自始至終全程跟隊,維護撤離紀律,防止非震意外傷害事件事故發生;
(5)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同時以雙手護頭或以手扶書包、書本護頭;
(6)學生在疏散撤離中如發生跌傷、摔傷、撞傷、踩踏等突發、偶發意外非震傷害事件,班主任、樓道樓層護導教師與救護組人員及時做好應急處臵與救治護送工作。
※防震疏散撤離線路圖(見附件2)
七.演練總結
1.總指揮總結介紹學校開展防震減災演練情況(演練活動中師生表現情況,應急避震時間,緊急疏散演練時間,演練活動中是否發生傷害安全事故,是否達到演練目的,是否完成演練目標任務)。
2.請上級有關領導點評。
3.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總指揮:我宣布:李渡小學20xx年春期防震抗災演練到此結束!請各班有序撤回教室。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0
為增加師生應對各類突變事件的意識,讓學生初步掌握個人避免意外傷害的技巧,積累集體逃生經驗,提高學生的.防震、防火自救能力,學校決定下周一升旗儀式后舉行防震、防火疏散演練。現將演練過程安排如下:
總指揮:(正校長)副總指揮:(副校長)
演練對象:全體師生
一、廣播通知要求
1、第一次廣播:防震演練(雙手抱頭,離開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過道上。)
2、第二次廣播:防震演練(雙手抱頭,離開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過道上。)
3、第三次廣播:消防疏散演練。緊急疏散,集中到國學廣場上,按各班級下樓順序,學生面向文化長廊方向蹲坐(2分鐘)。
二、點火模擬
在教學樓南、北樓梯口放兩個盆模擬火災、濃煙場景,在疏散開始前點燃(符芳麗和早班校警負責)
三、滅火器滅火演示
由陳德輝拿住滅火器向師生淙滅火步驟。
四、時間統計員
統計消防疏散時間。
演練結束后進行簡單的小結
五、疏散路線
從北邊樓梯下樓的班級:一(3)、一(1)、二(2)、三(1)、
從南邊樓梯下樓的班級:二(1)、一(2)、三(2)、五(1)、
六、要求
1、下周一全校演練之前班主任對學生進行防震躲避及關于“火場如何逃生的技巧”的輔導,火災發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不讓有毒煙霧進入呼吸道,伏低身體下樓撤離。(疏散演練時不需帶毛巾,單手捂住口鼻,弓著身體下樓撤離,并注意遵守紀律,不要喧鬧。)
2、每班分2行隊伍下樓,每班有2位教師帶隊,班主任在本班隊伍前面帶隊,另一名教師在班級隊伍后面維護秩序。
3、安排在樓梯口的教師要注意各班下樓隊伍的安全,讓學生有序下樓。
4、陳帥、符藝負責南北兩個樓梯口的拍照工作。
5、強調演練過程保持安靜。
6、樓梯口的人員安排:
北邊:四樓:陳在良二樓:張亞金
南邊:四樓:牛曉二樓:鄭翠娟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1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
(1)應急避震演練
(2)緊急疏散演練
2、對象:全體師生。
3、時間:20__年9月X日
三、演練準備
1、征得上級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首先使參與人員明確此次地震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務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誤傳。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四、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年級組、班級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五、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年級主任(2)教室室內指導組
成員:班主任
職責:
①“地震警報”(一長哨聲)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②“地震警報”解除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六、逃生路線:
1、行知樓:一年級按1、5、2、3、4的順序從樓梯內側撤離到小店門口場地集中;二年級按1、2、3、4、5的順序從外樓梯撤離到樓下,然后從樓梯外側撤離到小店門口場地集中;四年級按7、6、5、4的順序,六(8)班緊接在四(7)班后而從中樓梯撤離到樓下,沿一年級門口花池邊從外側撤離到小店門口場地集中。
2、芳草樓:四年級按3、1、2的順序撤離到操場;五年級按6、5、4、3、2、1的'順序撤離到操場。
3、晨曦樓:六年級按5、6、1、2、3、4、7的順序從綜合樓前撤離至操場;三年級從中樓梯按5、4、3、2、1的順序撤離至操場集中。
七、人員分工
各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負責務班學生有序疏散;:負責一年級疏散;
:負責二年級疏散;
:負責三年級疏散;
:負責四年級疏散;
:負責五年級疏散;
:負責六年級疏散;
:負責晨曦樓中樓梯口的疏散;:負責晨曦樓后樓梯口的疏散;:負責知行樓外樓梯口的疏散;:負責知行樓內樓梯口的疏散;:負責芳草樓樓梯口的疏散。 :負責行政樓教職工疏散
:負責場地安排及人員調動;:負責信號的發出。
沒有分到任務的教職工也參與逃生演習:綜合樓和行政樓上的教師跟在六年級學生后面逃到指定地點;芳草樓上的教職工跟在五年級后而逃到指定地點;晨曦樓上的教師跟在三年級后而逃到指定地點;知行樓上的教職工跟在四年級后而逃到指定地點。
八、演練程序
(一)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系統中宣布:老師們,全體同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務就務位。
(二)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
2、上課教師(演練時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并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墻,蹲在墻角處。演練時間為1分鐘。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 4、老師讓學生睜眼抬頭,并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三)緊急疏散演練
1、信號員發出“緊急疏散”信號。
2、每班靠前后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教師迅速指揮學生有秩序出門。
3、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
4、具體演練撤離路線告知每名班主任。
5、待所有師生全部撤離后,總指揮對本次演練進行總結,結束演練。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2
一、活動目的:
1.掌握地震來臨時在各種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2.預防地震,關愛生命,減少災害。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23日
三、活動地點:
一年級教室
四、活動過程:
1.介紹地震的成因
同學們,地震是指巖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成為破壞性地震,同時還可能造成海嘯、山體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我們中國的東、西兩個方向正好是在這兩大地震帶內,所以成了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大部分省區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其中發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和20__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更是使當地變成了一片廢墟,給人員和財物造成了毀滅性的災難。
2.地震的前兆
遺憾的是,雖然中國早在20__年前就發明了地動儀,但由于種種原因,現在人類還不能準確的預測出地震的發生,這給我們預防地震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但是,由于地震是地球內部震動引起的,再加上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因此,一些大地震還是有一些前兆的。
地震的前兆有很多,比較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地下水異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異常有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②動物異常。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地震前動物的異常表現主要有:驚慌不安、不進圈、不進食、亂鬧亂叫、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驚跑等等,貓還會叼著貓崽搬家上樹;老鼠、蛇、青蛙等生活在地洞里的動物成群出洞、驚恐亂竄;魚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養的魚亂跳等等。
③氣象異常。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陰雨綿綿,黃霧四散,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飛雪)等等。震前天空還會出現射線云,就是浮云在天空會呈極長的射線狀,射線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這樣的射線云很容易被人們觀察到。還可能出現地震云,地震云顏色一般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紅色,特點是大風不易改變其形態,天空和云有明顯的分界線,多出現波紋狀。
④地聲異常。地聲異常是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聲音。其聲有如炮響雷鳴,也有如重車行駛、大風鼓蕩等。
⑤地光異常。地光異常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光亮,其顏色多種多樣,可見到日常生活中罕見的混合色,如銀藍色、白紫色等,但以紅色與白色為主;其形態也各異,有帶狀、球狀、柱狀、彌漫狀等。一般地光出現的范圍較大,多在震前幾小時到幾分鐘內出現,持續幾秒鐘。
⑥地氣異常。地氣異常指地震前來自地下的霧氣。這種霧氣,具有白、黑、黃等多種顏色,有時無色,常在震前幾天至幾分鐘內出現,常伴隨怪味,有時伴有聲響或帶有高溫。
⑦電磁異常。電磁異常指地震前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日光燈等出現的異常。最為常見的電磁異常是收音機失靈,或是關閉的熒光燈夜間先發紅后亮起來。
對于這些大地震的前兆,我們聰明智慧的先輩們都編了順口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①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無雨水質渾,天旱井水冒。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②震前動物有預兆,密切監視最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家家戶戶都觀察,發現異常快報告。
③臨震前,一瞬間,地聲隆隆地光閃。大震將至要果斷,迅速行動快避險。
小結:
同學們,當以上地震前的種種異常現象集中出現時,我們就千萬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也許,一場大地震可能就要來臨。
3.地震自救
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持逃生通道暢通;
②盡量遠離大型家具等可能給人員造成傷害的物體
③第一時間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下面。大的晃動時間為1分鐘左右。這時請你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④待一波大震動結束后,迅速、有序地撤離到空曠地帶,并蹲下、保護好頭部。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很多關于地震以及在地震中如何逃生的知識。一定要記住,在危險來臨時,不要盲目的慌張,要運用我們的聰明才智以及我們日常生活中學到的知識安全逃避危險。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3
為了進一步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傳播防震減災科學信息,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根據上級各部門領導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高平鎮中心小學防震減災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安全校園的要求,我校將學生的安全看為重中之重。宗從“安全重于泰山,生命大于天”的安全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運用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手段,在校園內進一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有關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有效地開展防震減災教育活動,積極倡導廣大師生共同參與防震減災活動,全面提高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努力構建和諧平安的校園環境。
二、目的要求:
通過開展形式多樣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使師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災害發生時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從而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目的。為防震減災工作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讓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進課堂、進家庭,使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真正成為一種自覺的需要和行為。
三、組織機構:
1、為加強對防震減災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特成立中心小學防震減災宣傳活動領導小組。校長杜占貴任組長,政教主任魯健華為副組長、16個班主任為組員
2、各班班主任老師和相關科任老師負責各項活動的具體實施工作。每一位老師都要充分認識在學校中開展防震減災教育和防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3、不斷加強領導,周密部署,深入貫徹落實“以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防震減災工作方針,認真組織開展好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和防震應急演練工作。
四、活動安排
開展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建設平安和諧校園”為主題的地震科普進校園宣傳活動,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大力宣傳地震科普知識,進一步加大學校防震減災宣傳力度,認真開展校舍抗震安全排查,組織師生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提高全體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增強廣大師生應急自救自護能力。
1、時間:x年9月2日 星期四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范意識。要利用校廣播站、宣傳欄、班級黑板報、晨會課等宣傳途徑,做好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安全自護自救能力。
3、辦起地震科普知識專欄,組織學生集中觀看防震減災科普掛圖,組織學生學習地震科普知識,并組織對2-6年級學生進行《防震減災的知識問卷調查》。
4、通過組織班隊會等活動,在師生中宣傳普及應急知識,讓學校師生進一步了解災害發生的原因、災害發生前的防范方法、災害發
5、組織疏散演練,增強應急能力。要有組織、有計劃開展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要認真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老師在演練中要起重要作用,學校領導要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又要通過演練來提高學生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師生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通過實際演練,使師生了解和掌握災害發生的逃生方法和應急手段,確保師生在地震突發時能做到科學避震、有序撤離。
此項實施方案,學校每位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從而積極探索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力求將我校防震減災工作落到實處。
高平鎮中心小學
x年9月1日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4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八個防震減災日,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5月9日至5月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圍繞防災減災主題,學校將開展系列活動,以提高全體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一、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帶領總務后勤人員,對學校進行一次全方位排查,重點檢查消防設施、室外運動器械、圍墻、C樓南山坡、食堂、實驗室、電路及電氣設備、二期工程工地等場所,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及時排除,確保教育教學秩序正常,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二、開展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結合“5。12”開展師生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方案詳實,人員組織有序,讓全體師生進一步熟悉應急避難場所、疏散路徑、災害預警信號和程序。地震災害難預測,具有突然性,臨時播放警報時間上不允許,所以此次疏散采用哨聲預警,專人負責。
三、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教育活動
一是利用群眾晨會對全校師生宣傳教育;二是結合班級學生特點,用好周二安全夕會對本班學生進行水上安全教育;三是出好班級板報安全宣傳教育欄;四是周五的班隊會由德育處統一主題,在活動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教育,增強安全教育效果。
四、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活動宣傳報道
德育處、總務處對每次活動做好小結,用心向網絡、電臺、報刊等媒體投稿,宣傳防災減災經驗做法,營造防災減災輿論氛圍,擴大影響面,增強教育效果。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5
5月12日是我國第x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是“預防地震災害,關注生命安全”,根據堯都區教育局要求,我校開展了防災減災主題教育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充分認識開展防災減災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性。開展防災減災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增強防災避災、自救互救能力,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二、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全體教師
三、活動要求
切實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知識教育。認真貫徹《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和《山西省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基本規范》,切實有效地抓好防災減災知識教育。把防災減災知識和相關能力的培養作為學校安全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長期抓下去,抓出實效。
1、開展好“防災減
四、活動安排
災日”宣傳教育活動。
2、要在5月12日當天(或前后兩天)開展一次以防災減災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活動,營造安全教育氛圍,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懸掛橫標等方式宣傳有關防災減災科普、逃生自救知識,不斷增強師生的安全自護、自救能力。
3、圍繞“普及防震知識,提高減災意識”,“防震減災關愛生命”,“寧可一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內容,在校門或校園醒目位置懸掛一條橫幅,營造安全教育氛圍。
4、5.11利用課間操時間組織一次以“防震減災”為主題的應急逃生演練。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6
一、活動目的
根據上級的有關要求,為更好的貫徹相關文件政策,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地震安全意識,決定于今年9月x日在我校開展一次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活動。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學校的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活動時間
20__年9月x日
①9時20分動員講話(輔導員)
②9時22分觀看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片
③9時40分應急避震演練
④9時42分緊急疏散演練
⑤9時45分操場應急避震演練
⑥9時50分總結講話(校長)
三、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四、活動準備
1、演練前召開動員大會,讓師生認識到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務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誤傳。
2、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五、活動要求
1、保持鎮定,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確保安全。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強調學生在疏散行進中不得回頭找尋遺失物品,防止踩踏事件。
六、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信號員:
2、教室室內指導員(班主任)副指導員(副班主任)
職責:
①組織認真觀看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片。
②“地震警報”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③“地震警報”解除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學校操場。
④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3、疏散線路沿線工作組及各相關人員安排
攝像攝影:
教學樓東、西疏散出口指揮人員:
(東):、
(西):、
警報信號、廣播:
巡視:
操場班級安排:、
職責:
①合理調節學生疏散的進度,特別是防止過度擁擠造成踩踏事故。
②處理學生疏散過程中的偶發事件。
七、活動程序
(一)啟動程序
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同學:我校防震知識教育及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今天的活動目的是切實提高我校師生的地震安全意識,掌握防震減災技能。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震后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學校的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活動有觀看防震知識教育片、應急避震演練、緊急疏散演練、操場應急避震演練四個內容。
要求:
1、保持鎮定,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確保安全。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3、按規定線路有組織疏散。強調學生在疏散行進中要兩手抱頭,不得回頭找尋遺失物品,防止踩踏事件。
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按廣播統一信號進行。
(二)請班主任、副班主任組織觀看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20分鐘)
(三)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警報2次)
2、班主任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并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演練時間為1分鐘。(副班主任配合班主任,組織學生認真演練。)
3、1分鐘后,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警報”信號(警報1次)。
4、學生回到座位,老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四)緊急疏散演練
1、學生在班主任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正副班主任維護逃生秩序。)
2、進行操場應急避震演練。(站隊下蹲雙手抱頭,教師清點人數并報告)
3、進入演練總結環節。
九、演練總結
1、請指揮長校長總結講話。
2、宣布演練結束,務班依次退場,返回教室。
學校防震減災應急預案 篇17
為認真做好“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師生防范各類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大力弘揚我國傳統防災減災文化,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保障師生生命財產為根本,以預防和應對突發性災害事件為重點,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增強師生防災減災觀念,全面提升師生應對各類災害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內容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把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擺在學校議事日程上,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2、大力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1)制定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措施、方法等。
(2)5月9日至15日,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班會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3、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和內容:結合我校小學生的實際,開展防震應急避震疏散等演練,提高師生應對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能力。
4、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5月10日開始,由學校校委會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的教學樓(樓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園環境、學校師生思想工作及校園周邊環境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活動要求
1、要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充分認識防災減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預防為主”體現在“教育為主”上。要把“防災減災”活動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把防災減災活動列入議事日程,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防災減災教育日活動抓緊、抓好、抓落實。
2、認真開展好活動,務求實效。
3、長期堅持,落實長效機制。以防災減災教育日為契機,堅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鐘長鳴”的方針,不斷夯實我校安全工作基礎,繼續深入細致地開展各項活動,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育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