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規章制度(精選3篇)
行為規章制度 篇1
員工按規定時間出勤,并按以下規范約束自己的言行,以保證正常的.營業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狀態:
1、員工早上見面后,應互道“早安”,遇到上司,應主動向上司問候“早安”。
2、打卡后立即到更衣室按規定更換好工作服,佩戴工作牌并化好妝,不得利用工作時間在營業現場裝扮儀容。
3、到崗位后應立即打掃衛生,清理物品,準備好工作中所需的用品。
4、不得拿私人物品到營業現場。
5、工作時間不得大聲喧嘩,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6、工作時間不得打私人電話,如有特殊情況應請報主管批示。
7、工作時間不得串崗,聚集聊天。
8、工作時間不得躺在美容床,美發椅上,應隨時保持端莊的儀表。
9、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會客請到指定地點,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并向主管請假,不得擅自行施,嚴禁在工作管理現場或操作時間會客。
10、操作時不得與顧客以外的人員閑聊。
11、嚴禁營業時間私自外出或擅自享受任何服務。
12、因公事外出,必須換上自己的服裝,嚴禁穿工作服外出(如遇特殊情況,酌情處理。)
13、退勤及就餐時,請按指定員工通道出入。
14、在非當班時間到營業現場時不得與當班員工在營業現場閑聊。
15、請在指定飲水,不得將飲水杯帶入營業現場。營業結束時,按營業結束規范完成有關工作。
行為規章制度 篇2
制度文化是引導集團行為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集團企業文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制度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員工行為規范與文化管控規范兩個方面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的咨詢項目中,該方面的內容主要通過兩個文案來表現,一是《員工行為規范》;二是《集團企業文化管控制度》;在實際操作中還可以將該部分的內容會同核心文化寫入《集團公司員工手冊》之中。
員工行為規范
員工行為規范主要包括員工道德規范、員工行為準則與服務行為準則三大項目。首先,由于集團公司作為一個企業存在于國家社會之中,因此從國家文化、社會文化中吸取其主流意識和良性要素,也是集團企業文化建設主題中應有之義務。近年來,各地企業文化建設活動中,普遍把道德規范或職業道德規范列入了項目。企業道德規范除了受國家和社會的影響外,主要是指集團全體(或多數)員工認同并在實際處理各種關系中體現出來的善惡標準的道德原則。企業道德受習俗、輿論的支持,它對其集團全體員工的約束是非強制的,企業道德的優劣對集團與其權屬企業的發展有著長期而深遠的影響,在文明競爭占主流的現代市場經濟中,沒有企業道德的集團公司是沒有前途的企業。
其次,在同一個集團之中所有員工應該具有一些共同的行為特點和工作生活習慣。這種共性的行為習慣,一部分是廣大員工在長期共同的工作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一部分則是企業理念、企業制度長期作用的結果。這種共性的行為習慣越多,內部的溝通和協調越容易實現,對于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提高整個集團公司工作效率都會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員工行為規范設計就是在集團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有意識地提出員工在共同工作中行為和習慣的準則,把這些準則形成大家易懂易記的文字,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指南。員工行為規范帶有明顯的導向性和約束性,通過在集團中的倡導和推行,在員工群體中形成共識和自覺性,從而起到促使員工的言行舉止和工作習慣向集團戰略所期望的方向和標準轉化的目的。員工行為規范已經成為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集團企業行為識別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員工行為規范的內容大體包含下列內容:儀容儀表、崗位紀律、工作程序、待人接物、環衛安全等。
集團企業文化管控流程與制度
集團企業文化管控流程制度既是企業集團實踐企業文化重要保證,又是制度文化建設本身的一個重要內容。一般來說集團企業文化管控制度至少需要明確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集團典儀風俗規范;二是集團文體宣傳規范;三是集團企業文化的教育培訓制度。
所謂的典儀風俗,是指集團公司的典禮、儀式、節日、活動、習慣行為等等,由于風俗隨企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差異,因而成為區別不同企業的顯著標志之一,在企業行為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集團型企業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會環境之中,其典儀風俗又受社會風俗的影響,服從于社會風俗。由此可見典儀風俗并無固定的模式,既要有自身的特色,又要從社會風俗中汲取積極的因子。從員工的上崗、員工的生日、重要的會議、周年的慶典、節日的傳統等等,都可以發展成為某種具有特殊意義的典禮、儀式,形成一種風俗習慣,引導和規范員工的行為方式,因此它是集團企業文化管控流程、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集團的企業典儀風俗一般要規范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文體宣傳規范主要是指對通過文體等活動來宣傳企業文化的一種制度性規范,一般來說文體宣傳規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行為規章制度 篇3
一、主攻精神文化:
全員學習十九大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聯系本單位工作實際學,在學思踐悟中融會貫通、提高覺悟,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確保全員學習、全面覆蓋,推動十九大精神在公司落地生根。
通過全員性企業文化培訓,挖掘和弘揚企業精神內涵,形成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理念,塑造企業“靈魂”。
二、推進制度文化:
組織全體員工會議
通過會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強調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首先是企業的全體成員有共同的價值觀念,有一致的奮斗目標,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為一個具有戰斗力的整體。
三、推進行為文化:
書香文化
新華書店作為出版業最靠近市場、貼近讀者的一個環節,承擔著倡導閱讀和引導閱讀的責任,新華書店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服務書香社會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在書香節活動中全員參與、全體職工盡職盡責、積極的投身于工作當中,為讀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因此塑造企業文化,必須堅持卓越的原則,使企業和員工始終感到總有一股追求卓越的激情在激勵著他們,激動人心的目標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即使是在其他企業都感到滿足的時候,企業仍能保持創新上的不滿足,崇尚革新,與時俱進,不懈地追求完美和第一,從而促進企業文化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