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精選范文 > 興隆山導游詞(精選15篇)

興隆山導游詞

發布時間:2022-08-08

興隆山導游詞(精選15篇)

興隆山導游詞 篇1

  興隆山自然保護區位于蘭州市東南公里的榆中縣境內,1982年建立,1988年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301公頃。是國家“AAAA”級旅游勝地,在一片綠海碧濤之中,著名的興龍山景區、棲云山景區、馬銜山景區、官灘溝景區、及三十余處景點,宛如瑪瑙鑲嵌在翠玉之上,光彩奪目。

  保護區歷史悠久,早在西周時,就有人隱居修行。至唐、宋,這里更是殿宇富麗,稱“洞天福地”。清乾隆年間,山西曲沃人劉一明(道號悟元子)苦修三十余年,起造建筑七十余座,著書三十余部,為研究醫學、道教歷史留下了珍貴的文獻。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西夏交兵,曾在這里施展過雄才大略。1939年至1949年,成吉思汗欞棺從內蒙遷陳興隆山達十年之久。明崇禎二年,李自成于這里揭竿起義。

  保護區是黃土高原上為數不多的石質山地之一,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峰高谷深,地形險峻,平均坡度25°,興隆峽一帶坡度可達45°左右。基巖為板巖、片巖、千枚巖等變質巖,地勢高峻,海拔1800~3670米。

  保護區內土壤主要是石質山地發育的灰褐土,此外尚有高山草甸土、亞高山草甸土、栗鈣土和新積土。沒有完整的分布帶,往往是由于坡向的關系成地帶性土壤復區。

  峽中山坡因地勢較高,降水多,氣溫低,蒸發弱,植被蓋度大,土壤主為灰褐色。由于地勢和坡向的差異,引起氣候和植物的變化,發育著不同的淋溶灰褐土。陰坡林地的地帶性土壤為淋溶灰褐土。

  保護區有高等植物500多種,其中種子植物有485種,蕨類植物5種,苔蘚植物16種。

  保護區已發現鳥類57種,夏候鳥占多數。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豹、林麝、馬鹿、隼等。其中林麝資源豐富,其蹤跡在林區隨處可見。

興隆山導游詞 篇2

  蘭州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古代曾稱金城”。《漢書.地理志》應勛注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還有一種說法金城池湯”的典故,喻其堅固得名。漢代設金城郡,隋朝時,因城南有皋蘭山而更名為蘭州。后,幾經變故,至清代又為蘭州府。辛亥革命后,XX市從此成為了甘肅省的省會。

  XX市歷史文化悠久。早在距今5020xx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從事狩獵和農牧業生產,先后創造了燦爛的馬家窯、半山、馬廠和齊家文化。夏商周時,以神農氏炎帝為宗神的羌族和戎族在此活動。漢唐時起蘭州做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和商埠重鎮,在溝通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我國人民同亞非歐各國人民友誼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可沿濱河路綠色長廊欣賞黃河雄姿、水車園、黃河母親雕像、中山鐵橋,并參觀白塔山、省博物館、五泉山、蘭山公園等景點,郊縣有興隆山、魯土司衙門、吐魯溝、引大入秦工程等景點。游客來蘭州,也可中轉去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爾寺及天水麥積山等景點旅游。XX市交通相對便利。中川機場辟有通往全國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條航線;312等四條國道穿境而過;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匯于此。蘭州旅游接待設施與服務已配套成龍,現有星級飯店15家,國際旅游社11家,國內旅游社32家,旅游車船公司3家,定點旅游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網絡。蘭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工業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貿中心。

興隆山導游詞 篇3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金城-蘭州我是導游員小楊,接下來將由我帶領大家游覽甘肅的山山水水,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蘭州有名的一座道教名山-興隆山旅游區!它位于蘭州市的榆中縣境內,1982年建立,1988年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4AAAA級旅游勝地。這座山的名稱也是經歷了幾番曲折,最終才贏得“興隆”這個稱號的!早在西周時,就有人在這里隱居修行。到了唐宋年間,這里更是香火旺盛,有道教“洞天福地”之稱,清乾隆年間,山西曲沃人劉一明(道號悟元子)苦修三十余年,起造建筑七十余座,著書三十余部,為研究醫學、道教歷史留下了珍貴的文獻。明末山中眾多宮觀廟宇毀于兵火,清康熙年間漸有道士于山中重修宮觀,為取其山“敗而復興”之意,遂名“興隆山”。乾隆年間,又因山形“有如興龍之狀”,改名“興龍山”,嘉慶末年山中游人增多,香火又盛,為取興隆發達之意,復稱原名。相傳關公大帝常顯靈庇佑百姓,故興隆山又稱老爺山。興隆山亦由此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興隆勝境引歷代名士偉人為之折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西夏交兵,曾在這里施展過雄才大略。史載,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明崇禎二年,李自成于這里揭竿起義。

  清陜甘總督左宗棠、魏光燾等人,民國時期蔣介石、于佑仁、張治中等人也曾來此山觀光。蔣氏行邸至今吸引中外游客流連忘返。

  興隆山游玩娛樂項目主要有滑雪場,滑雪場位于蘭州市興隆山腳下,距蘭州市區38公里,是蘭州乃至甘肅省唯一一家配套齊全的高山國際滑雪場,雪場占地227畝,兩條中初級雪道,全長760米,雪道垂直落差85米,最大坡度30度,平均坡度16度,非常適合中初級滑雪愛好者進行滑雪運動,雪場還設有雪地騎馬,馬拉爬犁和雪圈等娛樂項目,雪場可同時接待1500人進行雪上項目娛樂活動。

  興隆山滑雪場將為您提供安全,舒適的服務,飽嘗都市喧囂和工作壓力的您,走進這純凈的銀色世界里,投身于火熱的雪上運動中您就會拋掉一切煩惱?

  興隆山廟宇和道觀的修建與環縣道情皮影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明朝中葉起,各地云游道士就于此山修建道觀,以此為基地,宣傳道教教義,祭祀神靈,歷經三朝,興盛不衰。故環縣皮影戲源于興隆山漁鼓道情之說,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時用來伴奏的道具只有漁鼓和簡板,后來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日臻完善。道情皮影戲是興隆山祭神的專用戲,約定俗成,并不斷形成氣候。以興隆山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環縣道情皮影戲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10個試點縣之一,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項目。又被中國民俗協會命名為“道情皮影之鄉”。每年夏歷三月初三祖師誕辰日,興隆山過廟會,從初一至初三,連續3天,焚香燒表祭祀神靈。白天有大戲(一般為秦劇)或雜耍,夜間演道情皮影戲專為祭神。廟會期間,來自陜、甘、寧三省周邊地區的商賈游人,善男信女,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道觀香煙裊裊,鼓樂聲聲,熱鬧非凡。由此可見,興隆山是宣傳道家思想的圣地,也是環縣道情皮影戲的搖籃。

  到興隆山游玩,如同其它風景名勝古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景色各有魅力,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欣賞到山水如畫的美。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興隆山,用照片記錄下興隆山旅途中愉悅的心情

興隆山導游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

  唐宋時,興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稱“洞天福地”。清代時,這里廟宇樓閣,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畫棟雕梁,飛檐紅柱,甚為壯觀。后大多被毀,僅存清代所建飛跨興隆峽的云龍橋(臥橋)一座。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shadow© 20xx Baidu-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云”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橋橫空飛架峽谷。現棲云峰有混元閣、朝云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史載,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興隆山導游詞 篇5

  蘭州是甘肅省省會,位于黃河上游,是中國陸域的幾何中心,有著“西部黃河之都,絲路山水名城”的美譽。蘭州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市域總面積1.31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31.6平方公里。20xx年全市常住人口362.09萬人。戶籍總人口323.29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09.06萬人。戶籍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202.67萬人。20xx年,蘭州市行政區劃共設置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市轄區,永登、皋蘭、榆中3個市轄縣。全市轄26個鄉人民政府,35個鎮人民政府, 52個街道辦事處。399個社區居委會,731個村民委員會。

  蘭州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早在5020xx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時設立縣制,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制蘭州總管府,史稱蘭州。漢唐以來,蘭州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在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過重要作用。清康熙時隸甘肅行省,省會由隴西遷至蘭州。1941年正式設市,1949年8月26日解放。

  蘭州是黃河上游資源富集區的中心。境內探明的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等35個礦種,極具潛在經濟開發價值。蘭州水力資源豐富,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電站,現已建成劉家峽、八盤峽、鹽鍋峽和大峽等水電站。蘭州是聞名全國的“瓜果城”,盛產白蘭瓜、黃河蜜瓜、軟兒梨、白粉桃等瓜果,百合、黑瓜子、玫瑰、水煙等土特產品蜚聲中外,素有“看景下杭州、品瓜上蘭州”之說。蘭州的旅游資源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市域內有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土司衙門——魯土司衙門,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有“隴右第一名山”——興隆山,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吐魯溝、石佛溝、徐家山,有“母親河、生命河”的象征——黃河母親雕像,還有“隴上十三陵”——明肅王墓群等。蘭州還是絲綢之路大旅游區的中心,東有天水麥積山、平涼崆峒山,西有永靖炳靈寺,南有夏河拉卜欏寺,北有敦煌莫高窟。

  蘭州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樞紐。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會于此,蘭州西貨站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貨運站和新亞歐大陸橋上重要的集裝箱轉運中心。公路有六條國道在這里交匯,輻射周邊地區的高速公路有四條已竣工通車。新擴建的蘭州中川機場距市區38.5公里,與國內30多個城市直接通航,開通直飛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旅游包機航線,是目前西北地區一流的機場。

興隆山導游詞 篇6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

  唐宋時,興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稱“洞天福地”。清代時,這里廟宇樓閣,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畫棟雕梁,飛檐紅柱,甚為壯觀。后大多被毀,僅存清代所建飛跨興隆峽的云龍橋(臥橋)一座。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shadow?20__ Baidu-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云”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橋橫空飛架峽谷。現棲云峰有混元閣、朝云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史載,公元1220__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興隆山導游詞 篇7

  明代皇帝朱元璋開國重臣劉伯溫斬西北龍脈的傳說老少皆知。在有關史書的傳說中,記載著劉伯溫與西北黃土高原隴右明珠——榆中興隆山的許多神話故事。

  興隆山地處甘肅省省會蘭州東45公里、榆中縣西南6.8公里處。有興龍、棲云兩山峰,主峰有東西兩峰組成,仙人峰、靈龜山皆系兩峰支脈。兩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其脈來自馬銜山,枝連皋蘭山,東結飛龍臥虎之勢,西集瑞鳳靈龜之象。相傳此山以東1公里有座云盤山,那里曾經是軒轅黃帝羽化升天的地方。人們為了祭奠黃帝,決定在云盤山建道觀, 不料夜間有神狐將五色道旗銜至興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而棲云主峰建有混云閣、朝云觀、雷袒殿閣;興龍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說:“山有龍興之狀,此地必出真龍天子(皇帝),藏龍臥虎之地。”

  在興龍山與棲云峰中間有座形似彌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這里青松如云,蒼翠欲滴,鳥飛蟬鳴,宛如一處仙境。相傳很久以前,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年,鎮海仙童觸犯了天規,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鎮海仙童打下天宮,鎮海仙童摔倒在地上,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仙人峰。龍王的兩個太子聽到,起來相勸,也變成了兩座山峰,就是現在的興龍山和棲云峰,將仙人峰團團圍在當中。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風水寶地。

  據有關史料記載:金代和元代時的榆中縣,有一個身世顯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個當過國公、將軍之類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國公蒲察俊最有名。過了若干年,當朱元璋坐天下的時候,蒲察氏敗落改為蒲氏。此后連個知縣、把總之類的文武小官都沒有了,只出了一個精通地理勘察風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孫蒲察世祿。孫蒲察世祿為鞏昌路都元帥,金蘭會都元帥,闔州安撫使;曾孫蒲察誼,明代列為貢生,為榆中的賢達。

  相傳,在明初洪武年間,榆中縣蒲家莊蒲陰陽,為了奪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國各地察訪風水寶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見很多地方雖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鞏固,所以不停地選又不斷地放棄。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見西面的興隆峽谷紫氣氤氳佛光普照,一束龍脈徐徐從興隆山谷騰空而起,不禁大驚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興龍山,面對高聳的棲云峰,內含騰飛之勢,外有登天之舉,谷中清流沿著山際涓涓而去,宛如玉帶,三山低頭,五峰朝供,此處作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萬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陰陽當即進山,在興隆山中盤亙數日,并在龍脈出沒的地方為自己選中一塊風水寶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懷中埋下一枚麻錢(古幣),將來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陰陽還是不放心,又讓自己略微懂得風水的兒子四處察訪墓地。結果兒子也選準了這塊地方,將一枚繡花針穿根紅線扎在地上。第二天,父子倆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選的墳址是否相同。兒子順著紅線刨開黑土,見繡花針扎于銅錢方孔之中,蒲陰陽十分高興,吩咐兒子說:“兒呀,爹爹大限已到,沒能給你留下什么財產,我死后不能給我掛一針一線,你若見到蛇打鼓、馬搖鈴、驢騎人,就把我埋在這里,并且在我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那時候,你朝著東方連射三箭,必將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業。”蒲陰陽的兒子半信半疑,不幾天,蒲陰陽死后,兒子便按其遺囑,不給死去的爹爹穿一針一線,而他的妻子為了遮羞,硬是給老人穿上了一件褲頭。兒子便讓村里人將靈柩抬到墓穴等待時機。沒料到老天連續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這天天剛放晴,山后一個陰陽在谷中歇息,無意中將陰陽扇鼓壓在一條蛇上,棺材抬進興隆峽谷時,蒲陰陽的兒子碰巧看見這條蛇用尾巴敲打著臥龍橋頭的一面石鼓玩,他大為震驚,漸漸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趕馬走來,脖脛里的銅鈴鐺響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蕩無窮。蒲陰陽的兒子更加驚奇,想看看爹爹說的驢騎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見此怪事,蒲陰陽的兒子內心犯起了嘀咕,驢怎么會騎人呢?突然峽谷烏云四起下起瓢潑大雨,一農夫的驢恰巧產下一小驢駒子,農夫怕小驢駒子被雨淋壞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陰陽的兒子一見大喜過望,連忙將老父親葬在這里。可是挖開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著三枚麻錢,

  安葬好蒲陰陽后,兒子便再沒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遺囑,開始晝夜不間斷地為爹爹守墳。但是在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墳不是件容易事。天一黑,周圍的山就像一塊黑幕蒙在眼上。狐鳴狼叫,怪獸出沒,加之淫雨不斷,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這天紅日剛出東方,他的妻子送來飯,見他住的窩棚里雨水還在滴落,心疼地說:“你整天守在這里,讓我天天走幾十里路送飯,我走路不要緊,就是天天擔心你會不會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沒人照顧,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樣了!”他的妻子邊說邊抹著眼淚,又接著說:“現在只差一天了,俗話說‘有個九十九,沒個一百一’,你就照爹說的,照日頭射上一箭我們回家吧!”

  蒲陰陽的兒子聽了妻子的話,心想只差一日,也無大礙,便心急火燎張弓搭箭朝著東方連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鑾殿的金柱子上。據說剛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宮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聲巨響,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龍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無疑!朱元璋大驚失色,急忙找來軍師劉伯溫,劉伯溫掐指一算,連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劉伯溫手執朱元璋御賜上方寶劍,帶著三千人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訪龍脈,每到一處,將有龍脈的地方挖開口子斬斷脈氣。最后劉伯溫一直尋到蘭州榆中興隆山,見兩峰系馬銜山支脈,如龍飛躍,前有鳳凰嶺如同屏風立于峽口,藏精聚氣,一派帝王之象。能掐會算的劉伯溫深知,蘭州歷史上曾出過黃金,故又有“金城”之名。古代風水堪輿理論,將山與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為五類,以論地之吉兇。劉伯溫斷定蘭州為一大都會,皋蘭山坐南朝北,開八扇威屏,如大將屯軍,黃河水自西而東,環繞而去,其形如玉帶纏腰,水口緊鎖,明堂開闊。太祖為秦嶺山脈,千里來龍,千里結作,少祖為黃土高原第一峰馬銜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勢峻險,方圓數百里,終年積雪,雄踞隴右。其脈向東北而出,結興隆山陰宅穴場,能產王侯將相、真龍天子,故曰“興龍”,其脈向西北而去,結皋蘭山蘭州省城,與黃河水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興國立都。劉伯溫帶幾百號人鑿挖興隆山山石,取出棲云山半山的蠟燭(兩錠黃金),確定蘭州的黃金在興隆山。進一步確定西北的龍脈便在此處,隨后開始斬龍、伏龍。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間又會長平,一連挖了十幾天還是原來的模樣。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個老士兵的煙袋掉在了挖取出來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尋找。聽見挖開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說:“快點長!快點長!老士兵把這件事告訴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稟報給了劉伯溫,劉伯溫便下令輪班斬挖,晝夜不停。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個蘆草根,士兵們將其斬為兩段,蘆葦中不斷涌出鮮血,一直流到興隆山峽河邊,離峽水河邊一指寬的地方有個牛蹄窩,血流到蹄窩中剛滿就凝固住不流了。劉伯溫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蘆葦中的鮮血流到峽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龍’,東山再起。”有位當地老人講了蒲陰陽兒子守父親墳的事兒,劉伯溫聽后更是大吃一驚:“就因為少守了一天的緣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劉伯溫還聽到蒲陰陽臨終前囑咐兒女不要給他穿一針一線,可是兒媳婦不忍心,給穿了一條褲頭。劉伯溫聽后暗暗竊喜,如若沒有給穿那件褲頭,他定能乘馬飛騰,助兒子成事,給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劉伯溫聽說了常有惡龍盤踞在興隆山上,擔心會留下隱患,便將惡龍的一條腿斬下,落在地上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樹,樹根攀巖在半山坡上,頗像龍爪。現如今,閑暇時,邀朋友和家人去爬興隆山時,還偶爾會聽到其他游客談論龍爪松,會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歷史的老樹前拍照留念,當人們抬頭看時,發現它的樹根真的酷似龍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老少能詳,“劉伯溫斬斷龍脈后,出現了這一道河谷,馬銜山的水從分水嶺被“榆七蘭三”分成兩股,有三分水從柴溝河流入了蘭州匯入黃河,七分水分成兩股從上莊、羊道溝和白家堡、紅莊子、馬坡、臥龍窩流下匯合在龍頭峰一處,向峽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匯入桑園子峽的黃河內。

興隆山導游詞 篇8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興隆山。由于天熱,早上天剛麻麻亮我們就出發了。到了山腳下抬頭一望,山高大雄偉,氣勢磅礴,高大聳立的松樹像巨人一樣挺拔著身姿,保護著興隆山的一草一木,同時它們也見證了興隆山風風雨雨的歷史。

  順著石階我們一點一點往上爬,鳥兒在我們的前方帶路,溪水從山上的小瀑布往下流,溪水清澈見底,周圍還有許多參天大樹,路上真是歡快極了。當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們已經是滿頭大汗,于時我們找一塊平地,平地上有2棵參天大樹,我們掛上吊床,躺在吊床上,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滋潤。陽光隔著樹葉灑下來,照在身上無比舒服暖和,幾陣輕風從身邊拂過,讓我感受到一絲清涼和爽快,愜意極了。

  我們繼續往上爬,快爬到山頂時,我也渾身頓感有力,加緊了爬山的步伐,終于爬到山頂了,我在心底吶喊著。山頂上豎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著幾個金光大字,“站的越高,看的就越遠”。往下望山腳下的商店、汽車、行人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此時雖沒有“登臨泰山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但是感覺自己還是無比的強大。石碑旁邊還有一簾瀑布(山間的溪水就是從這個瀑布飛瀉下去的),山間競相開放著野花,讓瀑布變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站在觀云臺上,好像一伸手就可觸摸到朵朵白云,白云一會兒變成小狗,一會兒變成小貓,變化多端,形態各異。在下山的路上林間的鳥兒嘰嘰喳喳,像是在演唱優美的歌曲,幾只小松鼠在林間小道上快活的蹦來蹦去,山下的野花在樸素中綻放著華麗的光彩,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像一個個小仙女在跳舞,蜜蜂嗡嗡就像歌手在唱歌。有機會我還會再去游覽興隆山的。我愛你,興隆山。

興隆山導游詞 篇9

  明代皇帝朱元璋開國重臣劉伯溫斬西北龍脈的傳說老少皆知。在有關史書的傳說中,記載著劉伯溫與西北黃土高原隴右明珠——榆中興隆山的許多神話故事。

  興隆山地處甘肅省省會蘭州東45公里、榆中縣西南6。8公里處。有興龍、棲云兩山峰,主峰有東西兩峰組成,仙人峰、靈龜山皆系兩峰支脈。兩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其脈來自馬銜山,枝連皋蘭山,東結飛龍臥虎之勢,西集瑞鳳靈龜之象。相傳此山以東1公里有座云盤山,那里曾經是軒轅黃帝羽化升天的地方。人們為了祭奠黃帝,決定在云盤山建道觀, 不料夜間有神狐將五色道旗銜至興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而棲云主峰建有混云閣、朝云觀、雷袒殿閣;興龍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說:“山有龍興之狀,此地必出真龍天子(皇帝),藏龍臥虎之地。”

  在興龍山與棲云峰中間有座形似彌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這里青松如云,蒼翠欲滴,鳥飛蟬鳴,宛如一處仙境。相傳很久以前,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年,鎮海仙童觸犯了天規,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鎮海仙童打下天宮,鎮海仙童摔倒在地上,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仙人峰。龍王的兩個太子聽到,起來相勸,也變成了兩座山峰,就是現在的興龍山和棲云峰,將仙人峰團團圍在當中。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風水寶地。

  據有關史料記載:金代和元代時的榆中縣,有一個身世顯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個當過國公、將軍之類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國公蒲察俊最有名。過了若干年,當朱元璋坐天下的時候,蒲察氏敗落改為蒲氏。此后連個知縣、把總之類的文武小官都沒有了,只出了一個精通地理勘察風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孫蒲察世祿。孫蒲察世祿為鞏昌路都元帥,金蘭會都元帥,闔州安撫使;曾孫蒲察誼,明代列為貢生,為榆中的賢達。

  相傳,在明初洪武年間,榆中縣蒲家莊蒲陰陽,為了奪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國各地察訪風水寶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見很多地方雖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鞏固,所以不停地選又不斷地放棄。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見西面的興隆峽谷紫氣氤氳佛光普照,一束龍脈徐徐從興隆山谷騰空而起,不禁大驚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興龍山,面對高聳的棲云峰,內含騰飛之勢,外有登天之舉,谷中清流沿著山際涓涓而去,宛如玉帶,三山低頭,五峰朝供,此處作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萬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陰陽當即進山,在興隆山中盤亙數日,并在龍脈出沒的地方為自己選中一塊風水寶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懷中埋下一枚麻錢(古幣),將來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陰陽還是不放心,又讓自己略微懂得風水的兒子四處察訪墓地。結果兒子也選準了這塊地方,將一枚繡花針穿根紅線扎在地上。第二天,父子倆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選的墳址是否相同。兒子順著紅線刨開黑土,見繡花針扎于銅錢方孔之中,蒲陰陽十分高興,吩咐兒子說:“兒呀,爹爹大限已到,沒能給你留下什么財產,我死后不能給我掛一針一線,你若見到蛇打鼓、馬搖鈴、驢騎人,就把我埋在這里,并且在我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那時候,你朝著東方連射三箭,必將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業。”蒲陰陽的兒子半信半疑,不幾天,蒲陰陽死后,兒子便按其遺囑,不給死去的爹爹穿一針一線,而他的妻子為了遮羞,硬是給老人穿上了一件褲頭。兒子便讓村里人將靈柩抬到墓穴等待時機。沒料到老天連續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這天天剛放晴,山后一個陰陽在谷中歇息,無意中將陰陽扇鼓壓在一條蛇上,棺材抬進興隆峽谷時,蒲陰陽的兒子碰巧看見這條蛇用尾巴敲打著臥龍橋頭的一面石鼓玩,他大為震驚,漸漸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趕馬走來,脖脛里的銅鈴鐺響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蕩無窮。蒲陰陽的兒子更加驚奇,想看看爹爹說的驢騎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見此怪事,蒲陰陽的兒子內心犯起了嘀咕,驢怎么會騎人呢?突然峽谷烏云四起下起瓢潑大雨,一農夫的驢恰巧產下一小驢駒子,農夫怕小驢駒子被雨淋壞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陰陽的兒子一見大喜過望,連忙將老父親葬在這里。可是挖開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著三枚麻錢,

  安葬好蒲陰陽后,兒子便再沒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遺囑,開始晝夜不間斷地為爹爹守墳。但是在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墳不是件容易事。天一黑,周圍的山就像一塊黑幕蒙在眼上。狐鳴狼叫,怪獸出沒,加之淫雨不斷,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這天紅日剛出東方,他的妻子送來飯,見他住的窩棚里雨水還在滴落,心疼地說:“你整天守在這里,讓我天天走幾十里路送飯,我走路不要緊,就是天天擔心你會不會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沒人照顧,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樣了!”他的妻子邊說邊抹著眼淚,又接著說:“現在只差一天了,俗話說‘有個九十九,沒個一百一’,你就照爹說的,照日頭射上一箭我們回家吧!”

  蒲陰陽的兒子聽了妻子的話,心想只差一日,也無大礙,便心急火燎張弓搭箭朝著東方連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鑾殿的金柱子上。據說剛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宮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聲巨響,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龍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無疑!朱元璋大驚失色,急忙找來軍師劉伯溫,劉伯溫掐指一算,連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劉伯溫手執朱元璋御賜上方寶劍,帶著三千人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訪龍脈,每到一處,將有龍脈的地方挖開口子斬斷脈氣。最后劉伯溫一直尋到蘭州榆中興隆山,見兩峰系馬銜山支脈,如龍飛躍,前有鳳凰嶺如同屏風立于峽口,藏精聚氣,一派帝王之象。能掐會算的劉伯溫深知,蘭州歷史上曾出過黃金,故又有“金城”之名。古代風水堪輿理論,將山與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為五類,以論地之吉兇。劉伯溫斷定蘭州為一大都會,皋蘭山坐南朝北,開八扇威屏,如大將屯軍,黃河水自西而東,環繞而去,其形如玉帶纏腰,水口緊鎖,明堂開闊。太祖為秦嶺山脈,千里來龍,千里結作,少祖為黃土高原第一峰馬銜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勢峻險,方圓數百里,終年積雪,雄踞隴右。其脈向東北而出,結興隆山陰宅穴場,能產王侯將相、真龍天子,故曰“興龍”,其脈向西北而去,結皋蘭山蘭州省城,與黃河水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興國立都。劉伯溫帶幾百號人鑿挖興隆山山石,取出棲云山半山的蠟燭(兩錠黃金),確定蘭州的黃金在興隆山。進一步確定西北的龍脈便在此處,隨后開始斬龍、伏龍。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間又會長平,一連挖了十幾天還是原來的模樣。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個老士兵的煙袋掉在了挖取出來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尋找。聽見挖開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說:“快點長!快點長!老士兵把這件事告訴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稟報給了劉伯溫,劉伯溫便下令輪班斬挖,晝夜不停。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個蘆草根,士兵們將其斬為兩段,蘆葦中不斷涌出鮮血,一直流到興隆山峽河邊,離峽水河邊一指寬的地方有個牛蹄窩,血流到蹄窩中剛滿就凝固住不流了。劉伯溫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蘆葦中的鮮血流到峽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龍’,東山再起。”有位當地老人講了蒲陰陽兒子守父親墳的事兒,劉伯溫聽后更是大吃一驚:“就因為少守了一天的緣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劉伯溫還聽到蒲陰陽臨終前囑咐兒女不要給他穿一針一線,可是兒媳婦不忍心,給穿了一條褲頭。劉伯溫聽后暗暗竊喜,如若沒有給穿那件褲頭,他定能乘馬飛騰,助兒子成事,給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劉伯溫聽說了常有惡龍盤踞在興隆山上,擔心會留下隱患,便將惡龍的一條腿斬下,落在地上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樹,樹根攀巖在半山坡上,頗像龍爪。現如今,閑暇時,邀朋友和家人去爬興隆山時,還偶爾會聽到其他游客談論龍爪松,會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歷史的老樹前拍照留念,當人們抬頭看時,發現它的樹根真的酷似龍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老少能詳,“劉伯溫斬斷龍脈后,出現了這一道河谷,馬銜山的水從分水嶺被“榆七蘭三”分成兩股,有三分水從柴溝河流入了蘭州匯入黃河,七分水分成兩股從上莊、羊道溝和白家堡、紅莊子、馬坡、臥龍窩流下匯合在龍頭峰一處,向峽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匯入桑園子峽的黃河內。

興隆山導游詞 篇10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興隆山。由于天熱,早上天剛麻麻亮我們就出發了。到了山腳下抬頭一望,山高大雄偉,氣勢磅礴,高大聳立的松樹像巨人一樣挺拔著身姿,保護著興隆山的一草一木,同時它們也見證了興隆山風風雨雨的歷史。

  順著石階我們一點一點往上爬,鳥兒在我們的前方帶路,溪水從山上的小瀑布往下流,溪水清澈見底,周圍還有許多參天大樹,路上真是歡快極了。當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們已經是滿頭大汗,于時我們找一塊平地,平地上有2棵參天大樹,我們掛上吊床,躺在吊床上,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滋潤。陽光隔著樹葉灑下來,照在身上無比舒服暖和,幾陣輕風從身邊拂過,讓我感受到一絲清涼和爽快,愜意極了。

  我們繼續往上爬,快爬到山頂時,我也渾身頓感有力,加緊了爬山的步伐,終于爬到山頂了,我在心底吶喊著。山頂上豎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著幾個金光大字,“站的越高,看的就越遠”。往下望山腳下的商店、汽車、行人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此時雖沒有“登臨泰山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但是感覺自己還是無比的強大。石碑旁邊還有一簾瀑布(山間的溪水就是從這個瀑布飛瀉下去的),山間競相開放著野花,讓瀑布變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站在觀云臺上,好像一伸手就可觸摸到朵朵白云,白云一會兒變成小狗,一會兒變成小貓,變化多端,形態各異。在下山的路上林間的鳥兒嘰嘰喳喳,像是在演唱優美的歌曲,幾只小松鼠在林間小道上快活的蹦來蹦去,山下的野花在樸素中綻放著華麗的光彩,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像一個個小仙女在跳舞,蜜蜂嗡嗡就像歌手在唱歌。有機會我還會再去游覽興隆山的。我愛你,興隆山。

興隆山導游詞 篇11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興隆山。由于天熱,早上天剛麻麻亮我們就出發了。到了山腳下抬頭一望,山高大雄偉,氣勢磅礴,高大聳立的松樹像巨人一樣挺拔著身姿,保護著興隆山的一草一木,同時它們也見證了興隆山風風雨雨的歷史。

  順著石階我們一點一點往上爬,鳥兒在我們的前方帶路,溪水從山上的小瀑布往下流,溪水清澈見底,周圍還有許多參天大樹,路上真是歡快極了。當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們已經是滿頭大汗,于時我們找一塊平地,平地上有2棵參天大樹,我們掛上吊床,躺在吊床上,盡情地享受著陽光的滋潤。陽光隔著樹葉灑下來,照在身上無比舒服暖和,幾陣輕風從身邊拂過,讓我感受到一絲清涼和爽快,愜意極了。

  我們繼續往上爬,快爬到山頂時,我也渾身頓感有力,加緊了爬山的步伐,終于爬到山頂了,我在心底吶喊著。山頂上豎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面刻著幾個金光大字,“站的越高,看的就越遠”。往下望山腳下的商店、汽車、行人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此時雖沒有“登臨泰山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但是感覺自己還是無比的強大。石碑旁邊還有一簾瀑布(山間的溪水就是從這個瀑布飛瀉下去的),山間競相開放著野花,讓瀑布變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站在觀云臺上,好像一伸手就可觸摸到朵朵白云,白云一會兒變成小狗,一會兒變成小貓,變化多端,形態各異。在下山的路上林間的鳥兒嘰嘰喳喳,像是在演唱優美的歌曲,幾只小松鼠在林間小道上快活的蹦來蹦去,山下的野花在樸素中綻放著華麗的光彩,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像一個個小仙女在跳舞,蜜蜂嗡嗡就像歌手在唱歌。有機會我還會再去游覽興隆山的。我愛你,興隆山。

興隆山導游詞 篇12

  蘭州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云”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現棲云峰有混元閣、朝云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

  史載,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漢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興隆山導游詞 篇13

  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最高峰海拔2400米。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 興隆山是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云”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橋橫空飛架峽谷。現棲云峰有混元閣、朝云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 唐宋時,興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稱“洞天福地”。

  清代時,這里廟宇樓閣,甚為壯觀。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史載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49年8月其靈柩才遷往青海塔爾寺。興隆山因這段歷史更加著名。 興隆山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保護區歷史悠久,早在西周時,就有人隱居修行。至唐、宋,這里更是殿宇富麗,稱“洞天福地”。

  清乾隆年間,山西曲沃人劉一明(道號悟元子)苦修三十余年,起造建筑七十余座,著書三十余部,為研究醫學、道教歷史留下了珍貴的文獻。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西夏交兵,曾在這里施展過雄才大略。1939年至1949年,成吉思汗欞棺從內蒙遷陳興隆山達十年之久。明崇禎二年,李自成于這里揭竿起義。

  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最著名的景點云龍橋是一座畫廊式木拱橋,橋身為木體弓形,精巧玲瓏,似彩虹跨越山澗。橋身長155米,寬3米,橋上設廊7間,橋的兩頭各有一閣,是歇山頂四角飛檐的建筑。廊內雕梁畫棟,廊頂覆蓋琉璃瓦。按道家的義理,“龍騰云,云從龍”,這座橋使棲云、興龍兩峰貫通一氣,所以叫做“云龍橋”。橋頭篆刻著一副醒目的對聯:“云比泰山多,霖雨蒼生仙人悅;龍入滄海外,撲巒翠靄靈氣來。” 另一人文景觀為蔣介石官邸。

  1942年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為迎接蔣介石來蘭,抽調了專門的工程設計人員,在此修建了一所小巧玲瓏、結構獨特、莊嚴深邃的小別墅——有名的蔣氏行宮。一樓設有客廳、候見室、侍從室、會議室;二樓有會議室、機要室、臥室、化妝室和衛生間。

興隆山導游詞 篇14

  明代皇帝朱元璋開國重臣劉伯溫斬西北龍脈的傳說老少皆知。在有關史書的傳說中,記載著劉伯溫與西北黃土高原隴右明珠——榆中興隆山的許多神話故事。

  興隆山地處甘肅省省會蘭州東45公里、榆中縣西南6。8公里處。有興龍、棲云兩山峰,主峰有東西兩峰組成,仙人峰、靈龜山皆系兩峰支脈。兩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其脈來自馬銜山,枝連皋蘭山,東結飛龍臥虎之勢,西集瑞鳳靈龜之象。相傳此山以東1公里有座云盤山,那里曾經是軒轅黃帝羽化升天的地方。人們為了祭奠黃帝,決定在云盤山建道觀,不料夜間有神狐將五色道旗銜至興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而棲云主峰建有混云閣、朝云觀、雷袒殿閣;興龍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說:“山有龍興之狀,此地必出真龍天子(皇帝),藏龍臥虎之地。”

  在興龍山與棲云峰中間有座形似彌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這里青松如云,蒼翠欲滴,鳥飛蟬鳴,宛如一處仙境。相傳很久以前,這里還是一片__大海。有一年,鎮海仙童觸犯了天規,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鎮海仙童打下天宮,鎮海仙童摔倒在地上,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仙人峰。龍王的兩個太子聽到,起來相勸,也變成了兩座山峰,就是現在的興龍山和棲云峰,將仙人峰團團圍在當中。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風水寶地。

  據有關史料記載:金代和元代時的榆中縣,有一個身世顯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個當過國公、將軍之類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國公蒲察俊最有名。過了若干年,當朱元璋坐天下的時候,蒲察氏敗落改為蒲氏。此后連個知縣、把總之類的文武小官都沒有了,只出了一個精通地理勘察風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孫蒲察世祿。孫蒲察世祿為鞏昌路都元帥,金蘭會都元帥,闔州安撫使;曾孫蒲察誼,明代列為貢生,為榆中的賢達。

  相傳,在明初洪武年間,榆中縣蒲家莊蒲陰陽,為了奪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國各地察訪風水寶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見很多地方雖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鞏固,所以不停地選又不斷地放棄。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見西面的興隆峽谷紫氣氤氳佛光普照,一束龍脈徐徐從興隆山谷騰空而起,不禁大驚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興龍山,面對高聳的棲云峰,內含騰飛之勢,外有登天之舉,谷中清流沿著山際涓涓而去,宛如玉帶,三山低頭,五峰朝供,此處作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萬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陰陽當即進山,在興隆山中盤亙數日,并在龍脈出沒的地方為自己選中一塊風水寶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懷中埋下一枚麻錢(古幣),將來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陰陽還是不放心,又讓自己略微懂得風水的兒子四處察訪墓地。結果兒子也選準了這塊地方,將一枚繡花針穿根紅線扎在地上。第二天,父子倆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選的墳址是否相同。兒子順著紅線刨開黑土,見繡花針扎于銅錢方孔之中,蒲陰陽十分高興,吩咐兒子說:“兒呀,爹爹大限已到,沒能給你留下什么財產,本人死后不能給本人掛一針一線,你若見到蛇打鼓、馬搖鈴、驢騎人,就把本人埋在這里,并且在本人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那時候,你朝著東方連射三箭,必將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業。”蒲陰陽的兒子半信半疑,不幾天,蒲陰陽死后,兒子便按其遺囑,不給死去的爹爹穿一針一線,而他的妻子為了遮羞,硬是給老人穿上了一件褲頭。兒子便讓村里人將靈柩抬到墓穴等待時機。沒料到老天連續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這天天剛放晴,山后一個陰陽在谷中歇息,無意中將陰陽扇鼓壓在一條蛇上,棺材抬進興隆峽谷時,蒲陰陽的兒子碰巧看見這條蛇用尾巴敲打著臥龍橋頭的一面石鼓玩,他大為震驚,漸漸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趕馬走來,脖脛里的銅鈴鐺響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蕩無窮。蒲陰陽的兒子更加驚奇,想看看爹爹說的驢騎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見此怪事,蒲陰陽的兒子內心犯起了嘀咕,驢怎么會騎人呢?突然峽谷烏云四起下起瓢潑大雨,一農夫的驢恰巧產下一小驢駒子,農夫怕小驢駒子被雨淋壞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陰陽的兒子一見大喜過望,連忙將老父親葬在這里。可是挖開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著三枚麻錢,

  安葬好蒲陰陽后,兒子便再沒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遺囑,開始晝夜不間斷地為爹爹守墳。但是在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墳不是件容易事。天一黑,周圍的山就像一塊黑幕蒙在眼上。狐鳴狼叫,怪獸出沒,加之淫雨不斷,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這天紅日剛出東方,他的妻子送來飯,見他住的窩棚里雨水還在滴落,心疼地說:“你整天守在這里,讓本人天天走幾十里路送飯,本人走路不要緊,就是天天擔心你會不會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沒人照顧,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樣了!”他的妻子邊說邊抹著眼淚,又接著說:“現在只差一天了,俗話說‘有個九十九,沒個一百一’,你就照爹說的,照日頭射上一箭我們大家回家吧!”

  蒲陰陽的兒子聽了妻子的話,心想只差一日,也無大礙,便心急火燎張弓搭箭朝著東方連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鑾殿的金柱子上。據說剛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宮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聲巨響,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龍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無疑!朱元璋大驚失色,急忙找來軍師劉伯溫,劉伯溫掐指一算,連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劉伯溫手執朱元璋御賜上方寶劍,帶著三千人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訪龍脈,每到一處,將有龍脈的地方挖開口子斬斷脈氣。最后劉伯溫一直尋到蘭州榆中興隆山,見兩峰系馬銜山支脈,如龍飛躍,前有鳳凰嶺如同屏風立于峽口,藏精聚氣,一派帝王之象。能掐會算的劉伯溫深知,蘭州歷史上曾出過黃金,故又有“金城”之名。古代風水堪輿理論,將山與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為五類,以論地之吉兇。劉伯溫斷定蘭州為一大都會,皋蘭山坐南朝北,開八扇威屏,如大將屯軍,黃河水自西而東,環繞而去,其形如玉帶纏腰,水口緊鎖,明堂開闊。太祖為秦嶺山脈,千里來龍,千里結作,少祖為黃土高原第一峰馬銜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勢峻險,方圓數百里,終年積雪,雄踞隴右。其脈向東北而出,結興隆山陰宅穴場,能產王侯將相、真龍天子,故曰“興龍”,其脈向西北而去,結皋蘭山蘭州省城,與黃河水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興國立都。劉伯溫帶幾百號人鑿挖興隆山山石,取出棲云山半山的蠟燭(兩錠黃金),確定蘭州的黃金在興隆山。進一步確定西北的龍脈便在此處,隨后開始斬龍、伏龍。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間又會長平,一連挖了十幾天還是原來的模樣。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個老士兵的煙袋掉在了挖取出來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尋找。聽見挖開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說:“快點長!快點長!老士兵把這件事告訴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稟報給了劉伯溫,劉伯溫便下令輪班斬挖,晝夜不停。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個蘆草根,士兵們將其斬為兩段,蘆葦中不斷涌出鮮血,一直流到興隆山峽河邊,離峽水河邊一指寬的地方有個牛蹄窩,血流到蹄窩中剛滿就凝固住不流了。劉伯溫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蘆葦中的鮮血流到峽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龍’,東山再起。”有位當地老人講了蒲陰陽兒子守父親墳的事兒,劉伯溫聽后更是大吃一驚:“就因為少守了一天的緣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劉伯溫還聽到蒲陰陽臨終前囑咐兒女不要給他穿一針一線,可是兒媳婦不忍心,給穿了一條褲頭。劉伯溫聽后暗暗竊喜,如若沒有給穿那件褲頭,他定能乘馬飛騰,助兒子成事,給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劉伯溫聽說了常有惡龍盤踞在興隆山上,擔心會留下隱患,便將惡龍的一條腿斬下,落在地上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樹,樹根攀巖在半山坡上,頗像龍爪。現如今,閑暇時,邀朋友和家人去爬興隆山時,還偶爾會聽到其他游客談論龍爪松,會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歷史的老樹前拍照留念,當人們抬頭看時,發現它的樹根真的酷似龍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老少能詳,“劉伯溫斬斷龍脈后,出現了這一道河谷,馬銜山的水從分水嶺被“榆七蘭三”分成兩股,有三分水從柴溝河流入了蘭州匯入黃河,七分水分成兩股從上莊、羊道溝和白家堡、紅莊子、馬坡、臥龍窩流下匯合在龍頭峰一處,向峽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匯入桑園子峽的黃河內。

興隆山導游詞 篇15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金城-蘭州我是導游員小楊,接下來將由我帶領大家游覽甘肅的山山水水,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蘭州有名的一座道教名山-興隆山旅游區!它位于蘭州市的榆中縣境內,1982年建立,1988年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4AAAA級旅游勝地。這座山的名稱也是經歷了幾番曲折,最終才贏得“興隆”這個稱號的!早在西周時,就有人在這里隱居修行。到了唐宋年間,這里更是香火旺盛,有道教“洞天福地”之稱,清乾隆年間,山西曲沃人劉一明(道號悟元子)苦修三十余年,起造建筑七十余座,著書三十余部,為研究醫學、道教歷史留下了珍貴的文獻。明末山中眾多宮觀廟宇毀于兵火,清康熙年間漸有道士于山中重修宮觀,為取其山“敗而復興”之意,遂名“興隆山”。乾隆年間,又因山形“有如興龍之狀”,改名“興龍山”,嘉慶末年山中游人增多,香火又盛,為取興隆發達之意,復稱原名。相傳關公大帝常顯靈庇佑百姓,故興隆山又稱老爺山。興隆山亦由此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興隆勝境引歷代名士偉人為之折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西夏交兵,曾在這里施展過雄才大略。史載,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明崇禎二年,李自成于這里揭竿起義。

  清陜甘總督左宗棠、魏光燾等人,民國時期蔣介石、于佑仁、張治中等人也曾來此山觀光。蔣氏行邸至今吸引中外游客流連忘返。

  興隆山游玩娛樂項目主要有滑雪場,滑雪場位于蘭州市興隆山腳下,距蘭州市區38公里,是蘭州乃至甘肅省唯一一家配套齊全的高山國際滑雪場,雪場占地227畝,兩條中初級雪道,全長760米,雪道垂直落差85米,最大坡度30度,平均坡度16度,非常適合中初級滑雪愛好者進行滑雪運動,雪場還設有雪地騎馬,馬拉爬犁和雪圈等娛樂項目,雪場可同時接待1500人進行雪上項目娛樂活動。

  興隆山滑雪場將為您提供安全,舒適的服務,飽嘗都市喧囂和工作壓力的您,走進這純凈的銀色世界里,投身于火熱的雪上運動中您就會拋掉一切煩惱?

  興隆山廟宇和道觀的修建與環縣道情皮影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明朝中葉起,各地云游道士就于此山修建道觀,以此為基地,宣傳道教教義,祭祀神靈,歷經三朝,興盛不衰。故環縣皮影戲源于興隆山漁鼓道情之說,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時用來伴奏的道具只有漁鼓和簡板,后來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日臻完善。道情皮影戲是興隆山祭神的專用戲,約定俗成,并不斷形成氣候。以興隆山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環縣道情皮影戲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10個試點縣之一,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項目。又被中國民俗協會命名為“道情皮影之鄉”。每年夏歷三月初三祖師誕辰日,興隆山過廟會,從初一至初三,連續3天,焚香燒表祭祀神靈。白天有大戲(一般為秦劇)或雜耍,夜間演道情皮影戲專為祭神。廟會期間,來自陜、甘、寧三省周邊地區的商賈游人,善男信女,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道觀香煙裊裊,鼓樂聲聲,熱鬧非凡。由此可見,興隆山是宣傳道家思想的圣地,也是環縣道情皮影戲的搖籃。到興隆山游玩,如同其它風景名勝古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景色各有魅力,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欣賞到山水如畫的美。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興隆山,用照片記錄下興隆山旅途中愉悅的心情

興隆山導游詞(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四年級上冊導游詞(通用16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張,大家可以叫我張導,歡迎你們來到長城觀光,希望大家在我的陪伴下,度過美好的一天。在參觀之前我先強調幾點注意事項:一請大家跟緊隊伍,不要掉隊。二不要亂涂亂畫。...

  • 班主任評語小學(通用20篇)

    1.你一定很羨慕那些成績優秀的同學,你一定認為他們很聰明,學得很輕松,其實不然,真正聰明的人,學習的時候比一般人更要使勁,因為他們深知,積累知識在于勤,學問淵博在于恒,希望你能像啄木鳥醫生那樣,捉掉身上白小懶蟲。...

  • yy活動主持詞(通用18篇)

    各位老師、同學們:你們好,每年的6月份是全國愛眼月,我們要懂得要愛護眼睛,讓護眼行動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今天有冠縣微風公益志愿者協會和冠縣精益眼鏡店聯合攜手,在我們學校舉行“第21個全國愛眼月”活動啟動儀式。...

  • ktv培訓方案(精選20篇)

    一、活動目的及背景:對于一個新興賣場要打開市場占領市場份額,要不以自身的品牌實力打動消費者,要不以大力度的促銷活動,在消費觀念上打動消費者,ktv周年慶活動方案。...

  • 寫長城的導游詞(通用18篇)

    各位游客們:大家好!我姓都,大家叫我都導就可以了,很榮幸可以和大家在八達嶺長城度過美好的一天。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

  •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2000字(通用20篇)

    實踐單位:世宇樂園常州店實踐時間:__年7月16日至__年8月25日,(共41天)一.實踐目的:為了豐富自己的暑假課余生活,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為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這次暑假我選擇了去公司打工,由此來鍛煉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跟好地...

  • 小學生學習演講稿(精選20篇)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下午好!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下,教育的首要問題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教學。自主性學習能讓學生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內在的動力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情...

  • 城區幼兒園安全接送協議書(精選10篇)

    幼兒園安全接送協議書尊敬的家長:關愛幼兒的身心健康,保證幼兒的安全,是幼兒園和家長的共同責任,為達到家園一致教育的良好效果,特制訂如下安全接送協議,望家長配合。...

  • 個人協商離婚協議書(通用6篇)

    模板一協議人(男方):身份證號:協議人(女方):身份證號:協議人為明確婚前婚后雙方財產所有權、債權債務承擔及其他與財產權益相關的法律事宜,經雙方平等自愿協商,特作如下協議:一、雙方婚前各自名下的財產,不論雙方在訂立本協議后是...

  • 精選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佛学| 松原市| 宝兴县| 龙口市| 富阳市| 南阳市| 仁布县| 漠河县| 三明市| 泰和县| 利津县| 永丰县| 大港区| 贡山| 共和县| 中西区| 福清市| 霍山县| 建湖县| 扎赉特旗| 嵊泗县| 武义县| 威宁| 正宁县| 雷波县| 合山市| 漳州市| 视频| 昂仁县| 仁寿县| 新蔡县| 望奎县| 彩票| 岳阳县| 逊克县| 哈密市| 祁东县| 大田县| 石屏县|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