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導游詞(通用5篇)
武漢導游詞 篇1
星期四,我和同學們一起興高采烈地去農耕年華秋游。剛一進門,我就被這樣的場面吸引住了——有可愛的海豚噴泉,有用五彩繽紛的菊花擺成的牛,還有無邊無際的田野,像是金色的海洋。
過了一會兒,我們進了植物園。首先,我們見到的是凌空向大家招手的蛇瓜,它們有的像拐杖,有的像數字“8”,還有的像孫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長的差不多和人一樣高。大家看了,不時發出驚訝的聲音!接著看見的是大南瓜。我從遠望去,見到一個巨大無比的“假南瓜”。可當我走近一看,天哪,這居然是一個真的南瓜,足足有一個卡車輪那么大!這又引起了同學們一陣陣驚訝的叫聲。后來,我見到了看似溫柔而又笑里藏刀的“冷面殺手”——豬籠草。
還看見了像連體兄弟一樣的香蕉,還有蓮霧樹、椰子樹等好多好多植物。我最喜歡的是帶刺的小調皮——仙人掌,上面有的接黃花,有的接紅花,真像小娃娃!全部參觀完后,我才不禁感到自己又餓又累,甘老師選了個地方吃午飯。午飯過后,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農耕年華。農耕年華真是一個讓人留連忘返的好地方。
武漢導游詞 篇2
農耕年華坐落在黃陂區武湖農場漢施公路旁,占地面積3000畝。園內農業旅游資源豐富,景色秀麗,平原、草原、丘陵、山坡、濕地、湖泊、溪流、池塘錯落有致;農耕作物品種齊全,花草瓜果滿園飄香,珍稀植物種類繁多,飛禽走獸千姿百態;各類建筑巧奪天工,鎮、村、塔、橋星羅棋布;農耕文化源遠流長,農政思想底蘊厚重。
該園系國家級生態農業觀光園。已建成金牛廣場服務區、農業科普示范區、農事農活體驗區、農具博覽游樂區、百果觀賞采摘區、藤園彩林瀏覽區、珍奇動物觀賞區、運動健身活動區、登塔眺望煙瘴區、生態濕地瀏覽區、農家美食休閑區、木屋度假會務區等十二個功能區。園內吃住行游購娛設施齊全,服務項目成龍配套,硬件軟件質量一流,是廣大市民學生旅游觀光、普及農科知識、體驗農家生活、會務休閑度假的絕佳去處。
農業風情園,自然環境保持完好,農業旅游資源豐富,景色秀麗,風光旖旎。地形地貌錯綜復雜,平原、草原、丘陵、山坡、濕地、湖泊、溪流、池塘,共處一園。園內農耕作物品種齊全,五谷蔬菜應有盡有,家禽牲畜興旺茁壯,溫室大棚布列井然。珍稀植物種類繁多,彩樹竹林色彩斑斕,青藤纏繞果實累累,花草果瓜香飄滿園。飛禽走獸競展英姿,馬鹿奔馳百鳥歌唱,孔雀開屏天鵝振翅,百雞啼鳴玉兔穿梭。園內建筑巧奪天工,墨溪古鎮古色古香,鄉村木屋別致大方,諸多橋梁各式各樣,五級寶塔巍峨雄壯。呈現出農耕園、植物園、動物園、園林園的巨幅畫卷。園內文化底蘊厚重,到處深刻著農耕文化、農政思想的歷史印記。
“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旨在成為國家級生態農業觀光園、都市農業發展園、農耕文化展示園、農家生活體驗園、農業科普教育基地、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技術培訓基地。立足于以農業高新科技為依托,以農業觀光休閑為主題,融科技農業景觀與傳統田園風光于一體,將科普教育、科技示范、農事體驗、賞花品果、采摘游樂、農耕文化展示與生產創收、深化加工、物流配送等有機結合,實現農業的特色化、生態化、設施化、科技化、高效化,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良性結合,用以解決“三農”問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延伸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推動新農村家園建設。
武漢導游詞 篇3
東湖位于武昌東郊,取其方位命名為東湖風景區,現為國家級風景區,由郭鄭湖、水果湖、喻家湖、湯湖、牛巢湖五個湖泊組成。它是一個自然湖,自然環境優越,在4.8萬畝的水域中,生長著魚類十八科六十七種,淡水魚中以武昌魚最為名貴。武昌魚是鳊魚的一種,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產,鄂州古稱武昌,所以俗名為武昌魚。東湖年產魚500余萬斤。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于東湖聽濤區的南端,占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行吟閣位于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屈原名平(公元前340—前278年),戰國時期秭歸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偉大的愛國詩人。初輔楚懷王,做過三閭大夫。他向楚懷王提出一系列正確的的治國方針,對內實行舉賢授能的進步政策,對外實行聯齊抗秦的戰略主張,使楚國雄踞南方,一度強盛,后遭小人讒言離間,楚懷王疏遠屈原,將其放逐漢北。楚襄王繼位后更加昏庸,將屈原放逐到更遠的江南,永遠不得過問朝政。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浪生活的屈原,已是六十二年,他目睹國破家亡,滿懷悲憤,于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游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于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占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后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于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磨山位于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游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臺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武漢導游詞 篇4
有一回,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武漢。我們坐了兩個小時的汽車,下午五點鐘就到了武漢,住進了寶豐賓館。
第二天早上,我們睡到九點鐘才起床。我問爸爸:“今天上午打算干什么?”爸爸回答到:“咱們去動物園玩一上午,好不好?”我和媽媽說:“好!”。動物園里面真是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才進去了。先看海獅表演,一只叫瑪亞的小海獅,和一位飼養員一起站到了表演臺上。飼養員命令它在水中轉圈。小瑪亞轉了幾個圈,立刻游到中心,往上一跳,碰到了掛在白線上的大紅球。我們觀看得人掌聲不斷的拍著手。小瑪亞游到表演臺上。飼養員把一個小球放在小瑪亞的鼻子上,放了三分鐘,飼養員就把球和柱子拿下來。更加高的難度又來了。飼養員把單杠一個個橫排豎著擺,又把球放在小瑪亞的鼻子上,小瑪亞碰到一個單杠就把球往上一頂,走過單杠,再把球給接住。小瑪亞一直這樣的走著,直到走過了六個單杠,碰到了籃球框,小瑪亞把球往前一頂,球進了!大家看了都情不自禁的拍著掌,大聲說好。我對爸爸、媽媽說:“海獅表演真有趣!”
看完海獅表演,我們又去看了熱帶魚、金魚、丹頂鶴、孔雀、金錢豹、野豬、斑點狗、老虎、大狼、黑猩猩、猴子、鸚鵡……
第三天,我們到黃鶴樓去玩,我們在一些房子里,看見了很多奇形怪狀的小石頭和大石頭。爸爸說:“我們前面的那座樓就是黃鶴樓。”我說:“我們去爬樓吧!”爸爸和我一直走著,看到了吉祥大鐘又看到了黃鶴樓。我說:“我們先看大鐘吧!”爸爸說:“好。”我一上去,就看到一個大葫蘆。我跑到吉祥大鐘那兒,看到很多很多的人在投硬幣。
我決定去爬黃鶴樓,我說:“我們去爬黃鶴樓吧。”我們一進樓,就看到墻上有很多壯觀的畫面。一直到最頂樓層,我和爸爸轉了一圈,就下樓了。
武漢真好玩,我下次一定要再來玩一次。
武漢導游詞 篇5
下了火車,看著這個酷熱的城市,我不禁感嘆:果然是武漢! “武漢”這個名字總給人一種熱鬧、干燥的感覺。
下車以后,我們連忙打起了傘,身上瞬間出了大滴大滴的汗,眼睛再也睜不大,因為太陽太大了。 武漢人也多。下了火車后,我們找了一輛客車,準備乘坐它去賓館。可是,剛來了一輛公共汽車,旁邊的人就一波一波地擠上來,讓我不住地前進、后退;前進、后退。看著這一片黑黑的“草原”(人們的頭發),我又發出一聲感嘆:人真多啊!還有一點,不知去過武漢的人有沒有同感。那就是——廣告特多!你看,出租車后面,有一個長條兒的顯示屏,上面寫著各種各樣兒的廣告。什么“今日優惠,不可錯過!”什么“XX培訓班招生,學英語,就選!”而且他們連公交車上也沒放過:前面有一個長方形的顯示屏,上面也有廣告。還有酒店里、家具上、車站旁……等等,不可計數。
我們還去了武漢的一些著名景點。首先去的是有著“天下江山第一樓”美譽的黃鶴樓。樓內第一層大廳的正面墻壁,是一幅表現“白云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制品。二至五層的大廳都有其不同的主題,在布局、裝飾、陳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東湖。我們從大門進去,看見了一個“異國風情園”里面的建筑、植物和雕像都令我耳目一新。一座小房子旁,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后面的池塘把他們襯托得更美麗,更幸福。我也忍不住了,在那兒拍了幾張照片。 往前走,你會發現還有“峽谷漂流”和“瘋狂的老鼠”游戲。聽著人們從里面傳出來的一聲聲驚叫,沒有人能夠再抵擋得住這些誘惑了,紛紛沖進去,爽了一把,過足了癮。
我們去東湖是在下午,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夕陽下的東湖波光粼粼,閃耀著金色的光。游船默默地飄在上面,倒影不住地搖晃著。周圍的綠樹襯托著東湖,沒有人們的喧嘩聲,只有人們會心的微笑。 我不僅去了黃鶴樓和東湖,還去了湖北省博物館和辛亥革命紀念館,它們也使我受益匪淺。 武漢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熱干面。它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欲。但是,為什么只叫熱干面而不叫別的名字呢?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里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后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么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干面"。
這次武漢游,我不僅飽覽了武漢的江山,還品嘗了武漢的美食。真是一次愉快而且有意義的旅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