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文明演講稿(精選3篇)
提倡文明演講稿 篇1
古人云: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禮儀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語言是心靈的“外衣”,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與文明程度。
為進一步提高機關的文明程度和機關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營造友善親民的辦公環境,提升文明素質,樹立旅游干部職工良好形象,我們倡議全局干部職工要努力做到:
1、做學習文明禮貌用語的表率。要認真學習,熟記“十字”基本文明用語和18句接待文明用語,并能做到運用自如。
2、做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的表率。要強化文明意識,使用文明用語,規范文明行為,將文明禮貌用語自覺運用到辦公待人接物處事的各個環節,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優良的文明素質展示在人民群眾面前,樹立旅游局干部職工的良好形象。
3、做宣傳文明禮貌用語的表率。要積極主動地向身邊的干部職工群眾宣傳文明禮貌用語,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推廣文明用語、改善服務態度、提高辦事效率的主力軍作用,以推動全局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的普及,努力營造文明、廉潔、高效的辦公環境。
4、做監督文明禮貌用語的表率。要進行自查自糾,找出自己的不文明言行并加以改正,要加強檢查監督,及時發現身邊人的不文明言行并督促改正,使文明用語得到普及并內化成每個干部職工的一種內在素質。
全體干部職工,讓我們共同努力,自覺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自覺改正與現代文明和崗位要求不相適應的言行,做一個有文明道德修養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讓文明禮貌用語伴全區旅游事業發展同行!
提倡文明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勿以善小而不為》。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作為教師,就要從自身做起,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開。教師自己做到位了,學生就很自覺了,學校校容校貌的一點點改變。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里,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必然會使社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提倡文明演講稿 篇3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文明學生,創文明龍城”。
這幾天,我一直在翻閱各種辭書,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弄懂什么是文明。厚厚的工具書告訴我:文明,即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物質文明眾所周知,免不了關乎吃喝拉撒睡;而精神文明可深奧得多,指的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再往深究,我豁然開朗,對我們學生而言,通俗地說,文明,便是禮貌的兄弟;是守紀的姐妹;是知識的鄰居;是整潔的朋友;是關愛的良師。文明,是綻放在華夏大地上一朵絢麗的奇葩,它穿越漫漫歷史長河,微笑著向我們走來,她以博大精深的內涵哺育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從勝利走向勝利,從輝煌走向輝煌.
就拿我們龍城高中來說吧,文明之花處處盛開。高大的教學樓,整潔的宿舍區,這是文明;綠草如茵的操場,繁花似錦的走廊,這也是文明;拼搏向上的學生,諄諄教誨的教師,這還是文明;親如兄弟的同學情,勝似母子的師生誼,這更是文明。龍城高中,成了名副其實的育人搖籃;龍城高中,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習沃土;龍城高中,成了名副其實的文明殿堂。
然而,靜心細想,龍城燦爛的文明背后,也隱藏著些許的黯然。你瞧:干凈的過道上,為什么突然出現一塊果皮?教學大樓的墻根,為什么突然會飄下一片紙屑?整齊的飯堂隊伍,為什么引起一陣_?安靜的教室,為什么不時會傳來一句粗言臟話?不文明的行為還可以列舉許多,可悲的是我們許多學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試問,穿著拖鞋或背心去上課這文明嗎?課堂上把鞋子脫掉露出有點氣味的雙腳這文明嗎?在宿舍的門前光著膀子看風景這文明嗎?在球場上粗暴地把低年級的同學趕走這文明嗎?把學校櫥窗中的圖片據為己有這文明嗎?將閱覽室雜志的某一頁撕下帶走這文明嗎?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驕子,是人類文明的承傳者,那就讓一切不文明的意識和舉止遠離我們,遠離我們的校園吧。文明學校需要文明學生,文明學生光耀文明學校。有一位先哲曾說過:“只要每一個人是對的,那整個世界就一定是對的”。我們也可以說:“只要每個人是文明的,那整個龍城高中就是文明的”。作為一名龍城學生,我們必須堅信,:
理想,只有在創造校園文明中才能閃光;
追求,只有在創造校園文明中才有意義;
才華,也只有在創造校園文明中才能實現!
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莊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只飛翔的海鳥。那么,文明就是那穹頂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文明,生命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沒有文明,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做文明學生,造文明龍城吧,讓我們的聰明才智綻放出更加燦爛的龍城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