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導(dǎo)游詞(精選20篇)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
孟達天池,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東部的孟達森林植物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北靠黃河積石峽,東鄰甘肅,南面和西面屬東風(fēng)、清水、道幃三鄉(xiāng),總面積95.4平方公里。從孟達山腳起步,沿山路攀登,二三個小時即可到達天池。池周有飛來峰、臥虎峰、回音崖、一線天、五子拜佛石、蛤蟆石、天然大壩以及奇松、山泉、飛瀑許多景點,湖光山色非常幽美。
孟達天池水域面積三百畝,蓄水量為三百萬立方米,平均水深為一十七樣,海拔為二千五百零四米,周圍分布有野生植物五百三十七種,野生動物六十余種,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西雙版納”。繼而前往,便是孟達林區(qū)腹地。
天池導(dǎo)游詞 篇2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站在了長白山的山頂,我們的腳邊,我們的眼前,就是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的長白山天池。
它是長白山最具風(fēng)姿,最為壯麗,最具有神秘色彩,也是最具人文色彩的自然景觀。
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火山錐體頂部,是一座破火山口,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積水而成糊。水面海拔高度為2189.1米,最深達373米,平均水深204 米,為東北地區(qū)最高的水體,中國最深的天然湖。略呈橢圓形,南北長4.40公里,東西寬3.37公里。集水面積21.40平方公里,水面面積9.82平方公里,水邊周長13.11公里。總蓄水量20.40億立方米。
天池古有“圖們泊”之稱,那是萬水之源的意思,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三條大江的源頭。而這三條大江,就是滋潤東北亞大地的主要水系。
天池的特別之處和神奇之處在于,它只有出水而沒有入水,卻千年不絕地流淌著。古人說它的水來自海上,故稱海眼。
天池還有一大奇迷,那就是天池怪獸之迷。其傳說和見聞早有流傳,文字記載始見于100多年前,近年源源不斷傳出有人看到天池怪獸出沒的消息,使得這個世界之迷和世紀(jì)之迷愈演愈烈,相關(guān)情況,我將專門向各位做介紹。
自古以來,人們對長白山天池的頂禮膜拜,并不是因為人們對長白山的崇仰。試想,長白山雖然威嚴(yán)如儀,統(tǒng)領(lǐng)東北亞眾山和大地,但是,如果沒有了山頂?shù)奶斐兀艹蔀樽虧櫀|北亞大地的母親一樣的大山嗎?沒了源頭就沒了河流,沒了河流就沒了生命。人們不遠千里萬里來看長白山,為什么非要歷盡千辛萬苦登上山頂呢?為的就是一睹這哺育大地萬物乳的源頭——長白山天池。而天池里的水,也正像母親的乳汁來自母親的體內(nèi)一樣,來自大地的內(nèi)部,源源不斷,流淌不息。這難道是一個巧合嗎?難道這不是人類固有的尋根、尋母、尋找生命之源的情結(jié)所系嗎?
自古以來,人們崇仰長白山天池,敬畏長白山天池,是按國人最高的崇拜境界——對龍的崇拜——來崇拜天池的,稱天池為龍宮的說法比比皆是。
劉建封在《長白山江山岡志略》中說:有獵者四人至釣鰲臺,見芝盤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項多須,低頭搖動如吸水狀。眾懼登坡,至半,忽聞轟隆一聲,回顧不見,均以為龍,故又名龍?zhí)丁?/p>
又云,池中雷聲時作,音同炮彈,百里外猶聞其聲,俗呼為龍宮演操。
又云,平時水聲澎湃,響如鳴金戛玉,俗呼為龍宮鼓樂。
又云,每年三月間,陡有黑云自西北來,大雨雹至天池不見。閱數(shù)日,忽由池中突起五色云,向東南而去,惟黑白兩色居后。迨十?dāng)?shù)日,見云自東南飛來,仍入池內(nèi),而黑云不在其中。相傳,黑龍江龍王會同天池龍王,朝宗東海云。
現(xiàn)在,根據(jù)所有資料表明,人們不僅是對龍的崇拜而稱天池為龍宮,聯(lián)系到當(dāng)前所傳的天池怪獸出沒池中,再聯(lián)系到世界上對于恐龍滅絕的定論已被我國中華龍鳥化石的出土所打破,加上天池怪獸又像恐龍,可不可以想象,天池里的所謂怪獸,就是億萬年前的恐龍的后代呢?
關(guān)于這方面,我下面介紹到天池怪獸時,再做探討。
天池導(dǎo)游詞 篇3
八仙座:縻龍樁一邊的這塊巨石上,是不是排有八個座位?這塊巨石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老龍王為了調(diào)教頑劣的小白龍,邀請?zhí)焐系陌宋簧裣桑簼h鐘離、李鐵拐、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等,下凡“大峽谷”分別對小白龍傳經(jīng)布道。八仙駕祥云落下坐于這一塊巨石上,便形成了眼前的“八仙座”景觀。
龍須潭:傳說,小白龍經(jīng)八位神仙的苦口婆心地調(diào)教,改變了許多,成熟了許多。為了回報當(dāng)?shù)匕傩諏Α褒垺钡淖鸪纾瑥浹a自己以前所犯下的過錯,也開始協(xié)助老龍王替百姓們降臨祥瑞,興動云霧,呼風(fēng)喚雨。一次,山上的一塊巨石因風(fēng)化從山頭滾落下來,說時遲,那時快,小白龍見此情形,從水中一躍而出,用龍須拖住了滾動的巨石。請大家仔細地看一看,這巖石上布滿的青藤,是不是十分像龍須呢?
聰明泉:聰明泉是傳統(tǒng)的石砌臺式結(jié)構(gòu),井上有專供提水的緊箍的木桶。相傳,小木蘭自小是由外婆帶養(yǎng),在外婆家生活了10余個年頭,可以說是喝這一口井的水長大。相鄰的村民們見小木蘭天資聰穎,無論是學(xué)武,還是習(xí)文,每一樣都是那么出類拔萃、無與倫比。于是,大家就認為木蘭外婆家門前的這口井非同尋常,便不約而同地都紛紛到這一口井里來提水飲用,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蘭一樣聰慧。后人,由此把這一口井取名為“聰明泉”。從此,聰明泉的故事是不脛而走,在黃陂境內(nèi)是名聞遐邇。據(jù)說此后,還有許多人利用此泉水來除污治病,把它轉(zhuǎn)換成了高附加質(zhì)的“科技產(chǎn)品”。
大天池:請大家能再一鼓作氣,爬完最后的幾級臺階,我們就抵達了景區(qū)的制高點“大天池”。這里的海拔有506米,池水面積有360多畝。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環(huán)抱于幽靜的大山,蔥綠的森林中的“大天池”,是不是像一塊巨大透明的碧玉呢?
滑草:大天池斜斜的草坡上,那九道窄窄的綠色滑道,是不是像一簾簾橫空下瀉的瀑布呢?這便是景區(qū)新增添的娛樂項目——高臺滑草。游人從100多米高處一溜兒滑下來,那感覺是既驚險又刺激。膽子大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尋求這一刺激的機會喲!從100多米高處向下看,讓你會感到頭昏目眩。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游客,最好還是掛一掛眼科,一旁靜心地觀賞為好。
爬了這么久的山我想大家都應(yīng)該有點累了吧,那么我們就先休息一會兒.休息的空檔呢,我想為大家唱一支歌,如果唱得好請大家不要吝嗇您的掌聲,唱得不好呢,大家可不要把我推到天池里去了啊,天池可是仙女才有資格洗澡的地方,那樣就太便宜我啦!
天池導(dǎo)游詞 篇4
木蘭天池是國家4A級景區(qū),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景區(qū)面積13平方公里, 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 個南北走向,長達十余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木蘭天池風(fēng)景區(qū)位于黃陂區(qū) 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僅55公里,距天河機場僅45公里。整個景區(qū)占 地面積4800畝,分為風(fēng)景游覽區(qū)和休閑度假區(qū)。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 大別山南麓一脈,這里溝壑縱橫,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斷,呈現(xiàn)的是 一種山水交融的濕地生態(tài)。景區(qū)內(nèi)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可 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特別是高山環(huán)抱的天池水如明鏡, 清澈見底。游 船踏浪,駛過青山白云倒映的池水,仿佛來到人間仙境。
外婆園:醉心的兒歌,又從這里唱起,搖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雙手 將我抱,我在懷里睡覺覺……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外婆橋。相傳當(dāng)時朱馮山 一帶時發(fā)山洪,溝中流水濤濤,往來人等十分不便。勤勞善良的外婆每天上 山砍柴,省吃儉用,積累了一些錢,修了這座橋。鄉(xiāng)民們就叫它外婆橋,這 座橋就是按原來的樣子修復(fù)的。
朱家山寨:地處木蘭天池景區(qū)整個游線的中上段,是連接木蘭天池山水 浪漫園區(qū)和高峽風(fēng)情園區(qū)的唯一就餐點,從入口處的停車場到達此處需要大 約2個小時的行程.朱家山寨現(xiàn)在農(nóng)戶25戶,基本上每家都開有農(nóng)家往宿和農(nóng) 家土灶飯,一般適合一家?guī)卓谠诖酥胁?
龍須潭:傳說版:小白龍經(jīng)木蘭訓(xùn)服和八洞神仙苦口婆心調(diào)教,惡習(xí)大 改,樂以助人。他經(jīng)常興云動霧、呼風(fēng)喚雨,拯救黎民百姓,一天,人們正在大峽谷踏表戲水,忽然山上的一塊風(fēng)化石松動,骨碌碌從上面滾落下來, 眼看就要砸在人們的頭上,說時遲,那時快,小白龍見狀從水中一躍而起, 用龍須繞住了滾落的山石,你們看,青藤纏繞的青石板上,小白龍的龍須還 清晰可見。真乃是:修成正果萬人仰,龍須潭上留美名。
聰明泉:聰明泉是傳統(tǒng)的石砌臺式結(jié)構(gòu),井上有專供提水的緊箍的木桶 。相傳,小木蘭自小是由外婆帶養(yǎng),在外婆家生活了10余個年頭,可以說是 喝這一口井的水長大。相鄰的村民們見小木蘭天資聰穎,無論是學(xué)武,還是 習(xí)文,每一樣都是那么出類拔萃、無與倫比。于是,大家就認為木蘭外婆家 門前的這口井非同尋常,便不約而同地都紛紛到這一口井里來提水飲用,寄 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蘭一樣聰慧。后人,由此把這一口井取名為“聰 明泉”。從此,聰明泉的故事是不脛而走,在黃陂境內(nèi)是名聞遐邇。據(jù)說此 后,還有許多人利用此泉水來除污治病,把它轉(zhuǎn)換成了高附加質(zhì)的“科技產(chǎn)品”。
天梯滑道:婉延起伏的大理石砌就的滑道,似蒼龍,如彩帶在山間游曳 。游客坐上帆布滑坐墊,之字形地向山下滑去。你的身體隨著滑道的彎曲變 化,而不停地變換著各種姿勢。就像騎上了一匹脫僵奔騰的野馬,讓你的腦 中一片空白,心臟一下塞到了咽喉。當(dāng)然,游客在迂回曲折的滑道上,體驗 貼地飛行的驚險和刺激的同時,還可以一覽天池的秀麗風(fēng)光。這一個娛樂項 目,不僅讓你在娛樂中獲得新奇、刺激和放松,還能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新 感覺。
快樂滑草:天池斜斜的草坡上,那九道窄窄的綠色滑道,是不是像一簾 簾橫空下瀉的瀑布呢?這便是天池的娛樂項目高臺滑草。從100多米高處 一溜兒滑下來,那感覺是既驚險又刺激。膽子大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尋求 這一刺激的機會喲!100多米高處向下看,讓您會感到頭昏目眩。有心臟病 、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游客,最好還是掛一掛眼科,一旁靜心地觀賞為佳。
飛索:是一種新興的娛樂項目,被稱之為極限運動。穿戴柔性的皮具褲 ,懸坐在有滑動小輪的吊架下,以斜拉的兩根鋼繩為軌道,利用地心引力從 高處向低處飛速滑下。滑索運動充滿了速度感和刺激性,幾千米的天池水面 數(shù)秒種就一滑而過,讓乘坐得您體會到凌空飛渡的新奇感受,恍如自己成了 踏云而飛的散花仙女;從天而降的天兵天將。
天池導(dǎo)游詞 篇5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站在了長白山的山頂,我們的腳邊,我們的眼前,就是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的長白山天池。
它是長白山最具風(fēng)姿,最為壯麗,最具有神秘色彩,也是最具人文色彩的自然景觀。
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火山錐體頂部,是一座破火山口,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積水而成糊。水面海拔高度為2189.1米,最深達373米,平均水深204 米,為東北地區(qū)最高的水體,中國最深的天然湖。略呈橢圓形,南北長4.40公里,東西寬3.37公里。集水面積21.40平方公里,水面面積9.82平方公里,水邊周長13.11公里。總蓄水量20.40億立方米。
天池古有“圖們泊”之稱,那是萬水之源的意思,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三條大江的源頭。而這三條大江,就是滋潤東北亞大地的主要水系。
天池的特別之處和神奇之處在于,它只有出水而沒有入水,卻千年不絕地流淌著。古人說它的水來自海上,故稱海眼。
天池還有一大奇迷,那就是天池怪獸之迷。其傳說和見聞早有流傳,文字記載始見于100多年前,近年源源不斷傳出有人看到天池怪獸出沒的消息,使得這個世界之迷和世紀(jì)之迷愈演愈烈,相關(guān)情況,我將專門向各位做介紹。
自古以來,人們對長白山天池的頂禮膜拜,并不是因為人們對長白山的崇仰。試想,長白山雖然威嚴(yán)如儀,統(tǒng)領(lǐng)東北亞眾山和大地,但是,如果沒有了山頂?shù)奶斐兀艹蔀樽虧櫀|北亞大地的母親一樣的大山嗎?沒了源頭就沒了河流,沒了河流就沒了生命。人們不遠千里萬里來看長白山,為什么非要歷盡千辛萬苦登上山頂呢?為的就是一睹這哺育大地萬物乳的源頭——長白山天池。而天池里的水,也正像母親的乳汁來自母親的體內(nèi)一樣,來自大地的內(nèi)部,源源不斷,流淌不息。這難道是一個巧合嗎?難道這不是人類固有的尋根、尋母、尋找生命之源的情結(jié)所系嗎?
自古以來,人們崇仰長白山天池,敬畏長白山天池,是按國人最高的崇拜境界——對龍的崇拜——來崇拜天池的,稱天池為龍宮的說法比比皆是。
劉建封在《長白山江山岡志略》中說:有獵者四人至釣鰲臺,見芝盤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項多須,低頭搖動如吸水狀。眾懼登坡,至半,忽聞轟隆一聲,回顧不見,均以為龍,故又名龍?zhí)丁?/p>
又云,池中雷聲時作,音同炮彈,百里外猶聞其聲,俗呼為龍宮演操。
又云,平時水聲澎湃,響如鳴金戛玉,俗呼為龍宮鼓樂。
又云,每年三月間,陡有黑云自西北來,大雨雹至天池不見。閱數(shù)日,忽由池中突起五色云,向東南而去,惟黑白兩色居后。迨十?dāng)?shù)日,見云自東南飛來,仍入池內(nèi),而黑云不在其中。相傳,黑龍江龍王會同天池龍王,朝宗東海云。
現(xiàn)在,根據(jù)所有資料表明,人們不僅是對龍的崇拜而稱天池為龍宮,聯(lián)系到當(dāng)前所傳的天池怪獸出沒池中,再聯(lián)系到世界上對于恐龍滅絕的定論已被我國中華龍鳥化石的出土所打破,加上天池怪獸又像恐龍,可不可以想象,天池里的所謂怪獸,就是億萬年前的恐龍的后代呢?
關(guān)于這方面,我下面介紹到天池怪獸時,再做探討。
天池導(dǎo)游詞 篇6
親愛的朋友,隨著滾滾車輪,轉(zhuǎn)眼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宏偉壯麗的天山腳下,這里雪峰插云,重巒疊嶂,危崖聳立,峽谷相連,林木蔥郁,花草滿坡,泉水淙淙,空氣清新,這里居住著勤勞勇敢的哈薩克牧民,大家可以領(lǐng)略到粗獷豪放的哈薩克風(fēng)情。
從進山開始,天山自然風(fēng)景大體分為4個自然景觀帶:低山帶,低山針葉林帶,高山亞高山帶,冰川積雪帶。走進天山就不難發(fā)現(xiàn),天山上的樹木繁茂,種類繁多,而且大多生長在天山的北坡,這是由于新疆上空的水汽主要來自西風(fēng)氣流和北風(fēng)氣流,高大的天山能夠截留較多的高空氣流,在迎風(fēng)坡降水多些,也就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觀。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大家神往已久的天池,寬廣的湖面呈半月形,湖面海拔1980米,南北長3000余米,東西最寬處為1500米,旺水時面積達4.9萬平方公里,最深處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這是一座200萬年以前第四紀(jì)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其北岸的天然堤壩就是一道磧垅。
天池是神話中的瑤池仙境,傳說3000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與西王母歡宴高歌,留下千古佳話。唐詩人李商隱曾以此作詩,“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天池還是西王母舉行蟠桃盛會的地方,也是她在人間唯一的一處道場。還有傳說,天池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
天池導(dǎo)游詞 篇7
長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夏融池水湛藍;冬凍冰面皓白,被16座山峰環(huán)繞,僅在天豁峰和觀日峰間有一狹道池水溢出,飛瀉成長白瀑布。
長白山形成于1200萬年前地質(zhì)造山運動,經(jīng)過多次噴發(fā)而拓成了巨型的傘面體,當(dāng)火山休眠時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橢圓型,南北長4.4千米,東西寬3.37千米。集水面積21.4㎞²,水面面積9.82㎞²,水面周長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天池水溫為0.7℃-11℃,年平均氣溫7.3℃。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的長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國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積水最深的高山湖泊。現(xiàn)為中朝兩國的界湖。
柔美的天池白云繚繞,五色斑斕波光嵐影,群峰環(huán)抱,蔚為壯觀。天池湖水清澈碧透,一平如鏡;周圍16座奇異峻峭的山峰臨池聳立,倒映湖中,波光巒影,蔚為壯觀。天池上空流云急霧變幻莫測,時而云霧飄逸,細雨蒙蒙,“一片汪洋都不見”;時而云收霧斂,天朗氣清,繪出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絕妙天池景觀。天池孤懸天際,沒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終年外流不息,使人倍感神秘。很久以來,傳說池中潛伏著一條“龍”,長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龍吐出來的水,因此,天池又叫龍?zhí)叮斐厮环顬槭ニ?/p>
天池還有“龍?zhí)?rdquo;、“海眼”之說,所謂“海眼”說是其與大海相通達,常有神龍出沒。《長白山江崗志略》記載:“天池,在長白山頂…群峰環(huán)抱,池高約二十里,故名為天池。土人云:池水平日不見漲落,每至七日一潮,競其與海水相呼吸,又名海眼。又云:天池水清淺處,可以行人”。又“數(shù)年前有獵夫自碧螺山下,渡至補天石旁,其中有熱如湯泉,冷如冰海之處,五步外即深不可測,以足試之,滑膩異常,又名溫涼泊”。
天池中似有上古神獸,清代《長白山江崗志略》中記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近些年出沒比較頻繁。只是,天池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高山湖泊,四周被16座群峰圍拱、草木不生,自然環(huán)境險惡;水中有機質(zhì)及浮游生物極少,但在乘槎河里,也發(fā)現(xiàn)有生命體存在,個體并不大。它們是如何在生物鏈的頂端來生存的,是個叫人琢磨不透的迷。
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錐的頂部,這里四季風(fēng)光迷人,是來長白山的必游之地。登上山頂可見群峰疊嶂、氣勢恢宏,十六座山峰簇擁著一潭平靜的湖水,在藍天晴空的映照下,湖水深邃幽藍,格外迷人。盛夏是觀天池的最佳時節(jié),因云霧相對較少,一睹天池真容的機會較大。
天池導(dǎo)游詞 篇8
孟達天池在青海省東部循化撤拉族自治縣東部,孟達天池自然保護區(qū)1980年建立,面積9544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水源涵養(yǎng)林。孟達天池面積約300畝,池水清澈碧澄與藍天一色,群峰倒影,隨波微動。湖中水鳥飛翔,魚兒舒然游動。孟達天池是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20xx年4月批準(zhǔn)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西雙版納”,是青海省避暑、療養(yǎng)和旅游勝地。
孟達天池自然保護區(qū)1980年建立,20xx年4月批準(zhǔn)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西雙版納”,是青海省避暑、療養(yǎng)和旅游勝地。
面積9544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水源涵養(yǎng)林。孟達天池面積約300畝,池水清澈碧澄與藍天一色,群峰倒影,隨波微動。湖中水鳥飛翔,魚兒舒然游動。
保護區(qū)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地質(zhì)構(gòu)造屬阿沁卡金——當(dāng)蕊五臺隆起帶。地貌為黃土丘陵,切割破碎,多陡坡,懸崖峭壁,溝谷狹窄,呈“V”字型。由于保護區(qū)四周群峰突起,削弱了干冷氣流的侵襲,又迎著東南氣流,區(qū)內(nèi)氣候溫和,多雨。年均溫5.4℃。地形相對高差大,致使氣候有暖溫性、溫性和寒性各種特征。年降水量622.7毫米,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9%。
區(qū)內(nèi)有五條河溝,由南向北流入黃河。在木場溝中部有天然湖泊——孟達天池,面積近20公頃,平均水深10米,蓄水200~300萬立方米。天池東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壩”,長200多米,高出水面50~70米,壩體為冰川退縮后形成的終磧堤,天池東南部有10米多高,7~8米寬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冬季則成冰瀑。
孟達的天池比長白山天池和天山山腰的天池小得多。但它有自己的特點。長白山天池周圍是水山筑成的幾乎是寸草不生的幾座山峰,天山的天池外面較遠的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嶺云杉林,而孟達的天池卻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團團的包圍起來,從池邊到山頂,全被森林覆蓋。池水也與眾不同,長白山天池的水最美,有各種各樣的藍色,而且圖案隨著天空中云塊的移動而不斷變化;天山的天池則是一種藍色;孟達天池的水卻是綠色的,幾乎和四周森林的顏色相同。
天池導(dǎo)游詞 篇9
浪漫山水景園,景區(qū)內(nèi)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特別是高山環(huán)抱的天池水如明鏡, 清澈見底。游船踏浪,駛過青山白云倒映的池水,仿佛來到人間仙境。
高峽人家景園,主要由朱家山寨、草原人家、動感河灣以及木蘭外婆家組成。在這里,游人既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高峽人家風(fēng)情,又可品味到濃濃的木蘭文化。
森林公園景園,總面積250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100%,各種珍貴的動植物達1000000多種。這里也是三峽瀕危植物保護培育基地,有十幾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在此落戶。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游客進行森林沐浴的最佳去處。沿路穿插其中集驚險、刺激、娛樂于一體的參與性游戲項目讓游人盡情徜徉在大自然懷抱的同時,也放飛了心情。
木蘭天池已啟動三期改造項目工程,打造“生態(tài)、四季、不夜、人文、中國”的天池,創(chuàng)建黃陂首個5A級景區(qū)。
四大項目分別是:1:森林火車 近5公里長,位于木蘭天池三期的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游客可乘火車感受千奇百怪的森林景觀,享受“森林浴”。2:活水峽谷 整合山、水、峽谷等資源,形成落差400米左右、4公里長,包括涓涓細流、漫天飛瀑等各種姿態(tài)的水景生態(tài)奇觀。3:水上游樂 1.5萬畝水面上,引進一批數(shù)百萬元的高檔次空調(diào)游船,打破冬、夏等季節(jié)影響,與景觀島、岸形成水上游樂區(qū)。4:天池古鎮(zhèn) 建設(shè)新農(nóng)村“創(chuàng)新版”,面積近千畝,位于景區(qū)入口地區(qū),可泊車1500輛,5年后常住居民達萬人,建成類似有活水的麗江古城。
黃陂區(qū)以木蘭天池為龍頭,整合區(qū)內(nèi)“木蘭八景”等景區(qū)景點,共用“中國木蘭”品牌,形成黃陂旅游集散中心,3年后實現(xiàn)上市。
同時,位于前川街道的中國木蘭城項目投資42億,已召開論證會,正與一家省內(nèi)投資企業(yè)洽談協(xié)議。據(jù)悉,木蘭城根據(jù)《木蘭辭》描述,建設(shè)東、西、南、北四市,配套建設(shè)木蘭紀(jì)念館、藝術(shù)館等人文設(shè)施。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0
長白山天池又稱白頭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內(nèi)。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之源。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高,水面海拔達2150米,所以被稱為“天池”。長白山位于中、朝兩國的邊界,氣勢恢宏,資源豐富,景色非常美麗。在遠古時期,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據(jù)史籍記載,自16世紀(jì)以來它又爆發(fā)了3次,當(dāng)火山爆發(fā)噴射出大量熔巖之后,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xiàn)在的天池。而火山噴發(fā)出來的熔巖物質(zhì)則堆積在火山口周圍,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nèi),9座在我國境內(nèi)。這9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
【形狀】
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里,它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湖面面積10平方公里,海拔2194米,平均水深204米。據(jù)說中心深處達373米。在天池周圍環(huán)繞著16個山峰,天池猶如是鑲在群峰之中的一塊碧玉。這里經(jīng)常是云霧彌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麗面容的。
天池蓄水20億立方米,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水庫,天池的水一是來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地下泉水。天池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環(huán)繞之中,使人如臨仙境。不過,長白山氣候瞬息萬變,使得天池若隱若現(xiàn),故繪出了天池“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絕妙景象。
【位置】
長白山天池是中國最深的湖泊,為1720xx年火山噴發(fā)后的火口積水而成,高踞于長白山主峰白頭山(海拔2691米,為東北最高峰的山)之巔。湖面海拔2155米,面積9.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為中朝兩國界湖。湖周峭壁百丈,環(huán)湖群峰環(huán)抱。這里氣候多變,常有蒸氣彌漫,瞬間風(fēng)雨霧靄,宛若縹緲仙境。晴朗時,峰影云朵倒映碧池之中,色彩繽紛,景色誘人。曾盛傳湖中有怪獸,轟動一時,至今仍為一謎。周圍有小天池鏡湖、長白溫泉帶等諸多勝景。
天池的水從一個小缺口上溢出來,流出約1000多米,從懸崖上往下瀉,就成著名的長白山大瀑布。長白山除了天池和長白山瀑布外,還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邊有一個小天池,又叫長白湖,水也的碧藍的。在樹林間的岳樺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云瀑布,規(guī)模也不小。此外,在長白瀑布不遠處不遠還有長白溫泉,這是一個分布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溫泉群,共有13眼向外涌水。
【天池的水】
長白山天池又稱白頭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內(nèi)。 長白山位于中、朝兩國的邊界,氣勢恢宏,資源豐富,景色非常美麗。在遠古時期,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據(jù)史籍記載,自16世紀(jì)以來它又爆發(fā)了3次,當(dāng)火山爆發(fā)噴射出大量熔巖之后,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xiàn)在的天池。而火山噴發(fā)出來的熔巖物質(zhì)則堆積在火山口周圍,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nèi),9座在我國境內(nèi)。這9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
天池雖然在群峰環(huán)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卻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它大體上呈橢圓形,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面積9.82平方公里,周長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為204米,最深處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總蓄水量約達20億立方米。
史料記載天池水“冬無冰,夏無萍”,夏無萍是真,冬無冰卻不盡然,冬季冰層一般厚1.2米,且結(jié)冰期長達六、七個月。不過,天池內(nèi)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長150米,寬30 - 40米,水溫常保持在42攝氏度 ,隆冬時節(jié)熱氣騰騰, 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將天池叫溫涼泊。
【天池巖石】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巖石。天池水中原本無任何生物,但近幾年,天池中出現(xiàn)一種冷水魚——虹鱒魚,此魚生長緩慢,肉質(zhì)鮮美,來長白山旅游能品嘗到這種魚,也是一大口福。據(jù)說天池中的虹鱒魚是北朝鮮在天池放養(yǎng)的。不時聽到有人說看到有怪獸在池中游水。有關(guān)部門在天池邊建立了“天池怪獸觀測站”,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并拍攝到珍貴的資料,證實確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體是何種生物,目前尚不明朗。 他們對天池的水進行過多次化驗,證明天池水中無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沒有生物,若有怪獸,它吃什么呢?這一連串的疑問使得天池更加神秘美麗,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觀賞。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1
長白山天池又稱白頭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內(nèi)。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之源。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高,水面海拔達2150米,所以被稱為“天池”。長白山位于中、朝兩國的邊界,氣勢恢宏,資源豐富,景色非常美麗。在遠古時期,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據(jù)史籍記載,自16世紀(jì)以來它又爆發(fā)了3次,當(dāng)火山爆發(fā)噴射出大量熔巖之后,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xiàn)在的天池。而火山噴發(fā)出來的熔巖物質(zhì)則堆積在火山口周圍,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nèi),9座在我國境內(nèi)。這9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
【形狀】
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里,它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湖面面積10平方公里,海拔2194米,平均水深204米。據(jù)說中心深處達373米。在天池周圍環(huán)繞著16個山峰,天池猶如是鑲在群峰之中的一塊碧玉。這里經(jīng)常是云霧彌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麗面容的。
天池蓄水20億立方米,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水庫,天池的水一是來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地下泉水。天池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環(huán)繞之中,使人如臨仙境。不過,長白山氣候瞬息萬變,使得天池若隱若現(xiàn),故繪出了天池“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絕妙景象。
【位置】
長白山天池是中國最深的湖泊,為1720xx年火山噴發(fā)后的火口積水而成,高踞于長白山主峰白頭山(海拔2691米,為東北最高峰的山)之巔。湖面海拔2155米,面積9.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為中朝兩國界湖。湖周峭壁百丈,環(huán)湖群峰環(huán)抱。這里氣候多變,常有蒸氣彌漫,瞬間風(fēng)雨霧靄,宛若縹緲仙境。晴朗時,峰影云朵倒映碧池之中,色彩繽紛,景色誘人。曾盛傳湖中有怪獸,轟動一時,至今仍為一謎。周圍有小天池鏡湖、長白溫泉帶等諸多勝景。
天池的水從一個小缺口上溢出來,流出約1000多米,從懸崖上往下瀉,就成著名的長白山大瀑布。長白山除了天池和長白山瀑布外,還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邊有一個小天池,又叫長白湖,水也的碧藍的。在樹林間的岳樺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云瀑布,規(guī)模也不小。此外,在長白瀑布不遠處不遠還有長白溫泉,這是一個分布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溫泉群,共有13眼向外涌水。
【天池的水】
長白山天池又稱白頭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內(nèi)。 長白山位于中、朝兩國的邊界,氣勢恢宏,資源豐富,景色非常美麗。在遠古時期,長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據(jù)史籍記載,自16世紀(jì)以來它又爆發(fā)了3次,當(dāng)火山爆發(fā)噴射出大量熔巖之后,火山口處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便成了現(xiàn)在的天池。而火山噴發(fā)出來的熔巖物質(zhì)則堆積在火山口周圍,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nèi),9座在我國境內(nèi)。這9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
天池雖然在群峰環(huán)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卻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它大體上呈橢圓形,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面積9.82平方公里,周長13.1公里。水很深,平均深度為204米,最深處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總蓄水量約達20億立方米。
史料記載天池水“冬無冰,夏無萍”,夏無萍是真,冬無冰卻不盡然,冬季冰層一般厚1.2米,且結(jié)冰期長達六、七個月。不過,天池內(nèi)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長150米,寬30 - 40米,水溫常保持在42攝氏度 ,隆冬時節(jié)熱氣騰騰, 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將天池叫溫涼泊。
【天池巖石】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巖石。天池水中原本無任何生物,但近幾年,天池中出現(xiàn)一種冷水魚——虹鱒魚,此魚生長緩慢,肉質(zhì)鮮美,來長白山旅游能品嘗到這種魚,也是一大口福。據(jù)說天池中的虹鱒魚是北朝鮮在天池放養(yǎng)的。不時聽到有人說看到有怪獸在池中游水。有關(guān)部門在天池邊建立了“天池怪獸觀測站”,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并拍攝到珍貴的資料,證實確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體是何種生物,目前尚不明朗。 他們對天池的水進行過多次化驗,證明天池水中無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沒有生物,若有怪獸,它吃什么呢?這一連串的疑問使得天池更加神秘美麗,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觀賞。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2
尊敬的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旅游公司的導(dǎo)游,今天我們要參觀中國著名的火山湖--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在吉林省內(nèi),據(jù)說古時候,哪吒在一次集會上發(fā)現(xiàn)王母娘娘的黑珍珠很漂亮,于是在,王母娘娘不注意時偷走了珍珠。后來事情敗露,他被天庭眾將追殺到長白山地帶,他看自己抵擋不過眾將,便將之珍珠化為如今的天池,自己變成水中的怪獸。王母娘娘為了保護珍珠將眾將化為天池周圍的16座大山,永世保護珍珠。
那么,天池是怎么形成的呢?據(jù)資料記載,自16世紀(jì)以來,這個地方出現(xiàn)了三次火山爆發(fā),射出大量熔巖之后,火山口形成盆狀,時間一長,積水成湖,變成了現(xiàn)在的天池。從火山口發(fā)出來的熔巖則形成了16座大山。七座在朝鮮境內(nèi),九座在我國境內(nèi),這九座山峰各具特點,形成奇異的景觀。
在萬里無云,碧空如洗的日子里,人們站在天池邊上,可以看見波平如鏡,倒映出16座山峰的影子和頭頂上的藍天,山水相連,水天一色,使人浮想聯(lián)翩。
說了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目睹這美麗的天池了吧?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但是請注意:我們旁邊是朝中邊界,請大家不要亂走,注意安全,不要離邊緣太近,不要亂扔垃圾,可以用照相機拍下眼前美麗的景色。祝大家玩兒的愉快,我在這里等候你們。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3
循化孟達天池這一綠色寶庫,雄、靈、秀、奇兼而有之;這與當(dāng)?shù)厝隼迦嗣癖Wo林區(qū)的義舉是分不開的。今天,國家倍加珍愛孟達,國務(wù)院早已將孟達林區(qū)劃為自然保護區(qū)。當(dāng)?shù)卣谛蘼蜂伿d建賓館、療養(yǎng)院,有計劃的擴大旅游點,以便讓更多的中外游人前來觀賞孟達的綺麗風(fēng)光。
孟達自然保護區(qū)是國務(wù)院批準(zhǔn)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循化縣孟達山區(qū),地處自治縣西傾山東端,黃河積石峽南岸。該山地屬當(dāng)蕊山——五臺山區(qū),恰好是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隴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山勢基本呈南北走向。總面積17290公頃,海拔在1780一3356米之間,是一個山高溝深,樹大林密,植物繁多,風(fēng)景優(yōu)美的原始自然林區(qū)。在海拔2504來的木廠溝中部,有一處奇特迷人,久負盛名的高原明珠——孟達天池。保護區(qū)素有高原“西雙版納”的美譽。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相對溫和濕潤的氣候和適宜的土壤條件,保護區(qū)植物種類繁多,成分復(fù)雜。
根據(jù) 1982年初步考蔡,保護區(qū)共有高等植物 90科,占全省的80%;296屬,占全省的65%;517種,占全省的ZO%。保護區(qū)還是個天然植物園,區(qū)內(nèi)藥用植物共有77科326種(其中收藏在國家藥典的有44科81種);保護區(qū)地形復(fù)雜,森林茂密,植物種類豐富,氣候適宜,同時地域偏僻,交通不太方便,人煙稀少,為野生動物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現(xiàn)有獸類3目5科7種。鳥類有8目19科68種。孟達林區(qū)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共有景點60多處。這里樹幽、石靜、水秀、天池秀色,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瀑布垂持,怪石嶙峋,萬畝杜鵑林、竹子坪千頃華山松、中國臺灣檜,展示了一幅高原雄奇秀麗的畫卷,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觀光勝地。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保護區(qū)野生植物有90科287屬、509種,其中苔蘚類3種、蕨類10種、木本植物159種、草本植物337種、藥用植物較豐富有322種。植物區(qū)系特點是:(1)具明顯過渡特征,區(qū)系成分以華北地區(qū)成分占優(yōu)勢,也有唐古特地區(qū)和橫斷山脈地區(qū)成分伸入,還有從秦嶺滲入的成分;(2)屬多種少,含1~2種的達233屬;少種屬與單種屬分布集中,僅核心區(qū)就有23個少種屬和9個單種屬。
植被垂直分布隨海拔、坡向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黃河河谷臺地和干旱山坡為旱生植物帶;低山山地為以楊、樺、遼東櫟為主的落葉闊葉林及華山松、油松林林帶;松櫟林帶以上為青海云杉、樺樹等針闊混交林帶;其上為亞高山紫果云杉、巴山冷杉針葉林帶和高寒山地為杜鵑灌叢及高山草甸帶。
國家保護植物有太白紅杉、桃兒七、羽葉丁香。列入國家藥典的有81種。巴山冷杉、青岡、華山松、遼東棟等十幾種喬木,還有人參、三七、貝母等名貴藥材。
這里遍布著云杉、冷杉、園柚、華山松、肆萼獼猴桃、釣樟、遼東櫟等優(yōu)質(zhì)棟材。林間坡底生長著紫丁香、金銀花、紅杜鵑、八仙花、珍珠海等野生觀賞植物,還有黨生、三七、淫羊霍、羌活、貝母等名貴藥材和文觀果、紅瑞木、毛櫻桃、毛榛子等油脂植物。
保護區(qū)有野生動物43種,其中獸類7種、鳥類35種。
國家保護動物一級有斑尾榛雞;二級有林麝、巖羊、藍馬雞。
林區(qū)中有蘇門羚,林麝、狍鹿、巖羊,狐貍、雪雞、馬雞等珍禽異獸出沒。
林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偶蹄目,麝科。被毛粗硬,細而脆,易脫落。體毛色深,呈橄欖褐色,并染以桔紅色澤。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桔黃色區(qū)。臀部毛色愛黑色,成體不是斑點。雄獸具麝香囊。
林麝生活在針葉林、針闊混交林,性膽怯,居住不固定,獨居。行動輕快敏捷,隨氣候和飼料的變化,有垂直遷移的習(xí)性。4~7月產(chǎn)仔,每胎1~2仔,以灌木的嫩枝葉為食。
藍馬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雞形目、雉科。體長92~100厘米,雌雄體色相似,通體藍灰色,臉部裸皮紅色;耳羽簇白色,明顯地突出于頸項頂上。中央尾羽特長而上翹,羽支披散下垂似馬尾。
藍馬雞生活在高山針、闊葉林及灌叢林間,幾只至幾十只結(jié)群活動,繁殖季切單獨活動,白天地面活動,夜間棲于樹上。以植物種子、根、莖、葉等為食。4~6月繁殖,每次產(chǎn)卵4枚。為留鳥。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5
游客朋友們,下面我向大家介紹雄峙長白山山巔,組成長白山宏大壯麗的雄姿,護佑著恢弘壯闊的長白山天池的21座奇峰。
由21座奇峰組成的巍峨的長白山主峰,任您從東南西北不同方向、上下左右不同角度、遠遠近近不同距離去觀賞,她的威嚴(yán),她的偉岸,她的橫空出世,都給人以攝魂震魄之感。遠觀長白山,無論是藍天白云,還是烏云密布,她都是以磅礴的氣勢,橫亙天地之間,以無可爭議的王氣和霸氣統(tǒng)領(lǐng)東北亞的山川大地。
遠觀長白山,永遠的白色,間以青灰,每峰之間,無大差別。但是,當(dāng)我們走近它們,環(huán)視這21座奇峰,會發(fā)現(xiàn),就形制而言,每座山峰都有它自己的奇處。
奇形,奇景,奇異的傳說,構(gòu)成了21座奇峰的斑斕色彩。
當(dāng)年劉建封命名16峰,之后又命名落筆峰、不老峰、砥柱山。上世紀(jì)80年代又命名天文峰、織女峰,使環(huán)抱天池奇峰數(shù)量達到了21個。其中3為中朝兩國界峰,3個峰今在朝鮮境內(nèi)。下面,我按山體環(huán)抱天池所處西、北、東、南方位順序排列分述如下:
白 云 峰
白云峰長白山主峰,位于天池西側(cè),玉柱峰北1250米,海拔2691米,為中國東北第一高峰。臨池而立,高出天池水面497米。
此峰像一把寶劍,臨池而立,刺破青天。層巖疊起,又似一座金鐘,刻以“十二羅漢沐白云”、“五個仙女觀瑤池”等栩栩如生的圖案。灰白、淡黃、乳白等色的浮石使該峰富有如綢似錦的色彩,與白云藍天相襯,或與翻滾烏云相博,還常有云彩從峰頂?shù)?ldquo;還云洞”和“沐云臺 ”翻而出,久久不散,因而命名白云峰。
玉 柱 峰
玉柱峰又名青石峰。位于天池西側(cè),西北距白云峰1270米,南隔懸雪崖與梯云峰相接,海拔2664米。峰頂五峰簇擁,狀若玉柱,有賴以擎天之感,故享有“長白玉柱”之美稱。峰頂?shù)奈遄澹瑑A向天池,峭壁陡直,巍然聳立,峰額有貫通全峰的“一”字形大斷層,通身由青色巖石構(gòu)成,又稱青石峰。峰之東麓流出一泉,懸流如線,注入天池,被古人稱作金線泉,池邊有名景濯足石。
此峰如玉柱敬天,素有保護動物的美德。相傳古有獵者數(shù)人,于峰下見到項上掛有金、銀牌的鹿四只,眾人以槍擊之,不見鹿死,卻見峰下煙霧四起,鹿兒不見了蹤影。眾人繞峰走了兩日,方才走出。眾人驚愕,方知是柱峰護佑仙鹿。
芝 盤 峰
芝盤峰位于天池西北,白云峰北1250米,東與龍門峰相對,海拔2603米,由天池至峰頂高409.1米。峰頂有草甸,形圓如盤,常有鳥雀雕燕飛落其上,傳說盛產(chǎn)靈芝,因名芝盤。峰頂隆起四尖,稱“四子會芝盤”。峰后坡度較緩,延伸面積廣闊,俗稱西大坡。山腰多溝壑溪流,花草生長繁茂,每至夏秋,九月中旬雪后,坡下仍有鹿群追逐,鹿鳴之聲,此起彼伏,回蕩山谷,因之有“鹿鳴翠谷,雕飛芝盤”的贊譽。
山巔有火山活動余熱形成的熱噴口,每至隆冬時節(jié),其它山峰已是白雪皚皚,而那上面卻是黃草鋪地,猶如深秋的景色。北側(cè)有可容納幾十人的崆洞,為長白山主要異洞之一。
錦 屏 峰
錦屏峰位于天池西北側(cè),芝盤峰北200米處,在東起龍門,西經(jīng)觀日、芝盤,南至白云峰的大馬蹄形內(nèi)壁之正中,海拔2590米。峰頂南北各起一峰,中間平等成線。峰前壁立千仞,如刀削成,峰后陡懸無掛,恰似錦繡屏風(fēng)。
峰巔有翡翠石點綴其間,因有“白山絕勝處,翡翠錦屏中”之禮贊。南北兩側(cè)從峰尖斜下有較長深谷,峰后山塌陷較深的長溝。相傳,女真國王半夜聞白山崩裂聲,命人往視。至?xí)r,他山毫無形跡,惟此峰后,見一巨雹,大約六十余圍。試之,堅不可破,那塌陷的深溝,疑為巨雹所至。因名雹山。
觀 日 峰
觀日峰位于天池西北側(cè),錦屏峰紗400米,海拔2510米。山脊呈東西走向,峰起一尖,如“突兀撐青穹”。登上這個天然的了望臺,可觀日出日落。
內(nèi)壁200米高的環(huán)狀陡坎,與金光閃閃爍的天池相映成輝。從對弁臺北側(cè)岳樺林盡處登山,沿峰脊傍隱流瀑向上,再從龍門峰背后可徑攀觀日峰。在峰頂看碧波天池,千山萬壑,壯觀不已。面對大好河山,仰天一嘯,空谷傳音,群峰回蕩。后側(cè)坡有3座與觀日峰相似的山頭,第次向北排列,似四姐妹攜手信游天池。就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第二峰上,竟有高約寸許、只結(jié)一粒仙丹般的越桔和在勁風(fēng)中飛來飛去的昆蟲。
美哉壯哉,高山絕頂竟有如此風(fēng)光。
天 豁 峰
峰位于乘槎河?xùn)|岸,與龍門峰相對,海拔2620米。因峰起雙尖,中辟一線,有豁然開朗、令人不可思議之趣而得名。
豁口間多黃色石頭,有“峰石皆黃,作淡金色,其陰多紫石,瀾若丹砂”贊美之辭。相傳該豁口為大禹治水時所劈,前人的大膽想象,給后人留下的不止是傳說,而是人們對英雄的景仰。而長白山這么崔巍磅礴的大山,是最值英雄來用武的所在。
鐵 壁 峰
鐵壁峰位于天池中心北側(cè),東對天文峰,西隔織女峰與天豁峰相望,海拔2560米。因石色赤黑,似鐵壁而得名。
峰多嶙峋怪石,柱狀節(jié)理發(fā)育,峰頂有四老對弈、觀景臺等勝景。在此觀天池,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相傳,有藥者至此,忽見峰上張燈結(jié)彩,金碧輝煌,蹭懸“朱”字無數(shù),多不能識。惟“福”字、“壽”不篆不隸,形似鳥蟲,尚可辨。歸語人皆以為誕。再往始終不見。故事雖然有些怪誕,上長白山來所為求福、求壽卻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而雄渾博大的長白山,號稱東北亞大地之母親山,給每一位前來乞福乞壽的人以恩惠,也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華 蓋 峰
華蓋峰位于天池東側(cè),天文峰東南350米,南接紫霞峰,海拔2640米,高出天池水面446米。華蓋為古代帝王乘坐的車蓋,而華諫峰不但峰形酷似華蓋,在該峰與天文峰中間坡口,自古被稱為風(fēng)云故道間翻滾的云霧,一鋪萬頃,更似華蓋,故稱華蓋峰。在華蓋峰與天文峰中間,云霧起處,風(fēng)雨云天,別一番情情致。乘風(fēng)云變幻,觀天池和自身留影,都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紫 霞 峰
紫霞峰 位于天池東側(cè),華蓋峰東500米,海拔2618.2。峰頂駝峰雙聳天際,紫壁橫空,錯落有致,妙趣天成。每至傍晚,白云浮池,纏繞紫色的山峰,如絲如縷,宛然天半朱霞,因名紫霞峰。
多彩多姿的云,使天池群峰格外生輝。白云峰的云,團團絮絮,簇擁峰頂,終日不散;華蓋峰的云,萬丈云海,翻騰呼嘯,拍崖而起;紫霞峰的云卻是天池揚波,紫壁生輝,相映成趣。
織 女 峰
織女峰 位于天豁峰、鐵壁峰之間,海拔2530米,頂有攬勝臺。傳說七月七日牛郎織女在此相會而得名。
牛郎織女相會,來到此峰,在攬勝臺上觀賞天池景色并非偶然,他們是選了又選才決定在這座山峰上看天池的。這是因為,織婦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一顆星,他們下來一定要選一座最環(huán)池最秀麗的山峰,還得在攬勝的好去處,于是就選中了織女峰。站在峰頂,牛郎渡、乘槎河盡收眼底,
砥 柱 峰
砥柱峰位于不老峰西,海拔2142米,因山體渾厚,以支柱群峰而得名。
龍 門 峰
龍門峰位于天池北側(cè),乘槎河西岸,海拔2595.7米,距天池水面高401.7米。因兩峰突起,狀若門形,故名龍門。
龍門峰柱狀節(jié)理發(fā)育,可清晰看到傾向于火山錐體外側(cè)的火山陣發(fā)性噴發(fā)所形成的熔巖流層面。峰頂有蝌蚪形石柱,相傳大禹治時來到此地,在石柱上曾留下蝌蚪形文字,被古人稱為神碑。北側(cè)有落差20米深的隱流瀑,與長白瀑布隔玉壁峰相鄰,天工巧成,秀色橫流。
古人又傳,有人至峰前,見魚數(shù)尾,紅黃色,跳躍乘槎河上,以石擊之,霎時狂風(fēng)大作,白雨暴落,連聲霹靂,而魚亦逝。看來,長白山諸峰不光保護山上的走獸,天上的飛鳥,還保護水里的魚兒呢。可見古人早已知道,人要吃飯,動物也要好好活著,這樣世界才太平,人與自然才的諧。真是人同此情,山同此理。
不 老 峰
不老峰位于落筆峰北偏西,海拔2500米,與天文峰后脊相連結(jié),逶迤向東延伸,山巔孤峰獨立。
落 筆 峰
落筆峰又名荷筆峰。位于天豁峰北偏東,東南距天文峰700米,海拔2520米。柱狀峰尖高聳入云,恰似筆尖放在渾圓筆筒之上,因而得名。
天 文 峰
天文峰位于天池氣象站南偏西400余米,南距華蓋峰325米,北靠織女峰,高出天池水面476米,海拔2670米,為天池東側(cè)最高峰。1958年在該峰東側(cè)建長白山天池氣象站,始稱天文峰。又因峰頂尖如鷹咀,傾向天池,俗稱鷹峰。
天文峰是由火山爆發(fā)物浮石在層狀熔巖上塑造的山峰。崢嶸突兀的山峰,自上而下看到由灰色過渡到灰白色,再變?yōu)榘咨⒚S色。更引人注意的是,在浮石層中還夾有黑色、墨綠色的火山角礫,大者竟達數(shù)噸之重。峰頂面朝天池的“天上銀屏”上鑲嵌著斑讕奪目的玉環(huán)珠翠。幛前有沐浴陽光的亮翅的雄鷹。東側(cè)有獨角向上、二龍戲珠、翹首天外的龍角峰,與“天上銀屏”、“仙女對鏡梳妝”融為一體,構(gòu)成一幅惟妙惟肖的天上佳景。
冠 冕 峰
冠冕峰(中朝兩國界峰) 位于天池正南,距臥虎峰500余米,海拔2525.8米。重巒疊障,氣象端然,望之有冠冕形,故名。與龍門峰、天豁峰遙遙相對,南北隔池相望。
此峰由白色浮石構(gòu)成,四季皆白,雪石難分。朝天池內(nèi)側(cè)有雪山勝景多處,四時積雪不化。奇峰懸白雪,銀光閃閃;天池映雪峰,波光蕩漾。又稱玉雪峰。傳說山下有冰穴數(shù)處,每見穴中炊煙如縷,名為仙人煉丹處。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6
隨游船離開碼頭,緩緩行駛于東南湖區(qū)的青山秀水之間,不用多久時間,立即可以看見刻著「天下第一秀水」六個大字的石壁映入視線,這就是天池島,一個結(jié)合百鳥生態(tài)、石文化和清幽環(huán)境于一體的綜合景區(qū)。
天池島位于千島湖東南湖區(qū),抵達天池島后,可以看到山頂有七口因采石而形成的石池,因池中有水、有魚,故名「天池」。尤其這兒的茶園石質(zhì)地優(yōu)良,有「天下美石出茶園」之說,茶園石的特色是質(zhì)地較軟、形塑力高,但經(jīng)過風(fēng)吹雨淋之后,會越來越堅固,因此從古代開始,就是工匠最愛,南宋皇建都杭州,修建宮殿時,就曾在此大量采石,因此這里也是南宋采石的遺址。
重新打造的天池,集合了全國幾十位書法名家的「龍」字碑帖,串連起融江游覽線路,山頂更新辟石文化藝術(shù)展覽區(qū),展出石制品如石碾、石磨、石雕等,讓天池所原有的農(nóng)家風(fēng)情,增添不少藝術(shù)氣息。
當(dāng)然,單單的石文化欣賞和展出是無法滿足游客需要的,因此景點還增設(shè)了水簾瀑布,又在天池里放養(yǎng)了各色魚群,讓游客可在天池觀賞魚群。
參觀完天池之后,可以搭乘電瓶車前往一片廣大的鳥園,沿途會經(jīng)過飼養(yǎng)著各種、型態(tài)迥異、色彩繽紛的鸚鵡「鸚鵡長廊」、還有可以看到天鵝戲水的「天鵝湖」,不僅如此,還可以觀賞鳥表演,見識聰明的鸚鵡算數(shù)、投籃等,還可以高舉紙鈔等待鸚鵡迎面飛翔而來,與鳥共度快樂的互動時光。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7
站在長白山主峰天池四周的火山巖體上,請大家想下俯視,這就是長白山的第一風(fēng)景名勝——天池。它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葉,略呈橢圓形,是火山噴發(fā)后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長約4400米,東西寬約3370米,最深處為373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為2189.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積水最深的高山湖泊。它也是中朝兩國的界湖。
天池湖水清澈碧透,一平如鏡。周圍16座奇異峻峭的山峰臨池聳立,倒映湖中,波光巒影,蔚為壯觀。天池上空流云急霧變幻莫測,時而云霧飄逸,細雨蒙蒙,“一片汪洋都不見”;時而云收霧斂,天朗氣清,繪出了“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絕妙天池景觀。
關(guān)于天池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王母娘娘有兩個非常漂亮的女兒,姐妹倆幾乎長的一模一樣,沒有人能夠判別她們究竟誰更美麗,在一次蟠桃盛會上,太白金星送給王母娘娘一面神奇的玉鏡,并說這面神奇的玉鏡可以判別出她們究竟誰更美麗,結(jié)果玉鏡說妹妹比姐姐更加漂亮,姐姐生氣了,一怒之下,竟將玉鏡扔下,玉鏡落到長白山上就變成了美麗了天池。
天池水面海拔高度為2189.1米,總蓄水量為20.1億立方米。天池孤懸天際,沒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終年外流不息,使人倍感神秘。很久以來,傳說池中潛伏著一條“龍”,長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龍吐出來的水,因此,天池水又叫龍?zhí)叮斐厮环顬槭ニ5@都是人們美好的想象。天池水溫終年較低,年平均水溫在-7°C左右。自古以來,一直就有天池怪獸的傳說,更給天池增加了迷人色彩。有的游客講述所見怪獸的情況活靈活現(xiàn),有的甚至拍了照片,但終因形象模糊、證據(jù)不足而無法實現(xiàn)。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8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吉爾果山天池位于扎蘭屯市基爾果山上,距柴河鎮(zhèn)以西40公里。它與駝峰天池、犴溝天池等組成了柴河景區(qū)的天池群,而基爾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為壯觀、秀美的一處天池景觀。方圓約1.5公頃,水深不可測,是個靜謐神奇的所在。這里叢林茂密,沼泉如織,車不能行,人跡罕至,長年為犴、鹿、獐、狍所擁有。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鑲嵌在幽林群嶺之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說西湖之水美在水光瀲滟,這里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靜為絕。
湖畔四周群山如障,風(fēng)不能入,平靜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瀲光,儼如一幅刀筆精良的套色木刻。這里又靜得出奇,只有山鳥偶爾飛過的鳴叫聲。天池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即沒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穩(wěn),豐雨時節(jié)水面不漲,枯雨時節(jié)水面不降。天池水含鹽堿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獸趁黃昏前來舔吃鹽堿。 關(guān)于基爾果山天池還有一個“寶鏡變天池”的美麗傳說相傳,一群仙女耐不住天宮的寂寞,便飛到人間游玩。當(dāng)她們看到柴河流域風(fēng)光美麗如畫,勝似仙境,便紛紛飄落于此。她們在清澈見底的河水里游來游去,嬉戲玩耍。盡興之后,她們對照圓鏡梳妝打扮起來。梳妝打扮完畢之后,一個一個拖著長長的彩裙飛走了。
過了一會兒,一個年輕美貌的仙女又飛了回來,原來是回來尋找遺忘的寶鏡的。仙女飄來飄去,尋不到寶鏡,戀戀不舍便欲歸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鏡遺落在大山頂處,已經(jīng)變成了一座鑲嵌在山頂?shù)奶斐亍L斐仄交珑R,水光瀲滟,圓圓的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清清楚楚倒映著群山的倒影。美麗的仙女看得呆了,久久不忍離去,直到眾姐妹多次催促,才戀戀不舍地飛回了冷寂的天宮。從此,大興安嶺東麓群山峻嶺之中,便有了這座美麗的“天池”。
天池導(dǎo)游詞 篇19
各位游客,我在上山之前已經(jīng)向大家介紹過了,我們眼前的世界最高火山口湖長白山天池,像地球的眼睛,傲視蒼穹;像長天的鏡子,巡視環(huán)宇。它氣勢磅礴,它氣象萬千。
那么它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呢?
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神奇。
它的神奇不僅是只有出水沒有入水,卻滔滔不絕地成為滋潤東北大地的三大江流的源頭;它的神奇也不僅是云遮霧障,變幻無窮。
它的神奇更在于令世人百思不解的、讓世人百年解不開的天池怪獸之迷。
大家知道,長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水深373米,年平均氣溫-7.3℃,年積雪日達258天,積雪最深達3米,一年結(jié)冰期長達8個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高山湖泊。天池處于高山之巔,湖岸草木不生,自然環(huán)境極其惡劣,除了地下水和雨水之外,再無入水,湖內(nèi)的微生物和有機質(zhì)極少,幾乎沒有大型生物生存的可能。但是,一百多年來不斷傳出有人目睹大型動物在天池出水的消息,又難有確鑿的物證足以證明大型動物的確實存在,這個被人們稱為“天池怪獸”的動物,這個被人們沸沸揚揚傳了160多年,又于近年頻頻出現(xiàn)的家伙,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便成了難解的世界之迷、歷史懸案。
長白山天池怪獸之迷,與尼斯湖怪獸之迷、百慕大三角神秘沉船墜機之迷、不明飛行物即UFO之迷一樣,成為世界幾大難解的迷團之一。
長白山天池怪獸的被發(fā)現(xiàn)和被記錄,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的事了。
早在清朝的光緒年間,當(dāng)時的長白山探險家、中國長白山勘界、考察和全面命名的第一人,奉天選用知縣、奉吉勘界副委員劉建封,在他對長白山進行了全面踏查之后,于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撰寫的《長白山江崗志略》中,就清楚地記錄了當(dāng)時人們對天池怪獸的描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浮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
清朝宣統(tǒng)二年,即公元,長白山南坡的長白府設(shè)治委員張鳳臺編著的《長白匯征錄》,對天池怪獸的出沒,也做了詳細記載。他寫道:“六十年前……”
請大家注意,他寫的是當(dāng)時的六十年前,就是六十年前,離現(xiàn)在足足一百六十多年了。
“六十年前有獵者四人,至天池釣鰲臺,見芝盤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項多須,低頭搖動如吸水狀。眾懼,登坡至半,忽聞轟隆一聲,回顧不見”。
同在這篇文章里,他又寫道:“據(jù)引路人徐永順云,光緒二十九年五有,其弟復(fù)順隨王讓、俞福等六人到長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適來一物,大如水牛,吼聲震耳,狀欲撲人,眾皆懼,相對失色,束手無策。俞急取槍擊放,機停滅火。物目眈眈,勢將噬俞,復(fù)順腰攜六輪小槍,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長鳴,伏于池中。半鐘余,池內(nèi)重霧如前,毫無所見”。
上個世紀(jì)的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對怪獸的發(fā)現(xiàn)和記載越來越多。
據(jù)《長白山志》記載:1962年8月中旬,吉林省氣象器材供應(yīng)站的周鳳瀛用六倍雙筒望遠鏡發(fā)現(xiàn)“天池東北角距岸邊二、三百米遠的水面上,浮出兩個動物的頭,前后相距二、三百米,互相追逐游動,時而沉入水中,時而浮出水面。動物的頭有狗頭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紋。一個多小時后,此物潛入水中”。
又記載:1976年9月26日,延吉縣老頭溝桃園公社苗圃主任老樸和一工人,還有解放軍戰(zhàn)士共二十多人,在天文峰上看見一個高約兩米,像水牛一樣大小的怪獸,伏在天池岸邊休息。大家驚訝地大叫起來,怪獸被驚動,走進天池,游到接近天池中心處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幾個人在長白山天池中發(fā)現(xiàn)了喇叭狀的闊大劃水線,他在回憶文章中說:“其尖端有時浮出盆大的黑點,形似頭部,有時又浮出拖長的梭形體,形似背部”。
巧了的是,兩天后的8月23日,吉林省氣象局的兩位同事從山上下到底部,在距天池邊只有30米的地方,也看到了天池怪獸,而且是看到了5只。他們說:5只頭部和前胸昂起,頭大如牛,形體如狗,嘴狀如鴨,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長毛,腹部雪白的動物。他們邊喊邊開槍,都未擊中,動物迅速潛入水中,不見蹤影。
1988年8月的一天上午,正在巡邏的撫松縣邊防部隊的戰(zhàn)士,驚奇地發(fā)現(xiàn)天池水面上有一條很寬的劃水線,似有動物在來回游動,整整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
隨著國內(nèi)外人士對天池怪獸的關(guān)注,也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上個世紀(jì)八、九十年代以來,不斷有人不僅看到,而且拍到了天池怪獸的影像。1981年9月21日,《新觀察》雜志社記者李曉斌,用一千毫米的長焦距鏡頭拍到了怪獸,一只烏鴉和怪獸一同被攝入鏡頭。照片的上部是一只飛翔的烏鴉,下面則是一個像反扣著的大鍋樣的怪獸。
后來,九十年代,又有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的攝影師等人拍到了不算短的一段錄像,曾在媒體上爭相報道,轟動一時。
時至今日,媒體上不斷有報道說有人什么時候又發(fā)現(xiàn)了長白山天池怪獸,引起不少愛好者的關(guān)注。
天池怪獸經(jīng)一百多年的眾口相傳,它的形象已是多種多樣的了。有的形容它為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的蛟龍,有的比喻為頭大如牛、體形如狗、嘴狀如鴨的怪物。
關(guān)于天池怪獸是什么,像什么,深存爭議。有的認為是黑熊下池游泳,有的還懷疑是長白山的奇特動物堪大犴。于是,怪獸似龍、似牛、似熊、像恐龍、像人魚;是浮石漂浮,是棕熊入水等等,林林總總,眾說紛紜。
為了研究和探討長白山天池怪獸,解開這個世界之迷,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建立了天池怪獸展覽室,把歷史的、現(xiàn)今的種種發(fā)現(xiàn)和記錄,全部整理公布出來,繪制出了天池怪獸出現(xiàn)的流程曲線圖,并且按照人們的描述雕塑了兩只怪獸的塑像,一只像龍,金黃色,長的龍鱗,一只像牛,嘴呈鴨嘴狀。
現(xiàn)在,全國各地和世界上眾多的天池怪獸之迷的探索者、科學(xué)工作者、天池怪獸迷、怪獸愛好者云集長白山天池,有的安營扎寨,常年監(jiān)測,有的不畏艱險,日夜堅守,大有不弄個明白誓不罷休的架勢。
希望有志探個究竟的人們,特別是今天前來旅游并成功登上長白山的客人們,大家如有興趣,不妨在留下來,抓個機會,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看見或者拍攝下那個怪物。管它像什么,是什么,我們都要下決心弄個水落石出。
我們相信,經(jīng)過世人的不懈努力,不久的將來,肯定能解開這個世界的、百年的長白山天池怪獸之迷。
天池導(dǎo)游詞 篇20
各位游客大家好!!!!大家看起來興致都很高啊!是的,出門旅游興致最重要,尤其是今天呢,我們游覽的可是天上的景點,那情緒想不飛到天上都不行啊!好了說了這么多還沒有自我介紹,我姓劉,是大家今天的實地導(dǎo)游,大家隨便怎么稱呼,什么小劉老劉啊我有叫必應(yīng),希望今天能為大家?guī)硪粋愉快的旅程!
我們面前的這座山叫石門山,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天池就在山上.
石門鎖大別,天池秀木蘭。古道接悠遠,山氣入青嵐。溪澗聽天籟,飛雪落幽潭。空山不見人,但聞溪流聲……這是一位作家游完木蘭天池,感懷之中欣然寫下的一首詩。.游客中流傳著"武漢人不游木蘭天池,枉為武漢人”、“游武漢不游木蘭天池,枉稱游武漢”等說法,所以說喲,我們大家的眼光都是一級的準(zhǔn)啊,一游就游到了精華。
關(guān)于花木蘭呢,相信大家對她代父從軍的故事都耳熟能詳了,但名人嘛,名人的故事是說不完的,那么今天呢,我們就一邊往天上挺進,一邊說故事~~~
我們抬頭所看到的是木蘭將軍身披鎧甲揮劍的雕像,雕像下方的那一塊石頭上刻有三個大字“降龍石”。相傳小天池里有一條頑皮的小白龍,經(jīng)常從水池子里鉆出來嬉鬧,攪得池水泛濫成災(zāi),老百姓們怨聲載道。 自小,小木蘭就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氣慨,決定要教訓(xùn)一下興風(fēng)作浪的小白龍。于是,她提著外公用松木削成的一只長劍,日夜地守候在小天池的池水邊。終于有一天,小白龍又從小天池的池水里鉆了出來,小木蘭“嗖”地一步騰躍到了半空,一個大亮相地騎坐在了小白龍的脊背上,手里的松木長劍一下子抵住了小白龍的喉管,喝道:“你的父親在天上呼風(fēng)喚雨,為民造福;你卻潛在小天池里興風(fēng)作浪,禍害百姓。今天,我要好好地教訓(xùn)你!”平日,耀武揚威的小白龍立即卷縮在了這塊石頭上,至今石上還留有小木蘭的腳印,小白龍的爪印。木蘭將軍這一尊颯爽英姿的雕像,也蘊含著木蘭將軍外婆家的父老鄉(xiāng)親對來自五湖四海游客們的敬意和歡迎。
小白龍被小木蘭教訓(xùn)之后收斂了許多,平日里都是藏在小天池的深處,小木蘭沒有放松看管劣性難改的小白龍,提著松木長劍經(jīng)常地到小天池邊去查看。深夜,小白龍煩悶和焦慮,常常浮出水面沉吟。當(dāng)?shù)乩习傩諡榱烁兄x小木蘭懲治小白龍,集體籌資為將軍修建了觀龍亭,還在小天池水邊的巨石上刻下了“龍吟”二字。
八仙座:縻龍樁一邊的這塊巨石上,是不是排有八個座位?這塊巨石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老龍王為了調(diào)教頑劣的小白龍,邀請?zhí)焐系陌宋簧裣桑簼h鐘離、李鐵拐、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等,下凡“大峽谷”分別對小白龍傳經(jīng)布道。八仙駕祥云落下坐于這一塊巨石上,便形成了眼前的“八仙座”景觀。
龍須潭:傳說,小白龍經(jīng)八位神仙的苦口婆心地調(diào)教,改變了許多,成熟了許多。為了回報當(dāng)?shù)匕傩諏?ldquo;龍”的尊崇,彌補自己以前所犯下的過錯,也開始協(xié)助老龍王替百姓們降臨祥瑞,興動云霧,呼風(fēng)喚雨。一次,山上的一塊巨石因風(fēng)化從山頭滾落下來,說時遲,那時快,小白龍見此情形,從水中一躍而出,用龍須拖住了滾動的巨石。請大家仔細地看一看,這巖石上布滿的青藤,是不是十分像龍須呢?
聰明泉:聰明泉是傳統(tǒng)的石砌臺式結(jié)構(gòu),井上有專供提水的緊箍的木桶。相傳,小木蘭自小是由外婆帶養(yǎng),在外婆家生活了10余個年頭,可以說是喝這一口井的水長大。相鄰的村民們見小木蘭天資聰穎,無論是學(xué)武,還是習(xí)文,每一樣都是那么出類拔萃、無與倫比。于是,大家就認為木蘭外婆家門前的這口井非同尋常,便不約而同地都紛紛到這一口井里來提水飲用,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蘭一樣聰慧。后人,由此把這一口井取名為“聰明泉”。從此,聰明泉的故事是不脛而走,在黃陂境內(nèi)是名聞遐邇。據(jù)說此后,還有許多人利用此泉水來除污治病,把它轉(zhuǎn)換成了高附加質(zhì)的“科技產(chǎn)品”。
大天池:請大家能再一鼓作氣,爬完最后的幾級臺階,我們就抵達了景區(qū)的制高點“大天池”。這里的海拔有506米,池水面積有360多畝。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環(huán)抱于幽靜的大山,蔥綠的森林中的“大天池”,是不是像一塊巨大透明的碧玉呢?
滑草:大天池斜斜的草坡上,那九道窄窄的綠色滑道,是不是像一簾簾橫空下瀉的瀑布呢?這便是景區(qū)新增添的娛樂項目——高臺滑草。游人從100多米高處一溜兒滑下來,那感覺是既驚險又刺激。膽子大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尋求這一刺激的機會喲!從100多米高處向下看,讓你會感到頭昏目眩。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游客,最好還是掛一掛眼科,一旁靜心地觀賞為好。
爬了這么久的山我想大家都應(yīng)該有點累了吧,那么我們就先休息一會兒.休息的空檔呢,我想為大家唱一支歌,如果唱得好請大家不要吝嗇您的掌聲,唱得不好呢,大家可不要把我推到天池里去了啊,天池可是仙女才有資格洗澡的地方,那樣就太便宜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