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心得體會(精選3篇)
陶藝心得體會 篇1
20__年6月12日,陜西省校外教育組織的陶藝骨干教師培訓,在緊張而又愉悅的氣氛中圓滿畫上了的句號。能又一次參加陶藝骨干教師培訓我很慶幸,這次培訓讓我的在陶藝教學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決,也使我的陶藝理論和實踐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謝陜西省校外教育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學習機會,感謝眉縣活動中心為我們提供的優質培訓條件。
本次培訓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不僅為我們安排了專業功底過硬的渭濱區活動中心何亞周老師、眉縣活動中心李晶老師授課,還特意為我們邀請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陶瓷研究所研究員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藝坊林琴這樣的大師級別老師為我們傳經送寶。他們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講解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創作及裝飾、拉坯造型、修坯、畫釉、上釉及燒制等內容。
在李宏兵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們掌握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學會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復練習了拉胚的技能,每一個學員都做出了自己心儀的作品,通過練習也使我又一次認識到陶藝這種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論、技法和創造性缺一不可。別看簡單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難進行。而燒制前的關鍵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師要求不僅要使作品厚薄均勻,還可以根據器型不同,造型出流暢,溫潤,細膩的作品。按照老師的指導,大家用陶藝工具開始對作品進行處理,進行精細的裝飾,當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擺滿了教室,大家都說收獲是沉甸甸的。最后通過老師點評點評,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駕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師講解和指導下,我們了解了畫釉、上釉的注意事項,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蕩釉的上釉方法,在嘗試畫釉、給自己作品上釉的過程中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將運往寶雞進行高溫燒制,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滿足感,就會激動不已。
三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將在我們的心中沉淀擴散,陶泥在老師手中的隨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過學習以及回家后的練習,我一定會成為一名精通陶藝制作的陶藝老師。
陶藝心得體會 篇2
上周未,受到沈老師的邀請,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樂都匯體驗陶藝,我們班的兩個同學也一起去。
當我們人都到齊了的時候,開始觀看陶藝老師的示范,我們看著老師魔術師一樣的手把一團米黃色的泥巴放在一個轉盤上,隨著轉盤的轉動,奇跡發生了!老師的手輕輕一按,一個圓不溜秋的泥團變成了一個火山口,食指再往中間一按,火山口就像一朵鮮花綻開一樣打開,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碗,我們都大吃了一驚。我心里在想:這太神奇了吧,像科幻片一樣呢。就在我們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奇跡接著發生,一個大碗隨著一雙靈巧的又仿佛擁有魔術的手變成了一個可愛的花瓶,隨著示范動作的結束,現在輪到我們的體驗了。
我們每個人都領到一團屬于自己的陶泥,剛拿到手里的感覺硬硬、冰冰、沙沙的感覺。當放著陶泥的轉盤開始轉動起來,在幾秒鐘的時間里我的哪團圓不溜秋的陶泥在老師的手上變成了一個火山口形狀的陶泥,老師笑著說:“把你的手放上去感受一下”。
當我的手放上去的時候,感覺和剛才靜止的時候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仿佛就象摸著我書桌上的塑料板一樣光滑的感覺,隨著食指垂下來放到陶泥上,陶泥在我手上也慢慢的象花瓣一樣綻開,老師過來看了一下我的半成品,夸獎我說:“做得還不錯嗎”,這讓我對接下去的步驟有了更多的信心,正當我心里有一股小得意的時候。“哎呀”,我的手指不小心歪了一下,這個即將從碗華麗變身成杯子的東西,一下子變成一大號的“老人拐杖”——變歪了。正當我失望的時候,老師趕過來把我的“老人拐杖”給搶救了過來,通過他那靈巧的手,馬上把我的拐杖變成了一個美麗的花瓶。
這個時候,老師手扶著我的手對花瓶進行最后的加工,隨著手指在花瓶上靈巧的上下移動,一個美麗的花瓶展現在我眼前,這可是我的“杰作”啊,雖然外表上有點不規則,但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為我的勞動成果自豪。
這次的陶藝體驗太棒了,下次我一定要再來體驗一次這種神奇的感覺。
陶藝心得體會 篇3
小學畢業之后,趙曉萌漸漸淡出了我的世界,不再時不時的聯系我,我沒有深究這件事,幾乎將所有精力都耗在了學業上。
如我所預想的那樣,我的成績越來越好。某個晴朗的下午,我們學校組織學生活動,包車去郊區的一個陶瓷廠感受陶藝。
到了現場,活動負責人介紹,可以選擇動手捏一個陶土小物件,也可以用筆墨水彩畫一個陶瓶,最后由工廠燒制,分發給大家做紀念。起初大家一窩蜂都去捏陶土,只有我安靜坐在另一邊畫陶瓶。粉白的瓶身上,我畫了一個小小的牧童正歸家。他的羊群已經不見了,只有一只,很小的一只,遠遠地跟在他身后。突然,陶土的隊伍里傳來一個女聲:“老師。”聲音清脆,我手中的畫筆倏然滯住。停頓片刻,我又繼續畫起來。后來很多人做陶土失敗轉而過來畫陶瓶,工廠的師傅在一旁叮囑大家:“大家畫好后在瓶底做好標記,燒制好后方便區分。”
半個月后,老師將我畫的那個瓶子拿給我:“大家都說你這個瓶子最好看,很有意境,像童話故事。”放學回家后,我把那個花瓶從盒子里取出。我低頭去看瓶底的落款,認真地寫著“綺麗”二字。我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署自己的名字,就像我并不知道,為什么我要在陶器上畫一個牧童。那一瞬間,我聽到了自己內心的嘆息。我想,這應該是一種意境吧,就像古詩里寫的一樣“牧童遙指杏花村。”我決定放下過去的.不愉快。
那時我久病尚未痊愈,忘了趙曉萌曾經教過我,下午三點以后做的決定,后悔的概率很大。我忘了要去后悔。
我把那個花瓶放在自己房間的書架上,白色的瓶子靜立著,像一座小小的紀念碑。我心里升騰起一陣陣炙熱,像是有人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投擲了一支火把。
野火燒莽原,一直燒至天邊,燒進黑夜,燒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