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導游詞(精選17篇)
三年級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這里是古城西安鐘樓。從高處看鐘樓時,它就像被一個巨大的“花環”包圍著,顯得格外氣派,雅致。它的下部是正方形的基座,上面是具有明代風格的雙層樓體。頂上是一個鐘形的“金頂”,在微微上翹的屋檐上各掛著一個小鐘,隨風飄擺,聲音清脆動聽。
走進鐘樓的第一層,里面陳設著大大小小的鐘,有鼠標那樣大的,有語文書那樣大的,還有電視機那樣大的;最大的要數屋外的景云鐘,足足有2.65米!
鐘樓的第二層,陳列著不少的“古董”,有明朝的觀音像,五官端正,慈眉善目;有齊白石的畫,天馬行空,栩栩如生;還有王羲之的作品,入木三分,力透紙背。忽然,我發現有四個玻璃箱里不僅有瓷像還有許多的一毛錢的小錢,據爸爸說箱子里各有一個天神的瓷像,如果你給箱子里扔錢里面的天神就會保佑你。原來天神也會貪財?!我想。說歸說,我還是扔了錢,希望能如愿以償!
這時,突然下起了雨,我們只好離開了鐘樓。鐘樓,后會有期!
三年級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朋友,您們好!我是三人行旅行社的導游,我的名字叫孫銘遙,大家可以叫我小導游,139號是我的手機號。這次將由我帶領大家赴丹東,進行為期兩天的雙休日游,我將為您提供熱情真誠的服務。整個過程都將會由我為您講解,如有不足之處請您諒解。為了保證您的安全,請大家不要掉隊,上哪都要跟我請假,以我手中的紅色旗子為準跟著我走,謝謝大家的合作!
現在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丹東位于遼寧省東南部,東隔鴨綠江與北朝鮮的新義州隔江相望,東北隔渾江與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本溪市的桓仁縣毗鄰,西界鞍山的岫巖縣,西南與莊河市接壤。丹東是中國大陸海岸線的北端起點,中國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和最大的邊境城市,素有“中國最美的邊境城市”之美譽。丹東位于北緯40度,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丹東要比北京最早感受到太陽的光芒,丹東是國內唯一具有“沿海、沿邊、沿江”的“三沿”邊境城市,這里是環黃海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重要交匯點,在全市120千米長海岸線附近,擁有大鹿島、獐島等眾多的島嶼,與國內其他邊境城市相比,丹東屬暖溫帶氣候,四季分明,是中國北方地區氣候最濕潤的地方。丹東市還是世界上著名的柞蠶之鄉,能做出具有東方色彩的柞蠶絲綢。丹東的鳳凰山始于晉代,鳳凰山融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山之秀美。有著“東北小黃山”的美譽。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的第一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侵朝美軍多次對大橋狂轟濫炸,1950年11月被炸毀,鴨綠江斷橋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意為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我們明天還要游覽電視劇《劉老根》的拍攝基地——“龍泉山莊”,看看“藥匣子家”“村長家”等等。我們最后還要觀賞鴨綠江北岸中國萬畝桃花園,參觀朝鮮民俗村。
好了,我們大概的行程就是這樣了,我先為大家講解到這,等到了地方如果大家有不明白的,大家還可以問我,為大家擔當這次的導游我敢到很榮幸,最后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三年級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辛苦了:
經過了幾個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就是泰山最富盛名的十八盤了。大家一定是人困馬乏了,先坐下來,喝點水、吃點東西,聽小導我把十八盤的情況介紹一下。
我們從山腳下,沿著石砌的臺階向上攀登,看到很多游客都拄著拐杖,省了不少力氣。一路上,驛路蜿蜒、古木蒼翠、松柏夾道,路旁的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古樸典雅的建筑一個接著一個,隨時映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走來,王母池、紅門、萬仙樓,再到中天門、對松亭,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此時,你一定會自豪地想到,我國不愧為世界文明古國,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更有著勤勞而又心靈手巧的炎黃子孫。
大家向上看,這里是緊十八盤,也是整個登山盤路中最為艱難的地段了。十八盤巖層陡立,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離內升高400米,是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云梯。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往上看,前面的人好像站在我們的頭頂上;而往下看,我們又好像站在別人的頭頂上。大家再看看左右的石壁上,古人題刻的“努力登高”、“首出萬山”、“共攀青云梯”……那是在勉勵我們。大家再看,那負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當年無名無姓的鑿石修路人……大山無言,但它們能激勵人們向上。游客們,登山和做任何事情一樣,只有義無反顧地向上,才能戰勝險阻,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十八盤過后,就是南天門了,到時就可以領略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氣魄了。南天門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它建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出南天門院落東折即為天街。天街意思是天上的街市,多富有詩意的地方啊。天街風大,會突然變得比較冷,冷的像寒冰一樣直入骨髓。如果你們很冷,可以到附近租一件棉大衣。天街不光冷,小吃也特別多,最有名的就是小米煎餅了。這里的小米煎餅薄如蟬羽,又加了大蔥、甜面醬、煎雞蛋,用十里飄香這個詞來形容再適合不過了。
好了,先說這么多吧。游客們,現在是登山比賽最關鍵的時刻了,誰最先登上南天門,誰就是今天的大英雄了。加油!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攀登的過程中,一要注意安全,大家要相互幫助;二是要注意保護環境,男同志不要吸煙,小朋友不要亂扔東西。謝謝大家的合作!
三年級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到北京頤和園來游玩,我是頤和園旅游公司的導游,大家可以稱我為“小張”,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讓您度過愉快的一天,也能讓您真正感受到頤和園這座皇家園林的魅力。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就來到有名的長廊。長廊長728米,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動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其中人物故事畫最引人注目,那就請游客們細細觀賞吧!。
穿過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萬壽山地處頤和園的中心部位。南臨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閣、排云殿等,山上樹木蔥濃,宮殿金碧輝煌,是宮庭功能、宗教功能、園林功能的集中體現。各位游客不妨親自登山,既鍛煉了身體,又能沿途欣賞好風景。
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昆明湖。昆明湖面積約200多萬平方米。湖邊圍著長長的堤岸,湖沿有石舫,湖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其中十七孔橋最引人注目,橋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都刻著各種各樣、天然成趣的數百只獅子,它們率真大膽,美不勝收,有的正在繡球上靈巧地做著各種優美的動作,有的幾只獅寶寶嬉戲在獅媽媽周圍,歡蹦亂跳,盡情玩耍,獅媽媽慈愛地撫摸著小寶寶,眼里流露出歡欣的喜悅,金色的陽光灑在這些獅子們身上,像給予它們一種生命力,傳續著人間動人的故事。走在橋上,可以看到湖岸柳樹成行,湖光山色,風景迷人,是頤和園最有名的景點。
我真誠地希望您能在里這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開心,游得盡興。
三年級導游詞 篇5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有幸和你們一起參觀我們的中華瑰寶——萬里長城。我們參觀的是長城的一部分,是八達嶺長城,希望大家可以在這度過愉快的一天。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從月球上也可以拍到長城像蜿蜒盤旋的長龍一樣,真是壯觀。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里路就來到八達嶺長城,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一條很寬很寬的馬路在古代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是成排的,垛子上有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時,城臺之間可以發信號。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你們會不會想起古代勞動人民,這一條條的條石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是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長城是古代人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
這樣氣魄雄偉的的萬里長城,難道不是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嗎?
三年級導游詞 篇6
大家好,我是天馬行空旅游社的導游,我姓張,叫張洋舟,接下來我們就要前往頤和園,希望大家能和我共度這美好時光。
接下來這段時間就有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的歷史吧。頤和園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園林。始建于1750年。曾兩次遭到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野蠻搶掠和破壞,新中國成立后得到很好的修繕和保護。
各位游客,我們已經來到了頤和園大門下,走進大門,再繞過大殿,就來到了長廊。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走完了長廊,我們即將登上萬壽山,請大家往上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我們眼前,那就是我們待會要去參觀的景點,請大家跟緊我,別走丟了。
現在我們就在佛香閣前面,站在這邊往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可以看到。向東眺望,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各位游客我們已經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游人走過一座最長的石橋,就可以到小島上去玩,這一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的姿態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這次我們只參觀了頤和園的一部分,希望大家以后多多來這兒游賞。
三年級導游詞 篇7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我是導游李志賢,今年九歲了。大家都叫我小李就行了。
歡迎大家來到長城玩!你們知道長城為什么是世界遺產嗎?這是因為,長城的一塊石頭就有兩三百斤重。那時,還沒有起重機,全部依靠鄉親們無數個肩膀和無數雙手,這才成了今天的世界遺產。
長城,經過無數次重修。你們知道長城的傳說嗎?我給大家說一個吧!
相傳,有兩家人種西瓜。一天,西瓜成熟了,發現有一個特別大的西瓜,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是個小女孩。他們兩家給她取名為:孟姜女。
孟姜女長大后,找了丈夫。一天,官兵來了,把她丈夫抓走去修長城了。
幾年后,她丈夫死了。孟姜女很傷心,就去長城邊找她丈夫。她邊找邊哭,長城都被她哭倒了。
長城,還有很大的防御能力。但是,秦始皇卻害死了許多無辜的老百姓,讓老百姓人心惶惶,這樣,秦國最終滅亡了。
好了,長城到了,大家可以下車仔細瀏覽我們的萬里長城了!
三年級導游詞 篇8
大家看,我們已經到長城腳下了,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們就登上長城做好漢!
八達嶺長城如同一條沉睡的金色巨龍,靜臥在崇山峻嶺之間,保護著祖國一片大好江山。這一塊塊古老的城磚,就是龍身上一片片鱗甲;這一個個巨大的堡壘,就是龍身上的龍鰭……。我們現在攀登的八達嶺長城在各段長城中保存較完好,因此它最受人青睞。古代,總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
秦國統一六國后,秦始皇發動一百八十萬民工,將各國長城連接成萬里長城。中間還有個故事:早時候是用泥和熱水來粘城磚,筑長城的。一年冬天,燕國民工用來燒水的大鍋漏了,架鍋的石頭一碰熱水就炸出許多白粉,碰到水有漲成一團團白面面兒。大家覺得白面面兒比泥還粘,就用它來粘城磚,筑長城,效果很好。后來,秦始皇知道了,便騰出一座城讓燕國民工住,讓他們為自己燒白粉,并把那座城命名為燕京。白粉就是現在的石灰,燕京就是現在的北京,而燕國人民燒石頭的山,叫燕京山脈。
現在我們面前的便是好漢坡,登上它我們就是一個好漢了,扶好鐵扶手,我們GO!
三年級導游詞 篇9
尊敬的游客們:
你們好!我叫許誠,是你們導游,大家可以叫我許導,也可以叫我小許。我們即將游覽的是頤和園。
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是我國重點文物單位,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頤和園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其前身清漪園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6年,慈禧太后挪有海軍經費和其他款項重建,并與1888年改為頤和園。,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再次修復。好了,咱們現在開始游覽吧。
我們首先要來到最有名的長廊。大家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多美呀!這條長廊有700多米,分為273間,每件橫檻上都有畫。你們相信嗎?上千幅的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現在我們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仰望,那座八角寶塔形的建筑,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上萬壽山吧!
現在我們已經登上了萬壽山,是欣賞頤和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說它像一面鏡子,像一塊碧玉。不知你們是否有同感。下面就去昆明湖吧。
看,昆明湖多大,但堤岸更長?匆娔/個小島了嗎/?我們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到到上玩。請大家仔細數數這座橋的橋洞,一共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柱上的石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另外,還有月波樓,石舫等。我說也說不僅,請你們自己慢慢游賞吧!
三年級導游詞 篇10
游客們,今天我帶領你們游覽古代歷史文物——長城。
俗話說:不到長城就等于沒到中國,不到金字塔,就等于沒來到埃及!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地勢險要的八達嶺上。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請看,長城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你們知道嗎?原來長城不止一座,而是無數座。當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把世界上所有的長城連貫起來,組成一個巨大的防御系統。打仗時候,放一鳴炮,表示敵軍有五百多人。放二鳴炮,表示敵軍有一千多人。三鳴炮,表示敵軍有一萬多人。這就是長城在打仗時候的作用。
游客們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血汗才換來的,我們要珍惜它!
三年級導游詞 篇11
蓬萊閣以天下罕見的奇觀“海市蜃樓”和關于“八仙”的神話傳說聞名于世,成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今年暑假,我有幸與媽媽一起游覽了蓬萊閣。
蓬萊閣坐落在瀕臨渤海的丹崖山巔,遠遠望去,像一條昂首的巨龍,隨時都將騰空而去。我和媽媽手拉著手,迎著習習的海風,踏著花草叢生的崎嶇小路往山上攀登。沿途參觀了呂祖殿、龍王宮、隱仙洞、天后宮和古炮臺等景點,當我們來到蓬萊閣前時已是大汗淋漓了。
我顧不得擦一把汗,端詳起近在咫尺的蓬萊閣。這是一座雙層木結構的古代建筑,被白云宮、平浪宮、涌月亭等多項建筑眾星捧月般簇擁著,雕梁畫棟,莊重古樸,氣勢巍峨,使人不禁贊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走進閣內,呂洞賓、麻姑、曹國舅等神仙的泥塑,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各種名人字畫,讓人眼界大開;講解員的介紹,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世界......
站在蓬萊閣上放眼遠眺,碧波萬頃,海天無涯,長山列島如撒在碧海上的顆顆珍珠,勤勞的漁民正駕船撒網,從那里傳來陣陣漁歌。
我想:“蓬萊仙境”不過是古代人民的一種美好的幻想罷了,而今天,當家做主的蓬萊人民不正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著一種比“蓬萊仙境”更真實的幸福生活嗎?
點評:文章寫得有條有理。觀察蓬萊閣采取了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的順序,詳略得當,把自己游蓬萊閣的所見所聞生動地展現了出來,同時也能透過“蓬萊仙境”的傳說抒發出自己的感想,使文章更有深度。
三年級導游詞 篇12
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九頂塔民俗風情園,領略了美麗的風景、精彩的民族歌舞,還有許許多多的民族風情。
我開心極了! 我看了九頂古塔,聽說是隋唐時期的呢!中國古代的人們真是了不起,他們用勤勞和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可敬的歷史文化…… 我見到了苗族、佤族、傣族、彝族、維吾爾族、蒙古族、朝鮮族還有陜北窯洞等各式各樣的民居,欣賞了各個民族的歌舞,品嘗了蒙古族的鮮奶酪;我記住了佤族人民“以黑為美”的審美觀,還記住了陜北人民當年迎接毛主席、迎接解放軍的安塞腰鼓和奔放的大秧歌。
我還看到了“秦瓊大戰宇文成都”的馬戰場面——幾個身穿古代鎧甲的人舞者竹節锏、蛇形槍、方天畫戟等古代兵器打來打去。聽爸爸媽媽說很久很久以前,古代人就是這樣打仗的。媽媽還說有一本書叫做《三國演義》,我長大了一定愛看,那里面描寫了許多精彩的故事。
哈!我居然還親眼看到了“游擊隊”打“鬼子”!《地道戰》情景劇演出是我最最喜歡的節目,看著“鬼子”們一個一個被“游擊隊員”和“老鄉”們打翻在地,看著水井里、樹洞里、屋頂上隨時就會跳出一個游擊隊員,看著“鬼子”們一會兒被石頭打中、一會兒掉進坑里……哈哈,真是太過癮了! …… 在九頂塔,我還看到古代州官帶領百姓進行的“紀念屈原”的祭祀活動的模擬情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喝了清香微苦的艾葉水,和少數民族的叔叔阿姨們手拉手圍著篝火跳舞……
我度過了快樂而有意義的一天。
三年級導游詞 篇13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位于歷城區柳埠鎮,距濟南市區公里處,占地余畝。該項目是由山東華洋置業集團獨家開發建設,總投資六千萬元,計劃三年時間建設完成。風情園的規劃、設計以遵循保護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為前提,以4A景區評定要求為建設標準,實施綠色工程提升生態環境為目的,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風情園一期旅游項目已竣工,并于20xx年元月28日對外開放,同期創下了旅游淡季之"先河"的好成績!
九頂塔民族風情網集民族民俗風情、名勝古跡、游樂探險活動、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文化旅游景區。民族民俗風情區薈萃民族文化、民俗風情、民局建筑、民間藝術,風情區由十六個少數民族村寨組成,原汁原味的民居、典型的民族歌舞、各種體育競技活動;并將獨具風采、饒有情趣的年節、服飾、禮儀、飲食等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真實地展示給游覽者。
民族一條街-真正的華夏民間藝術之旅:豐富多彩的民俗工藝品:一團神奇的面塑、色彩鮮明的木版年畫、栩栩如生的剪紙、江山布老虎與神秘地" 桃葉虎"、香包情節、古老的" 皮影戲",以及雅俗共賞的民間絕藝表演仿佛另您置身于"老天橋"車水馬龍的繁華街市之中,那飛車表演、古典魔術、斗雞、斗馬、斗羊表演,不禁叫人" 拍案叫絕"。
游樂區 由歡樂谷與歡樂世界組成,倡導在自然、活潑的生態休閑圍中,通過參加多種運動項目滿足游覽者娛樂、健身的需求,從而提高人體素質,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歡樂谷兩岸綠樹成蔭、瀑布秀美、峽谷有30多米高、60多米高、谷底潺潺流水。峽谷兩側依次建有藤橋、云橋、獨木橋、吊橋等十幾座形態各異的橋拱。歡樂世界匯集了時尚前衛、驚險刺激的各種娛樂項目:巖壁上的" 芭蕾"-攀巖、速降,超越極限、體驗飛翔的蹦極,風靡全球、省內首家的滑車、滑草,體驗西南少數民族渡江的原始工具-溜索等。真正營造了綠色旅游、健康旅游的內涵。
風景名勝古跡區 依靈鷲山而居,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九頂塔與九塔寺、千年古柏、古碑等,以及名泉之列的段華泉、圣水潭等景點。靈鷲山峰戀復合、林薈蒼郁,可謂天然氧吧,山上有金雞窩,靈鷲一線天、石炕等天然景觀,靈鷲山懸崖上80多龕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近百米的瀑布飛流直下與段華泉匯集與圣水潭,構成一幅依山伴水自然成趣的畫面。
乾隆三十八年《歷城縣志·山水考》有記載: "玉水又西南經金驢山西,左會窩鋪峪水,水源出松尖山龍玉崖下龍潭,北經鎖山西,又北經紅山口西,右納三岔水,又北經靈鷲山東,左納三岔水,有北經靈鷲山東,左納東勞溝水,又西經九頂塔北,又西經金驢山南,右納齊城峪水,水源生姜榆樹冰冰泉,北經白石崖西,右納袁洪峪水,又北左納茶臼河水,又北左納避暑泉水,又東北經城子頂南,右納若洪峪水,又東北右納段華泉水,又北京齊城山東,又北經靈鷲山西,右納圣水泉水,左納康泉水,又北經回龍山西,入於窩鋪峪水凡行二十余里北會與玉水。窩鋪峪在柳埠東南有永興觀,徒峪在交戰嶺頂東偏谷丹楓秋老更韻,牛欄峪在螃蟹谷東北,齊城峪在柳埠南,逶迤三十余里,名勝殊多。圣水泉,九頂寺門外:段華泉,九塔寺南。"段華泉,泉池呈井形,片石砌岸,常年不涸,泉水沿山溝漫流。因水平如緞,水紋如花,故名段華泉。
明萬歷年間,許邦才《九頂寺記》:"泰山北下麓野之間有地曰齊城,有山曰靈鷲,有川曰錦陽,峰巒復合,林薈蒼郁距郡邑百里,洵稱異境。寺見于此,莫知其始,歷考寺碑,惟得天寶,大歷之文為古,然曰重修,則猶非其始也。意必建于隋、梁之間,而無稽考。其塔一寺,上而頂九,各出構締,詭巧奪倫,他寺所未有,故寺名九塔。"
李攀龍《錦陽川九塔觀許右史碑》詩:"名曰諧夙好,況復近吾廬。嵐影浮斜照,此曰錦不如?樟蛛p樹老,寒塔九華疏。一片頭陀石,新文六代余。"
董薈《九頂塔》詩:"九塔凌空插碧霄,齊城煙樹召山堯,空余一片頭陀石,右史雄文壓元朝。" 川依在山依舊,寺于峰巒處,千年古柏蒼郁間,九塔依然在,歷滄桑山水轉,風采不壓古云言。 休閑度假區設有窯洞度假村、蒙古包度假村、桃花園度假村和傅家莊百年老村落。離開喧嘩的城市享受甜潤的田園生活,體會吾為老農的境界,品嘗"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的喜悅,讓一切皆返樸歸真吧!或選擇陜北的窯洞,看黃土高坡風土人情;您還可以放松心情,去怒族垂釣、拜訪熱情好客的草原人家、夜晚在民族廣場看繁星點點、看火晚會、索性就一起去跳民族舞吧!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構筑了自然、生命、藝術三位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新概念。在如畫的風景名勝中,在如歌、如詩的民族風情之中盡情享受、盡情沉醉旅游帶來的真正內涵!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位于柳埠鎮,它集民族民俗風情、名勝古跡、游樂、探險和休閑度假于一體。民族民俗風情區由布依、朝鮮、泰、哈尼、納西、苗等十六個民族村寨組成,薈萃了各民族的民族的文化和民族風情。陜北窯洞濃重的泥土韻味、蒙古包的草原氣息、傣族的潑水節、佤寨早晨的靜 與安逸及各族的歌舞、服飾、禮儀等都原汁原味呈現出來。除此還有驚險的娛樂項目-攀巖、蹦極、滑車、滑草、溜索等;靈鷲山上的名勝古跡也值得一看。 風情區內有民族酒店,可以嘗到少數民族特色的菜肴:窯洞陜北風味小吃、朝鮮族風味小吃等。茶柏、煙柏樹圍4米,高15米,,觀音廟里左側有副明清時期的古畫,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位于歷城區柳埠鎮,距濟南市區約26公里處,按4A景區標準建設的綜合性文化生態、旅游景區,該項目是由山東華洋置業集團獨家投資建設。該項目占地1000余畝,計劃總投資6000萬人民幣,分兩期用三年時間建設完成。該項目一期工程由民族、民俗風情區、游樂區、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四大功能區年底基本建成并對外營業
三年級導游詞 篇14
大家好!我是星光旅游公司的導游李經緯。
今天由我帶領大家游覽長城。萬里長城在八達嶺這一段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最堅固的一段。曾經有許多國家首腦和領導人到這里參觀,從而成了旅游勝地。
長城全部由條石和城磚筑成,從山海關到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長城每隔一米就有一個供射箭用的射口。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個正方形的城臺,必要時可以相互呼應,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如果有敵軍突襲,可以在城臺頂上點火,以表示有敵軍或請求支援。
另外,大家在游玩時請注意安全,帶孩子的游客請看住自己的孩子,否則出意外的話,我們旅游公司不負任何責任。
本次旅行(導游)到此結束,謝謝各位游客的支持。
三年級導游詞 篇15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故宮游玩。我叫李依璋,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或小李。今天由我帶領大家一起探索世界遺產——故宮。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故宮吧!故宮位于北京中心,舊稱紫禁城。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
現在我們在故宮內庭最前面的是乾清宮。乾清宮是內庭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是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后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史和召見臣下。
現在我們來到了坤寧宮,在故宮中間的是坤寧宮,雍正后,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二帝,均在此舉行婚禮。還有許多殿比如:東六宮、交泰殿、西六宮……
好啦,我的介紹就先到這里,請大家慢欣賞游玩。還有大家記住哦!在瀏覽時不亂扔垃圾,不觸摸物品,不踩踏一草一木,這樣才能欣賞到有著歷史氣息的故宮。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三年級導游詞 篇16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們:
我們將游覽的是北京故宮,請大家保持清潔!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期中建筑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共計8704間。
故宮在1420xx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20xx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完工……
你們知道故宮有幾個門嗎?還是讓我告訴你們吧!故宮有四個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有五個洞。期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說了這么多,你們一定對故宮了解些了吧……
故宮的景色真是太多了,我說也說不盡了,你們還是細細游覽吧!
三年級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朋友們:
歡迎大家來到故宮,我是你們的導游——丫丫。
相信大家都知道,故宮又名紫禁城。它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它總面積是72萬左右,也是世界著名的藝術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國寶。
這是午門,是宮殿的正門。它的地位十分重要。許多重大的儀式都是在這里舉行的。說道午門大家會想到“退出午門斬首”這句話。其實純屬誤會。過去,皇上和大臣議政總有意見不同的時候。在明朝時就可以把觸犯他的大臣拉到午門外用竹子打屁股,可不要小看這竹子,它是一種碗口粗的毛竹,里面還要灌上水銀,具說是為了加大殺傷力,幾仗下去就能皮開肉綻。被打的人不死也要終身殘疾。這件恐怖的事情從皇宮傳到民間,就逐漸變成“退出午門斬首”了
怎么樣?先不要激動,前面的美景正等著咱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