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營戰略合作協議(通用3篇)
聯營戰略合作協議 篇1
訂立合同單位:甲方(單位名稱):經濟性質:所有制。
乙方(單位名稱):。
經濟性質:所有制。
(注:如有兩個以上單位聯營,依次稱丙、丁……方。
)甲、乙雙方本著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經過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相互協商,決定聯合出資建立公司,特訂立本合同。
第一條 聯營宗旨、項目和范圍聯營宗旨:聯營生產(經營)項目:生產(經營)范圍:第二條 聯營企業名稱___市(縣)公司(企業)。
地址:(所有制)聯營。
核算方式:獨立核算。
第三條 聯合出資方式、數額和投資期限公司(或廠,下同)投資總額為人民幣元。
甲方投資額元,占投資總額%。
甲方以下列作為投資:現金:元;廠房:元,折舊率為每年%。
機械設備:元,折舊率為每年%;專用工具:元,折舊率為每年%;原材料:元;土地征用補償費:元;專利權:元;商標權:元;技術成果:元。
(應注明技術檢驗標準,可否再行轉讓)乙方投資額:(略……)投資繳付日期:。
投資中包括固定資產、物資和專利權、商標權等,須按期辦理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
以土地使用權參加聯營的,須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轉移征書。
按期將該項土地征用補償費作為出資份額轉入公司名下。
第四條 聯營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甲方: (略)-------------。
乙方: (略)-------------。
第五條 納稅、利潤分配與風險承擔公司所得,在依法繳納產品稅、營業稅和提取儲備基金、生產發展基金、職工福利獎勵基金后,其余為紅利,按股分配:甲方:__%;
乙方:__%。
(所在地不同的聯營成員,按商定的比例分配利潤后,向自己所在地的稅務部門繳納所得稅。
)公司獨立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聯營成員對公司債務在出資范圍內,按出資和分紅比例承擔虧損。
第六條 聯營企業的組織機構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
董事會決定公司的以下重大事宜:年月日公證或鑒證機關:__公章
__年__月__日
聯營戰略合作協議 篇2
中國院(以下簡稱甲方)與中國工程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乙方)多年來在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資源利用和地質災害監測等領域開展了良好合作并取得了較好成效。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加深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謀發展,雙方經過友好協商,達成以下合作協議。
一、合作宗旨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為原則,以促進我國水電產業和其他清潔能源產業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不斷增加合作層次,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探索建立企業需求牽引下的、充分發揮甲方科技和人才優勢以及乙方資源和管理優勢、院企共同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
二、合作領域
根據乙方的發展需求,甲方充分發揮理論研究、前瞻性技術研發和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在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和運行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新能源開發重大技術、清潔煤化工關鍵技術、水電及其他清潔能源工程的生態與環境保護技術、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區域的經濟發展以及移民安置和致富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合作。具體以乙方的清潔能源開發運行為平臺,以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和運行與管理、水資源高效利用、新能源開發、生態與環境保護等專業為重點,解決水電工程建設中涉及的技術、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問題,以及開發建設所帶來的企業運行和管理難題;同時,隨著新能源業務的發展,解決在風能開發等新興能源領域方面的技術難題。
三、合作方式
1、共同進行課題研究。甲方充分利用學科優勢,根據乙方中長期發展的科技需要,重點圍繞三峽總公司戰略規劃和主營業務發展的科技需求,雙方采取聯合申請國家項目、甲方立項研究、乙方委托研究、合作研發等方式,共同解決有關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前瞻性課題由甲方組織立項開展研究,實用性課題由乙方委托開展研究。
2、共建合作平臺。雙方原則同意依托甲方研究所的科技力量,通過共同建設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野外臺站、工程中心等方式,構建合作平臺,解決科技問題,共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3、建立人員交流、互派機制。乙方根據需要,選派科技和管理骨干到甲方相關單位掛職;甲方推薦科技或管理人員到乙方擔任科技副職或技術顧問;乙方的高級科技專家到甲方擔任客座研究員或高級訪問學者;甲方為乙方提供聯合培養研究生、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支持;雙方加強博士后流動站和工作站的合作交流。
4、發揮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咨詢作用。甲方根據乙方的需要,推薦并組織院士和科技專家積極參加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制訂工作,對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通過“院士行”等方式進行咨詢、提出建議。
5、推進成果轉化。乙方為甲方科技成果在乙方應用和轉化提供有利條件;雙方選擇具備比較成熟的科技創新成果(如水電機組的蒸發冷卻技術等)共同實現產業化,促進行業科技進步。
6、明確責權利。對提出的科技合作內容,由雙方具體承擔合作的單位之間簽署專項合作協議或合同,明確各自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開展合作,共享成果和知識產權。
7、拓展合作領域。根據乙方的科技需求和甲方的學科發展,雙方在本框架性協議的基礎上,加強溝通,商討合作范圍,落實合作項目,拓展合作領域。
四、組織形式
1、成立“中國三峽總公司—中科院全面戰略合作協調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工作小組)。工作小組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協商制定合作規劃與年度合作計劃,調配合作資源,檢查合作情況,協調并解決合作中的重大事項。
工作小組組長分別由甲方分管副院長和乙方分管副總經理擔任;甲方成員單位為,院地合作局、院士工作局、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人事教育局和武漢分院;乙方成員單位為,計劃發展部、人力資源部、金沙江籌建處、機電工程部、三峽樞紐管理局、信息中心、科技環保部、長江電力、新能源公司、能達公司等。
2、甲方武漢分院與乙方科技與環境保護部作為工作小組的聯絡機構,開展信息共享與溝通聯系,聯系雙方參與合作的責任單位,籌辦工作小組會議;兩個部門的負責人擔任聯絡人。
五、附則
1、協議中未盡事宜,由協調工作小組友好商定。
2、本協議一式十份,雙方各執五份。
中國院 中國工程開發總公司
簽字代表: 簽字代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聯營戰略合作協議 篇3
甲方:
住所:
聯系電話:
乙方:
住所:
聯系電話:
風險提示: 合作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合作設立公司、合作開發軟件、合作購銷產品等等,不同合作方式涉及到不同的項目內容,相應的協議條款可能大不相同。
本協議的條款設置建立在特定項目的基礎上,僅供參考。
實踐中,需要根據雙方實際的合作方式、項目內容、權利義務等,修改或重新擬定條款。
鑒于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本著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的目標,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第一條、雙方基本情況
1、甲方:
致力于為機構和高凈值財富人群提供資產配置規劃和為有融資需求的客戶提供整合融資解決方案。
已成功與數十家活躍的商業銀行、信托公司、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為數十億受托資金,設計與提供有競爭力的金融產品,為數十家融資方設計并完成實施融資解決方案。
為機構和高凈值財富人群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的產品和服務。
幫助客戶實現財富管理目標。
2、乙方:
面向整個金融市場篩選優質產品,進行嚴格的產品品質控管及金融供應商合作制度。
作為中國精英人士的全套財富管理方案的提供者,為客戶提供包括財務診斷、理財規劃、產品分析、市場追蹤、財商教育等在內的高端私人定制理財服務。
第二條、合作原則
1、平等原則。
雙方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簽署本協議,協議內容經過雙方充分協商。
2、長期、穩定合作原則。
雙方的合作基于彼此充分信任,著眼于長期利益,雙方致力于長期、穩定的合作。
3、共同發展原則。
本協議旨在利用各自的資源和條件開展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4、雙方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與業務創新,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金融服務,推動雙方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
5、誠實守信、市場化原則。
雙方恪守本協議中所作之承諾,確保雙方的共同利益,具體合作事項應按市場化方式運作。
第三條、合作內容、方式
風險提示: 應明確約定合作方式,尤其涉及到資金、技術、勞務等不同投入方式的。
同時,應明確各自的權益份額,否則很容易在項目實際經營過程中就責任承擔、盈虧分擔等產生糾紛。
1、產品設計:
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共同設計與開發金融產品。
2、財務咨詢服務:
甲方在同意接受乙方委托的情況下,對乙方的產品進行分銷。
乙方在同意接受甲方委托的情況下,對甲方的產品進行分銷。
3、其他業務合作:
甲乙雙方在品牌推廣、客戶服務與調研、產品營銷、人才培訓等各個方面加強合作與交流。
第四條、合作機制
1、建立信息通報制度。
一方及時向另一方提供產品設計、產品動態等方面的資料和信息。
2、雙方各自指定具體牽頭機構,負責日常協調、傳達、布置、匯總、反饋和跟蹤有關事宜。
第五條、附則
風險提示: 應約定保密及競業禁止義務,特別是針對項目所涉及的技術、客戶資源,以免出現合作一方在項目外以此牟利或從事其他損害項目權益的活動。
1、雙方約定:本協議內容,以及在雙方具體合作過程中可能相互需要提供專有的具有價值的保密信息,未取得提供方事先書面同意前提下,須各自遵守保密義務,不以任何理由或目的向第三方披露(各自的咨詢顧問、代理人除外)。
2、本協議為雙方戰略合作的框架性協議,在開展具體合作業務時,另行商洽簽訂具體合作協議。
3、本協議自雙方簽字并加蓋公章之日起生效。
本協議正本一式_______份,雙方各執_______份,法律效力均等。
4、本協議經雙方友好協商達成一致,所商定事項僅作為雙方今后業務戰略合作的意向文本,不構成協議雙方互相追究違約責任。
甲方(簽字):
簽訂地點:
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日
乙方(簽字):
簽訂地點:
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