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洞的導游詞(精選6篇)
九龍洞的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九龍洞觀光游覽。我是你們本次九龍洞之行的導游,希望這次旅程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首先,我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九龍洞的概況。九龍洞位于銅仁市東南方向17公里處,武陵山脈六龍山區北端,前俯錦江,背靠六龍山,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溶洞。1979年被探測發現,1981年保護性對外開放,20__年2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九龍洞全長2284米,總面積8萬平方米。全洞由7個大廳、一個天廳和一條地下暗河組成,洞又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旱洞,下層為水洞,現在我們所游覽的就是上層的旱洞,目前已對外開放4個廳。那么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平臺共有20__多平米,可迎八方游客,所以稱之為迎客廳。請各位隨我一起回身抬頭看看迎客廳的廳頂,波光粼粼,就像海浪一樣,若是夕陽西下,因陽光的折射,廳頂則像晚霞,絢麗多彩!大家肯定心生疑問,為什么廳頂是這樣的呢?這呀就要說到我們九龍洞的形成了。九龍洞是一個飽水性的溶洞,早在200萬年以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大陸架的第一次抬升,這個洞就冉冉升出水面,洞頂剛好就在海水之上,時間久了,洞頂因海浪的拍打就形成了現在我們所見的摸樣。
第一廳 印象銅仁
現在我們就要進入第一個大廳了,(燈光閃過之后)這是一幅色階形式的壯麗山水畫,就像我們的人生,需要自己一筆一筆的向上增添色彩。那么它也是在述說我們銅仁市,從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城市,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形成了一個旅游城市。而且這幅美麗的山水畫就如同銅仁的一個縮影。所以我們稱之為“印象銅仁”。好了,那么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進入這如畫的美景之中吧!下臺階,大家請注意腳下的臺階。為了大家能更好的參觀游覽,請大家記住:一觀路、二觀景。
下了臺階之后,大家肯定會有疑問,為什么這里會叫九龍洞呢?我這就給大家講下九龍洞的由來。相傳在六龍山上有六條青龍,它們在一次龍的慶典中,相邀了錦江河中的三條黃龍一起來到洞中相會,九龍來到洞中,被洞中高大的殿堂和磅礴的氣勢所吸引,于是私欲大發,都想把此洞占為己有,爭論不休,并且大打出手,它們鬧出的聲響就驚動了山下的村民,村民們被它們吵得不得安寧,于是就站在山下的小溪邊破口大罵起來,九條龍得知后非常慚愧,但是又誰都不愿離開這比天宮還美的溶洞,于是就化身為九根高大的石柱挺立在洞中,商議共同守護這個溶洞。山下的小村莊因在那里罵龍而得名‘罵龍溪’。
大家來到我們九龍洞,要見到龍王,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定要過三道龍門。不過大家不要害怕,這龍門不用大家跳過來,從下面穿過來就好,也希望過了這道龍門,大家能放下工作的繁忙
和學習的煩惱跟著我好好的放松1個半小時.
來到這里,我們就不得不來看看這位了,大家看我所指的方向,一只呲牙裂嘴的雄獅!它可不是在這里來嚇大家的,它是龍王派來建設第一大廳的,大家發現沒有,在它的背上還馱了一座五彩斑斕的寶塔,看來雄獅非常的勤勞。可是,雄獅身后的這兩位就要狡猾多了,兩只可愛的小猴子,他們倆悄悄的躲在雄獅的身后偷吃果樹上的果子。他們倆不知道,在這里還有一位瞪著滴溜溜的雙眼來回查看著的貓頭鷹,這只貓頭鷹來頭可不小,它是龍王派來的監工,是替龍王來監視這些建造者的。看來這兩只小猴子待會要被罰了(說笑)。其實這只貓頭鷹還有一個身份,它是一位“環保大使”,它想提醒大家,在洞內不要隨手亂扔垃圾,要維護環境衛生,因為它可是瞪著雙眼來回查看者的哦! 第二大廳 夢幻桃園
大家應該都知道,咱們銅仁有“桃園銅仁,仁義之城”的美譽吧?這里的桃園不是說有很多桃花,而是說銅仁跟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有相似之處,“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筆下的桃源是美不勝收,而我們九龍洞第二大廳的夢幻桃園,霞煙裊裊、樓臺隱現,怎么樣,也不差吧?那么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進入這桃園美景之中吧!
大家來到我們九龍洞,我們洞內不光有龍王,而且還有小龍女。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小龍女的寢宮了。大家可以看到,小龍女特別愛美麗,她把自己的寢宮裝扮的非常美麗。細心的游客也
許已經發現了,小龍女外面的.珠鏈都已經給折斷了,為什么會斷裂掉呢?我想,一定是來的游客太多了,都想擠進去,一睹小龍女的芳容。所以就把小龍女外面的珠鏈折斷了。龍王知道以后,非常生氣,于是,在此。特意派了一位大將軍守在這個位置。專門保護小龍女。如果說有要想進去一睹小龍女芳容的游客,你們可一定得先問問大將軍同不同意了,可惜的是,我們大將軍是石頭,不會開口說話,所以,要想進去的游客就比較困難了。<這個石鰻不是人為破壞的,而是自然斷裂掉的,為什么呢?現在我就給大家說一下溶洞的小知識了.洞中的鐘乳石又分石筍、石柱、石幔等。。。往往需要上幾十萬年的時間呈現在世人眼前,石灰質的主要成分的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上述反應。乳石和石筍大不相同,一個像冬天屋檐下的冰柱,從上面垂下來;一個象春天從地面下“冒”出來的竹筍。>
前面的四根鐘乳石屹立在一起,就想一道大門一樣,這就是我們的第二道龍門了,穿過它可以給大家帶來好運的。其中的一根上面有很多像小袋子掛在上面一樣的紋路,相傳它是龍女還住在這里的時候種下的一棵愿望樹,這些小袋子就是裝滿愿望的愿望袋掛在這上面。大家在經過的時候也可以伸手去模一下,試著許下一個心愿,心誠則靈.
扶欄遠眺,一片石林映入眼簾、云白石清,石林深處兩根石柱似情侶般難分難舍的依偎在一起,人稱鴛鴦柱。這里還有一支駱駝隊,這支隊伍是駱駝仙人帶來龍宮給龍王獻寶的,駱駝仙人就在最高的地方,他手里抱著一顆大大的夜明珠,頭頂盤了一個發髻。大家都知道,龍宮應該是很富有的,所以駱仙拉來的這些寶物,龍王都不缺。可是有一樣特別的東西讓龍王著迷了,就是這棵來自沙漠的大個仙人掌,這個仙人掌好啊,又可以吃還可以美容。同樣的一個地方,我們往前多走幾步回身看一看,剛才的駱駝隊現在變成了廚房里做菜的生姜。哈哈,奇妙吧!九龍洞里的景點就是這樣,不說不像,越說越像。
第三大廳 歷史足跡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第三大廳了,這里景點不多,說的都是寓意性的故事。看我們的右上方有一排火炬形式的燈具,像是一個人在拿著火把在穿越山嶺。希望我們能把成功像火把一樣往前延續,永無止境.這是一把希望之火,我們迎來了旅游發展大會,我們銅仁人民也將全力為大會成功舉辦而努力。相信大家已經發現,第三大廳的地板是由一個一個的小腳印所組成,而腳印分為三種顏色。第一種是紫色,紫色代表的是商人的足印,大家肯定很奇怪,為什么是商人的足印呢?這個就要說到我們銅仁的歷史了。我們銅仁得益于錦江水運之力帶來了歷史上的幾度繁華,有‘商賈(gu)云集之地’之說,可以說銅仁的大江小河布遍了商人的足印。而第二種紅色的足印代表了革命先輩們的足印。
九龍洞的導游詞 篇2
地理概述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龍洞位于城東17公里的漾頭鎮、六龍山脈北端、錦江南岸大峽谷之中,風景區內山峰林立,重巒疊嶂,溪谷幽深,竹木蒼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崢嶸的巖溶洞群,雄奇險秀的錦江峽谷,逶迤秀麗的錦江(漾頭)庫區,還有考古價值較高的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遺址,是一個集觀賞和科研于一體的旅游勝地。九龍洞是該風景區的主體景點,位于風景區中部,洞內空曠寬敞,氣勢磅礴,景物眾多。(主)洞長2284米,寬100多米,高75-80米,面積7萬多平方米。
景點概述
九龍洞風景區主要包括九龍洞、錦江峽谷、錦江庫區等景點,現分述如下:
(1)九龍洞
九龍洞是該風景區的主體景點,位于風景區中部,洞內空曠寬敞,氣勢磅礴,景物眾多。(主)洞長2284米,寬100多米,高75-80米,面積7萬多平方米。全洞分為8廳和一道暗河,廳又分為兩層,上層6廳,下層2廳,上下廳及洞洞之間均有小洞相連,深不可測。洞內有比真物大幾倍的青龍、龍蝦、海螺、海龜、開屏孔雀、獅子、駝隊、猴群、古剎、神佛、仙女以及簇擁依偎的童翁人群等等,惟妙惟肖;洞內遍布鐘乳石筍、石柱、石簾、石瀑、石幔、石花、石針等,有的似云海奔涌,有的似飛禽走獸,有的似奇花異草,千姿百態,巧奪天工,神奇瑰麗。第三廳的三根擎天巨柱高大雄奇,其中最突出的是“九龍盤柱”,高達39.9米,周長13.5米,柱身有九條石龍纏繞,形體遒勁,栩栩如生。
相傳,六龍山有六條青龍與錦江三條黃龍相約聚于此,見此洞勝似天宮仙境,都想據為已有,互相爭奪,不愿離去,等到雞鳴天亮時,已經出不了洞,便化作九條石龍盤于洞中石柱之上,九龍洞因此得名。九龍洞左側一公里處,有一個十分奇特的冷熱二風洞,一洞涼風徐徐,寒氣襲人;一洞暖氣融融,如沐春風,令人驚贊不已,回味無窮。
(2)錦江峽谷
位于九龍洞風景區內,連綿十里,孤峰林立,洞洞相聯,甚為壯觀,這里主要介紹峽谷內的集旅游和佛教于一體的觀音山和蓮臺峰。觀音山,位于九龍洞右側,巍峨雄壯,總面積2平方公里,曾建有蓮花寺、觀音殿、求子祠等古建筑,皆畫棟雕梁,憑欄眺望,錦江如帶,峽谷流翠,煙波浩渺,云江共舞,景象極為壯麗;蓮臺峰乃觀音山主峰,近可鳥瞰清澈光燦的江水,遠能眺望層層群山,及至梵凈山金頂。在雨后睛天成霧的早晨,還可遇上浩瀚無垠的霧海和絢麗多彩的“佛光”。
(3)錦江(漾頭)庫區
從蘆家洞水電站順江而下,至漾頭水電站,流程24公里,面積417公頃,兩岸翠竹蔥籠,湖水晶瑩剔透, 是一個山水林木交相輝映的人工湖泊。
(4)黃臘洞、青明洞、天鵝洞、魷魚洞(已被淹沒) 等位于九龍洞附近。另一個黃臘洞位于城西南大坪鄉內。
九龍洞的導游詞 篇3
傳說很久以前,朱陽關的杜家店住著一位杜員外,他有位獨生女兒叫潤玉。杜員外雖有家財萬貫,卻貪心不足,為富不仁。潤玉小姐長得花容月貌,光彩照人,是遠近有名的俏姑娘。和其父不同的是,杜小姐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杜小姐十八歲那年冬天,一次她幫本家嫂子在小河邊洗衣服,忽然河面上漂來一個鮮紅碩大的桃子。姑嫂二人相互推讓,最后還是杜小姐將桃子吃了。自從吃了桃子后,杜小姐不思飲食,日見消瘦,杜員外以為女兒病了,請郎中診治,不料女兒已有孕在身。杜員外直氣得七竅生煙,將女兒打得遍體傷痕,為保全名聲,決計將女兒活埋。
杜小姐被嫂子和鄉親們救出,連夜逃到數十里外的一座大石洞里,由其嫂子和鄉親們輪流送飯。這日嫂子送飯,到石洞之后,發現杜小姐倒在血泊之中,身上橫七豎八地爬了九條小蛇。她以為小姐已死,回去哭訴給鄉親們,從此再沒有人送飯去了。
其實杜小姐并沒有死,那九條小蛇是其所生的九條龍。九條小龍日見長大,并常做人語,尊其母為"九龍圣母",稱此生身之洞為"九龍洞"。
九龍洞的導游詞 篇4
游客朋友們,接下來即將進入的第四大廳是九龍洞目前開發最大的一個大廳了。現在請大家保持安靜,“此時無聲勝有聲”大家只需用心去感受這月下仙境。突然間仿佛一輪皎潔的明月,懸掛高空,下面高大的石柱就像參天的古樹,仔細聆聽還有潺潺的流水聲。大家再看看月光下那對相互擁吻的戀人,如此的甜蜜幸福,連月老都站在旁邊默默地祝福他們,愿天下所有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他們,莫過于這句:“得成比目何辭死,愿做鴛鴦不羨仙。”
大自然的神奇,還造就了洞中的一大奇觀“水母出海”。水母是一種最低等級的腔腸動物,由于現在環境的污染,水母已經面臨著瀕危,因此20__年已經被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可以想像它存在的價值,對我們人類研究生命歷程的衍變有著深遠的意義。它面臨的瀕危,也更喚起了人們對環境的保護和重視。
洞中的美景,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讓我們不得不用“此地別有一洞天,暗存天下一奇觀。云游山岳遍足跡,唯獨九龍看不厭。”這樣一首詩來留戀我們的九龍洞。
游客朋友們,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今天的九龍洞探秘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一定不枉此行,希望下次有緣還能給大家講解,謝謝!
九龍洞的導游詞 篇5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歡迎您們來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龍洞探秘。我是您們本次的陪同導游—小譚,希望今天的九龍洞探秘之旅能夠和大家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
九龍洞的得名是根據這樣一個神秘的傳說而得來的,相傳六龍山上有六條青龍,相邀錦江河中的三條紅龍來到洞中相聚,九龍見這蓬萊仙境般的洞府,被其深深地迷戀,誰也不愿意離開,最后甘愿化作九顆高大的鐘乳石停留在洞中,永遠的守護著這個溶洞,這些鐘乳石都高達三四十米,遂有“九龍盤柱”之稱,“九龍洞”也因此而得名。
大家都知道,貴州是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九龍洞就是一處天然的大型喀斯特溶洞,其實溶洞的形成主要是在強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流聯合作用之下,才慢慢形成,然后洞內會形成許多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所以,九龍洞具有較高的科普價值。它于1979年被探測發現,1981年保護性對外開放, 九龍洞分為:印象銅仁、夢幻桃源、歷史足跡、動感九龍四個大廳,整個游覽線路為環形,游覽時間大約80分鐘。現在我們進入的是第一大廳,眼前看到的就像一幅變幻的山水畫卷,大家都知道銅仁主要是得益于錦江的三面環繞,可謂是一個山水之城,曾有人云:“黔中各郡邑,獨美于銅仁。”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銅仁的山水畫卷,走進我們神秘的九龍洞,走進九龍洞中龍的傳說。
請大家跟隨我抬頭看,會發現石壁上居然有一頭頑皮的大象,您瞧它長長的鼻子,大大的耳朵,真是惟妙惟肖。所以它有一個雅號叫做:玉象飛壁。正所謂“三分相像,七分想象,不看不像,越看越像”。
咱們銅仁還有“桃源銅仁,仁義之城”的美譽。進入第二大廳后,大家看到眼前云霧裊繞,樓臺隱現,就宛如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如此夢幻,仿佛大家已經置身別處。
下臺階后,我們已經到達了第三大廳。它訴說九龍洞的發展歷史,很早以前它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沉寂中經過了歲月的變遷,直到十九世紀才被人們發現,它神秘的面紗才得以揭開,為眾人所知。曾有詩人感嘆:“盤古開天三地現,溶洞滴水成自然。歷來僧人修行處,今為游客賞奇觀。”
游客朋友們,接下來即將進入的第四大廳是九龍洞目前開發最大的一個大廳了。現在請大家保持安靜,“此時無聲勝有聲”大家只需用心去感受這月下仙境。突然間仿佛一輪皎潔的明月,懸掛高空,下面高大的石柱就像參天的古樹,仔細聆聽還有潺潺的流水聲。大家再看看月光下那對相互擁吻的戀人,如此的甜蜜幸福,連月老都站在旁邊默默地祝福他們,愿天下所有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他們,莫過于這句:“得成比目何辭死,愿做鴛鴦不羨仙。”
大自然的神奇,還造就了洞中的一大奇觀“水母出海”。水母是一種最低等級的腔腸動物,由于現在環境的污染,水母已經面臨著瀕危,因此 洞中的美景,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讓我們不得不用“此地別有一洞天,暗存天下一奇觀。云游山岳遍足跡,唯獨九龍看不厭。”這樣一首詩來留戀我們的九龍洞。
游客朋友們,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今天的九龍洞探秘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一定不枉此行,希望下次有緣還能給大家講解,謝謝!
九龍洞的導游詞 篇6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歡迎您們來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龍洞探秘。我是您們本次的陪同導游—小譚,希望今天的九龍洞探秘之旅能夠和大家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
九龍洞的得名是根據這樣一個神秘的傳說而得來的,相傳六龍山上有六條青龍,相邀錦江河中的三條紅龍來到洞中相聚,九龍見這蓬萊仙境般的洞府,被其深深地迷戀,誰也不愿意離開,最后甘愿化作九顆高大的鐘乳石停留在洞中,永遠的守護著這個溶洞,這些鐘乳石都高達三四十米,遂有“九龍盤柱”之稱,“九龍洞”也因此而得名。
大家都知道,貴州是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九龍洞就是一處天然的大型喀斯特溶洞,其實溶洞的形成主要是在強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流聯合作用之下,才慢慢形成,然后洞內會形成許多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所以,九龍洞具有較高的科普價值。它于1979年被探測發現,1981年保護性對外開放,20__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銅仁市東南方17公里處,武陵山脈,六龍山區的北端,錦江南岸大峽谷之中的罵龍溪右側,觀音山山腰,是一個半山洞,海拔為400米。九龍洞洞內寬敞恢宏,現已探明部分洞長2284米,由7個大廳和一條地下暗河組成,是集“山、水、洞”于一體的世所罕見的大景觀。洞內景觀特色突出,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巨大的震撼力。
九龍洞分為:印象銅仁、夢幻桃源、歷史足跡、動感九龍四個大廳,整個游覽線路為環形,游覽時間大約80分鐘。現在我們進入的是第一大廳,眼前看到的就像一幅變幻的山水畫卷,大家都知道銅仁主要是得益于錦江的三面環繞,可謂是一個山水之城,曾有人云:“黔中各郡邑,獨美于銅仁。”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銅仁的山水畫卷,走進我們神秘的九龍洞,走進九龍洞中龍的傳說。
請大家跟隨我抬頭看,會發現石壁上居然有一頭頑皮的大象,您瞧它長長的鼻子,大大的耳朵,真是惟妙惟肖。所以它有一個雅號叫做:玉象飛壁。正所謂“三分相像,七分想象,不看不像,越看越像”。
咱們銅仁還有“桃源銅仁,仁義之城”的美譽。進入第二大廳后,大家看到眼前云霧裊繞,樓臺隱現,就宛如東晉詩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如此夢幻,仿佛大家已經置身別處。
下臺階后,我們已經到達了第三大廳。它訴說九龍洞的發展歷史,很早以前它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沉寂中經過了歲月的變遷,直到十九世紀才被人們發現,它神秘的面紗才得以揭開,為眾人所知。曾有詩人感嘆:“盤古開天三地現,溶洞滴水成自然。歷來僧人修行處,今為游客賞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