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法院民事判決書(精選3篇)
九江市法院民事判決書 篇1
(________)武民一初字第________號
原告________
原告________
被告________
原告葉自、張羅與被告羅時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立案受理,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原告與武寧縣農業生產資料公司(下稱生資公司)簽定聯建合同約定,生資公司提供土地,原告出資,合作開發縣城豫寧北路靠交通東路十字路口沿街100米路段,所開發的房屋、鋪面產權均歸原告所有。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原、被告達成口頭協議約定,被告按市場價購買原告開發建設的生資綜合樓三樓住房一套(面積131.55㎡)及臨街鋪面一間(面積41.5㎡),住房價格為580元/㎡、鋪面價格為2700元/㎡.被告在房屋竣工后即將合同約定的住房及鋪面占有,但至今為止僅支付了150000元價款,余款一直未付,故要求被告盡快支付余欠房款及逾期利息合計40000元。
被告辯稱,本人屬于豫寧北路拆遷安置戶,當時由縣政府實行統一集中安置。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武寧縣城建局作為拆遷人與我簽定拆遷協議約定,城建局負責在拆遷地新建的生資綜合樓中(二原告為開發商)安置我三樓住房二套,面積按實際竣工面積計算,我按成本價354.78元/m2支付房款。因我提出需要一套房屋、一間鋪面,同月4日,生資公司與我簽定換房協議,約定將交通東路臨街一間面積約48㎡的鋪面與我的一套安置住房調換,同時約定,我用來調換的住房不計算價格,鋪面差價我按500元/㎡的標準補償給生資公司。因我需按市場價向開發商即二原告支付安置住房及鋪面價款,故我原房屋被拆遷后,不僅在生資公司領取了拆遷補償款,同時還領取了安置住房(鋪面)市場價與成本價的差額款,合計150000元,該款已全部交給原告,原告同時向我出具了收條。我現有的一套住房和一間鋪面系采取拆屋換房的方式取得,屬安置性質,與原告并未簽定房屋買賣合同,亦未打任何欠條與原告,目前產生糾紛是因換房協議雙方對其中約定的“乙方住房不計價”一項理解不同,所以即使欠原告房款,亦應由生資公司支付。原告起訴我無事實依據,請求法庭駁回其訴訟請求。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請求,向法庭出示了以下證據:1、聯建合同原件一份,證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生資公司與二原告簽定聯建合同,約定公司將縣城豫寧北路靠交通東路十字路口沿街100米有償提供與二原告開發建設,二原告對所開發的房屋及鋪面擁有產權。2、生資公司與武寧縣房管局證明各一份,證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原告在縣房管局對聯建房屋(即交通路51棟生資綜合樓)進行了產權登記,葉自為產權人,截止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臨街1—6號鋪面(被告目前占用第2間)未出售,產權人系原告葉自,被告雖占用一間鋪面,但因未交清房款,故葉自將該鋪面產權登記其個人名下。3、羅凌云、雷居江、羅金淼與生資公司簽定的集資建房合同書各一份,合同的生資公司方由二原告共同簽名,其中羅金淼(被告之女)的集資款系被告代交,證明被告明知原告為房屋的合法產權人,被告雖系安置戶,但仍以市場價向原告購買安置住房及鋪面,雙方已形成事實上的房屋買賣合同關系,同時亦證明原告所售出的鋪面市場價格為2700元/㎡至3100元/㎡不等。
經質證,被告對原告出示的證據1、3無異議,對證據2表示異議。合議庭評議認為,原告出示的證據來源合法,對本案均具有證明力,故予以確認。
被告為支持其辯稱,向法庭出示了以下證據:1武寧縣人民政府武府發〔20__〕20號文件,證明被告屬豫寧北路拆遷安置戶,由縣政府實行統一集中安置。2、拆遷協議,證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武寧縣建設局與被告簽定拆遷協議約定,被告原房屋被拆遷后,建設局負責在拆遷地的新建集資樓中安置三樓住房二套,面積按實際竣工面積計算,被告按成本價354.78元/㎡支付房款,并以拆遷安置補償費相抵,互相找補。3、換房協議,證明生資公司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與被告簽定一份換房協議,約定公司方將生資綜合樓從工商聯綜合樓西端往西第二間鋪面與被告的三樓西端一套住房調換,且被告用來調換的住房不計算價格,鋪面差價被告按500元/㎡的標準補償給生資公司。4、武寧縣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20__年6月7日通知一份,證明當時被告作為拆遷戶參加了豫寧北路房屋拆遷動員會。
經質證,原告對被告出示的證據1、2、4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關聯性表示異議。對證據3表示不清楚。合議庭評議認為,被告出示的證據1、2、3來源合法,內容真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故予確認。證據4,對本案并無證明力,不予認定。
經審理查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生資公司按武寧縣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要求,擬對縣城豫寧北路進行開發建設,因資金缺乏,同月15日,該公司與原告葉自、張羅簽定聯建合同,約定由生資公司提供土地,二原告提供資金,共同對豫寧北路靠交通東路十字路口沿街100米進行開發建設,聯建開發的商品房、鋪面產權均歸二原告所有,二原告可自行出售或委托生資公司出售,所得款項歸二原告所有。被告羅時原住房位于開發建設范圍之內,故面臨拆遷。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武寧縣建設局作為拆遷人與被告簽定拆遷協議,約定按產權調換及作價補償相結合的形式對被告進行拆遷安置,并計算出被告原住房拆遷補償款為61537.8元,同時協議約定,建設局負責在被拆遷地即生資公司綜合樓中安置被告三樓住房二套,面積按實際竣工面積計算(竣工后實際面積為131.55m2/套),被告按成本價354.78元/㎡自行承擔房款。拆遷協議簽定之后,被告向拆遷人提出需要一套住房和一間臨街鋪面,而非二套住房。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生資公司作為聯建一方與被告簽定換房協議,約定將生資綜合樓的一間48㎡鋪面(實際竣工面積正負不得超過3㎡)與被告的一套安置住房相調換,且被告用來調換的住房不計價,鋪面差價被告按500元/㎡的標準補償給生資公司。因二原告與被告口頭約定,原告按市場價即住房580元/㎡、鋪面2700元/㎡將安置住房及鋪面出售給被告,故被告與生資公司另約定,市場價與被告自行承擔的成本價之差額由生資公司承擔。________年元月9日、8月5日,被告分別在生資公司領取拆遷安置及差價補償款等合計150000元,此款實際由二原告經手領出并向被告出示了房款收條。二原告開發建設的生資綜合樓于20__年12月18日竣工交付使用,被告獲得的一套安置住房面積為131.55㎡、一間鋪面為41.5㎡,按原告與被告的口頭約定,總價格應為188349元。因被告只支付了150000元房款,故原告要求被告繼續支付尚欠房款38349元及利息,被告認為其用來調換鋪面的一套住房并未實際取得且約定不計算價款,但生資公司在支付差價款時卻扣抵了該套不計價的住房價款,與換房協議明顯不符,未付房款應由生資公司承擔,故拒絕向原告支付余欠房款。雙方多次協商不成,原告因此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二原告開發建設生資綜合樓,并在法定登記部門進行了房屋產權登記,系合法產權人,有權出售所開發的房產。二原告與被告自愿達成口頭協議,約定被告以市場價向原告購買住房及鋪面,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該約定未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應屬有效。原、被告雙方雖未簽訂書面房屋買賣合同,但被告現已實際使用口頭約定的住房及鋪面,故雙方形成事實上的房屋買賣民法典律關系,被告應按合同約定支付房屋價款。按原、被告口頭約定,被告購買的一套住房和一間鋪面市場價格為188349元,現被告僅向原告支付150000元房款,尚欠38349元,違反了合同約定,屬違約,應承擔繼續履行的合同義務,故原告訴訟請求合理,本院予以支持。被告與生資公司簽定的換房協議約定“乙方住房不計價”,被告理解為完全不計算價格,屬于不恰當的字面理解,本院認為,該“不計價”的前提系住房與鋪面相調換,即被告只需按500元/㎡的價格支付鋪面差價款,鋪面其余部分價款以一套安置住房相抵,相抵部分不計算價格,而被告用來調換的一套住房按拆遷協議約定需要自行承擔成本價。鋪面價格遠高于住房,如按被告理解,其用來調換的住房不需自行承擔房款,那么被告僅僅以500元/m2的價格即可取得一間鋪面,明顯與事實不符。被告作為豫寧北路拆遷安置戶,享受特定的安置待遇,故生資公司除支付被告原住房拆遷補償款外,還向其支付了市場價格與成本價格的差額款,故被告應按原、被告約定的市場交易價格支付房款,被告與生資公司之間系另一民法典律關系,雙方對換房協議的分歧理解不得對抗原告,故被告的辯解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原、被告口頭訂立房屋買賣合同時,對逾期付款是否支付利息并無約定,故視為不支付利息。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羅時支付原告葉自、張羅余欠房款________元,此款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及訴訟費用合計________元,原告承擔________元,被告承擔________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________________
審 判 員:________________
審 判 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書 記 員:________________
九江市法院民事判決書 篇2
申請人(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
請求事項
申請人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因與______________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上訴一案,依法申請中止訴訟。
事實與理由
本案的法律事實必須以尚未審結的另案(即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區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訴______________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應依法中止訴訟。
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區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______________某有限公司訴______________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申請人咸陽某有限公司已于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日公證送達解除了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日雙方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合同》,并訴至______________區人民發院,要求確認解除合同的行為合法有效,現該案正在審理之中。現貴院受理的______________某有限公司與______________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上訴一案,必須以該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該另一案尚未審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_________________“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_________________(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之規定,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懇請貴院依照民訴法之規定中止本案訴訟。
此致
_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請人(上訴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日
九江市法院民事判決書 篇3
業務人:________________
營業地點:_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____號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黃__________,該廠廠長
對上述債務人的__________年(破)字第__________號破產中請隸件,法院作出以下裁定:
債務人為破產人。
理由:
自債權人__________化工一廠提起破產申請以來,經本院查明債務人全部資產收入儀1360000元,而受理破產申請時負債總額已有3560000元,已不能清償,現債務人負債總額已增至3610000元。本院受理本案后,經債務人上級主管部門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集團總公司申請整頓,債務人與債權人會議已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達成和解協議。但在整頓期間,債務人財務狀況繼續惡化,債權人會議重新申請終結整頓宣告債務人破產。本院確認債權人會議申請理由充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第2l條和23條的規定,作出如上裁定。
同時,對本案件,依照企業破產法第24條、第22爭、第9條和第14條的規定.決定如下:
一、成立破產清算組,該機構負責人_______________。
二、重新申報債權,債權申報日期定為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____日;地點為本庭。
三、破產宣告后首次債權會議日期定為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____日;地點為本庭。
四、債權調查日期定為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____日。
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__庭(章)
審判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