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意識調查報告(精選4篇)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 篇1
課題研究目的:分析我校學生環保意識所存在的不良現象及形成和影響。
課題研究意義:我們作為該校學生,我們將針對我校中學生環保意識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為學校想方設法地提出建議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課題研究步驟
⑴1月22日 確定研究和課題
、1月23日 小組討論分工
、1月24日 進行問卷調查
、1月25~26日 資料及有關數據整理
、1月26~27日 分析原因并討論總結
⑹2月6日~2月11日 撰寫結題報告
(一)數據統計
序號總人數調查問卷問題答案選項所選人數所占比例200人
1)你覺得我們該不該講究環保
a、應該 b、不應該 c、無所謂
a、67人 b、60人 c、73人
a、33.5% b、30% c、27.5%
2)你看到地上有雜物,你會主動撿起來嗎?
a、會 b、不會 c、有時會
a、50人 b、89人 c、61人
a、25% b、44.5% c、30.5%
3)在生活當中你是否經常看到有人亂丟垃圾
a、經常 b、沒有看到 c、偶爾
a、91 b、20 c、89
a、45.5% b、10% c、44.5%
4)你有向別人宣傳過環保意識嗎?
a、有 b、沒有 c、沒必要
a、31 b、68 c、101
a、15.5% b、34% c、50.5%
5)你使用電池是否回收?
a、是 b、否
a、69人 b、131人
a、34.5 b、65.5
6)你吃的零食,你經常會丟到垃圾筒里嗎?
a、經常 b、不會
a、101 b、69
a、50.5% b、49.5%
7)你有隨地吐痰的習慣嗎?
a、有 b、沒有
a、120人 b、80人
a、60% b、40%
8)你買東西是否經常用塑料袋。
a、是 b、不是 c、偶爾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9)你是不是亂扔塑料袋。
a、是 b、不是
a、75人 b、125人
a、37.5% b、62.5%
10)你知道塑料袋對環境的影響嗎?
a、知道 b、不知道
a、164人 b、36人
a、82% b、18%
11)你經常使用一次性飯盒嗎?
a、是 b 、不是 c 、偶爾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二)調查結果分析并提出建議
調查結果分析:在這次調查中,我校同學的環保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問題一:你覺得我們該不該講究環保?竟然有36.5%的同學認為講不講究都無所謂,這說明了這部分的同學存在一些習慣上沒有講究環保。
問題二:當問同學你看到地上有雜物你會主動撿起來嗎?可有44.5%的同學看到地上有亂丟的雜物也不會去撿起來。這又說明了他們根本不會以身作則去提倡環保。
問題三:在生活當中你是否經常看到有人亂丟垃圾,而這個問題在調查中,有45%的同學經?吹接腥藖y丟垃圾,這一現象體現學生生活環境中沒有人去提倡環保,反而是讓學生看到亂丟垃圾的現象。
問題四:有55.5%的同學買東西經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同學是用了之后就亂扔,但有82%的同學知道,塑料袋對環境有影響,但就是不自覺處理好塑料袋。
問題五:你有隨地吐痰的習慣嗎?有60%的學生有隨地吐痰的習慣,這反映了這些學生不講究衛生,根本不理會什么是環保。
以上所反映的這些問題不容樂觀,我們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所以在這里我們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1)通過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制定校規來規范學生的環保意識多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2)我校應大力提倡綠色環保的良好作風,努力營造這種氛圍,并制定校規來嚴格管理。
普及并加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應從加強中學生的環保意識開始,現在的中學生將是下一世紀的主人,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即他們對環境問題的看法、認識,對環境科學的掌握情況都有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目前,我國的中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是一家幾代人的中心,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首先,普及并加強中學生環保意識,教育再通過他們對家庭的輻射作用,然后在社會上達到普及大眾環保意識,這應該是一條途徑。當今世界已進入高科技時代,已形成了高科技競爭的格局。環境科學領域的高科技競爭也日趨激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必定在競爭中失利。
所以,我呼吁我們全體教師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勵學生們去掌握、去宣傳學到的環保知識,并身體力行去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這樣當學生們又把學到的知識帶到生活中去,帶到家里去,帶到社會上去,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得到普及,所有的人都能自覺去保護環境,那將是我們國家,民族之大幸。
作為21世紀的我們,環境對于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要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把自己投身于社會中,讓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干凈的環境中,帶著一個好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
我相信,新一代的我們,一定會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你的一個彎腰會讓我們的祖國變的美麗,你的一個小小的動作會讓別人對你投來敬仰的眼神。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愿意去做,相信自己,不是多余的。
在未來的世界里,我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創美好家園,努力吧!加油吧!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 篇2
前言
隨著21世紀的逐漸深入,我們偉大祖國在騰飛,但是經濟在增長,環境卻在惡化。據資料顯示,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城環境遭到嚴重污染。所以,有必要對所有公民進行環境意識的調查和普及。就此問題,我們實踐隊對偃師岳灘鎮岳灘村的村民進行了環保意識調查。現就調查結果作以下分析。
一、環保意識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斷改進。有73.1%的居民認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看來環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有52.2%的人認為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另有47.8%的人認為并沒有很好的提高。看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有88.9%的人認為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必須加強;另有11.1%的人認為目前狀況還可以,無需加強。看來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須進一步加強。
在如何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上有55.6%的人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有77.8%的人表示要加強相應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環保教育;另有56.7%的人認為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懲處力度。在增強人們環保意識的問題上有待不斷加強與提高。
對由于環境問題所引起的自然災害有38.9%的人認為應該及時整治,加快植樹造林;38.9%的人認為要增強保護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有22.2%的人表示要強化環保重點地區人們的環保意識。對于未來環境的'發展有44.4%的人表示很有信心,相信將來的環境會越來越好;有27.8%的人表示不好說;另有27.8%的人表示對于將來環境的發展沒有太大信心,因為人們所發明的現代化工具會不斷地對環境造成危害。有62.2%的人表示如果有環保組織招募環保志愿者愿意參加;有27.8%的人表示看時間而定不過會一直支持環保事業?磥砣藗儗τ诃h境保護的不僅有熱情,還有著自己的一份責任。
居民對岳灘村環保情況了解程度一般,調查顯示,62.2%的當地居民認為自己對岳灘村環保情況了解屬于一般,20.1%認為不太了解,只有20.4%的居民認為非常熟悉,當問及岳灘村環保情況處于哪個程度時,50.6%的居民回答一般,34.2%的居民認為很差,6.9%的居民認為說不清楚,只有8.1%認為較好。
當前岳灘村環保情況基本保持原樣,不很到位但呈良好發展的趨勢。問及岳灘村環保到位于否時,74.7%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不到位,18.1%的居民回答不清楚,只有7.2%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保持原樣,沒有變化,27.3%認為越來越好,11.4%的居民沒注意,只有26.4%的居民認為越來越差。
居民對環保情況重要性的認識到位,但提及自身影響卻少有見地。49.5%的居民認為岳灘村環保情況很重要,只有11.2%認為不重要,當問及當前岳灘村環保情況對個人的影響時,52.1%的居民認為影響不大,8.7%認為無影響,6.5%說不清楚,32.7%認為影響很大。
二、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查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變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體中“高滿意群體”和“低滿意群體”比例來體現各群體的總體滿意度,則學歷在小學及小學程度以下人群的滿意度最高3:1,大學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滿意度最低3:5,即低學歷與高學歷滿意度比為5:1。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系。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選擇空氣中無難聞氣味,垃圾亂放現象的有110個人,其中有17人在下一題,“是否看見有人亂扔垃圾”中選擇“無”,環保意識高達70%。
4.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從調查中發現,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在是否愿意參加環;顒右活}中有326人選擇“愿意”,482人選擇很愿意,其中50歲以上的共有112人,有197人表示愿意參加或很愿意參加。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看法和建議: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使我對岳灘村部分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其實目前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岳灘村村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后于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愿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再加上有關部門的工作未做到位,執法力度不夠,對環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的存在。
針對目前岳灘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下面我就針對這兩方面分別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僅供參考:
。ㄒ唬⿵木用褡陨碇郑@是改善環,F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 篇3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力發展的同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同時大量的各種廢棄物也被制造出來,它們嚴重破壞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危及我們的生存。隨著世界各國對于環境狀況的不斷重視,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日益受到不斷地重視和加強。人們改造自然的同時也遭受了大自然的無情報復。盡管我國政府不斷加強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為原因,我國的環境問題還不容樂觀。為此,我和同班同學王剛利用暑假時間在家鄉展開了居民環保意識調查,旨在了解公眾對于環境保護問題的看法,同時對我們的周邊生活環境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針對性的對家鄉居民宣傳環保知識。
本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隨機調查的形式對汝州市居民的環保意識以及周邊環境狀況展開了調查,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又想問卷100份,通過分析調查結果,我們發現汝州市的環境現狀以及攻門的環保意識依然堪憂。
一、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家鄉街道上經常有廢紙廢物、附近的河流湖泊渾濁不清;有1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斷改進。說明本地的環境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仍然影響著居民的日常生活。 有73%的居民認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十分擔心后代人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差,并且想為環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磥憝h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
有52%的人認為當個人利益與環境保護發生沖突時,會優先選擇環保;另有48%的人選擇會優先維護自己的利益或者猶豫不決。看來,雖然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
在如何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上有55%的人認為應加大宣傳力度;有77%的人表示要加強相應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環保教育;另有56%的人認為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懲處力度。在增強人們環保意識的問題上有待不斷加強與提高。
在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上,有78%的人認為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利于環境保護,十分支持并且自己準備了購物用的紙袋或布袋;另有22%的人表示無所謂或者認為限制了塑料袋去超市購買東西十分不便,認為超市此舉是為了買塑料袋掙錢。大部分人還是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的。
對于每年農民焚燒秸稈的問題上,城鎮居民幾乎全部表示對大氣污染嚴重,影響日常的出行生活,應加大處罰力度、嚴格禁止。但是在農村居民中,大部分仍認為雖然焚燒秸稈污染環境,但是確實是當下最為經濟方便的一種處理秸稈的方式,因為當前并沒有其他有效的處理方式,如果政府監管不嚴的話,還是會在農田中焚燒掉的。
對于農村沼氣工程的建設方面有87%的人認為沼氣十分方便,在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的同時又發展了庭院經濟。其中已經有60%的居民家中已經在政府的號召下建設了沼氣池,另有25%的人表示有意愿建設,并且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沼氣建設的投入力度。僅有13%的人表示使用沼氣氣味難聞,不如使用液化氣煤氣方便,不計劃使用。
二、調查結果的分析和建議
這次的社會調查使我對汝州市部分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我們的市民有著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后于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愿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再加上市有關部門的工作未做到位,執法力度不夠,對環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的存在。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有一定的關系:第一,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環保意識越強烈,對目前的環境狀況越不滿意,更為迫切的希望改善目前的環境狀況。因為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對環境意識的認識程度更清晰。第二,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系。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大多居民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干凈清潔的環境中下意識的不會亂扔垃圾,這也是政府治理環境的一個出發點。第三,老年人環保行為強于年輕人,從調查結果中發現,綜合分析環保意識較強的人群中,5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相當可觀的一部分,因此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針對目前我們的居民環保意識現狀和我市環境保護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如何加以處理和改善呢?我個人認為可以從政府和市民兩方面同時著手,雙管齊下,從而使汝州市的環境越來越好,還我們一個碧水藍天。
第一、從居民自身著手,這是改善我市環保現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于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并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于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了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愿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沈陽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于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并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第二、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可以以政策規定的形式有力的改善我市的環,F狀。 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定期舉行大型關于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戶戶,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了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并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新技術,疏導群眾采取更為環保的措施。如政府一直嚴令禁止但卻屢禁不止的焚燒秸稈的問題,不是農民想燒秸稈污染環境,也不是農民不講道理。事實上,農民并非不知道焚燒秸稈的害處。問題在于,除了焚燒之外,目前還沒有更經濟、更便利、更實用的處置方法。秸稈禁燒在“禁”更在“幫”,在“堵”更在“疏”。要徹底根除焚燒秸稈,關鍵是要給秸稈找個好出路,讓其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如果秸稈能給農民帶來效益,誰還舍得燒它?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查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汝州市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相信,通過市政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廣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們會擁有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環境意識調查報告 篇4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環保”已成為一個全球的熱點。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選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因此,在學校中開設環境教育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傳統的環境教育把重點放在環境科學知識的灌輸和傳授上,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價值觀和行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主要是由于我國過去以傳授和灌輸為主的教育現狀引起的。環境科學知識的傳授其實只是環境教育的一小部分。當前,新世紀的新技術革命將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內發生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的變化,中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體,他們對環境的認識將決定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向。所以,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意識,是環境教育的首要任務。因而學校的環境教育也應從傳統的環境教育向新時期的環境教育轉變,同時把培養學生的人格、能力、行為提上環境教育的日程,把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來越多的事實和經驗也證明,環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青少年由受環境教育影響產生的行為認知和價值取向。
一、調查目的
為了了解環境教育在中學開展的深度和廣度,我們依據有關環境教育的要求對荊門市掇刀中學高一、高二學生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目的是了解學生的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環境知識(學生對有關環境問題以及人類在環境中的重大責任和作用的了解)
2、學生的環境意識(學生對整個環境及其相關問題的認識)
3、學生對環境的態度(學生認識環境的社會價值,關心環境狀況,以及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的動機)
4、學生在環境活動中的參與(幫助學生對環境問題產生一種責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證采取適當的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調查內容
環境教育展現的是一種新的文化思潮,這種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在這次設計問卷內容時,我們從不同角度對環境進行分析和理解,調查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有:
。1)環境保護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2)環保意識水平;
。3)對現行環境教育課程的看法;
。4)學生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在出題形式方面,問卷中除設計有較全面反映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選擇題外,還留有空欄讓學生填寫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三、調查方法及對象
1、方法: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采用不記名調查的方法,由學生獨立回答一份內容豐富的環境意識調查問卷。
2、參加對象為我校高一、高二兩個年級的學生。
四、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為100%,95%的學生對問卷進行了認真填寫。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和歸納,反映出以下現狀:
1、環境保護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每星期都觀看“空氣質量周報”的學生占7%,偶爾看的占21%,不看的占62%,想看但不知道哪里能夠看到的占10%;
在回答“環境保護的目的是什么”這一問題時,94%的學生選擇的是“愛惜每一個生命”、“保護生物多樣性”、“與動植物和睦相處”、“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只有6%的學生選擇“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
86%的學生主要是通過電視了解環境保護知識,其次是通過報紙、廣播、社會宣傳活動,認為通過課堂教育了解環境知識的卻只占29%;
2、環保意識水平;
97%的學生已認識到環境保護是一件很緊迫的事,并表示必須從自己、從現在、從每一個人做起;還有3%的學生則認為“應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談環境保護”,而沒有學生選擇另外兩個答案,即“其實我們的環境還沒到非要刻意去保護的地步”、“確實很緊迫,但那是國家的事”;
當看到大街上有人亂丟冰棍紙、空易拉罐、廢紙時,選擇各種做法的學生的比例為:雖然覺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來勸阻 83% 認為“只要自己不亂丟就行了” 11% 當場站出來勸阻 3% 因為自己也常這樣做,所以覺得很正常 3%;
對于“是否注意周圍的生活環境中,四季交替帶來的動植物和景觀的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各種選項的比例為:只是偶爾注意一下 54% 很注意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并從中體會到無窮樂趣 19% 反正就是那些東西,沒什么可看的 11% 覺得“學習任務重,而沒時間關心"16%;
55%的學生認為自己父母的環保意識還可以,但做得并不多,31%的學生認為家長的環保意識很強,并事事以身作則,認為父母環保意識不強的占14%;
對于再生紙的使用,57%的學生認為用不用都行,26%的學生表示價格高也一定用,另有17%的學生認為再生紙質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為解決垃圾問題應提倡哪些做法”題目中,89%的學生能夠將正確的做法全部選擇出來,如“進行垃圾減量化處理”、“垃圾分類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學生沒有將正確答案全部選擇出來,對“少到不給塑料袋的商店購物”、“過度包裝”認識不足;
因為完成調查問卷前,觀看了錄像片“多樣化的資源”,因此在選擇減少污染、節約能源的'生活方式時,100%的學生都能挑選出正確的做法;
對于家庭垃圾的處理問題,選擇各種做法的學生的比例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關垃圾回收、處理方面的知識 56% 只偶爾想到過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處理的問題 26% 曾主動或協助父母將家里的垃圾進行分類,并盡量使家里的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 11% 從未想過這些垃圾的去向 8%
3、對現行環境教育課程的看法:
65%的學生認為雖然各門課程都滲透了環境教育,但應該開設專門的環境教育課程。55%的學生認為還需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并提出了建議,如應使教學形式更靈活多樣,可以設計一些寓教于樂的教學活動,多組織一些參觀訪問,舉辦演講會,自編自演環保題材的小話劇、小品等,而不希望通過“老師講、學生聽”這種陳舊的方式學習環境知識;85%的學生對垃圾分類回收,參觀污水、垃圾處理過程、觀看環保錄像片、社區綠地保護行動表示感興趣,而希望參加節水節電宣傳活動、環保教育講座的學生則僅占15%。除此之外,學生們還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動建議,如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活動、植樹、減少包裝活動、舉辦知識競賽等。
4、學生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
通過讓學生自由填寫“你最想了解的環境問題是什么”,可以知道學生關注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1)垃圾的分類回收、再利用問題及白色污染的解決辦法。
有70%以上的學生提到了垃圾問題。對于垃圾分類回收,大部分學生已懂得了垃圾分類回收對節約能源、減少浪費的重要意義,有的學生則很關心垃圾分類回收何時才能普及到全國范圍,以及“白色污染何時才能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這樣的問題;但也有14%的學生問:“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回收”,說明他們雖然從各種途徑知道了“垃圾分類回收”的說法,但對其具體內容、實行辦法卻并不清楚;有的學生提出了垃圾處理上的一些具體問題,如“廢舊電池能變成新的嗎”、“為什么超薄塑料袋仍不能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再次生產的東西是否很臟,像紙張”等;43%的學生想了解從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大量垃圾廢物的處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將變成什么”;還有一名學生提到“自由市場雖然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由于小商販素質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環境臟亂差的現象如何解決”;
。2) 大氣、水的污染問題
大氣和水也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且切身感受較強的問題,所以63%的學生提到了這兩個問題。諸如“如果河水被工廠排放的污水污染了還能再變清嗎”、 “飲用水還能讓人類使用多長時間”等,這些由于環境的惡化而對人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使學生們產生出各種疑問和對環境的憂慮。
(3) 地球環境問題
由于現在學校對環境教育進一步重視,以及全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因此學生對全球范圍內的環境問題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24%的學生想了解的環境問題是:“溫室效應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運與環保的關系”、“人類如何與動植物和睦相處”、“如何保護地球有限的資源”等,可見學生們希望了解的環境問題更加深入具體。
。4) 中國的環,F狀
有20%的學生提到了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如“中國的環保何時能趕上發達國家”、“中國的環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于環境保護工作”等,從提出問題的角度來看,有的學生已不止滿足于了解一些環;A知識,而是希望更深入、具體地了解中國的環境保護現狀,并表達了希望我國的環境問題得到盡快解決的迫切心情。
(5) 環境教育
有10%的學生從不同方面談到了環境教育,大多是希望和建議,在學校教育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使教學和活動形式更靈活多樣;在社會環境教育和宣傳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不要只在學校宣傳,應該面向社會,讓更多的人去關心、愛護我們的地球”、“在我國國民素質還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可以在社區內組建‘紅領巾環保小隊’、‘共青團環保檢察小隊’等,同時還要開展一些環保宣傳,以增強國民的環保意識”、“學校環境教育的形式應再靈活多樣一些,希望多組織一些參觀、實踐活動”等。
在觀看完錄像片后,有的學生們注意到這是一部德國譯制片,因此詢問“為什么不播放中國人制作的環保錄像片?”,并表示希望能夠看到同樣具有較強教育意義且生動有趣的我們自己制作的環保題材影片。
五、調查結論
此次環境意識調查活動雖然只在一所中學進行,但具有以點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學是一所市級示范學校,又即將迎接“省示范高中”驗收,因此,學生具有較高的環境意識水平。調查結果也確實反映出學生普遍環境意識水平較高的現狀。但中學生的環境意識中,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的得分高于環境教育參與態度的得分,表現出“知”與“行”有些脫節。特別是“行”,在四個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擔憂。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通過學校接受系統的環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的宣傳灌輸和成人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可以自覺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意識里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想。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學生們積極關心生存環境的環境質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區、城市,大到整個國家乃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