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體育工作計劃(精選3篇)
高一體育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高一體育備課組按校長室和教導處及有關要求開展工作,狠抓備課組建設,以進一步落實《教學常規》為重點,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提高課堂效益,為實現學校提出的目標努力奮斗。下面我將對本學期備課組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切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發揮學生運動能力,培養學生自信、自強的優良品質。
二、學情分析:體育課是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這學期學校進行體育選項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高,教師也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高一年級的開設自選項課的項目有: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三門球、排球共6項目
三、本學期教學達成目標
1、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開啟新課標教學基本理念,讓學生充分體驗健身的體育魅力。
2、掌握體育課興趣內容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學習能力,能夠在實踐中運用。
3、提高學生小組學習能力,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4、學生樂于參與,積極互動,自強自信,有良好的表現欲望。
5、樹立積極向上的自我挑戰精神,發展學生個性,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教育法規,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確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提高思辯能力,激發工作熱情,外樹形象,內修涵養,腳踏實地完成教學任務,使我校的體育工作更一層樓。
(二)貫徹落實教學常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貫徹落實教學常規,重點抓好“五認真”的落實。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布置作業,認真輔導和組織課外體育活動,認真考核。同時抓好課前準備和課后教學活動中的常規落實工作。把認真備課和認真上課作為常規的關鍵,不斷改進教學工作。
2.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優勢。同一備課組的教師要做到:統一教材,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統一要求,統一考核。備課組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組織教學實施的基層組織,必須充分發揮它在教學實踐中的組織作用,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效益。
(三)規范群體,搞好兩操兩活動。
1.群體工作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主體,課間操已成為學校的風景點,因此,要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做到全校上下齊管,體育組實干的格局。(1)制定課間操評比制度和評比細則,有體育教師隨機抽查,并把成績列入班級評優條例。(2)嚴格執行課間操進退場的管理,體育教師利用課堂進一步提高課間操的質量。
2.合理安排課外體育活動。分管領導、值周教師、班主任、體育組分管群體的教師要全力以赴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3.制定課外體育活動須知、課外體育活動安全制度,合理安排課外體育活動輪轉表和活動場地。要求班主任到班組織和管理,群體教師巡回輔導。
4.采用班主任簽到和班級活動人數統計工作,并把統計數據列入班主任、班級評優條例。
(四)進一步加強備課組建設。
1.備課組是落實教學常規、實施素質教學、深化教學改革、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基層單位。充分認識建設好備課組意義的重要性。
2.抓好隊伍建設,樹立良好風氣,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倡導以誠相待的優良風氣,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揚人之長,去己之短,團結協助,共同進步。
3.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充分發揮群體優勢,通過傳、幫、帶的渠道,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五)全面動員,搞好各項體育活動。
1.體育與健康教育課教學和按時寫教案、工作計劃、認真聽課和備課、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課間操進行有效管理(班主任、體育教師、學生會、領導等一致到位并進行評比)九月上旬
2.舉辦高一年級班級體育活動,豐富學生文化生活,提高學生興趣、高一年級備課組一起集體備課、討論、交流、聽課、評課等、全體體育教師擔任裁判員組織教師進行國慶節、學校田徑運動會、元旦體育趣味活動等。十月至十二月下旬
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體育教學工作進度表
高一年級
章節周次課時計劃課題單元教學要求備注
12體育基礎知識教學指導自覺參與課內學習,會利用各種條件活動掌握一些基本運動技能,能注意運動安全主動發展體能,理解運動對身體形態和機能的影響,了解身心關系,在運動中、后產生愉快感,學習中能與同伴合作,合理分配角色
2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32國家體質測試50米,立定跳遠
42學生體質測試800米(女)1000米(男)
5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6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72z老師開課
8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92z老師開課
10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112z老師開課
12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13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14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152自選(籃、足、羽毛球、乒、健美操三門球、排球)
162復習階段
172第二學段考試
182期末考核補測試
19-22機動節
高一體育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目的要求
體育與健康課程模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余地。本學期課堂教學力圖以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運動參與的目的,提高學生科學鍛煉的主動性、自覺性與積極性,通過籃球模塊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與技能,增強體能,同時在運動中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學會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形成運動專長和技能,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1)——(8)班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具有初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學生進入了生長發育的高峰,身體素質有了明顯地提高,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在心理上,高一學生剛剛從初中進來,心理還不成熟,控制情緒能力較弱,心理極不穩定;另外,她們雖然對高中體育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新鮮感,但合作意識與團隊觀念較為薄弱。
三、教學具體措施:
1·利用室內理論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動作技能。
2·利用實踐課,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運動技術要點,形成運動專長,培養終身意識。
3·采用分組教學法,培養體育骨干。
4·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5·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運動參與的積極性。
四、教學進度
第一周8·31—9·6
一、開學工作布置,要求
二、理論課《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的意義與要求》
第二周9·7—9·13
一、1、復習廣播操預備節,1—2節;2、籃球基本姿勢,移動,介紹幾種運球方法
二、1、復習廣播操3—4節;2、籃球移動,球性練習,介紹幾種運球和傳接球方法
第三周9·14—9·20
一、1、復習廣播操預備節,1—4節;2、球性練習,行進間運球,原地傳接球,介紹單手肩上投籃
二、1、復習廣播操5—6節;2、球性練習,行進間運球,原地傳接球,投籃練習
第四周9·21—9·27
一、1、復習廣播操7—9節;2、行進間運球,傳接球,原地投籃練習
二、1、復習廣播操5—9節;2、行進間運球練習,行進間傳接球練習,行進間運球上籃
第五周9·28—10·4“十一放假”
第六周10·5—10·11
一、1、復習全套廣播操;2、行進間傳接球練習,行進間運球上籃,原地做交叉步、同側步突破練習
二、球性練習,行進間傳接上籃,交叉步,同側步突破練習,介紹搶籃板球
第七周10·12—10·18
一、理論課: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二、行進間上籃練習,防守有球隊員的練習,搶籃板球練習
第八周10·19—10·25
一、球性練習,防守有球和無球隊員的練習
二、行進間傳球上籃,一對一的攻防練習
第九周10·26—11·1
一、球性練習,運球上籃練習,介紹傳切、突破配合
二、行進間傳接球練習,一對一攻防練習,介紹策應和掩護配合
第十周11·2—11·8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11·9—11·15
一、理論課:籃球的基本知識及籃球的基本配合
二、球性練習,籃板球練習,傳切、突分配合
第十二周11·16—11·22
一、理論課:籃球運動的基本理論和簡單的裁判法
二、教學比賽、技評
第十三周11·23—11·29
一、教學比賽、技評
二、理論考核:1、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2、籃球運動的基本理論和簡單的裁判法
第十四周11·30—12·6
一、教學比賽、技評
二、教學比賽、技評
第十五周12·7—12·13
一、教學比賽、技評
二、教學比賽、技評
第十六周12·14—12·20
一、教學比賽、技評
二、教學比賽、技評
第十七周12·21—12·27
一、教學比賽、技評
二、教學比賽、技評
第十八周12·28—09·1·3
一、教學比賽、技評
二、教學比賽、技評
第十九周1·4—1·10
一、教學比賽、技評
二、教學比賽、技評
第二十周1·11—1·17期末考試
高一體育工作計劃 篇3
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一、運動參與1、自覺參與體育鍛煉2、制訂并實施簡單的個人鍛煉計劃;評價體育鍛煉效果。二、運動技能認識多種運動項目的價值;關注國內外的重大體育賽事。提高運動技能的水平;增強運動技能的運用能力。掌握運動創傷時和緊急情況下的簡易處理方法。三、身體健康增強體能。了解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了解非傳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預防措施。掌握和應用營養知識;懂得環境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注和改善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了解我國傳統養生保健方法與現代體育鍛煉方法的異同。四、心理健康在體育活動中努力獲得成功感;發展學習能力。表現出調控情緒的意愿與行為。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預防和消除心理障礙的意識和能力;正確對待性心理變化。五、社會適應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認識個人參與體育與健康活動的權利和義務;表現出有責任感的社會行為。
教材體系內容分析說明
高中體育教材設置了七個系列的學習內容旨在為高中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這些系列包括必修內容和必修選修內容,必修內容是健康教育專題和田徑運動系列;必修選修內容是指六個運動技能系列的學習內容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以及學校的條件選擇一個或幾個項目學習。每個系列是由許多模塊組成的一個模塊又由某個項目中相對而言完整的一部分內容組成如籃球是一個項目由籃球項目組成相對完整的學習內容就是模塊田徑類必修選項系列可以將性質相似或相同的學習內容組成一個模塊一個模塊的學習一般為18學時。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根據以上設置及實際情況我們以田徑內容為基礎配以其它系列內容,合理組合教學內容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學習情況總體分析
高一學生來自不同學校,有不同的體育學習情況有的學校能正常進行體育教學有的體育課堂常規管理較差有的應試教學情況嚴重因此體育課上的習慣較差沒有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自由散漫無紀律性;對體育課的認識有一定的誤差,體育鍛煉習慣較差。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體育基礎較好其中有各個初級中學學校參加各種比賽的運動員他們是高一體育活動發展與提高的重要基礎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加強對學生課堂常規的教育提高組織紀律性,提高安全意識
2、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創設情景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3、認真做好教學五認真,加強互相聽課、評課。認真鉆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節課的備課準備工作,以堂堂都是“優質課”作為標準,認真上好每節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4、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與提高。
教學進度具體安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