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處發言稿(精選3篇)
德育處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上午好!
學校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其宗旨除了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我們的家長通過一次家長會,對自身的教育、對孩子教育的能力也應有一個相應的提高,所以今天我也要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和大家交流以下兩個問題:
一、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說到成長似乎是孩子們的事,其實成長,不是孩子們的專利。成長是什么意思?就是人的知識、能力、閱歷等逐步積累,人成長起來越來越成熟,以致越來越有成就。從一個小學生到一個初中生,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從一個孩子到一個父親或母親等等,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孩子要成長,家長也需要成長,道理是一樣的。十幾歲的孩子會對父親說:“爸,你好偉大!”二十歲時會對父親說:“爸,你還可以!”三十歲時可能會對父親說:“爸,你那些想法都跟不上時代了!”四十歲恐怕會對父親說:“爸,你不懂,安心養老吧!”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因為孩子在成長,而家長沒有成長。因此,我想,為了孩子,家長也應努力成長。
1、要樹立人生理想。
一些人,生活沒有追求,安于現狀,“喝點小酒,打點小麻將”,就自己而言,可能樂得其所;也許無傷大雅,但是,作為家長,就有可能會影響到下一代。常言說的好啊,“學習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如今我們有的家長整天奔波賺錢,卻忽視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沒有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認為有房子住,不愁吃穿,就覺得此生足矣,再無所求。各位家長要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要知道,我們的孩子如果像我們現在這樣,到了我們的年齡,社會競爭無比激烈,可能連基本生活也難維持,更談不上一代更比一代強了!
2、家長也要嚴謹生活。
生存是第一需要就是吃、喝、拉、撒、睡。每位家長都在生活,雖然生活的質量有高低之分,但畢竟都在生活。但是,孩子呢?他們年幼無知,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家長的照管,而我們家長為此花精力實在太少了。請看這樣一些現象,對照一下或許不在少數。早上,睡懶覺,就甩給孩子幾元錢————自己去買早餐!孩子可能隨便買點零食就上學了,也可能根本沒買,或是貪玩買了小玩具。兩節課下來,餓得兩眼發花,甚至惡心嘔吐。
再看,孩子蓬頭垢面,渾身臟兮,衣冠不整,也來到了學校,一問:“你媽媽呢?”說是“打麻將去了。”又看,孩子放學回家了,進不了家門,以致深夜還在外面游蕩,沒吃飯,當然談不上做作業了,父母呢。“出去玩了”。還有,老師布置作文《記一件快樂的事》,孩子緊皺眉頭“沒有。”“去過公園嗎?”“沒有。”“跟小朋友玩過游戲嗎?”“沒有”多么可憐的孩子啊!這種孩子,心理怎會健全?性格怎會活潑?能力怎會提高呢?他們長大后,可能連他們的父母那種生活水準都很難保持。建議家長給孩子樹立做人的榜樣,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一些,多一點關愛!
二、家長平時最關注孩子哪些方面。
1、要關注孩子學習習慣養的成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只是關注考試成績。
不少家長送孩子上學,考高分,上好大學是唯一的目標。因此,他評價看學校升學率,評價孩子只看孩子的成績單。對此,我都十分理解,但我們必須更注意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有些家長,孩子一次考試不好,心里就不舒服,可是,孩子存在嚴重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問題卻無所謂。我曾經問過很多學生,你最尊敬的人是誰,竟沒有幾個學生回答是我的父母。不懂感恩,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知道各位家長,你的孩子有沒有這個問題?對孩子來說,讀書,不僅僅是學會一些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一個優秀的教師是通過教學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思考的方法、研究的方法、表達的方法,這些是他一輩子有用的。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比知識的傳授更重要。我強調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因為能力的培養、習慣的養成就在過程之中。當然,我并不是不關注結果,但我關注的是大結果,不是一次考試的結果。一個真正好的老師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知識。一個真正好的學校,培養的孩子決不是僅僅會考試。我們要教會他的是應付社會這個大考場。我們的教育目的,不是一次考試二次考試,不僅僅是中考高考成績,更要面對他的將來。“教學生六年,要為他三十年著想。”
2、要尊重孩子,尊重規律。
有位哲學家說茫茫人海,你見過兩片相同的樹葉嗎?每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的身心發展的過程。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讓每個孩子成為他自己,他有獨立的人格,有個性,有他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愛好。可是,不少家長不承認這一點,他們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克隆人。自己今生不能實現的理想,要小孩子去實現。自己今生成功的地方,孩子一定也要成功。比如很多家長會說:“你怎么會學不好數學,當年你爸爸數學在班上是第一名。”“我們全家的希望都是大學畢業,他怎么成績這么差?”這種話我聽得不少,每當此時,我都為這個孩子擔憂。請各位家長想一想,孩子雖然是我們生的,但他畢竟是另一人。
他不一定和你一樣聰明能干,他也沒義務去替你實現你過去的理想。想一想我們自己小時候,父母對我們有多少期望?我們有幾個人完成了父母的心愿?可是我們今天不是都活得挺好嗎,有幾個覺得自己活得不如父母的?如果我們作為家長的想不透這一點,很容易對孩子苛求多,失望多。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我最怕聽到家長這樣訓孩子:你給我好好讀!你要下次再考不到多少名,我就要怎樣怎樣!這種語言暗示孩子讀書是為了父母。一位學生因父母沒有滿足他的一個要求,便甩下一句話給父母:“你再這樣,我就不給你學習了!”如果一個人每天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別人,為了討別人高興,那有多累!有多煩!別怪現
在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會把學業當作負擔,當作是父母的事。今天我之所以談這個問題,是因為我發現:現在家庭生活日益提高,有的家長個人素質正逐年提高,這給我們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創造了條件,但是另一方面不少家長或許太渴望成功了,太渴望優秀了,對孩子的期望值也就相應太高、要求過多。這讓孩子整天背著父母的壓力。有的家長孩子還沒上初中,父母就已經談將來出國留學的事情,談考大學的事情了。有時孩子做錯幾道題或是發現孩子某個問題沒學懂,馬上焦急萬分,好像明天就要中考高考一樣。其實孩子的成長像一顆樹一樣,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問題都是有可能的正常的。孩子正是在不斷出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我們不可能要求孩子一切都做得完美,大家可能聽說過“前十名”現象,不少上學時是第一名的孩子成人后反不如第十名的孩子,為什么呢?我想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因為這個第一名是在父母老師的高壓下用盡了全部力氣苦讀出來的,耗盡了元氣,也無法以讀書為樂,一但沒有了壓力后,就不再那么苦讀了;二是他把全部的時間精力都用死讀書上了,沒時間發展其它素質,長大后反而沒后勁。
還有一個尊重教育規律的問題。人的成長是有時間過程的,教育是有規律的。一個孩子如果習慣不好,那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凍也非一日之功。我們有些家長,望子成龍之心太迫切,什么都恨不得一口吃個胖子。孩子一二個單元成績不理想,就聯想到考大學一定不行。老師一節課沒講好,就下結論這老師水平太差。我覺得這些都不夠客觀。
德育處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各位家長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們這次家長會,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對各位家長的到來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對大家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動表示衷心地感謝!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家長會,目的是為了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相互交流一下學生在校及在家的情況,就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首先我簡要匯報一下學校工作:“重質量,保安全,求穩定,謀發展”,是我們的工作思路,“尚真求實、超越自我、師生共進、各得其所”是我們的辦學理念,“打造品牌學校,共建精神家園”是我們的辦學目標,自辦校以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正發生著重大變化:
1.近年來,我校始終堅持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抓師德建設,促業務提高,“走出去,請進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多次派老師到外面進行學科學習培訓,在本校進行課堂改革,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自建校以來先后有位教師參加省市級優質課比賽,并獲得優異成績。
2.學校的辦學條件逐漸改善,軟件和硬件建設都在進一部改善,我們將努力把校園建設得更加漂亮,為學生提供幽雅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
3.通過組織一系列活動,來教育和鍛煉學生,發揮和挖掘學生的特長和潛能,例如:歌詠比賽、文藝匯演、校運會、籃球賽等。我們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在班級、在學校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作為學校而言,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天職,我相信我們的老師有這樣的覺悟和認識。我們堅持認為,一中的學生,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特長,每個人都具有別人所不具備的有價值的東西。接下來,我再談幾個有關學生管理方面的問題: 1.安全問題
各位家長,安全是關乎學校、家庭和學生個人的大事,安全工作是學校的重點工作。根據法律規定,學校承當教育管理責任,而家長承當監護責任,因為只有家長才是監護人,所以家長要協助學校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要經常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游戲安全、飲食安全、防火防溺水等等。關于校園安全,學校更是極其重視,我們經常利用班會課、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多方面的教育,還時常進行防火防震逃生自救疏散演練。需要提醒家長,孩子因病因事不能到校要家長的書面假條,特殊情況可電話請假;其他孩子長時間逗留你家要電話聯系對方家長。此外,如果學生有特殊疾病,如心臟病、嚴重貧血、癲癇等,請告知班主任,以便學校掌握信息,遇事時能及時處理。
2.學校實行半封閉管理,嚴格實行門禁制。(1)原則上不允許校外人員進入校園,確需進入校園的校外人員,門衛先要詢問其會見人,待會見人到校門口確認后,辦理登記手續,方可開門放行。如會見人不在校,不準開門放行。不準以任何借口無理取鬧,影響教學秩序。(2)家長確有要事在找學生的,經與班主任聯系確認并登記后,下課在門衛室會見。學生在校如因病、事需出校,須持班主任簽準的假條登記后離校。(3)家長接送孩子,請在校門口等候,不要進入校園。
3.儀容儀表、個人衛生問題
我校對儀容儀表抓得很緊,要求在校期間必須穿校服,男生留平頭,女生長發劉海不得遮住眼睛和眉毛,不得燙發、染發,不允許戴首飾,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同學們感到平等,避免攀比,容易管理,對于這些,家長朋友一定要支持學校,監管一下自己的`孩子,看她的打扮是否符合學校要求和學生身份。你們還要經常督促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澡,常剪指甲,保持校服干凈。雖然穿衣打扮和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沒有必然聯系,但根據我們的教育實踐來看,在中學階段,過于異類的服飾和打扮絕對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絲毫益處。愛美是人的天性,但家長要配合學校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防微杜漸。
4.嚴禁學生攜帶手機上學。
交流前最好作一點準備,應該經常和班主任保持聯系,談話時要有的放矢。初中三年,正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三年,所以我們家長要配合好學校,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在家庭教育中要對孩子多賞識,即多鼓勵和表揚,并且要發自內心地“看得起”孩子。如孩子在學習上有了一點進步,或者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應該給以表揚。同時,在孩子失敗時也要給予鼓勵和支持,并減少責難、埋怨。
還有,家長要協助學校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引導孩子要就事論事,別把遇到的一些小挫折無限放大,這會給孩子極大的心理壓力。
3.請家長朋友不要在子女面前批評老師。學校,家長應該積極樹立老師在孩子眼中的正面形象,如果我們的老師真的在工作中有過激言行,我希望家長正確處理,積極地與老師聯系,為了更好的工作,我們愿意接受家長的批評,但家長應注意方式。
4.多與班主任溝通。我們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渡過的。在家的幾天可能還看不出學生的問題。給班主任打個電話,花個5-10分鐘,你就能得到你的子女一周的在校表現,那才是真正的關心子女。
各位家長,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太陽,是父母生活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現在,你們的子女正處于人生中關鍵的時期,希望你們把握好這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做一名稱職的優秀的父母,請各位家長記住這樣的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希望我們能真正攜起手來讓我們的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活潑地茁壯成長。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家長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美滿幸福。
我的話講完畢。謝謝大家!
德育處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不知不覺中,我們告別了寒假,已經開啟了新的學期,新的學期代表新的希望。既然是新的學期我們就要有新的要求。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儀需要從校園開始,禮儀進校園則需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這里我要給同學們提出幾點要求。
一、儀表禮儀
1、注重儀容儀表,每天整齊穿戴校服,佩帶紅領巾。不戴裝飾品。
2、集會禮儀。集會、升旗要做到快、靜、齊。升國旗、奏國歌是一項莊嚴的時刻,所以我們一定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這樣才不辜負“禮儀之邦”的美譽。
3、校園禮儀。上下樓梯我們要靠右行走,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
4、就餐禮儀。我要做到“食不言、寢不語”,到了吃飯時間就要保持安靜。
二、衛生方面
1、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不隨地吐痰,愛護公共設施。
3、提倡“彎腰精神”,隨時撿起地面的垃圾,保持地面的清潔。
三、紀律方面
1、遵守學校一切規章制度,遵守班級管理制定。
2、嚴禁私自離開學校,有特殊情況的先到班主任處請示,班主任批準后方可離開校園。
3、課間不在走廊、樓梯、教室打鬧,不玩危險游戲,不做危險動作。
4、各項集體活動每個班級需在教室前排好隊,列隊步行到指定場所。
5、就餐時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節約糧食,愛護食堂衛生。
6、同學之間出現了矛盾糾紛,要找老師、班主任或學校領導,不能自己硬性處理,不能憑個人感情用事自己處置。
同學們,在學校里,見到老師恭恭敬敬地說一句:老師好,這是尊重別人的表現。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學習勤奮,這是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的表現。見到同學說一聲:你好,這是與同學友好的表現。在公共場合,舉止文明,不爭不搶,這是對他人尊重和關愛的表現。誠實守信、助人為樂,主動幫助小同學解決困難,這是文明的體現。在這些方面,我們學校的多數同學都會做得不錯。但也有個別同學滿口臟話粗話、不跟老師打招呼,拿別人的東西,在樓道里追逐打鬧,大聲喧嘩等,這都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所以本學期,我要求全體同學們做到:
“三個隨手”(隨手關燈、隨手關水籠頭、隨手撿果皮紙屑)
“四個輕”(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輕、取放物品輕)
“五個不”(不趴窗臺、樓梯欄桿、不串班級、不亂涂亂畫、不追逐打鬧、不亂扔垃圾)
同學們,學校里多數是小事,但又沒有小事,說它小,比如:彎腰撿起校園內的一片紙屑,聽到鈴聲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整理好學習用品等,事情都很小,但都關系到同學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大事。
同學們,小學階段是人生的基礎,切不可虛度年華,我希望同學們經常捫心自問:
(1)我來學校干什么?
(2)父母親對我的期望是什么?
(3)學習盡全力了嗎?
(4)我的行為習慣好嗎?
(5)我將來干什么?
這樣,學習目的會進一步明確,學習上的動力會進一步增強,學習上有困難就會努力去克服,學習成績自然也會提高。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細節中:穿什么樣的衣服,講什么樣的話等等,無不折射出我們的修養、審美、學識。當你離開教室順手關上電燈時,當你彎腰揀起校園內的紙屑時,當你不再隨地吐痰、不再亂拋雜物時,當你遵守了那再瑣細不過的日常行為規范的時候,人性中最美麗的花朵就會在我們的校園里綻放。
同學們,“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只要我們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收獲,讓我們在新的學期里發揚互幫互助、積極主動、探索創新的精神,人人爭當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小學生,給家長、給學校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共同創造卓悅學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