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廊導游詞(精選18篇)
長廊導游詞 篇1
如果把木府看作是“麗江紫禁城”,那么這大廳就是“金鑾殿”了。這虎皮靠椅說明木氏是稱雄一方的土皇帝。這兩邊執事牌上寫的是朝廷賜的官銜爵位,有的是三品,相當于今天的省部級,有的甚至是二品。那么朝廷為什么如此倚重木氏呢?這是因為,納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灣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詔大理。這兩大地方勢力常常成為中央王朝西南邊疆的不安定因素,納西族的向背舉足輕重,木氏土司也知道這一點。因此,他一方面忠于朝廷,以朝廷為堅強后盾,另一方面則不斷擴張地盤,使他的統治地域達到7.5萬多平方千米,比今天云南省面積的1/6還多,成為稱雄一方的土皇帝,所以后人稱木氏“開門是諸侯,關門即天子”。大家看屋頂的三個藻井,中間是龍,為了避嫌,這龍只有四爪,而不像皇宮里的有五爪。兩邊藻井里則是納西婦女七星羊皮上的星星圖案。一個議論軍政大事的地方卻有婦女的服飾圖案,讓人稱奇。這也許是出于納西族歷史上婦女的崇高地位,也許是土司為了時時用婦女們的披星戴月、辛勤勞動來鞭策自己。總之這謎團只有土司們才能說清楚啦。近年來,不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木府參觀,給木府增添了光彩,前面的圖片室里留下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圖片室講解略)。這是萬卷樓。在木府里由東往西,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一字排開,其他建筑都是兩層,惟有這萬卷樓是三層,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木氏土司不僅在政治上與中央保持一致,還推崇并積極學習漢文化,有的達到很高的造詣,能與中原學士相唱酬。《明史?土司傳》中就說:“云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因此就建了這三層的萬卷樓。真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啊!簡單地說,這萬卷樓,一樓讀書,二樓藏書,三樓寫書,是一個書藏萬卷、書香滿屋的地方。大家看,這里供著孔子牌位,后壁上的鹿鳴古樹圖也飽含寓意:“古樹”與“古書”諧音,這梅花鹿,因“鹿”和福祿的“祿”同音,包含著“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意思,又有“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是希望木家的子弟寒窗苦讀,終成大器。有人問我,納西婦女披星戴月地操勞,把活計都承包了,那男子干啥呢?回答是,納西男子在戰時則披堅執銳,跟著土:司騎射征戰,平時則琴棋書畫考功名,“天雨流芳”(就是納西語“看書去吧”的意思)。由木氏土司首倡的學習之風,納西族一脈相承。據統計,目前納西族副教授以上的專家學者就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一。由此看來,納西族的男女分工較為明確:婦女以建設物質文明為主,男子以建設精神文明為主。下邊咱們前往家院參觀。
長廊導游詞 篇2
這里可算是一個微型園林。木府是古城的一部分,也有小‘橋流水,但又別具一格。這里曲徑回廊,雕欄玉柱,有著南方園林的小巧別致,又有古柏森森的獅子山和巍峨殿宇,頗具北方園林的雄渾大氣。石碑上是納西族學者郭大烈撰寫的《重修木府記》,寫盡了木府春秋。這里是重修木府時發現的一處遺址,從漢白玉鋪地和考究的石柱礎上,可以遙想木府當年的輝煌。
家院到了。這里是木氏土司的生活區,一進三院,有的房間已辟為陳列室。這棵觀音柳已有600多歲,原已干枯,1996年的麗江七級地震后卻奇跡般地枯木逢春,到現在不過五六年光景,已是枝葉婆娑,生意盎然,五六月份還會開出紅色的小花。樹旁是石虎,老虎是納西族的門神,據說這家院也曾有虎守門,后來才換成這石虎守門。
這里陳列的是古代一個中等收入家庭給女兒的嫁妝,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七星羊皮和銅器。那箱子上是七星羊皮,跟現代不同的是肩部釘有兩個象征日月的錦銹大布盤,所以才有納西婦女“肩挑13月,背負七星”之說,顯示納西婦女披星戴月的辛勤勞動。納西族還有陪嫁銅器的習俗。麗江歷史上產銅,銅器制作聞名遐邇,有銅鎖、銅瓢、銅桶、銅盆、銅壺等等。這些銅器,紅的熱烈,黃的燦爛,經久耐用,讓人喜愛,茶馬古道時期還遠銷藏區。右邊這是文把事的值班室,大家看這二進院中的鋪地,用磚瓦和鵝卵石,中間鋪的是個壽字,四角是四只蝙蝠,這叫四福(蝠)鬧壽,這種鋪地,旱不灰,雨不泥,通地氣,增濕度,又吉祥如意,對腳底還有按摩作用。
這里是小姐的臥室,與民間女子不同,小姐們長大后要嫁往門當戶對的土司官宦人家,所以要通文墨,能理家。右邊這是丫環的值班室,一天二十四小時值班伺候小姐,不得有絲毫的懈怠,所以不設床榻。木缸是小姐用來洗澡的。
這第三進院中的鋪地,中間是個福字,周圍是暗八仙,是由八仙過海的傳說演變而來,圖案中就用這八位神仙所持的寶,物來暗指八仙,所以叫暗八仙。這八件寶物是:鐵拐李的葫蘆、呂洞賓的拂塵、漢鐘離的芭蕉扇、曹國舅的御板、張果老的竹筒、藍采和的花籃、何仙姑的荷花和韓湘子的簫。請大家順時針方向走一圈,祝大家有福有壽,事業上如八仙過海,事事通達。
長廊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成,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長廊。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我們要去的長廊全長728米,共273間畫廊,有油漆彩畫14000多幅,是中國廊建筑中最大、最長、最負盛名的長廊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長廊彩畫題材十分廣泛,有花鳥、樹石、山水、人物等。18世紀中葉,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在位)曾派宮廷畫師到杭州西湖寫生,得西湖景546幅,這些湖景被悉數移繪到長廊273間畫廊的梁枋上。本世紀60年代,中國政府不僅保留了西湖風景畫,還增繪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畫14000多幅,使長廊成為名副其實的畫廊。
好,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這座長廊,這座長廊是乾隆為他母親觀賞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為了讓母親游圓不受雨雪日曬之苦,又能飽攬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萬壽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邊設計修建了一條長長的游廊。乾隆皇帝的母親喜歡聽故事,經常一邊在長廊中游覽,一邊讓宮女給她講各式各樣的故事聽。有些她特別喜歡的故事,就讓宮女們反復地講。時間一長,宮女們肚子里的故事講完了,以前講過的故事也記不清了,這可難壞了宮女們。后來,她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故事的內容畫在長廊兩側的梁枋上。故事越講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畫也越來越豐富。從此,宮女們再也不愁沒有故事給太后講了。太后呢?因為年邁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畫,對此竟毫無察覺,這就是頤和園長廊人物故事彩畫最初的來歷。
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相機和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大家現在可以參觀一下這座長廊,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在長廊的起點集合。
更多關于頤和園導游詞范文推薦閱讀★★★★★:
長廊導游詞 篇4
現在去玉花園。這過街天橋可算是木氏土司因地制宜,以民為本的一個創造。這樣的設計,官民相安,互不干涉。這里房梁較低,別忘了“見木低頭”。
請跟我上光碧樓。這是1:300的古城模型,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城和木府的全貌。這是玉龍橋,是古城的北入口,這是西河、中河、東河。有誰在古城中迷了路,那么,溯流而上就一定能走到玉龍橋。這是四方街。這是木府,它位于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長369米,背靠獅子山,坐西向東以接納木氣,以求家道興旺,官運亨通。可以說這木府占盡了古城的天時地利。這些圖片表現了麗江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壯美的自然風光,請大家瀏覽。
這是玉花園。園內花木繁多,光杜鵑就有30種,堪稱玉龍山這個杜鵑王國的一個縮影。“麗郡從來喜植樹,江城無處不養花”,說不定是從這里開始的。這是紫薇樹,夏季滿樹紅
花,如火似霞。在樹干上撓一撓或拍一拍,整棵樹都會抖動起來,所以又叫撓癢癢樹。這是山玉蘭,又叫夜荷花,夏季開花,花白而香,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那邊是金爪玉蘭,已有千年樹齡。還有許多盆栽苗木,等一會兒大家可以慢慢觀賞。
這是玉音樓,因樓層三疊,共有二十個翹角飛檐,所以在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五個翹角飛檐,就像五只鳳凰展翅來儀,所以又叫五風樓。是仿福國寺的五風樓而建的。二樓是供奉鳳詔鶴書的地方,一樓和樓前是土司歌舞宴樂的地方。大廳內有白沙壁畫的復制品。白沙壁畫是國家重點文物,其藝術價值可與明永樂宮相媲美,它把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融合在一個畫面上,讓三種宗教同居一室。這種三教合一的做法,在別的地方是少見的。而在麗江,由于以木氏土司為代表的納西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他們在文化上兼容并蓄,廣納博采。使麗江成為一個多元文化區,并使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弱小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人們稱贊納西族是‘‘小民族創造了大文化”。
現在到了三清殿。在這里可以鳥瞰古城和木府,我們可以看到徐霞客筆下的古城“居廬駢集,縈坡帶谷”,可以看到木-府的“宮室之麗,擬于王者”。說到這里,也許大家已對納西族,對木氏土司和木府有了較多的了解。大家既可以在這里抒發一下逝者如斯夫的思古幽情,還可以對木府春秋來一番高談闊論。這不,木天王早就給各位備好了這無字石碑啦。我的講解到此結束,大家可以漫游木府后再回到大門。謝謝大家。
長廊導游詞 篇5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頤和園參觀這里最著名的地方——長廊。我是你們的導游,你們有什么困難或問題都可以來找我解決。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長廊更是引人注目,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前幾年還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現在我們正行走在長廊上,大家是否會感覺到心曠神怡呢?長廊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它的建筑十分精美,人稱有三絕。
第一絕是造型絕。雖然說從地面上看不出來什么,但在空中看長廊就發現它像一只倒掛著的蝙蝠,這是一種古代習俗,意思是“福到了”。
第二絕是風水絕。這與現在大家的舒適感受有聯系了,長廊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冬天萬壽山擋住北面的寒風,夏天從南面的昆明湖吹來陣陣涼風,簡直就像天堂。周圍的風景無遮無擋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的眼球就被吸引過去了。這可是個冬暖夏涼的好地方,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這里都是生機勃勃。
第三絕是結構絕。大家可別驚訝,這全長728米的長廊全是用木頭搭成的,沒有用一顆釘子!
下面我要說說我們周圍的這些畫了。這些是古代乾隆皇帝太迷戀江南的景色讓畫工畫的。后來又增加了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
大家好像都陶醉了吧?那么接下來的2個小時大家可以拍照觀景,2個小時后我們在這里集合。
長廊導游詞 篇6
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長廊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朋友們: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長廊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來到北京頤和園。我姓吳,叫吳思雨。大家可以叫我吳導;小朋友們可以叫我吳姐姐;想比較直接的可以叫我的名字“吳思雨”。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宮御苑,占地約290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另外,我提醒大家一點,千萬不可以隨便扔垃圾哦,尤其是湖面上。
頤和園中的主體建筑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佛香閣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閣高40米,有8個面、3層樓、4重屋檐;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園林的常用形式。
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廊上繪有圖畫14000余幅,均為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昆明湖東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國最大的。此外,萬壽山頂的無梁殿,全用磚石砌成拱頂,沒有一根支撐物,技術水平極高。
昆明湖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非常感謝大家能和我一起參觀頤和園,現在我們可以自己在這里找一個賓館住一宿,然后想參觀別的地方的游客可以繼續參觀,再見!
長廊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由我為大家講解,我來自陽光旅行社,叫王思雅。今天咱們游覽的是頤和園的長廊,因為長廊是頤和園最著名的景致。它被編寫進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長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們稱它有三絕,讓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這第一絕嘛,就是造型絕。全長728米的整體造型從飛機上往下看,像一只倒掛著的蝙蝠,也就是像英文字母“W”的形狀;第二絕是風水絕。長廊北倚萬壽山,南臨昆明湖;長廊的第三絕是結構絕。長廊是斗拱結構,全部是由木頭搭成的,竟沒有用一顆釘子。
長廊還是頤和園的一條中軸線,它平分了頤和園的山水,構成了頤和園的主旋律,成為建筑美學的典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很高。更奇的是長廊的畫,它一共有一萬多幅呢!大家一定想知道這些畫的由來吧!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猶未盡,很留戀江南的景致,連做夢都經常夢到江南。于是,就讓畫工在長廊上畫了許多江南的美景。長廊上的畫有好幾種類型:有民間傳說的故事、有神話傳說的故事……長廊上的畫十分精美,中外游客看后都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好了,今天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30分鐘后長廊入口見!
長廊導游詞 篇10
各位游客朋友們: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長廊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美麗的頤和園長廊吧!
頤和園的長廊東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勢隨著萬壽山的高低而起伏,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長廊中間建有象征“春夏秋冬”四座八角沖檐的亭子。
長廊不僅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而且還是一條五光十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余幅,色彩鮮明,富麗堂皇。它的長度和豐富的彩畫在1990年時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各位游客,我的介紹到此結束。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家要想對頤和園的長廊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在游覽的過程中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個美好的記憶。
長廊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和我一起來到北京頤和園。我姓吳,叫吳思雨。大家可以叫我吳導;小朋友們可以叫我吳姐姐;想比較直接的可以叫我的名字“吳思雨”。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宮御苑,占地約290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另外,我提醒大家一點,千萬不可以隨便扔垃圾哦,尤其是湖面上。
頤和園中的主體建筑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佛香閣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閣高40米,有8個面、3層樓、4重屋檐;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園林的常用形式。
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廊上繪有圖畫14000余幅,均為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昆明湖東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國最大的。此外,萬壽山頂的無梁殿,全用磚石砌成拱頂,沒有一根支撐物,技術水平極高。
昆明湖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非常感謝大家能和我一起參觀頤和園,現在我們可以自己在這里找一個賓館住一宿,然后想參觀別的地方的游客可以繼續參觀,再見!
長廊導游詞 篇13
西塘的雨廊 (廊棚)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筑,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所謂雨廊,其實就是帶頂的街。西塘的廊棚一起獨有的的綽約風姿吸引中外游客。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蓋,使商人貿易、行人過往無日曬雨淋之憂。廊棚沿河一側有的還設有靠背長椅,供行人休息。廊棚多為磚木結構,一般寬2-2.5米,集中在北柵街、南柵街、朝南埭等商業區,總長有1000米,既可遮陽又可避雨。最具特色的,當屬臨河的那些,在靜悄悄的晨昏時刻,漫步在廊棚下,只有自己的心跳聲還有一些很懷舊的心情。
朝南埭的廊棚
朝南埭的廊棚,上百年了,兩岸的粉墻烏瓦,影子沉在門前的河水中,吹一陣風,濕亮的靜影就散墨般淡盡。這樣的地方,可游,更可居。假定倚欄默待窗月映水,就會想到往日。流年似水,南社諸友在廊下的詩酒之樂,早入后人談笑。思其本事,不禁仰屋興嘆。走在西塘的廊棚里,心里就會有淡淡的感傷生長。這里的店鋪還是象多少年前那樣的運作著。這些陳舊的店鋪好像是被擦拭的干干凈凈的舊家具,雖然是很舊的了,可是都還在很正常的運作著,充滿了生命力,告訴人們它們仍然在扮演它們過去一樣的角色。
民間有一種說法:早先西塘塔灣街有一胡姓年輕寡婦,獨撐一家老小和一個小商鋪。胡家鋪子前的河灘邊有一個水豆腐攤,攤主王二,年輕厚道,家境貧寒。他見胡氏艱難,便生同情之心,幫著做些體力活。日久以后,胡氏為感激這份情,借修繕店鋪之時,沿河建起了棚屋,將店鋪前的沿河街道全遮蓋起來。不想棚屋建好以后,胡家鋪子生意特別紅火。其他商家紛紛仿效,竟連成一片....后取名廊棚,意為為郎而建之棚屋。
《江南古鎮》一書中提到:江南水鄉古鎮由于河網型的地理環境,河道作為主要的交通紐帶,在商市和古鎮的形成、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因水成市"、"因水成街"。西塘是典型的水鄉古鎮,元代成市,到明代商市已相當繁榮。沿河而筑的廊棚就是最具特征的建筑類型。
長廊導游詞 篇14
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木府。大家游了古城,游了四方街,如果說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那么,木府就是古城的心臟了。納西族姓木的土司曾統治麗江四百七十年,也就是公元1253年的“元跨革囊”到1720___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共沿續了二十三代,建造了這被人稱為“麗江紫禁城”的木府。.
木氏土司對朝廷忠義不貳,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獎,這忠義坊就是明朝的萬歷皇帝批準建造的,人稱“大理有名三塔寺,麗江有名石牌坊”。土司的忠君愛國也反映在這門聯上:“鳳詔每來紅日近,鶴書不到白云閑。”意思是說,皇帝的詔書一來,就好像離紅日更近了,心里暖融融的。如果長時間接不到朝廷的文書,那么,看白云也悠閑無聊,心里就空落落的。這門聯出自第十代土司木泰的詩句。1999年5月2日___參觀木府時對這門聯很感興趣,稱贊納西族土司“很懂政治”,并記下了這副對聯。
木氏土司曾多次帶兵出征,為朝廷“輯寧邊境”。這里是閱兵場,兩邊是鐘鼓樓。整個木府分為辦公區、生活區、玉花園三個部分,占地46畝。它可以說是木氏統治鼎盛時期,納西族地區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個縮影。歷史上,木府的占地曾達到100多畝,“其內樓閣極盛”,并且嚴重“超標”。所以公元1639年徐霞客應木增土司的邀請訪問麗江時,雖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但為了避嫌,沒有讓他進木府。可惜這紫禁城后來遭受了幾次大的破壞。其中,一次是清初順治年間戰爭中的毀壞,又一次是清朝的咸同年間云南各族農民大起義戰爭(民間稱為“亂世十八年”)中的破壞。我們現在看到的木府,是在1996年的七級地震后修復的。這是議事廳,是土司議政施政的地方,這三塊御賜的“誠心報國”匾,分別是明朝的洪武、永樂、嘉靖三位皇帝的褒獎。納西族原來沒有姓,是父子連名制,如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等等。明朝初年(1382年~1383年),阿得在云南率先歸附明朝
長廊導游詞 篇15
廊棚也叫雨廊,不少江南古鎮都有,外觀看來就是有木柱支撐、帶有瓦片屋頂的街道。而西塘的廊棚最有特色,因為只要你在古鎮內沿河行走,頭頂上總會有廊棚為你遮風擋雨。尤其是在雨天,走在廊棚下聽著雨聲淅瀝,賞廊外迷蒙的景色,意境濃郁,因此西塘的廊棚有著“煙雨長廊”的美名。
西塘的廊棚大多為臨河而建,走在廊中可以逛逛沿街各色店鋪,另一邊則是河道,時而有搖櫓船載著游客緩緩而過。有的廊棚還設有靠背長椅,可供人休息,河兩岸的廊棚之間還有數座石橋相連。漫步在廊棚下,或找一家沿河茶坊搭兩把椅子坐在河邊,邊享受著河風邊品茶閑聊,絕對是神仙般的悠閑。
西塘的廊棚總長將近千米,也有部分廊棚居中于建筑之間,兩側都是緊挨著的店鋪和民居。但景觀最美的還是沿河的廊棚,其中南埭廊棚東起北柵欄、西至送子來鳳橋,已有上百年歷史,最為經典。電影《碟中諜3》中,阿湯哥一路飛奔至送子來鳳橋的鏡頭就是這段長廊去取的景。
長廊導游詞 篇16
各位游客朋友們: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長龍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張,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游覽這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使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請大家在游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頤和園,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由于長廊的地基是隨著萬壽山地勢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彎曲而變化的,在地勢高低和變向的連接點上,還建有四個亭子代表春夏秋冬,分別是留佳寄瀾秋水和清遙,設計十分的巧妙。長廊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也有畫廊之稱。這是因為在廊中共有蘇式彩繪1.4萬多幅,而且很少重復。
各位旅客,一天的游玩就要結束了,頤和園之行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記住這美好的一天。
長廊導游詞 篇17
廊棚也叫雨廊,不少江南古鎮都有,外觀看來就是有木柱支撐、帶有瓦片屋頂的街道。而西塘的廊棚最有特色,因為只要你在古鎮內沿河行走,頭頂上總會有廊棚為你遮風擋雨。尤其是在雨天,走在廊棚下聽著雨聲淅瀝,賞廊外迷蒙的景色,意境濃郁,因此西塘的廊棚有著“煙雨長廊”的美名。
西塘的廊棚大多為臨河而建,走在廊中可以逛逛沿街各色店鋪,另一邊則是河道,時而有搖櫓船載著游客緩緩而過。有的廊棚還設有靠背長椅,可供人休息,河兩岸的廊棚之間還有數座石橋相連。漫步在廊棚下,或找一家沿河茶坊搭兩把椅子坐在河邊,邊享受著河風邊品茶閑聊,絕對是神仙般的悠閑。
西塘的廊棚總長將近千米,也有部分廊棚居中于建筑之間,兩側都是緊挨著的店鋪和民居。但景觀最美的還是沿河的廊棚,其中南埭廊棚東起北柵欄、西至送子來鳳橋,已有上百年歷史,最為經典。電影《碟中諜3》中,阿湯哥一路飛奔至送子來鳳橋的鏡頭就是這段長廊去取的景。
長廊導游詞 篇18
西塘有一條臨河的廊棚人稱“煙雨長廊”,意思就是帶屋頂的街。 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筑,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西塘的廊棚以其獨有的的綽約風姿吸引中外游客。廊棚多為磚木結構,集中在北柵街、南柵街、朝南埭等商業區,既可遮陽又可避雨。
朝南埭廊棚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兩岸的粉墻烏瓦,影子沉在門前的河水中,吹一陣風,濕亮的靜影就散墨般淡盡。這樣的地方,可游,更可居。最具特色的,當屬在靜悄悄的晨昏時刻,漫步在廊棚下,有一些很懷舊的心情。 民間有一種說法:早先西塘塔灣街有一胡姓年輕寡婦,獨撐一家老小和一個小商鋪。胡家鋪子前的河灘邊有一個水豆腐攤,攤主王二,年輕厚道,家境貧寒。他見胡氏艱難,便生同情之心,幫著做些體力活。
日久以后,胡氏為感激這份情,借修繕店鋪之時,沿河建起了棚屋,將店鋪前的沿河街道全遮蓋起來。不想棚屋建好以后,胡家鋪子生意特別紅火。其他商家紛紛仿效,竟連成一片....后取名廊棚,意為為郎而建之棚屋。《江南古鎮》一書中提到:江南水鄉古鎮由于河網型的地理環境,河道作為主要的交通紐帶,在商市和古鎮的形成、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因水成市”、“因水成街”。西塘是典型的水鄉古鎮,元代成市,到明代商市已相當繁榮。沿河而筑的廊棚就是最具特征的建筑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