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醫療心得體會(通用6篇)
2023醫療心得體會 篇1
很高興有這個學習的機會,來鞏固自己的知識,使我對醫療服務有了更深的認識。
首先不得不欽佩潘老師非常精彩的講解,每個內容都分析得很詳細。課堂上不時來點小插曲,讓我們有個更輕松、快樂的學習心情。這三節課讓我明白什么叫做團隊?什么是個體?什么是合作?什么叫優質服務?這不一般的三節課,以互動的形式,通過現場交流、情景演練、角色轉換、故事講解、現場提問,使我收益很多。
作為服務行業,我們都知道良好的心態和團體精神是很重要的,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還得打造我們友好的團隊。對于同事,我們得有顆虔誠的心、包容心、謙虛學習的上進心。這才能使我們在工作中達到共識,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有句古話說得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質量自然就提高了。在平凡的工作中,我們舍一點平凡,滿足了客戶的需求,贏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我們自身也能得到相應的報酬、實現自我價值。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的觀念才會轉變,態度才會改變,加之行動,習慣也隨著改變了。有了好的習慣,我們的工作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自身的價值也會得到提高。
對于客戶的投訴,我們得懷踹感恩之心,客戶之所以投訴,是因為他認為我們的服務還有挽回的余地,希望我們有提升的空間,還想接著享受我們的服務。我們應該熱情耐心排難解疑,讓客戶憤怒而來,高興而歸。這非同尋常的三節課,我將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待人接物,禮貌禮儀,溝通技巧,團隊意識。輕松得來這一筆隱形的財富,還得感謝潘老師不惜吝嗇的辛苦講解。
在今后的合作道路上,我們將共同努力,共創美麗瑪莉亞,每一天,為明天。
2023醫療心得體會 篇2
會9月29日,日報登出一則新聞,日報記者帶子女去一家三甲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兒科進行治療。9月28日在醫院發生的“意外”,這位叫王曉青醫生對失職行為的毫不在意,實在令人擔憂。兒科醫生責任重大,通過這則新聞可以看出當事醫生開藥方的隨意性,只是在嚴謹性方面有待欠佳。值得慶幸的是,這位家長的警覺性還是比較高的,如果碰到文化水平不高,對醫學知識欠缺的家長,估計會出現難以想象的結果。醫生本是值得信賴的職業,患者將自己的`生命交到醫者手中,就是對他的信任。
我曾經就遇到這樣一個場面,在某市中心醫院,帶著小孩去兒科看病,在經歷了掛號,排隊等候叫號,開處方,化驗,開藥,繳費、注射等一系列環節,總共至少花費半個小時,但是,醫生做下檢查的時間不超過2分鐘。久而久之,小孩感冒之后,自己都預先知道醫生開什么藥,做什么檢查,這里只能說醫生是一個好老師。一次例外,讓我對醫生產生了信任危機,小孩一次感冒咳嗽,醫生2分鐘就做出拍片、化驗血常規等檢查的建議,家長不放心,為了不做放射性檢查,換了一家醫院,得出結論是扁桃體炎,打幾天針就行。事后,才知道,醫生建議檢查都是有一定原因的,當然檢查不會出現事故,可以放心開方。而王曉青醫生的行為就涉及到基本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問題。我們應該為這位小孩慶幸,慶幸他有位細心的媽媽;我們應該為這位媽媽慶幸,慶幸她及時發現了問題;我們應該為這位醫生慶幸,慶幸自己的疏忽未能造成嚴重的后果。但是,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這么幸運呢?顯然,這還得靠相關部門嚴格執行相關制度,時刻警示醫務工作者,責任重于泰山。
2023醫療心得體會 篇3
12月10日,由我院護理部李主任帶隊我們一行38名醫護工作者乘車來到北京順義的cert訓練基地進行為期4天的災難現場初級醫療救助培訓。
到達現場后,由工作人員給我們安排了食宿,領取了物資,十分鐘后達到現場立即開始了培訓,在這四天的時間里我了解到了災難常識和災難現場的一般操作,學會了在災難環境中如何安全的開展工作,學會了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學會了如何作為隊員參與野外工作和醫療救援,以及各種救助措施和技巧,學到了潛在危險防護、傷員分類、各種擔架使用、CPR及AED、股骨骨折傷員處理、穿刺傷員處理、頸椎傷員處理、危險房屋搜救、瓦礫堆搜救等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由于我們都是醫務工作者,這幾天所學到的知識基本上大家都了解、都會!但是當面對災難到來時是否能夠規范的操作、一步步按著流程,最大程度的保證自己的安全,多救出一名受難者,對受傷者正確的施救,保證救出的受難者的安全,這是最重要的!比如:抬擔架面對患者的膝蓋抬起和放下時都要單膝跪地,演習中沒有規范跪地,經常聽到受傷的人說:“你膝蓋頂著我的頭了”!這是假扮的如果真的傷員的話可能就被我們頂壞了。還有頸托的固定、KED的固定、SAM夾板的固定、股骨牽引器的測量固定以及擔架繩索固定的位置,都要規范的按著流程規范一步步進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TriageSTART原則能使我們更加清楚明確的給傷員分類標色卡,只有按著這個標準才能保證每個傷員耗時20秒左右完成貼標!使更多的受難者得到救助!
在救援隊培訓的4天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最后一天的實戰演習中,沒有實際救援經驗的我們感覺就是真的!全套PPE背包集合,領取救援物資,搭建行軍帳篷,教官通知現場休息不許關對講機就什么也沒說的走了!不知道什么時候集合、不知道任務幾點開始、更不知道什么樣的任務,12月的北京天氣很冷,下午5點的時候,一陣哨響“緊急集合”,王教官告訴我們前方有一地方發生7級地震,傷員人數不詳,命令我們立即實行救援!我們立即抬上物資趕赴現場,運用這幾天來學到的知識:偵查、Triage、現場診斷處置、轉運方式!沒有回過神來的我們什么理論知識、什么流程、規范操作做得都很不到位!任務完成后教官總結一下,我們救助八名傷員,耗時30分鐘,在各個環節上還是有很多不足,希望我們下次訓練能夠做的更好,這時到了晚飯的時間,我們簡單的吃過晚飯后,由李主任組織我們B組的成員進行討論總結,大家各抒己見,總結上一次的不足,從新安排了偵查組、醫療組、擔架組和后方根據地的成員,從新安排了我們各個組需要完成的任務,使我們各個組既能從容的完成任務還能使各個組的任務得到很好的銜接,這樣既縮短了救援時間又使傷員得到了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救助。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了更大限度的'利用,并且我們按著原定的計劃摸擬演練了幾次,這時突然一聲哨響,我們緊急集合,這時也是晚上十點,這次的任務比上次更多更復雜!我們按著原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搶救,歷時23分鐘,我們將9名傷員從受災現場搶救出來,為她們到達后方得到良好的救治奠定了基礎,最后教官點評這次救援任務完成的比上次要規范的多,完成的很好、很圓滿!隊友們自發的給教官、給自己、給隊友鼓起熱烈的掌聲!
短短四天的急救培訓,對我們這些醫務工作者來說是必須的,我們必須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技能,但它又是絕對不足夠的,我們還要不斷地練習,不斷地學習更高級的急救技能,這樣我們才能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救助更多的患者,發揚團隊協助的精神,時刻為祖國的需要準備著。
2023醫療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2月,中原華信集團組織16名高管進行了為期14天的赴美考察。這是一支高效的學習團隊,大家克服時差、溫差和飲食習慣差異,懷揣著向美國醫療、教育標桿企業學習的敬仰之心,跨越了美國東西海岸,從洛杉磯到鳳凰城,從波士頓到紐約,商務考察及參訪共計18家學校、醫院等機構,積極完成了現場考察任務。參觀考察結束后,考察團成員積極對考察學習進行總結,形成心得體會。集團新聞宣傳部將選登一部分學習心得,供大家學習交流。
這次考察是一個醫療、教育高管混合團隊,統一進行醫院、學校的考察。這樣不僅能夠向自己所屬行業標桿學習,更能跨行業學習,除學習管理的相通之處,同時以第三方的視角看待我們現有的問題。大家在途中不停的探討關于中美在醫療、教育體系及文化上的差異,并和我們現狀進行對比,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開拓了眼界,提升了我們看問題的格局和意識。
此次主要考察了全世界最好的醫院梅奧診所,全美排名第一位的兒童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有類似我們三級醫院規模的托倫斯紀念醫院,也有類似我們二級醫院規模的惠提爾醫療中心,還有一家康復及養老中心。我們可以學習的內容很多,也有很多可借鑒之處。
(一)美國的醫療體系
美國的醫療同樣分公立醫院、私立醫院,同樣有非營利性質、營利性質。美國的醫療消費很高,所以配套的必須有商業保險,選擇保險的種類、費用不同,對應不同級別的醫院可以就診。美國人各類的保險支出占據工資比例的20-30%,在社會福利體系上,比如: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在貧困線下的人,不用繳納保險金,同樣享受最基礎的醫療資源;收入越高的人員,社會責任就越重,繳納保險比例就越高。
關于分級診療美國做的很好,從家庭醫生、專科醫生、醫院,基本不存在醫療資源的“小病到大醫院”的浪費現象。看病先找家庭醫生是一種基本認知。我們跟在美國做家庭醫生的王大夫溝通,他表示:“美國人看病都要先找家庭醫生,如果是專科問題,再轉給專科醫生,如果需要住院,會由家庭醫生或者專科醫生開具轉診單給病人保險定點的醫院,醫院才會接納并診治病人。以上不包括急診體系,急診可以直接撥打911到醫院就診。”所以,家庭醫生和專科醫生解決了80%的問題,需要住院治療的比例大大下降。病人—保險—醫院,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構建了美國醫療體系的基礎。當然,在美國成為有職業資格證的醫師比在中國難很多,醫生的素質也高很多。這也就解釋了像梅奧診所、波士頓兒童醫院這樣的大醫院,只有300多張床位的原因了。
美國同樣有醫療集團,是各獨立醫院自愿加入的一種組織。醫療集團的作用是做好資源整合服務于各家醫院,起到1+1>2的作用。比如:集中采購起到的成本有效控制。
美國醫院的.醫生分為:自有的醫生及外部的醫生,醫院更像一個共享平臺。外部醫生的存在是自己有獨立診所,使用醫院的設備等資源對病人進行診治,病人的賬單分為:醫生的診療部分、醫院設施兩個部分。所以,這是一種醫院、醫生的合作模式。
(二)患者至上的服務體系
前幾年就讀過《向世界最好的醫院學管理》這本書,書中提到的醫院就是梅奧診所。梅奧診所對高水準服務質量的追求、對服務細節近乎苛刻的要求、患者至上的核心價值觀,一直是業內學習、效仿的榜樣。
進入梅奧診所,沒有感覺這是一家醫院,反而更像一個圖書館或者酒店、展覽館。因為空間很大,地面整潔,色彩的搭配讓人很舒適,大廳還有人彈鋼琴。但真正的梅奧診所并不是這些可以肉眼看得到的東西,而是它的服務價值觀,“合作、熱情、創新,為患者提供包含尊重、優質和卓越的醫療服務。”并且它很有效的把這種服務價值觀進行傳遞,讓員工踐行,形成了梅奧文化。正是這樣,才支撐這個百年歷史的醫療機構不斷壯大、成長、拓展業務,并能夠讓90%的患者對他們的服務贊不絕口。
波士頓兒童醫院也給我們這樣的感覺,它超乎了所有的能夠對兒童醫院的想象。醫院甚至配備了專職的給孩子們帶來樂趣的人員,當天我們參訪的時候,就出現兩位小丑,給門診的孩子們發放小禮品,醫院工作人員說她們每天都會安排不同的娛樂活動。同時,醫院還設置了廣播媒體中心,有主持人、志愿者為孩子們廣播,可能還會有娛樂、體育明星參與直播,病房里的孩子們都能夠參與進來,進行互動。兒童醫院的餐廳像一個美食廣場,它也是一個“烹飪學院”,教孩子父母及孩子們食物的營養及飲食的搭配;每個月餐廳會舉辦一次“父母之夜”活動,為長期住院患兒父母提供免費的晚餐。
(三)我們應該借鑒之處
以華信民生健康集團為核心,創建“服務型管控體系”。華信民生健康集團應把“質量管理”“平臺建設”“商業管理”“后勤監控”等業務體系模塊化、標準化,做成可以復制粘貼的體系化建設,為各子單位打造同質化的服務標準,塑造醫療集團品牌。
華信民生健康集團應該把“讓病人放心,讓病人方便”作為“核心服務價值觀”,把服務標準明確,要有分層級的培訓,并和晉升、淘汰機制相結合,評選星級服務醫護人員,依據不同的形式,把雙讓活動的初衷落實下來,有效的形成華信民生健康集團文化建設的一部分。
家庭醫生模式在我們各個醫院有了一定的雛形,但還欠缺實質性內容,涵蓋的人群尚不足。華信民生健康集團應以一家醫院為模板,打造與中國國情符合的家庭醫生模式,推廣至所有下屬醫院。
醫生平臺,是我們目前空缺的平臺模式。把合作醫生以醫生平臺的形式引進為外部兼職醫生,提升醫院設備等輔助檢查及醫療空間的使用價值,實現醫院和外部兼職醫生、患者的共贏。
關于美國文化,有位領導講過:“美國你要來三次才能真正的認知它。”第一次到美國,感觸最大的一個詞是“規則”,這是一個處處體現制度化的國家;第二次到美國,覺得美國人,尤其是在他的工作崗位上,你能從他的言語和情緒中感受到他對工作的熱情,對他所服務對象的那種熱情。這種熱情可以認知為是一種投入,無論對工作、對生活,只有真正的熱愛并投入,才能做得更好。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一種潛在的進步,當我們把學到的東西有效的轉化、用到工作中進行改進,才能實現真正的進步。帶著赴美考察中發現的問題,思索、改進、提升,也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所在。
2023醫療心得體會 篇5
我院根據xx市衛生局關于開展醫療安全百日無事故活動的通知精神,召開了醫療安全百日無事故專項活動動員大會,本次活動使我對醫療安全深有體會:我們是醫務工作者,是白衣天使,負有“懸壺濟世,救死扶傷”之重托,我們應該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應該做到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全心全意地去為病人服務。但是在我們這個隊伍里,確實還有一些人,對工作漫不經心,松松散散,業務技術不高、服務態度不好。更有甚至者,因為一時疏忽、工作不負責任或違章操作,給病人帶來死亡的危脅或終生的痛苦。我們在報刊雜志上、電視節目上經常看到這種類似的報道。有的引起醫療糾紛或造成醫療事故,給病人及家庭造成痛苦,給個人造成終生遺撼,給醫院造成不良影響。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醫務人員、一個有強烈事業心的醫務人員、一個稱職的醫務工作人員應該深刻地反省自己:今天我的工作做的好嗎?今天我的工作有沒有什么遺忘?有沒有什么疏忽?今天我的工作是否給病人減輕或解除了痛苦?還有什么地方需要進一步改善?經過認真學習,深刻地領悟到:安全工作無小事,病人的`事就是我們自己的事。要將高尚的醫德、嚴謹的工作作風、溫暖熱情的服務態度的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廣大,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真正讓病人在感到放心、滿意。
為此,在工作中,我們要堅決做到:
一是加強業務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無論是在工作中、在工作之余,都要不斷地加強業務學習。采取集體學習討論、個人學習等多種方式,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地提高業務技術素質。
二是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尤其重要,無論是操作前、操作中、換藥時,我們都有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對工作精益求精,決不能困嫌麻煩而省略操作步驟,以免引起嚴重后果。
三是對病人如親人。病人帶著傷痛來就醫,無論在體質上還是在精神上,本身就很痛苦,我們要用親人般的溫暖對待他們,讓他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病人手術后,我們要及時巡視病房,仔細地觀察病人的病情發展及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決不能因為問題小而不當回事,以免小問題引發大問題,對病人的病情演變、身體健康情況及可能出現的任何狀況都要了如指掌,對任何有疑問的情況決不能放松,也決不允許放過,一定要弄清并解決為止,決不掉以輕心。
在這項活動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環節、每一項操作上做起,時時處處抓安全,上安全崗,干安全活。“安全”應牢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融入血液、融入理念,讓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做一個“生命”的安全保護員。
2023醫療心得體會 篇6
通過我們醫院開展醫療規范整改活動以來,本人根據醫院醫療規范的改革要求,認證展開了自查活動。這次整改教育活動,讓我深刻的知道作為醫務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醫術,而且還要有高尚的醫德醫風,時時處處以病人為中心。通過學習,本人認為現階段我們應做好以下各個方面的工作,如此才能完善我們在醫療中的各項規程:
一、加強科室管理科室不斷完善標準化的操作規程,全體人員嚴格按照標準化操作,并有嚴格的獎懲制度。科室各種資料管理有條有序、資料完整。各項設備儀器均有專人負責保養并定期檢查。
二、努力鉆研業務科室全體員工積極參加院內、外的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堅持每天早讀片的制度,著重討論疑難片的診斷,不斷提高全科人員的診斷水平。
三、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要深刻認識醫德醫風的重要性,大力弘揚和繼承白衣天使的精神。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準,所以我們醫務人員要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行醫,養成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病人建立親人般的`醫患關系。
全科人員嚴格執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恪守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維護醫療衛生行業的良好形象。
規范化的醫療制度是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保證,工作中大量事實證明具有嚴格完善的醫療操作規程,良好醫德醫風的醫院或是醫務人員,責任心強、技術精湛,服務態度好,虛心求教,對病人采用的每項治療措施深思熟慮,治療效果好,漏診、誤診少,醫療糾紛少,甚至沒有。如此才不辜負擔在我們醫務人員肩上的責任!
總之,從醫院這次活動以來,我深刻認識加強、完善醫療規范化,以及醫德醫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以對人民滿腔熱情、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從現在抓起,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用自己的行動來兌現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的諾言,維護我院的良好醫療服務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