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草原導游詞(通用17篇)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參觀的是大草原。對了,我還沒自我介紹!我姓趙,你們可以稱我為趙導,這次草原之旅肯定會讓你永生難忘。
草原的風光很好,天空明朗,空氣清新,而且到處都有小丘,有趣的是那根花一樣白的羊群,一會上了小丘,一會又下來,它們就好像給無邊的綠毯添上了幾多白色的花兒。草就好像水一樣輕輕流入云際,有時就連馬與牛都靜立不動,在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蒙古族的人會把把你請進蒙古包,讓你品嘗那兒的特色,還會邀請你唱歌跳舞。在這樣的款待下你很難做出離開的決定,這就是蒙古族的熱情。
好了,我就講到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要按照路線圖走,不要亂丟果皮紙屑,破壞了這美好的環(huán)境,記住要準時集合喲!
2023草原導游詞 篇2
豐寧地域遼闊,西北高東南低,全域分為壩下、接壩和壩上三個地貌單元。壩下地域崇山峻嶺,起伏連綿,龍?zhí)讹w瀑,峽谷幽深,山水相間,景色宜人;接壩地區(qū)林海茫茫,鳥語花香,是采集和守獵的天然王國;壩上地區(qū),天高地闊,草肥花艷,盛夏時節(jié),氣候涼爽,是理想的度假避暑的勝地。承德壩上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高原南端,草原上山高谷闊,水洼星羅,綠油油的草原猶如一塊毛茸茸的綠毯,平鋪在地面上。因距北京最近,故有“京北第一草原”之稱。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供觀賞的眾多花草中,5月的金針花,6月的野罌菜,7月的干枝梅,8月的金蓮花,倍受人喜愛。每年端午節(jié)前后百靈鳥在花草中產(chǎn)卵孵化,是捕捉百靈的最好時節(jié)。
10月成百上千的南徒大雁在這里短棲。野兔、鼴鼠、狐、豹等草原動物,經(jīng)常在坡地草叢中出沒。壩上草原是避暑狩獵的好地方。現(xiàn)已新開發(fā)成了滑翔傘運動的好去處。不少來自京城的滑翔傘俱樂部在這里展開活動,目前已知的項目有:壩上草原旅游飛行和草原低高度體驗飛行兩種。春、夏、秋季是壩上草原最美麗的時候,這里全無京城的污濁暑氣。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張開五彩的傘翼,向廣闊的田野飄然飛去...... 風景名勝壩上草原主要景點:千松壩森林公園位于河北省豐寧縣西北部,京北第“草原大灘東南,是壩上草原上一座以天然次生林景觀為待色的新辟旅游風景點。佛珠洞是喇嘛山第一景,該洞是一條500米的天然山洞,洞外有18塊巨石覆蓋其上,酷似一串佛珠,故稱佛珠洞。 冰臼公園位于河北省豐寧縣城北28公里處的喇嘛山風景區(qū),距北京208公里,是通往京北第一草原的必經(jīng)之地。白云古洞位于豐寧滿族自治縣窄嶺鄉(xiāng)黑山咀村潮河西岸。白云古洞又稱白云峽谷、朝陽洞,是由若干峰、洞、谷和寺廟組成的風景區(qū)總稱。
最佳旅游時間豐寧壩上草原屬大陸季風型高原氣候,春秋時短,干燥少雨;冬季偏長,嚴寒多風;夏季無暑,清涼宜人,7月份平均氣溫17.4℃,一年中最高氣溫不過24℃,四季皆宜旅游。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那達慕大會、敖包會、祭敖包、獻哈達 、敬鼻煙壺、酥油抹額、火神節(jié) 歷史文化壩上草原歷史:北京人最早發(fā)現(xiàn)大灘是在12年前,前往壩上攝影創(chuàng)作,那時候的大灘還是個荒涼貧窮的小鎮(zhèn),來旅游的人們也只能借宿在老鄉(xiāng)家中。此后絡(luò)繹不絕的游客帶來小鎮(zhèn)的繁華,因為旅游,便有了星羅棋布的蒙古包、草原木屋、歐式別墅;夜晚的篝火、蒙古風情的民族舞蹈;滑草、騎馬、射箭等旅游項目。即便是草原農(nóng)家,也由原來的茅草屋變成了現(xiàn)在紅磚金瓦的大院。近年來,大灘漸漸代替了懷柔、密云,成為北京人避暑休閑的后花園。今天,被譽為“京北第一草原”的壩上,上至鶴發(fā)老人、下至英姿少年,恐怕已很難有人不認“奔馳”“寶馬”“富康”“桑塔納”了。這里洼水清澈,青草齊肩,黃羊成群,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 最新的河北張北草原導游詞范文(五)
中都草原位于張家口西北70公里的張北縣境內(nèi)。總面積200多平方公里,由中都和安固里兩大草原組成。平均海拔1400米,夏季平均氣溫17.4℃,適宜消夏避暑。
中都是元代與大都(北京)、上都(開平)齊名的三都之一。1307年,元武宗在張北草原上建立中都。規(guī)模宏大、瑰麗壯觀.成為皇室往返元大都(北京),上都(開平)的巡都。中都原始草原也成為皇家狩獵、避暑勝地。
中都草原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組成部分和精華,也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草原野闊草平,蒼茫浩蕩,純美、壯闊、涼爽。七月的中都草原,水草豐美,百鳥齊鳴,繁花遍地、清爽宜人,同時又是避暑、觀光、度假、的好去外。
眼中的中都草原卻與高原上的草原有許多不同之處,來到草原,舉目遠望,無邊無際,頓時醒悟什么是遼闊。同為草原,草不一樣,高原上的草,貼地而生,草深僅及腳踝。而這里的草,外形極像蘆葦,草深齊腰。據(jù)說還有一人多高的草。只有看到眼前的這些草,我才理解了為什么古人會在那首膾炙人口的《敕勒歌》里吟誦道“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是牧民的家鄉(xiāng),牛羊的世界,由于牧草豐茂,牛群羊群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里。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時,才使那黃的牛,白的羊,忽隱忽現(xiàn)。
過去,我一直以為敖包是牧民居住的蒙古包。這次到了中都草原才知道大錯特錯,可見其孤陋寡聞,不求甚解。在中都草原就有用石塊堆砌而成的敖包,看了介紹方知,敖包是蒙古語,意即"堆子" ,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原來是在遼闊的草原上人們用石頭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標志,后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場所。對于不是生活在蒙區(qū)的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從那首傳唱已六十年的《敖包相會》的電影插曲得知“敖包”一詞的,我便是其中之一。
2023草原導游詞 篇3
現(xiàn)在大家是在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的鄂溫克少數(shù)民族分布地。今天大家來看草原。
看,這是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小丘與平地,小丘與平地全都是綠的。這里的空氣比別處更清鮮,是一個天造地設(shè)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溫順的小綿羊,還有高大的蒙古馬,騎上去試跑幾圈,你就不忍心下馬了。有人說內(nèi)蒙古草原到處綠色,可實際不是這樣,看看河岸邊吧!有小花,有紅的,有藍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繽紛,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開放,還有明如玻璃,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著五顏六色的花兒,花兒上沾滿了河水,其真是別具特色,美不勝收的奇景,內(nèi)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大家知道了吧?
現(xiàn)在大家來到蒙古包里,大家可以品嘗品嘗內(nèi)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還有加有羊奶釀的奶酒,和奶豆腐,我來介紹一下手抓羊肉,奶茶,還有奶豆腐。這三樣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們的蒙古族同胞習慣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大家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摻和著牛羊奶的茶,是內(nèi)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飲料。奶豆腐,當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盤子里用來當招待客人的點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這些東西都是內(nèi)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好了,今天的.旅游就到此結(jié)束。
2023草原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的導游,很高興與大家一起領(lǐng)略無邊的大草原風光。
我們今天要去蒙古大草原,這里的天比別處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晴朗,瞧,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白色的大花。草原上的湖泊像一塊塊藍寶石鑲在畫卷上,美麗極了。初入草原,聽不到一點聲音,也看不到什么東西,只有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看到這些,不由得使我們想起了一句詩: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看,一個個白色的蒙古包多像從地里長出來的一只只白蘑菇。蒙古族人民過的是游牧生活,他們住的就是這種活動的家——蒙古包。蒙古包一般高七八尺,寬丈余,用木桿,牛皮連成圓倉式,再用圓木組成傘形。頂中有一個圓形天窗,晴啟陰合,可以流通空氣,吸收陽光。這幾天,大家可以住進蒙古包,享受一下牧民的生活。
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騎馬,摔跤,射箭樣樣精通。在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上,小伙子會展示各自的風采。女子喜歡唱民歌,跳民族舞蹈。在會上還能嘗到草原特色美食:奶茶、烤全羊、奶豆腐……介紹到這兒,大家肯定垂涎三尺了吧。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那達慕大會早在稻谷飄香的八月份就舉行了。不過,沒關(guān)系,在明年的八月份,我們旅游團會組團前往。希望您下次也來我的旅行社,還是由我為您介紹蒙古族的重大節(jié)日-----“那達慕”大會。
2023草原導游詞 篇5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是個好日子,草原上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正是觀賞呼倫貝爾大草原風光的好天氣。
各位請看,車窗外是一碧千里的草原。蔚藍的天空,飄浮的白云,五顏六色的野花構(gòu)成了一幅讓人一眼望不到邊的絢麗畫卷。這里就是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大草原的遼闊,也使我們的心情變得舒暢起來。城市里的噪音,生活中的煩心事,都隨著飛快轉(zhuǎn)動的車輪,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看啊!這邊牛羊遍野,那邊駿馬成群。天邊散落著白色的蒙古包跟隨風招展的五色彩旗,讓我們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一首人人愛唱的蒙古族民歌:“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邊馬兒跑……”
現(xiàn)在是中午十一點。前邊就要到內(nèi)蒙古第一大湖,全國第五大淡水湖——呼倫湖了。這里湖面廣大,一眼望不到邊際。說起呼倫湖,我就不能不給大家講一個關(guān)于它的美麗傳說了。
很久很久以前,大草原突然遭到風妖跟沙魔的侵襲。狂風大作,黃沙蔽日。牧民們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去尋找綠色的土地。天神得知后,馬上派來一對化名為呼倫跟貝爾的天鵝。它們倆與妖魔展開了殊死爭斗,最終取得了勝利。為了防止悲劇再次發(fā)生,它們倆決定永遠保護這塊秀美的草原,于是兩只天鵝分別變成了呼倫湖跟貝爾湖。遼闊的湖面擋住了風沙,滋潤了牧草,使得大草原恢復了生機。當?shù)氐睦习傩瞻阉鼈儌z的名字連在一起,便把這里稱作呼倫貝爾大草原了。
游客們,剛剛乘快艇游完了呼倫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下午五點鐘了。咱們該拜訪一下當?shù)氐拿晒抛逋诿晒虐镄菹ⅰ⒂貌土恕?/p>
走進蒙古包,蒙古族的姑娘們是要向咱們敬下馬酒的。這是蒙古族的一種迎接貴賓的禮儀。咱們每個人要左手端杯,右手用無名指蘸酒,彈向天,彈向地,再彈向前方,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然后雙手端杯一飲而盡,表示對主人們的尊敬!
進了蒙古包,主人會用新鮮的牛奶、奶茶來迎接咱們。草原上的美食很多,手扒羊肉,馬奶酒,都是待客的佳品。祝大家玩得盡興,吃得開心,住得舒適。
各位游客,拜會完了蒙古同胞,我們今天的旅程也就結(jié)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身體健康!
2023草原導游詞 篇6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歡迎到呼倫貝爾觀光游覽!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美麗的草原為什么叫呼倫貝爾草原。這里(呼倫貝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的時候,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姑娘叫呼倫,小伙叫貝爾,一天妖魔莽古斯搶走了呼倫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黃,牲畜倒斃。為了救草原,救呼倫,貝爾日以繼夜,長途跋涉尋找妖魔。由于勞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覺中,他看到了呼倫被妖術(shù)變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風沙中受煎熬。貝爾醒后,用水澆灌,呼倫恢復了人身,妖魔不罷休,重新?lián)尰亓撕魝悺榱司炔菰魝愒O(shè)計智取了妖魔頭上的神珠吞下,變成了湖水,同時,貝爾也殺死了眾小妖。貝爾在湖邊找不到呼倫,悲痛欲絕,縱身躍入湖中。頓時,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兩個湖泊,呼倫湖和貝爾湖,烏爾遜河把兩湖緊緊地聯(lián)在一起。草原上的人們?yōu)榱擞肋h懷念他(她)們,就把這版草原取名為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面積為250.557平方公里,現(xiàn)有266萬人口,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其中有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漢滿、俄羅斯等36個民族組成。呼倫貝爾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稱之為“綠色凈土”。
現(xiàn)在,我們已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你我遠離了城市,遠離了鬧市,走進了草原,你看,草原猶如碧綠的地毯,綠茵茵、軟綿綿。往遠看,草原上盛開著無數(shù)種野花,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馬群、牛群、羊群飄來飄去,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年羊”的優(yōu)美景象。
這就是剛才我們在車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來迎接我們了,當然了,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進蒙古包前,素以熱情好客著稱的蒙古牧民在聽到有人來的腳步聲時,他們總是走出包外熱情迎接你。迎客時,他們將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禮,隨著“賽、賽白努”(好!您好!)的問候,客人被請入包內(nèi),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間,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制品請大家品嘗,過一會兒,又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制品請大家品嘗,過一會兒,又會端上“手扒肉”,同時,還會向您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美酒和歌聲在一起,就像藍天和白支、綠草和鮮花在一起。在民間有無歌不成酒宴之說。草原牧人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揚動聽的馬頭琴廣袤遼闊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僅能歌而且善舞。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傳統(tǒng)的民族舞蹈。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傳統(tǒng)的民族舞蹈,還會看到節(jié)奏歡快,舞步剛勁在現(xiàn)代民族舞蹈。現(xiàn)在我們就進蒙古包,當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在藍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有著嫻熟騎馬和有著嫻熟騎馬技能的牧民手持馬桿、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想體驗一下嗎?膽大的不妨騎上蒙古馬跑上幾圈,要不騎上駱駝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騎馬或駱駝的話,沒關(guān)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車”,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樂趣。
到草原親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個不是風姿綽約、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個不是盤腱突露、充滿誼氣與力度?據(jù)說這與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馬上運動的生活習慣有關(guān),同時對長期以來養(yǎng)育了解空虛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壯盤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先說奶茶:主人把磚茶搗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鄭著茶末嘩嘩響起時,倒進鮮牛奶,喝著這樣的奶茶,從風雪嚴寒歸來的牧人頓時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幾塊奶豆腐、幾塊羊肉,就算一頓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黃油等。正餐可以肉食與面食調(diào)劑。
來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遺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凈的全羊切成幾大塊放在清水里煮,開上兩滾,離火起鍋,持蒙古刀,邊割邊吃。蒙古人認為肉的外表剛變白,肉里透著微紅的血絲,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營養(yǎng)。
來到草原,親眼見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傳的歷史和它的構(gòu)造嗎?
根據(jù)《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時,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氈帳——蒙古包。從那時算來,蒙古包的歷史少說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個偉大民族濃縮的歷史。
說說蒙古包的構(gòu)造:牧民用石塊壘起圓形房基,把木桿和皮毛繩穿成的“哈納”(墻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狀,并搭上“烏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納”和“烏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氈或獸皮,一座呈圓形尖頂?shù)拿晒虐吐涑闪耍蕡A形蒙古包對大風雪阻力小,下雨時包頂不存水,門小且連著地,雪不易堆積,網(wǎng)狀墻便于搬遷時折疊,適合游牧生活,這也許就是蒙古包的結(jié)構(gòu)幾千年不加改變的原因吧。
如果說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話,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車”就是蒙古人一個移動的“家”。
勒勒車“吱呀呀,吱呀呀”碾過的轍印究竟有多長?年代有多遠?現(xiàn)已無法考證。勒勒車是以樺木為造車原料。車瓦、幅條、輪心、車軸、車轅、車架全用樺木做成,質(zhì)地堅硬,著水受潮不易變形。勒勒車車輪又高又大,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草原上的勒勒車常常要碾過茂密的草叢、濃厚的積雪、河邊湖濱的沼澤地帶,由于車輪高大,能避免陷車,暢通無陰。牧人倒揚(搬家),前邊載人,后邊拉貨。勒勒車是草原牧人必備的家當和親密的伙伴。
草原上的節(jié)日有許多,但最有名的還算草原盛會——那達慕。“那達慕”蒙古語是娛樂、游藝、玩的意思。一般活動包括賽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藝表演等。那達慕歷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聞名于世。現(xiàn)在的那達慕一般都在6、7月間舉行。這時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頭肥壯的豐收季節(jié)。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產(chǎn)品、購買生活用品和生產(chǎn)資料,草原遼闊,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機會不多,所以,那達慕大會自然也就成了物資交流的大會。
說到那達慕,不能不說“祭敖包”。“敖包”,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遼闊無邊,方向和道路難以確認于是人們就想到了這個辦法,壘石成堆,當做標志。但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它逐步演變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為隆重的祭禮活動。祭祀時,敖包上要插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qū)懹薪?jīng)文的紙旗。祭祀禮儀一般有4種,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論哪種,都要請喇嘛焚香點火,育經(jīng)念咒。人們都要從左向右圍著敖包轉(zhuǎn)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幾塊小石頭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興旺。禮儀結(jié)束,人們便進入了無拘無束、自由歡迎的階段。牧民不僅要舉行傳統(tǒng)的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tǒng)的活動項目,還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開懷暢飲。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開人群去談情說愛了,這就是所說的“敖包相會”吧。不過,現(xiàn)在的“祭敖包”往往是為了旅游的需要而興行的,禮儀也就更為簡單了。
各位尊貴的客人,我們在草原上有過這樣一段體驗,可能使各位對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吧,對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樣,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歡迎大家,她將以極大的熱情歡迎各位再次光臨。
女士們、先生們,讓你我能的機會再次相會在草原,在呼倫貝爾。
2023草原導游詞 篇7
在神奇的科爾沁草原腹地,鑲嵌著上顆色彩斑斕的藍色寶石,這就是珠日河草原旅游區(qū)。旅游區(qū)距交通發(fā)達的通遼市區(qū)102公里,在304國道西側(cè)7公里處。1994年,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立項并投資擴建,隸屬于通遼市旅游局。
旅游區(qū)占地6000畝,總建筑面積為3250平方米。整體設(shè)計突出民族特色,鳥瞰旅游區(qū)呈雄鷹展翅型。五個殿堂式迎賓包,坐落在1.2米高的平臺上,它氣勢磅礴,造型典雅,富麗堂皇。東西兩側(cè)為豪華宴會廳和歌舞娛樂廳。這里是進行150人迎賓、300人宴會、200人娛樂以及購物、通訊、小憩、拍照的理想場所。迎賓包西翼是18個豪華型固定包,有44張床位,內(nèi)設(shè)程控電話、閉路電視、沐浴室和衛(wèi)生間。東翼為10余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蒙古包,可接待100人住宿。住在這里,可盡情領(lǐng)略馬背民族的情趣和夢幻般的享受。建筑群的正南面是跑道周長為998米,具有國際標準的賽馬場,通遼市一年一度的賽馬節(jié)就在這里舉行。
旅游區(qū)可為游客開展豐富多彩,民族風情濃郁的活動項目,主要有馬隊迎賓、賽馬表演、祭敖包、博克(蒙古式摔跤)表演、牧戶坐客、射箭、打布魯、騎駱駝、乘勒勒車。篝火晚會、民俗表演等。在您余興未盡之際,可品嘗到具有科爾沁特色的手扒肉、烤全羊、奶茶等蒙古族風味食品。珠日河草原,香花遍野,風光迷人,春夏秋三季各具一格,高亢的牧歌,蒼勁的馬頭琴聲,渲染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秀美景色。來到珠日河,將使您領(lǐng)略夢中草原,馬背風情。
2023草原導游詞 篇8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呼倫貝爾觀光旅游!
現(xiàn)在,你我遠離了城鎮(zhèn),遠離了鬧市喧囂,走進了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你看,這草原猶如碧綠的地毯——綠茵茵、軟綿綿的;天空猶如湛藍的大海,還飄著團團白云。多美麗呀!那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隨著微風,在牧草上飄來蕩去……多悠閑哪!你聞,那盛開的野花散發(fā)著沁人的馨香,還帶著濃濃的青草味呢。你再看,這草原的主人——成群連片的牛羊多肥壯啊!
各位尊貴的客人,聽了我的介紹,你們對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產(chǎn)生了憐愛了吧!草原和草原上的人們,他們都以極大的熱情期待著各位的再次光臨。
女士們、先生們,有機會再次相會呼倫貝爾草原!
2023草原導游詞 篇9
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西部草原。今天,由我來當大家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趙導。
朋友們,現(xiàn)在草原已經(jīng)到了。大家請看,這草原的土地肥沃,長的草也異常茂盛。在天底下,看著草原非常美,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這里到處都是小丘,這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好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大家看,那邊到處是馬和羊,這片草原的草長的茂盛,牛羊不愁吃,所以這的.牛羊長的又肥又壯,吃起來口感極好。大家看,前面出現(xiàn)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這條河清澈見底,能看見河底的石子,很漂亮。看,這兩只螃蟹在石子底下鉆來鉆去,像在捉迷藏。這些
魚兒是多么的漂亮。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0
大家好,我是翟思源。是你們本次草原旅游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源 ,悄悄給你們透露一下,我們這次要去陳巴爾虎旗,我們蒙古族同胞能歌善舞,到了那里,我們可以跟鄂溫克姑娘學習唱歌舞蹈,也可以跟小伙子們學習套馬,還可以騎騎蒙古馬!他們那里有美味的地方小吃呢!閑話少說,言歸正傳,我們啟程吧!
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草原。但是離我們的目的地還很遠,我們先欣賞一下窗外的美景吧。但不要把胳膊伸出窗外,看是不是一望無際,青草綠茵茵,還有牛群和羊群在吃草呢?真是“風吹草低見牛羊。”而且羊群走上綠色、曲線優(yōu)美小丘,是不是很像無邊的綠毯上點綴著的一朵白色的花朵呢?
大家快看!我們的主人騎在馬上,歡迎我們呢!像飛起來了似的,見到我們后,主人們還立刻撥轉(zhuǎn)馬頭,還向我們招手呢!
朋友們,我們到達目的地了,整整走了150里。根據(jù)當?shù)厝肆私狻T僮?50里還是草原呢!看大家經(jīng)過這幾個小時的折磨。一定又累又餓,我們蒙古同胞早已為你們準備好了特色風味美食,看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奶豆腐。有用牛、羊、馬奶摻在一起的茶:奶茶。讓我們毫不拘束的,親切的,禮貌地吃飯吧!鄂溫克姑娘可以教你們唱歌,跳舞,看!她們的歌聲是那么動聽。舞姿多么輕盈、曼妙啊!年輕的小伙子們,可以為你們表演套馬、摔跤。也可以幫你們演示一遍上馬、下馬、騎馬的正確姿勢。
今天大家看到了如用水墨渲染的中國畫般的草原,生機勃勃,青彩鮮嫩。還吃了美味好吃的風味特色,還觀看欣賞鄂溫克姑娘的悅耳的民歌和姿態(tài)優(yōu)美曼妙的舞蹈,學習觀賞了小伙子們的精彩套馬和摔跤。也騎了騎蒙古馬,大家該走了。因為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了,真不愧是“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1
尊敬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本輛觀光大巴的導游,我將帶領(lǐng)你們觀看草原的美麗景色。
看!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云際。
看!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鑲嵌著一條條迂回的名如玻璃的帶子——河。河面有時水平如鏡,有時在風的吹動下微波粼粼,降落傘蒲公英落在河面上,隨著層層波浪一起一伏,好像在坐過山車一樣。在清澈見底的河水里,有很多條小魚,魚兒在水里游來游去,一會兒躍出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一會兒又鉆進河底的石縫,像是在捉迷藏。河面上倒映著許多野花,野花五彩繽紛的,有象征著濃濃喜慶的紅花,也有潔白無暇的白花,有亮得出奇的紫花,也有高貴典雅的粉花。它們形成了一個花陣,給靜寂的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機。
看!遠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主人把我們帶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還端來了大盤的手抓羊肉,席間,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飯后,小伙子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民族舞蹈。
好了,今天我們就觀看的這兒,明天再接著看。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2
游客們:
大家好!我姓郭,你們就叫我小郭吧!下面的行程將由我來為大家安排。先讓大家猜個謎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上部,有一塊狹長的橫跨東北、華北、西北的地區(qū)。這個區(qū)域,看似一只驕健的雄鷹上,振羽展翅,盤踞在祖國的正北邊疆,這就是遼闊、美麗、富饒的內(nèi)蒙古草原。
好,到了,大家慢點下車,不要擠,到了草原上,不要亂扔果皮紙屑。大家先待目遠眺一下,遼闊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微風漾過,羊群如流云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無限美麗。大家若一會兒騎馬,不必擔心放不開,因為這遼闊平坦的草原可為馬兒提供了盡情馳騁的空間呀!
看,這個高原上分布著遼闊的草原,是我國著名的天然牧場,立于坦蕩無限的草原上,極目遠望“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景,一瞬間似乎可以領(lǐng)略到自由而豪邁的草原文化的精髓。
好,大家往右看,那就是寒暑往,祖祖輩輩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們,就居住在別具牧民風格的蒙古包里,那些草原上的牧民自古以來就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地放牧,過著騎馬游牧的生活。
其實在內(nèi)蒙古高原廣袤的背脊上,留下了豐富的歷史印跡。如: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大型碧玉龍,通高26厘米,雕刻著豬首、馬鬢、蛇身,造型極為獨特,美觀大氣。據(jù)專家考證,玉龍系7000多年前制作,譽之為“中華第一玉龍”。位于鄂爾多斯草原南部的薩拉烏蘇河畔沙漠之中的古城遺址,它是1500年前北朝十六國時期的大廈國首都,俗稱“白城子”。它如同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為我們講述著一個個遙遠而古老的故事。
綠野延天外,晴空如碧泉,天然而美麗的草原與古跡、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合稱“六大奇觀”,構(gòu)成了內(nèi)蒙古草原別具特色的寒暑外風情。
好了,現(xiàn)在已彩霞滿天,鋪出粉的、紫的、黃的、褐的錦緞,錦色順勢鋪向青白的蒙古包,圣潔溫暖。夕陽的余輝灑向草原、氈包和畜群被鍍上一層玫瑰色。大家好好休息,明天再欣賞草原美麗的景色吧!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3
我們的旅游車已經(jīng)行駛在了令人心馳神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屬于美麗、富饒、遼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大家現(xiàn)在可以透過我們的車窗向外看一下,呼倫貝爾大草原以其遼闊、平坦而著稱,那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就像畫筆一樣在地平線上畫著各式各樣柔和的曲線。
著名的蒙古族詞作家克明先生曾經(jīng)寫過一篇推介詞,叫做《我的呼倫貝爾》,也許大家沒有聽說過克明先生,那么大家一定有聽說過一首歌曲,那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而這首歌曲就是由克明先生作詞,《我的呼倫貝爾》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他說:“呼倫貝爾是中國最綠的城市,我不知道哪一座城市能夠擁有8萬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場,站在高處,你的目力所及之處都是一望無際的青草,綠到天邊,綠到極致,成了藍。”
呼倫貝爾大草原,總面積約為8.37萬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之間的森林草原過度地帶,一共有大約10萬多平方公里。
在XX年的時候,呼倫貝爾大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草原”,這其中有一段描寫咱們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頒獎詞寫的非常貼切,是這樣說的:
他說:“呼倫貝爾是造化神奇編織的一方凈土,是幻想中的天上人間,是現(xiàn)代人不經(jīng)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計覓回的理想家園,她年復一年的用繁盛的存在和坦誠的奉獻去印證生命的宏大與不息。”
大家來到呼倫貝爾,那就一定是來看呼倫貝爾大草原,草原那就一定要有草,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草和其他草原上的草還有很大的區(qū)別,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草叫做禾本科羊草,草不是很高而且還可能讓您覺得很單一,但是大家需要知道,咱們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草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的高,它有許多的特點,比如說:草的蛋白質(zhì)含量高、適口性好,這可不是我在這胡說。我給大家解釋一下,大家一定有聽說呼倫貝爾的牛羊肉好吧?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呼倫貝爾的牛羊肉為什么好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咱們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草好唄,大家再回想一下,咱們剛出海拉爾的時候,我也給大家介紹了海拉爾地區(qū)的氣候特點,這個牛羊吃5個月的草就可以熬過7個月的冬天,這也是因為咱們的草好,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草除了蛋白質(zhì)含量高、適口性好之外,還有許多的特點,比如說:易于保存、地勢平坦、分布集中連片等等,這些全部都有利于現(xiàn)代機械化的操作,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草每年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像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國家:日本、加拿大等,每年都會從這里出口許多的草,除此之外呢,許多國內(nèi)外著名的乳品企業(yè),像我們所熟悉的:雀巢、蒙牛、伊利、光明乳業(yè)等,都把呼倫貝爾草原作為他們的奶源基地,說不準您每天早晨喝的牛奶就產(chǎn)自呼倫貝爾草原呢。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草不僅質(zhì)量好,而且草的種類有許多,草原上共有不同種類的草共有1148種,其中有中草藥500多種以上,再加上數(shù)以千計的礦泉。
大家都知道,伊利乳品企業(yè)有三大黃金奶源基地,這其中之一呢就是咱們呼倫貝大草原,伊利有一句廣告語就是描述咱們呼倫貝爾草原上草的質(zhì)量,那就是:“牧草的營養(yǎng)堪比雞蛋”,這就足以見得我們的草有多么的好。
很多人對于草原的印象僅僅局限于我們小的時候就會背誦的一首民歌,那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你就會知道這首民歌描繪的并不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而是今天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附近大青山腳下的景觀,而其前面我也給大家介紹過,在XX年的時候呼倫貝爾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草原,可是我們眼中的草原之美和牧民眼中的草原之美是不一樣的。
我們眼中的草原之美,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就應該是《敕勒歌》中描繪的那樣美麗,可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大家可能還會覺得草矮、花少、沒有樹、景觀單調(diào)、會讓您略顯失望。而對于世世代代有生活在這里的牧民來說,他們的看法與我們截然相反,因為他們要靠草原生存,要靠草原吃飯,草原上的草好、營養(yǎng)豐富,就可以使牛羊肥壯、人畜興旺,他們眼中的草原之美就是這個樣子,不是有那么一句話么?“這個世界上本不缺少美麗,只是有的時候我們?nèi)鄙僖浑p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大家來到呼倫貝爾,可能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更多的是來看呼倫貝爾大草原,很少有人會知道還有著濃郁厚重的歷史,那么我接下來需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呼倫貝爾那厚重的歷史,呼倫貝爾可以說是豐富的人文歷史博物館,這里多民族繁衍聚集,是游牧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狩獵文化的根祖地之一,是農(nóng)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交匯地,是我們現(xiàn)代人不經(jīng)意撒手失去而又千方百計覓回的理想家園,是造化神奇編織的一方凈土,是感受人類歷史的時空隧道……總之,呼倫貝爾大草原是領(lǐng)略自然和文明的.最佳去處。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美,不僅在于上天的給予,更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滋養(yǎng),歷史仿佛是支最好的筆,負責任地刻畫了這一切。它從大自然進入,然后行走在歷史當中,就如同這一片土地,仿佛簡單卻又深藏不露。
呼倫貝爾厚重的歷史文化,對于許多歷史學家來說是一個極富誘惑力的地方,在1961年的時候,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翦伯贊老先生同其他幾位歷史學家一同來到了咱們內(nèi)蒙古,來到了呼倫貝爾,此次呼倫貝爾之行對于這些歷史學家來說意義非凡,這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這些歷史學家被呼倫貝爾大草原這博大壯觀的自然景象所折服,另一方面就是此行揭穿了一個歷史秘密,什么歷史秘密呢?這個歷史秘密就是為什么出現(xiàn)在咱們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shù)的游牧民族都是由東向西而走上歷史舞臺的?那是因為在內(nèi)蒙古東部有一個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不僅在現(xiàn)在是內(nèi)蒙的一個最好的牧區(qū),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最好的草原,這個草原一直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搖籃,自西漢至明清時期這多年的時間里呼倫貝爾以其豐饒的自然資源孕育了匈奴、東胡、鮮卑、室韋、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幾個少數(shù)民族,他們都是在這個搖籃里長大的,又都在這里度過了他們歷史上的青春時代,那么呼倫貝爾草原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就是他們來到呼倫貝爾草原上,在這里休養(yǎng)生息、厲兵秣馬,所以呼倫貝爾對他們來說就是武庫、糧倉、練兵場,他們利用這里的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裝自己的軍隊,然后以此為出發(fā)點由東而西,征服內(nèi)蒙中部和西部諸部落或最廣大的世界,展開他們的歷史性的活動。鮮卑人如此,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也是如此。
回首草原往事、游牧民族的歷史,翦伯贊老先生做出了一個非常貼切的評價:“這些游牧民族一個跟著一個進入這個地區(qū),走上歷史舞臺,有一個跟著一個從這個地區(qū)消失,退出歷史舞臺......他們像鷹一樣從歷史的天空掠過,絕大多數(shù)飛的無影無蹤,留下來的只是一些歷史遺跡和遺物,灑落于荒煙蔓草之間述說著他們過去的繁榮。有些連歷史的遺跡也沒有發(fā)現(xiàn),僅僅在文獻上保留一些簡單的記錄。但是這些游牧民族在過去都曾經(jīng)在內(nèi)蒙古地區(qū)或者更廣大的世界演出過有聲有色的歷史劇,有些游牧民族,如13世紀的蒙古人,就曾從這里發(fā)出過震動世界的號令。”
也正是由于這些,著名的歷史學家翦伯贊老先生把呼倫貝爾稱之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搖籃。
呼倫貝爾不僅大草原上的草好、歷史悠久,而且名人眾多,如果說名人,那呼倫貝爾的名人多的真是數(shù)不清,可要說最有名的還得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蒙古民族的發(fā)源地就在呼倫貝爾,蒙古民族的祖先叫做“蒙兀室韋”,據(jù)史料記載,在隋朝時,史書上就有“室韋”的記載了,當時分為5個部落,到唐朝的時候,這5個部落變?yōu)榱?0個部落,其中有一個部落就叫做蒙兀室韋,他們就是蒙古民族的祖先。他們當時就生活在今天呼倫貝爾大草原上額爾古納河附近的大興安嶺山林地帶。
據(jù)《蒙古秘史》記載,公元7世紀,蒙古族的先祖帶領(lǐng)各部落離開額爾古納河一帶,向西遷移,渡騰汲思海,這個騰汲思海也就是今天呼倫貝爾境內(nèi)的呼倫湖,到了鄂嫩河上游的不兒罕山,也就是今天蒙古國境內(nèi)的肯特山一帶駐牧。
現(xiàn)在的歷史學界中有許多人都認為成吉思汗這個名字的“成吉思”就取名于騰汲思海的“騰汲思”,翻譯過來就是像海一樣大的汗。
后來成吉思汗在呼倫貝爾境內(nèi)打過許多大的戰(zhàn)役,像比較著名的有三大戰(zhàn)役,像在今天新巴爾虎左旗的貝爾湖畔激戰(zhàn);在今天新巴爾虎右旗的輝騰草原闊亦田之戰(zhàn);在今天陳巴爾虎旗境內(nèi)的特尼河大戰(zhàn)。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還把呼倫貝爾大草原當做他的武庫、糧倉、練兵場,每當戰(zhàn)事失利時,他就會回到呼倫貝爾大草原上養(yǎng)精蓄銳、休養(yǎng)生息、厲兵秣馬。
更值得一提的是,成吉思汗一生中的幾個非常重要的女人,都是呼倫貝爾人,他的母親柯額倫、妻子孛兒帖、后妃也遂、也速干,都來自呼倫貝爾,為成吉思汗的一生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所以說成吉思汗是咱們呼倫貝爾最有名的名人。
除了成吉思汗,像大家所熟悉的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他的家鄉(xiāng)就是在咱們呼倫貝爾,白巖松說:北方、寒冷、森林、雪、天高,這樣一種共同的感覺讓他覺得心靈相近,他喜歡一切遼闊的地方。白巖松說:“讓我去喜歡南非、新加坡、泰國、日本,那根本不可能,毫不客氣地說,我從來沒有喜歡過蘇州園林。”白巖松不喜歡一切瑣碎的東西,他寧愿喜歡的粗糙的大氣,也不可能去喜歡精雕細琢的小家子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本書,叫做《狼圖騰》,在《狼圖騰》中,作者說蒙古族人具有某種狼的性格,而白巖松說:“蒙古族人是我知道的最溫和的民族。在全中國的所有民族中,我不知道哪個民族比蒙古族人更溫和、更傷感、更憂郁。傷感是和自然有關(guān)系,因為只有游牧民族在與大自然斗爭中才會感到人多么渺小,蒙古族的長調(diào)和馬頭琴都蘊藏著人在自然面前天然的傷感,那恰恰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內(nèi)心。”他認為,好的文學作品不是對客觀事實的描寫,而是對客觀事實的提煉,甚至說是抓住重點,不計其余。《狼圖騰》的作者只看到蒙古族人眾多屬性中與狼靠近的一部分,而現(xiàn)實生活中蒙古族人身上羊性的東西多一些。
總會有人問白巖松:“你的故鄉(xiāng)和草原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白巖松總是這樣回答:“影響并推動我的,不僅只有人,還有家鄉(xiāng)那片永遠的草原。其實,不只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在這個人們越來越?jīng)]有故鄉(xiāng)和故居的歲月里,呼倫貝爾草原幾乎成了一個時代的故鄉(xiāng)。而對于我,家鄉(xiāng)就是年少時天天想離開,現(xiàn)今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什么感覺呢?那就是離家越遠越覺得家鄉(xiāng)好,白巖松也是如此,白巖松來北京已經(jīng)20多年了,他一有時間一有可能就會回到呼倫貝爾,因為在北京工作久了,他會覺得在那個鋼筋水泥的森林里,往往還未激烈爭斗,就已感覺筋疲力盡了,疲憊與焦慮或多或少的寫在人們的臉上。白巖松說小時候在家鄉(xiāng)時,他總是在想,樓再高些、車再多些就好了,總是找尋家鄉(xiāng)不如意的地方,而不是去發(fā)現(xiàn)其中美好的東西。等到后來作為游子再次來到這片土地,才發(fā)現(xiàn)正是因為樓不夠高、車不夠多,才使環(huán)境足夠優(yōu)美,大家生活也沒有那么大壓力。一切不語,我遲早要回去,那片草原。
除了我們所熟悉的白巖松,還有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翦伯贊老先生,以及在XX年春晚上以一首《吉祥三寶》紅遍大江南北的布仁巴雅爾一家,中國著名的老舍先生,當代優(yōu)秀的女作家席慕容等,都與咱們的呼倫貝爾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
在此,我想送給大家一段話,那就是:朋友,不要以為呼倫貝爾是個天堂,其實她是個魔鏡,在你沒想好之前千萬不要踏上這片土地,因為,你一旦走進這座城市,你的一生中,將再也無法將這片綠色抹去,就像蒙古族的長調(diào)一樣,永遠刻在你的靈魂里…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4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游張珂萌。
現(xiàn)在我們是在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的鄂溫克少數(shù)民族分布地。今天我們來看草原。
看,這是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小丘與平地,小丘與平地全都是綠的。這里的空氣比別處更清鮮,是一個天造地設(shè)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溫順的小綿羊,還有高大的蒙古馬,騎上去試跑幾圈,你就不忍心下馬了。有人說內(nèi)蒙古草原到處綠色,可實際不是這樣,看看河岸邊吧!有小花,有紅的,有藍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繽紛,你不讓我,我不使你的開放,還有明如玻璃,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著五顏六色的花兒,花兒上沾滿了河水,其真是別具特色,美不勝收的奇景,內(nèi)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大家知道了吧?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5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
現(xiàn)在,我們已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你我遠離了城市,遠離了鬧市,走進了草原,你看,草原猶如碧綠的地毯,綠茵茵、軟綿綿。往遠看,草原上盛開著無數(shù)種野花,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馬群、牛群、羊群飄來飄去,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年羊”的優(yōu)美景象。
這就是剛才我們在車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來迎接我們了。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制品請大家品嘗,過一會兒,又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制品請大家品嘗,過一會兒,又會端上 “手扒肉”,同時,還會向您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美酒和歌聲在一起,就像藍天和白支、綠草和鮮花在一起。在民間有無歌不成酒宴之說。草原牧人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揚動聽的馬頭琴廣袤遼闊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僅能歌而且善舞。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傳統(tǒng)的民族舞蹈。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傳統(tǒng)的民族舞蹈,還會看到節(jié)奏歡快,舞步剛勁在現(xiàn)代民族舞蹈。現(xiàn)在我們就進蒙古包,當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介紹蒙古族飲食習慣): 先說奶茶:主人把磚茶搗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鄭著茶末嘩嘩響起時,倒進鮮牛奶。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幾塊奶豆腐、幾塊羊肉,就算一頓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黃油等。
來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遺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凈的全羊切成幾大塊放在清水里煮,開上兩滾,離火起鍋,持蒙古刀,邊割邊吃。蒙古人認為肉的外表剛變白,肉里透著微紅的血絲,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 (介紹蒙古族節(jié)慶):草原上的節(jié)日有許多,但最有名的還算草原盛會——那達慕。“那達慕”蒙古語是娛樂、游藝、玩的意思。一般活動包括賽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藝表演等。
各位尊貴的客人,我們在草原上有過這樣一段體驗,可能使各位對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吧,對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樣,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歡迎大家,她將以極大的熱情歡迎各位再次光臨。
女士們、先生們,讓你我能的機會再次相會在草原,在呼倫貝爾。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6
各位旅客:
大家好!
我是你們今天內(nèi)蒙古大草原之旅的導游張萌,今天我要帶你們參觀一下美麗的大草原,希望大家今天玩的開心!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我們的草原之旅啦!
看,這是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小丘與平地,小丘與平地全都是綠的。這里的空氣比別處更清鮮,是一個天造地設(shè)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溫順的小綿羊,還有高大的蒙古馬,騎上去試跑幾圈,你就不忍心下馬了。有人說內(nèi)蒙古草原到處綠色,可實際不是這樣,看看河岸邊吧!有小花,有紅的,有藍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繽紛,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開放,還有明如玻璃,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著五顏六色的花兒,花兒上沾滿了河水,其真是別具特色,美不勝收的奇景,內(nèi)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大家知道了吧?
現(xiàn)在我們來到蒙古包里,大家可以品嘗品嘗內(nèi)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還有加有羊奶釀的奶酒,和奶豆腐,我來介紹一下手抓羊肉,奶茶,還有奶豆腐。這三樣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們的蒙古族同胞習慣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們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摻和著牛羊奶的茶,是內(nèi)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飲料。奶豆腐,當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盤子里用來當招待客人的點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這些東西都是內(nèi)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今天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之旅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
謝謝大家!
2023草原導游詞 篇17
各位游客朋友們:
你們好!現(xiàn)在我們是在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的鄂溫克少數(shù)民族分布地。今天我們來看草原。
看,這是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小丘與平地,小丘與平地全都是綠的。這里的空氣比別處更清鮮,是一個天造地設(shè)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溫順的小綿羊,還有高大的`蒙古馬,騎上去試跑幾圈,你就不忍心下馬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蒙古包里,大家可以品嘗品嘗內(nèi)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還有加有羊奶釀的奶酒,和奶豆腐,我來介紹一下手抓羊肉,奶茶,還有奶豆腐。這三樣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們的蒙古族同胞習慣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們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摻和著牛羊奶的茶,是內(nèi)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飲料。奶豆腐,當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盤子里用來當招待客人的點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這些東西都是內(nèi)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好了,今天的旅游就到此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