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的好“心靈手巧”,多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于其幼兒的智力開發很有意義,因此希望家長們都能夠多與孩子一起做做手工,以下就讓我們來具體看看在做手工中寶寶能夠得到什么樂趣吧!
兩只怪獸:找幾張報紙做成兩個紙袋,紙袋大小以能套住媽媽和寶寶的頭為宜。然后再找幾只彩色水筆,媽媽在紙袋上挖出大小不同的眼睛和鼻子,讓寶寶用彩筆涂色。媽媽將涂過色的紙剪成條狀,貼到紙袋上,做成寶寶喜歡的“怪獸”面具,分別套在媽媽和寶寶的頭上。于是,媽媽和寶寶分別變成了大“怪獸”和小 “怪獸”。這時,兩個“怪獸”相互追趕,這樣會逗得寶寶開懷大笑。(適合2歲以上)
雞尾酒果凍:將水果味的果凍粉用熱水融化,分別注入幾個玻璃杯中,只需倒入至玻璃杯1/3容積的位置。再把裝好果凍液的玻璃杯放入冰箱內冷藏1個小時,直到果凍凝固后取出。再次將玻璃杯放入冰箱冷藏,直至第二層果凍液凝固。取出后,再倒入適量的酸奶,用小勺舀著吃。(適合3歲以上) 早教指導
撥浪鼓:在小紙盒子里面裝上黃豆、沙子、大米或者其他東西,然后封好,搖一搖,讓寶寶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還可以讓寶寶自己做撥浪鼓。如果他要裝小紙片在里面,你也不要阻止,實踐會讓他知道什么東西才能發出悅耳的聲音。(適合5個月以上)
自制的“土火車”:先收集各種各樣的漂亮鮮艷的紙盒子,比如化妝品的盒子、餅干盒子等等。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做火車,其實很簡單,只要用一根繩子將紙盒串連起來就大功告成了。(適合1歲以上)
學會與寶貝一起做手工
元旦手工教案(精選13篇)
元旦手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樂意與同伴一起參加表演教學和游戲教學。
2、與家長一起體驗迎新年的快樂。
教學準備:
1、布置歡慶元旦場地。
2、氣球,十二生肖卡片
3、塑料呼啦圈、塑料筐,紙球。
教學過程:
幼兒隨音樂《小鞭炮》隨意做動作入場
一、教師出場
炮竹聲聲,新年到,辭舊迎新真熱鬧,過去的一年我的們攜手走過,有付出的艱辛,也有收獲的喜悅,孩子是我的們的未來,我的們的驕傲,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我的們自豪,我的們欣慰,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我的們歡歌,我的們舞蹈共同慶祝美好的一刻,大四班元旦聯歡現在開始。首先介紹這次聯歡的程序:第一項問候時刻,第二項幼兒學習成果展示,第三項:親子制作,第四項:親子游戲。下面進行第一項:過去的一年,我的們伴隨著爸爸媽媽的愛,伴隨著伙伴的愛,如今我的也要表達我的的愛,愛你我的會親親你,愛你我的會抱抱你。請小朋友隨著美妙的音樂站起來,用你喜歡的方式問候爸爸媽媽,問候朋友吧,幼兒隨音樂與家長,同伴互相問好,擁抱。
二、成果展示:
在過去的一學期我的們學會了很多本領,請爸爸媽媽來欣賞我的們的匯報教學,伴隨著新年的到來,我的們的新年祝福也開始了:
1、請欣賞英文歌曲《新年好》
2、奇妙的山谷趣事多,山谷回音真好聽請欣賞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3、我的是中國娃,我的們愛祖國,國旗飄飄多美麗,我的向國旗敬個禮,請欣賞歌曲《國旗國旗多美麗》
4、勤快的孩子人人愛,懶惰的孩子沒人喜歡,請欣賞《勤快人和懶惰人》
有關手工優秀教案(通用15篇)
有關手工優秀教案 篇1
課程開發的背景
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經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捏太空泥適合一年級學生操作,在制作過程中會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快樂和自我實現的成功感。藝術是維護心來健康的良方,然而長期以來,有不少老師習慣于采用"示范一模仿"為主的教育模式,重在灌輸示范,搞機械訓練,嚴重束縛了孩子的雙手和大腦,禁錮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這樣以來,不僅教師教著費勁兒,學生學起來也毫無興趣可言,通過觀察、實踐,我發現太空泥不僅附合了幼兒動手、動腦的協調能力,而且對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有重要作用,也能夠以最大限度發揮幼兒自由思維、自由想象的能力。
課程目標
1、通過太空泥等材料引導學生運用揉、團、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變形體,從而激發其探索塑造新方法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培養同學們眼、腦、手等三者方面的協調力.
2、通過對圖片、動畫片的欣賞,激發學生創作的思維與靈感,引導同學們在自由輕松的創作活動中,陶冶性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從而使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空間的想象力、形象的創造力等方面得到綜合性的鍛煉。
3、通過對同學之間作品的評價,對創作過程中的情節交流,形成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
課程內容與實施
太空泥課程內容及專題目錄
1、 感受彩泥的特性,揉捏簡單的基本型——圓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形 (1課時)
2、用基本型組合成有趣的形象 (1課時)
2023年元旦手工教案(通用12篇)
2023年元旦手工教案 篇1
教學由來:
元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新的一年的開端,舉國上下,喜氣洋洋,歡度元旦。為了讓幼兒更好的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加深對元旦的認識和了解,體驗元旦的喜慶氣氛,特設置“歡度元旦”的教育教學。
教學目標:
1、知道元旦的由來及意義,了解元旦的各種慶祝方式。
2、通過動手裝扮元旦環境,體會元旦的節日氛圍。
3、學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元旦,表達自己的愉悅心情。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各種方式來慶祝元旦。
教學一:認識元旦
教學目標:
1、知道每年的1月1日就是元旦,是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2、知道過了新年,又長大了一歲。
3、了解和認識慶祝元旦的各種方式。
教學準備:
日歷卡、幼兒相片、慶祝元旦的各種卡片或背景圖。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元旦的意義,了解慶祝元旦的方式。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交流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如: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日嗎?(出示各種節日的日歷卡片,引導幼兒說出節日名稱:國慶節、春節、元宵節、五一勞動節、婦女節、元旦……)今天呀,我們主要來學習“元旦”。
2、教師提問:有誰知道元旦是幾月幾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來,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3、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元旦是怎么來的嗎?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關于手工教案(精選14篇)
關于手工教案 篇1
課程開發的背景
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經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捏太空泥適合一年級學生操作,在制作過程中會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快樂和自我實現的成功感。藝術是維護心來健康的良方,然而長期以來,有不少老師習慣于采用"示范一模仿"為主的教育模式,重在灌輸示范,搞機械訓練,嚴重束縛了孩子的雙手和大腦,禁錮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這樣以來,不僅教師教著費勁兒,學生學起來也毫無興趣可言,通過觀察、實踐,我發現太空泥不僅附合了幼兒動手、動腦的協調能力,而且對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有重要作用,也能夠以最大限度發揮幼兒自由思維、自由想象的能力。
課程目標
1、通過太空泥等材料引導學生運用揉、團、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變形體,從而激發其探索塑造新方法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培養同學們眼、腦、手等三者方面的協調力.
2、通過對圖片、動畫片的欣賞,激發學生創作的思維與靈感,引導同學們在自由輕松的創作活動中,陶冶性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從而使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空間的想象力、形象的創造力等方面得到綜合性的鍛煉。
3、通過對同學之間作品的評價,對創作過程中的情節交流,形成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
課程內容與實施
太空泥課程內容及專題目錄
1、 感受彩泥的特性,揉捏簡單的基本型——圓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形 (1課時)
2、用基本型組合成有趣的形象 (1課時)
夏至手工教案(通用2篇)
夏至手工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夏至時節的天氣變化
2.感受雨聲的變化,欣賞關于雨聲的詩句
3.能自主完成雨傘的涂色,培養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雨傘簡筆畫、雨聲音頻
活動過程
1.介紹夏至時節天氣變化的知識。
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江淮一帶出現梅雨天氣,頻繁下雨,空氣潮濕。
2.——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雨天嗎?
——有的小朋友喜歡,有的小朋友不喜歡,為什么不喜歡呀?為什么喜歡呢?
——其實雨天也不是那么的討人厭的,只要你細細觀察,能發現很多讓人喜歡的事。比如老師就特別喜歡聽雨聲,很多古時候詩人也很喜歡下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吧。
3.教師播放雨聲音頻,體會古詩中的雨。
(1)教師播放小雨音頻,請小朋友描述小雨是什么樣的。
志南寫出“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小雨落在衣服上,衣服都沒有濕;風吹在臉上,臉也不覺得冷。
(2)教師播放大雨音頻,請小朋友描述大雨是什么樣的。
李商隱寫“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深秋天空昏暗,寒霜降臨,池中荷葉已經凋零所剩無幾,只留了幾片供人聽雨珠滴落的聲音。
(3)教師播放暴雨音頻,請小朋友描述暴雨是什么樣的。
蘇軾寫“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烏云如墨汁一般,卻沒有把山巒全部遮蔽,大雨打在湖面,濺起的水花跳入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