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黨員事跡 篇1
我是1996年任白樂鎮中心校校長的,學校位于蔚縣城東南三十多公里處的白樂鎮,地理位置偏辟,資源貧乏,信息比較閉塞。近年來,小學基礎教育卻發展迅猛,在全縣遙遙領先。入學率達100%,普及率達99%,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改善,新建完全小學四個,規模辦學、危改布局工作調整居全縣領先地位。遠程教育網點4個,微機室2個,多媒體教室3個。小考升學率列全縣同級學校榜首。我深知: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自己的辛勤工作,但更離不開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
人們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在一個地方上任的官員,上任伊始,都要燒上“三把火”,好像是壯豪情,造聲勢,樹其威。我任校長后,中心校的全體教職工都用這種陳舊思維作好了心理準備,甚至有的等火燒身。可是,我深知管理的要決:人格管理最能激發人的活力,維護人的尊嚴是管理的精髓。我不準備燒火,而是要引洪入渠。我將投入到白樂鎮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踏上了載著全鎮幾十名教職工的巨輪,在滾滾潮水之中航行,要不偏離航向,需要的是全輪上的人同心同德,團結一心。我認為:工作開始展開的第一步,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先。于是,我深入到各校,深入教師之中,短短一月之中,相繼到了全鎮十八所村校召開了教師座談會二十余次,多少個深夜往來于學校、教師家庭之中,和教師們心與心的交流,觸膝長談,并有意識地把工作的思路滲透于談話之中。同時傾聽教師們的呼聲和建議,針對學校教育的實際提出了引導白樂教育發展的管理思路。任職以來,我總是想老師之所想,急老師之所急。學校教師家中有親人去世后,我總是組織一些教師去操辦喪事,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多次為年輕教師牽線搭橋,主持婚禮。為沒房的老師跑宅基地。任合教師病了,我接到電話,立即趕到他家,聯系車將他及時送到張家口醫院治療,三個多小時的路程我一直抱著他。逢年過節,我領著班子領導成員帶著慰問金、慰問品去看望離退休教師。在小高聘任工作中,自己把聘任的指標讓給扛大梁的教師。憑著誠信的品質,我贏得了廣大教師、群眾的信賴,為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