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1991年7月進入xx市委組織部,先后從事干部教育、干部調配、干部管理等工作。進部十多年,他始終勤奮工作,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自覺承擔了一位組工干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贏得了眾人的尊重和信賴。
他有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工作認真負責,作風嚴謹細致。1994年4月起分工負責師團職軍轉干部接收安置的具體工作,工作踏實,對涉及的軍轉干部軍齡、任領導職務時間、獎懲情況、配偶基本情況等與軍轉安置有著直接關系的內容,他都堅持從嚴把關,逐項查清,對有些檔案中模糊不清的內容,他不怕繁,不怕難,想方設法地調查核實清楚,做到對軍轉干部本人和對接收單位高度負責,積極為領導在軍轉安置的政策和定職定位方面的決定提供依據。在干部調配和干部管理工作中,他分工聯系經委、建委、外經等系統的干部工作,只要有時間,就到聯系單位走訪了解,經常同工作對象進行溝通,聽取意見,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聯絡工作,并分析聯系單位班子和個體的思想工作情況,提出加強班子建設的建議意見,積極為部會決策當好參謀。在干部考察中,他注意聽取方方面面意見,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分析評價干部,大膽提出使用建議,在撰寫干部考察材料時,特別是對干部的主要不足,他總是反復推敲,努力把干部的形象刻畫地更準確些。
針對師團職安置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如個別單位缺乏大局意識,在接收軍轉干部過程中強調客觀困難和自身利益,推三阻四;一些軍轉干部競爭意識不強,過于關注個人利益,挑三揀四等情況,以及在落實指標、安排崗位等過程中,碰到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有時甚至受到的誤解和指責等情況,他都能正確對待,始終堅持熱心為轉業干部服務,熱心為接收單位服務。每年團職軍轉干部安置方案確定后,由他負責檔案催領和安置定位情況催報工作,他總是認真細致地向接收單位解釋好安置政策,解釋好安置意見,對一些想通過各種辦法少接收或不接收軍轉干部的單位,他總是反復做工作,講政策,擺道理。對個別難以協調的單位,能堅持原則,咬住不放,主動上門送檔案、做工作,一次不行去兩次,兩次不行去三次,確保每個軍轉干部得到妥善安置,有時為了落實一個指標或一項政策,真是費盡心思,磨破嘴皮。xx年有一名團職軍轉干部擬安置到一省部屬單位,由于這家省部屬單位的特殊性以及這名軍轉干部對自己的高期望,使得接收單位和軍轉干部本人不是很合拍,他就在其中穿針引線,做好雙方工作。雖然最后這名干部由于對安置崗位不滿意,繼續留在部隊,但這名干部對李工作態度以及所作的努力,還是非常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