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 篇1
2001年11月16日,我聽了一位老師上《太陽》(北京師范大學版新教材小學語文第一冊)一課。這節課讓我想起了愛因斯坦的話“一切創造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開始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下面擷取其中的幾個學習活動,分享孩子們想象的無窮魅力。
一、在想象中激發求知的熱情
上課伊始,老師出了個謎語: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每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孩子們邊聽邊想,很快就猜出是“太陽”。老師把預先畫好的哈哈大笑的“太陽”貼在黑板上。然后讓同學們猜一猜太陽為什么笑得這么開心。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求知的熱情在想象中自然而然地高漲起來。
二、在想象中擦燃想象的火花
老師在引導有感情朗讀課文時,其中的一句“草原上,太陽是從草里冒出來的”,一些孩子試了幾次都讀不好,難以把握“冒出來”該怎么讀。南方的孩子沒有見過草原,更無法想象草原上太陽升起的情景,要讀好這句話確實不容易。
對此,老師從啟迪學生想象思維入手,點擊電腦,屏幕上呈現出“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碧綠的草原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的畫面。老師首先引導看畫:畫面上有什么?學生說出了藍藍的天、紅紅的朝霞、綠綠的草原……這是畫面上看得見的。接著,老師順著孩子們的思路,啟發想象思維:除了這些,再推測一下,還會有什么?有的說應該有小樹,有的說肯定有許多野花,還有的說有牛、羊、馬和牧民……老師的點撥,擦燃了孩子們想象的火花,他們通過看畫、想象,“再造”了一個美的世界:草原的遼闊之美,草叢的茂盛之美以及草原上牛肥馬壯的生命之美。這時,老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去想象茫茫草原與藍天相接的地方,太陽從茂密的草叢中慢慢升起的綺麗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