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篇1
一、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可根據教學目標及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和技能形成的情況,以及課堂練習情況,給學生以及時的反饋評價。如對學生閱讀、板演、討論發言、回答問題、動手操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的評價及對學生作業的評價等。這種評價是形成性與總結性相結合的評價,它既可以使老師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新的技能的形成情況,又能讓學生得到評價反饋,驗證自己得出的信息和結果是否準確。
二、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如數學教學中的口算,不單要說出結果,還要說出怎樣想;應用題教學及計算教學中不但要看結果是否正確,而且要看學生計算和思維的過程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有創新性的解題方法,以及解題方法是否科學簡便。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積極性。
三、對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這是傳統教學中最不受重視的一項評價。對學生學習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沒有積極的情感就很難談到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沒有端正的態度也不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關注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
1、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是發展性的評價。教師用賞識的評語給學生以反饋,會誘發學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不斷激活思維的細胞,使學生在幸福快樂的心境下學習,學習的效率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