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自我保護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懂得生命的價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2、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確立法律觀念,尊重規則,尊重權利;
3、增強學習與體質鍛煉的自覺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與身體素質,促進自身德、智、體全面發展。
能力目標:
1、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2、初步掌握辯證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學會運用自己的智慧,機智勇敢地與侵害行為作斗爭,增強與違法行為作斗爭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
認知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認識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
2、善于運用智慧保護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爭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電話號碼;
二、教學重點、難點:
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教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展開討論和辯論賽等方式。教具:多媒體。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學生:欣賞FLASH《自我保護問答歌》(多媒體)
教師:喜歡這首歌嗎?在這首歌里,怎樣做才是自我保護?(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同時開門見山提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問題。)教師:調查背景(多媒體)
讀到這樣一組數字:1999年我國有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20xx年國家安康計劃公布的數字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安全事故已成為威脅14歲以下兒童生命財產安全的最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