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
早上好!
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晏子使楚》。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流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說我的教學思路。
一、說教材
《晏子使楚》一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組第11課,《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本文主要寫了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依仗著國勢強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了針鋒相對、將計就計、順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駁,維護了個人和齊國的尊嚴。讀來膾炙人口,令人回味無窮、發(fā)人深省。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第1、2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交代了晏子出使楚國的背景。第3——5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主要圍繞楚王侮辱晏子安排了三件事情即: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卻被晏子一一反駁的過程。第6自然段即是第三部分,楚王改變了對晏子的態(tài)度。
本文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明了。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詳細記敘了事情的經(jīng)過,第三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結(jié)果。本文語言通俗易懂、淺顯樸實,適合積累,能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語言世界。閱讀楚王和晏子的對話,品味晏子語言的精妙之處,感受晏子的魅力是本文語言學習的重點。
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chǔ),具備了初步的語文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因而讓他們先學后教不失為一種學習方法的選擇。但是由于該年齡段的學生依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正向著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而學生對本文幾處晏子回應楚王的侮辱的話的理解還存在一定困難。作為教者的我們幫助學生建構(gòu)感性的認知世界,品味語言的精妙之處,從而達到積累、運用就成為教學的重點。本文最大的教學價值就在于訓練學生品味語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