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先進事跡材料 篇1
快救人啊……有人掉到河里了!去年7月17日,在三河小南河仙歸橋附近,傳來了一位七旬老人急促的呼救聲。原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在小南河清洗毛巾之時,由于碼頭臺階濕滑,不小心掉進了3米深的河里。
危機之時,正在沿街巡查的林宗紅剛好路過,聽到呼救聲,她急忙趕了過來。此刻,落水兒童由于抽筋緣故,頭已沒入水面,由于林宗紅不會游泳,她于是一邊關注著現場,一邊高聲呼救,很快她的同事和兩名路人就趕到了現場,四人采用手拉手的救援方法,一手抓起在水中浮浮沉沉少年的手,把少年一把拽上了岸邊。少年上岸后,已是奄奄一息,林宗紅急忙為他做了人工呼吸,經過緊急搶救,那位少年轉危為安。待到孩子家長匆匆趕來要找尋救命恩人時,林宗紅和她的同伴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助人為樂先進事跡材料 篇2
李淑霞,朝陽縣北溝門子鄉黃臺子村村民,她進取加入共青團志愿者隊伍,積極參加團的活動,無私奉獻。在村里她家是一個普通的獨生子女家庭。家里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可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崇尚科學,積極進取,樂于助人,為人科善,家庭和睦溫馨,深受鄰里好評。
她與公公、婆婆生活在一齊,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兒子、兒媳應盡的義務和職責。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沖突,大家互相體諒,尊老愛幼,寬容謙讓,構成了相互理解、尊重、關愛的禮貌家風。平時李淑霞忙完農活盡量多做家務,減輕老人的負擔。婆婆年老多病,一發現老人身體不舒服,及時請醫拿藥,問寒問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對待鄰里的關系上,李淑霞總是能夠像對待自我的親人一樣,左鄰右舍相處和睦,鄰里之間能做到相互照應,互相團結。鄰里誰家有事主動去幫忙,李淑霞都是盡自我最大的力量為鄰里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雖然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這卻使他們的這個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