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基地日記1
今天的天氣很好,陽光明媚,微風徐徐,小鳥在枝頭歌唱,頗有一番“陽春三月”的氣息。在這樣一個春光燦爛的日子,我們踏上了開往九龍湖實踐基地的公交車,開始了三天兩夜的實踐基地之旅。
大家紛紛說三天兩夜的歡樂時光就這樣開始了。事實證明,大家沒有說假話。爺爺一直在校門口給我拍照。坐上車,我向爺爺搖了搖手,爺爺也向我搖了搖手。這是我的第一次離開家長的“長途旅行”。慢慢的,爺爺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經過幾十分鐘的顛簸,我們首先來到了第一站——永春石魁研發基地。剛一下車,場面就立刻變得富有了戲劇性和轉折性——大門內立著一塊大招牌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招牌上書一行大字:永春石魁研發基地。同學們一個個情不自禁地念了起來,永——春——石——……,但是念到這個字,全都卡殼了。中間這個字念什么呀?于是大家紛紛猜測起來。一個同學不太確定地說:“我知道,好像念‘鬼’?”“不對,明明是石‘斗’嘛!”另一個同學馬上反駁。這時,我突然想起了四大書院中的“石鼓書院”,盡管知道也許不對,但還是大聲地說出了幾個字:“太簡單了,是石‘鼓’!”話音剛落,鄭雯婕就笑倒在了我身旁。前面一位老師拍了拍手,笑瞇瞇地對我們說:“你們爭了半天,沒一個說對的——這念石hú(斛)!”“唉!看來我們學習漢字,還真的不能望文生音啊!”有人聽后這樣嘆道。想不到在這場漢字讀音之爭中,我們還學到了新的知識。原來石魁是一種植物的名字,這種名叫石斛的植物葉子小小的,很綠很綠,晶瑩剔透,很是惹人喜愛。它還很有應用價值,一盆就要幾百多塊,在市場上是“珍稀物種”。我們還參觀了大棚,見識到了很多植物,大開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