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實習報告 篇1
每位大學生畢業之際都需要進行畢業實習,每個人的實習環境都不同,我是在豬場里實踐的,這個豬場位于半山腰中的,比較偏僻的,規模并不大,大豬小豬算在一起僅有1000頭。剛到豬場的時候,發現與自己期望的差距很大,交通不方便,生活衛生差,前幾天連飯都吃不下,內心有很大的掙扎,想盡快離開,后來適應環境了,覺得這其實沒什么大不了的,如果連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呢。身為大三的學生,要留下一個好的榜樣,要給學校爭光。
雖然豬場規模不大,但是它有許多現代化,高技術的設備。消毒室有自動噴霧消毒的,確保每位進入豬場的人都經過消毒,防止把細菌和病毒帶進豬場,影響豬場的發展。每個保育欄都有地熱的保溫措施,給仔豬提供了一個適合生長的溫度。每個產房都配有一個現代化的機器,可以增濕降溫,又可以供暖,使產房夏天不熱,冬天不冷。豬場里有沼氣池,把糞便轉化為能源,“變廢為寶”,供生產、生活的需要。
在豬場里,一定要肯吃苦,勤勞多干,學會師傅教你的技能。剛開始到豬場的時候,我什么都不會,都是從頭開始學起的。在那邊待了一個星期,師傅什么都不讓我干,只是在旁邊看著他怎么做的。接下來的二十天里,師傅安排我在肥豬欄里干活,掃豬糞。在掃豬糞的.同時,要觀察豬,看看豬的尾巴有沒有被咬傷,如果有咬傷的,要擦一些碘酒,并且把它轉到病豬欄。還要觀察豬的生活習性,看看豬的生長,有的豬生長比較慢,瘦小,要給它注射土霉素。后來我被轉到保育欄實習,這是非常重要的。把仔豬養活,減少死亡,這樣豬場的利潤就多了。在保育欄,幾乎每天都有仔豬死亡的,雖然注射疫苗了,生病的仔豬有用藥治療,但是無法避免死亡,聽師傅說,死幾頭是正常的,不死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