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發言稿 篇1
各位理事、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叫,是來自x市x區的數學老師。我的論文主題是:山區學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3年大學畢業后我便一直在山區學校擔任數學教學,對山區學校的現狀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山區學校的教學設施、師資力量、學生基儲家庭條件、家長素質、社會環境與城市學校相比較,都存在明顯的差距,兩者間存在嚴重的不均衡。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勞動密集型企業需求大量的勞動力,因而山區農村人員不再束縛在土地上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們外出能輕輕松松地找到工作。相反,很多大學畢業生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職位而待業在家。這讓山區農村不再以“讀書跳農門”為目的的很大一部分人誤以為從此“讀書無用”,在實用主義思想的驅動下,很多家長和學生便失去了求學的源動力。通過近些年從家訪中了解到,在山區孩子的家長中,約占三分之一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搞好學習,多學點知識;約三之一的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任其自然;還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從內心深處就不希望他們的孩子一心放在學習上,后怕孩子升學對他們帶來經濟上的壓力,反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些外出打工,為自己減輕負擔。
山區學校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與城市學校相比較,存在明顯的差距和不均衡。比如,我所在的鄉鎮,地處山區,地形復雜,地廣人希全鄉一個年級不足130個學生,因為相互分隔很遠,交通又不方便,除了在鄉鎮中心開設兩個班外,不得不在另兩個地方各開一班。資源不能很好地整合,設施陳舊落后。我們學校的校舍也是在中國石化的援助下才新建了一棟教學樓,而教師和學生宿舍還都是在破舊的房子中。也是在xx年搬入新教學樓后才有了唯一的一間多媒體教室,要用多媒體教室上課時,老師們必須事先調配好,這也嚴重影響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近年來,生源在快速地遞減,教師隊伍也就只有讓其自然遞減,沒有增加新生師資力量的機會,教師隊伍嚴重老齡化。全校三個年級六個班,連同管理人員在內,共22個教師,30歲以下的只有2人,其余的都在35歲以上,其中45歲以上的9人,占總數的41%,教師平均年齡超過43歲。可以說,這樣的年齡結構是嚴重青黃不接的,學校也因此缺少足夠的活力。再者,由于早期山區學校沒有電腦設備,使得很多年齡大一些的教師至今還不能靈活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