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都城遺址導游詞范文 篇1
中山國故都遺址位于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遺址十多處。城后依東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群(現有十三處)。林山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位于平山縣城北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石家莊市45公里。景區由都城遺址、王陵文物陳列館、林山石佛堂、萬壽寺組成,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王陵文物陳列館陳列著幾千件充滿神秘色彩的精美文物,其做工之精巧,聯想之豐富,保存之完好,令人嘆絕。尤其是石制、銅制編鐘,雖歷經幾千年,至今尚能準確演奏優美的樂曲。豐富的史料和物證,展現了古中山國高度發達的手工業和瑰麗獨特的文化。附近的林山如平地突起,雙峰遙遙相望。林山石佛堂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四窟,石雕佛像20xx余尊,皆為唐朝文物。林山腳下的萬壽寺,因唐太子李昶(字天壽)在此出家而名。寺內現存陰陽雙柏、高僧墓塔群等多處景觀。
素有"神秘王國"之稱的古中山國,在中國戰國時期由游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鮮虞部落建立。其后幾經起落,創造了輝煌歷史,但由于史籍中對其只有零星記載,其歷史遺跡更是撲朔迷離。一九七四年,當人們敲開中山國歷史的第一塊瓦片時,這個有著二千三百多年歷史、棲身于戰國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秘王國呈現在了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