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逐步增強遇到的心理素質,不斷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2.學會流鼻時簡單的自我救護方法。
重難點分析:
重點:學會流鼻時簡單的自我救護方法。
難點:意外事情不慌張,想辦法克服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鼻子出血我不怕》教學掛圖四張,餐巾紙、毛巾。
心理準備:幼兒已初步了解的特點及功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啟發談話“秋天的天氣”,導入課題。
2.請幼兒猜謎語:“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二)展開
1.講一講:鼻子出血怎么辦。
指導語:咪咪經常挖鼻孔,有一天挖鼻孔時鼻子出血了,他大聲哭著不知道怎么辦。請小朋友幫咪咪想個辦法。”
提問:咪咪為什么會流鼻血?流鼻血時應該怎么做?
2.學一學:鼻子出血能急救。
(1)結合掛圖,教師觀察講解。
(2)小結:鼻子出血時不能慌張、不害怕、不大聲哭鬧。首先要用手捏住鼻翼,頭稍向前傾斜,再請老師或家長幫忙處理。也可以用濕紙巾卷成條塞住留血的鼻孔,抬起另一側的手臂;還可以用毛巾冷敷。如果一直流血不止,要到醫院及時治療。
3.看一看:鼻子里面有什么。
提問:鼻腔內有什么?
小結:鼻腔內有很多細細的血管,如果不注意保護它、經常的挖鼻孔,鼻子就會出血。
4.說一說:保護鼻子有辦法。
提問:怎樣保護好我們的鼻子?應該養成那些良好的習慣?
小結:正確擤鼻涕;不挖鼻孔;不往鼻孔內塞東西;游戲時注意閃躲,避免不小心碰撞到鼻子;多喝水;少吃巧克力。
(三)結束
根據幼兒語言表述的連貫性、正確性以及掌握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
中班衛生保健《干燥的秋天》
學年第二學期中班衛生保健、班級改進、德育、安全、個人、班務、教研計劃7篇
-
-xx學年第二學期中班衛生保健計劃
伴著春天的到來,新的學期開學了,隨著氣候的變化人類機體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但對于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夠成熟的幼兒來說一些細菌,病毒便會乘虛而入,所以我便特擬定了以下的學期保健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2,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嚴格按照托幼機構常用物品消毒常規執行。
3,做好兒童多發病,常見病,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強對體弱幼兒的關注。
4,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保護兒童安全,預防各種外傷及意外事故。
5,建立兒童健康管理,堅持每天晨日檢查及全日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好記錄。
二,具體措施
(1)努力做好保護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結合,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習慣。
(2)在管理幼兒的午餐,午睡等工作中,要注意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糾正幼兒便食,挑食,邊吃邊玩等問題,注重以飽為先。提醒幼兒多喝開水,學會節約用水,讓幼兒學會使用,發放自己的物品,加強幼兒的自律性。
(3)加強幼兒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認真按計劃組織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不亂用別人的毛巾,茶杯,不吃別人的東西,不吃掉在地上的東西,不隨地大小便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中班衛生養成教育教案(精選2篇)
幼兒園中班衛生養成教育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通過幾次觀察,我發現我班有幾個小朋友每次從外邊玩完了回來后不洗手,有時在老師的監督下不情愿的敷衍了事,針對這一現象,我覺得應該讓幼兒意識到由于不洗手而感染了細菌給我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
活動目標
1、了解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
2、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
難點: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1、開始部分:
教師講故事《不愛洗手的奇奇》,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解什么情況下要洗手?
3、講解洗手的步驟:
老師讓幼兒觀看洗手的視頻,告訴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引導幼兒模仿、練習。
4、和老師一起唱《洗手歌》。
5、結束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示幼兒勤洗手、講衛生。
讓我們一起去洗洗手吧。
《勤洗手,講衛生》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中班的健康活動課《勤洗手,講衛生》,在活動中,小朋友們表現的特別棒,不但明白了為什么要勤洗手,還能夠用正確的方法來吸收。在活動中我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中班幼兒喜聞樂見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了解了勤洗手、講衛生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其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注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較好的達到了目標。不足之處是本來想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逐一在小朋友面前示范洗手,讓每個幼兒都能有機會嘗試。《綱要》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可是由于考慮到時間關系,所以沒有準備足夠的材料,而忽略了讓每個孩子都嘗試,這也是在以后的活動中應該注意的。
實用的中班教案模板匯編(精選6篇)
實用的中班教案模板匯編 篇1
中班游戲教案:貓捉老鼠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互相協作的精神。
2、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能力。
3、指導幼兒練習躲閃跑和鉆的動作。
活動準
1、音樂:貓
2、貓頭飾每人一個,老鼠頭飾若干,錄音機和磁帶,鼠洞(替代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聽《貓》的音樂學貓走來到活動場地,四散站立。
二、展開
1、聽音樂做上肢運動(貓理胡子),
手腕和腳腕活動(磨爪子),
下蹲后跳起活動(捕鼠)。
2、做兩個模仿動作:大象走和小兔跳。
3、快樂的小老鼠
引導幼兒利用場地上的“老鼠洞”,練習鉆和跑。
提示幼兒在跑的過程中知道躲避,不和其他小朋友碰撞。
4、游戲《貓捉老鼠》
(1)教師講解示范“貓捉老鼠”游戲的玩法:
老鼠鉆在洞里,貓在洞外的家里。
聽到游戲開始的信號后,
老鼠要鉆出洞到外面偷東西,不能一直躲在鼠洞口。
被捉到的老鼠立即站在邊上。
(2)部分幼兒(10人左右)戴上老鼠頭飾,然后游戲開始,同時播放音樂。
教師巡回觀 察、指導,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游戲一遍結束后,教師講評游戲情況,請2名幼兒示范鉆的動作,并指出游戲中應改進的事項。
(3)調換角色,由原扮貓的扮老鼠,進行第二遍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5、每次游戲結束,教師小結:鼓勵姿勢正確、鉆得迅速、跑得靈活的幼兒。
三、結束
教師進行講評:小貓的本領練得真好,天快亮了,我們捉了一個晚上的老鼠,
中班節氣谷雨教案(通用6篇)
中班節氣谷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能通過四季的產生,知道節氣的由來。
2、知道“谷雨”節氣的時間、由來及含義。
3、能通過圖片及老師的講解明白谷雨節氣的“三候”指的是什么。
4、通過諺語的學習,知道谷雨節氣適合種植哪些農作物;某些天氣變化規律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
5、通過學習谷雨習俗,知道牡丹花是中國的國花;在老師的幫助下讀懂古詩《牡丹圖》。
教學重難點:
1、“節氣”的由來。
2、“谷雨”節氣的含義。
3、谷雨“三候”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展示學生熟知的四季圖片,詢問學生是否知道四季的由來。
2、(添加轉圈游戲)教師通過圖片簡單陳述地球公轉,讓學生明白四季是怎么產生的。
3、通過四季產生的原理,過度到24節氣的由來。
4、設置數學大比拼環節(第一題由學生回答,第二題有難度,為節約時間,老師直接說答案)。
(設計意圖:節氣知識與數學學科相結合,讓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加深對節氣的理解。)
二、谷雨簡介
學生知道什么是24節氣后,開始引入谷雨節氣,告訴學生谷雨節氣的大體時間,出示今年的萬年歷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一天是谷雨。接下來,向學生介紹“谷雨”的意思。(篇幅有點長,如果老師讀,學生不會動腦,也不感興趣,所以此處讓學生讀。)
三、學習關于“谷雨”節氣的其他知識。
1、學習什么是“三候”?學生如果不明白,可以簡單介紹“三候”的意思,然后具體到“谷雨”節氣的“三候”有哪些,學生通過具體實例,會對“三候”有初步的理解。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會對這個陌生的.概念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中班最新《全日活動流程》(精選2篇)
中班最新《全日活動流程》 篇1
班級:中班
一、 入園,晨間活動
1、熱情接待幼兒及家長,鼓勵幼兒向老師和同伴問早。
2、樂意嘗試各種運動器械,鼓勵他們嘗試各種玩法。
3、引導幼兒跳輪胎,有興趣地將器械組合著玩,有一定的創造性。
4、及時觀察幼兒的情緒變化,安慰照顧帶藥孩子及情緒不好的孩子。
二、 生活活動目標:
1、幼兒洗手時注意不弄濕衣物,洗完記住往水池里甩水。
2、提醒幼兒拿自己的杯子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提醒流鼻涕的孩子及時拿紙擦鼻涕;
3、入廁時自己穿脫褲子。
5、午睡時鼓勵孩子合作著穿脫衣物;
三、 教育活動
活動一:語言活動——借動物
設計意圖:
在動物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動物的主要習性和特點非常感興趣,我剛好在一書上看到了故事《你想借什么動物》,該故事不僅可以鞏固孩子對不同動物的主要習性和特點的認識和經驗,又為孩子們創造性地講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孩子的語言是在運用中得到發展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說的愿望,需要提供表達的環境更需要一些創造性的表達活動,這個故事可以能讓幼兒敢說、愿說、樂說,只有都“說”了,孩子的語言能力才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才能滿足孩子發展的需要,本次活動就由此而產生了。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表達個人見解,大方地講述。
2、能根據動物的特征及生活習性,聯想動物能為人們做些什么事。
3、感受幫助別人的樂趣,增進喜愛動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