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
1、了解朦朧詩特點。
2、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二、導語 :
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偉人毛澤東的萬丈豪情;體味了詩人艾青的赤子情懷;而此刻,我們還將與一株美麗的木棉相逢,傾聽一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
(板書:課題、作者)
三、設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會對橡樹發表自己的愛情宣言呢?
1、師簡介作者(結合課文注釋①):
舒婷: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板書)。
2、引出“朦朧詩”概念(板書:第一教學目標 ),師生同看投影片:
朦朧詩產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創造一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
四、這位朦朧派代表詩人的愛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讓我們屏神靜聽那來自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
1、師朗誦全詩,配樂《海邊的阿狄麗娜》(或聽錄音)
2、請同學就所學知識淺談:什么是愛情?
3、師略論愛情(深情地):
有人說,愛情就是一顆心與另外一顆心的碰撞;有人說,愛情就是黑暗中閃閃發光的鉆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說,愛情使人歡樂,愛情令人痛苦,愛情給人力量,愛情讓人迷惘。
是啊,因為愛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馬相如;
因為愛情,孟姜女哭倒了萬里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