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心得體會范文 篇1
高爾基說過:“幸福家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質量體系運轉良好,管理規范的組織不管是誰進行內審,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對于大多數組織來說,選擇合適的內審員,給內審員以合適的定位并適當的培訓,循序漸進的培養就顯得很重要。
首先是定位的問題,像在上一篇文章所說的,不管是組織還是培訓機構,大多把內審員定位為對其他部門的監督者、審查者。我的建議是,內審員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格的建設者,或者是一個優秀的完善者,這里所說的建設是指本部門的體系建設。內審員應該從本部門的體系建設做起,對本部門的體系了解了,才能對整個企業的體系運轉有所了解;本部門的體系完善了,整個企業的'體系運轉才能相對完善,內部審核的壓力才會降低;本部門的體系沒有問題了,審核別人的時候才有資本,說話的時候才能有理有據。這實際上是一個觀念的變革。
因此,在內審員的培訓上,不要一上來就學習標準,學習如何編制檢驗計劃、檢查表,如何給別人定罪,而是要與本公司、本部門的實際相結合,首先培訓的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概念、本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結構,以及自己所在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流程、結構和管理要點,合,首先培訓的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概念、本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結構,以及自己所在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流程、結構和管理要點,內審要從自己部門開始,支持資源要首先從內部獲得,最后才是如何編制檢驗計劃,編制檢查表,如何對外部門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