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質的質量分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通過學生深入生活和經歷市場調查入手,充分感受到表示溶液組成有多種方法。 接著又配置三種濃度的硫酸銅溶液,通過觀察顏色的不同來感受溶液的濃稀,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將生活經驗遷移到所學知識上來。讓學生從三種不同的經歷,即市場調查、實驗操作、生活經驗,來認識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隨后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即為所配置的溶液設計標有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標簽。學生發現在多種表示方法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顯得較為簡單,從而歸納出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式。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認識規律,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接著進行了關于溶質的質量分數一些應用,使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最后通過創設模擬社會現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
教案課 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授課人何曉艷學校山西太鋼六中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分辨溶液、溶質、溶劑;知道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含義;進一步加強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過程與方法 經歷配制溶液和設計標簽的過程,學會配制溶液的簡單方法及會用1—2種溶液中溶質組成的表示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溶液組成在生活中的應用;經歷市場調查、實驗、設計標簽、討論等多種學習活動,體會多樣化學習方式的價值。 重點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及應用,配置簡單溶液的方法。難點多種溶液組成表示方法所代表的含義,關于溶質質量分數的應用。教學方法調查研究、實驗操作、思考討論式探究學習儀器、藥品天平、鑰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硫酸銅、水。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展示溶液引出課題] 出示幾種常見的溶液,如葡萄酒、二鍋頭、果汁飲料、碳酸飲料、醬油、生理鹽水。這些我們并不陌生的溶液,但對它們的組成卻并不熟悉。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所收集溶液的商標,找出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清楚,設計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幾種,填寫調查表。溶液名稱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含義 [組織交流] 請小組匯報調查結果:商家常用的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幾種?(多媒體課件展示) [配制溶液] 現在同學們親自來配置溶液。要求——將0.5 g、1.5 g、2 g的硫酸銅分別放入三只裝有10 ml水的試管中。思考——所需的實驗步驟和實驗儀器。實驗——進行配制。 [提出問題] 通過觀察你知道這三只試管中的溶液哪個濃嗎?在生活中你還有什么方法判斷溶液的濃稀? [設計標簽] 通過觀察顏色、嘗味道等方法來判斷溶液的濃稀,僅僅是判斷溶液濃稀粗略的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商家向消費者介紹產品那樣明確地表示出溶液的組成。現在就以小組為單位給所配制的溶液設計標簽,要求必須有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進行評比] 以小組為單位簡單介紹所設計標簽的內容,著重說明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提出問題] 那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最簡單?寫出它的計算式并給它起個名字。 [歸納總結]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100% 用這種方法表示出上述三個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擴展應用] 1、 某果汁飲料中果蔬汁含量是≥20%,它的含義是什么?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0.9%,它的含義是什么?2、 一個硫酸鈉溶液中硫酸鈉的質量分數為38%,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每100 g的溶液里有硫酸鈉38 g。②每100 ml的溶液里有硫酸鈉38 ml。3、 計算下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①把10 g的硫酸鈉全部溶于100 g的水中。②45 g的硝酸鉀溶液蒸干后有硝酸鉀5 g。 4、 小明經醫生確定食言的攝入量不足,他到某診所去注射。但他發現生理鹽水的瓶上沒有任何標識,你若是小明會怎么辦呢? [本課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溶液組成的一種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還有很多作用,同學們課后以組為單位,自己設計調查表進行調查。觀察 組內同學觀察標簽,交流討論,填寫調查表。 以組為單位展示調查結果,進行交流匯報。大致有四種:一、100 ml中有某物質多少毫克(多見于各種飲料);二、酒精度為4%(v/v)(多見于飲用酒);三、某物質含量為6mg/100ml(見于某醬油商標);四、某物質含量為20%。 學生形成共識后,進行分組實驗。 學生思考,回答可以通過觀察顏色、嘗味道等方法來判斷溶液的濃稀。 任選一種硫酸銅溶液,給它設計標簽。 組內推薦一名同學展示標簽并進行介紹。 學生交流:x%的表示方法最簡單,它是通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計算得來的,應該稱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學生記憶并練習用這種方法來表示溶液的組成。 交流討論 交流討論 分組計算,相互發現問題,進行糾正。總結容易出錯之處。 學生發言,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后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引入課題,激發學習興趣,提示學生多觀察,多思考身邊的事物。 個體學習與小組協作學習相結合,充分感受到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多樣化。(語言激勵) 為學生創設勇于表達自己不同意見的情境,搭建施展自我的平臺(表揚發言描述最清晰的小組) 讓學生親自經歷配置溶液的過程和樂趣,了解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 引導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拉近生活經驗與知識的距離。 引導學生初步表示溶液組成,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多項技能的平臺。 為學生搭建一個張揚個性的舞臺,賞識每一位學生,誘發其主動性。(表揚有創意,與重不同的思維。) 讓學生以自己的思維方式認識溶質的質量分數。體驗探求知識的樂趣,增強對學習的信心。 讓學生在練習中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增強對社會現實的了解,體會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培養作為公民的責任感和正義感。 使知識在課后能得到鞏固和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