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 篇1
人們說這是一本"名著",但是在今天我才有幸見到并拜讀。這本只能用"小冊子"來形容的書,被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印數高達40,000,000冊。創造了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圖書銷售量的歷史記錄。其后的80余年,該書被翻譯成所有的文字,許多政府、和企業都將此書贈送給士兵和職員,作為培養士兵、職員敬業守則的必讀書。"這樣的評價不得不讓我想起像《誰動了我的奶酪》之類的勵志書,而勵志書,也似乎都很暢銷。
薄薄的一本書,除去內容有些重復的前言和書評,正文只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當年哈伯德發表的"填補空白"的文章《致加西亞的信》;另一部分是故事主人公羅文自述《我是怎樣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前者很短,先是簡單的概括了一下羅文的事跡,大概是這樣的:"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迫切需要盡快和古巴起義軍領袖加西亞取得聯系",而沒有人知道加西亞具體在哪里。情急之下有人給總統推薦了主人公羅文。羅文二話不說完成了任務。
哈伯德很粗略的概括了羅文的故事,正像他說的那樣"無意詳述",而他想強調的重點是"羅文接過信,并且沒有問‘他在哪里?’"然后便是對他的贊美:"這樣的人應該為他鑄造一座不朽的青銅雕像".讀到這里,我不禁想象了一下羅文到底是如何完成這個"不可能任務"的,并且疑惑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為什么沒有人把他拍成電影。而哈伯德所看重的,并不是羅文有多么高超的能力,而是他不多問就獨立完成任務的敬業精神。同時,我大概明白了為什么這本書會這么暢銷,其原因是這本書寄托了眾多領導人對下屬員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