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現象不知我們的老師注意了沒有,當我們把評改好的習作發到學生手中后,學生們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打開自己的作文本,首先看分數,然后又迫不及待的翻看老師給他們寫得評語。,他們想要知道老師給自己的作文作如何的評價。有的學生看到老師給自己的評價全是贊美之詞時即刻喜形于色,于是拿著作文告訴這個告訴那個我的作文如何如何得到老師的夸獎,而有的學生看到老師給自己的評價一塌糊涂時立刻垂頭喪氣,恨不得躲得遠遠的,最好是沒人在意、沒人來問“老師給你的作文打了多少分,給你寫什么樣的評語了”可見這些可愛的學生是多么的在意老師們給他們作文的評價。
無論是居于文中寥寥數語的眉批,還是居于文末三言五語的總批,作文評語作為作文教學的一個環節,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給學生作文下評語,則是這一環節中的點睛之筆。作文評語既有評價功能,又有導向作用。精妙的評語,對學生大有裨益。往往能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燃點寫作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恰如其分的評價,常常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指點迷津,明確改進方向,使得作文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怎樣的作文評語才算是恰當準確的?作文評語如何能最有效地發揮它的指導作用?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摒棄傳統的思維定勢,廢除以往的套話、廢話,運用富有朝氣、具有親和力、帶有創造性的語言,盡最大可能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
一、作文評價的尊重性
我想這在我們的作文評改中是首當其沖的。師生之間要能夠達到心靈交匯,情感交流,則需要以平等為基礎,以尊重為前提。師生對話是平等的對話,對話中體現老師對學生的尊重。這也正符合作文個性化的基本理念。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尊重個性,是課題理念提出的理論基礎內容之一。傳統教學中,作文評語往往是生硬、刻板、冷冰冰的,或是空洞的、含糊的評語,使學生覺得作文很抽象。作文本發下來以后,不是看一眼了事,就是連看都不看,使評語不能發揮其作用。其實,小學生作文不但是作文能力的體現,也是他們在生活實踐中的親身體驗。所以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評語中教師說教者的行象,以親切的口吻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的心靈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