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
課前預習:
1、完成助學中的預習積累部分。
2、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準備課本劇表演。
相關課程標準陳述:
“選讀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培養賞析能力。”“重視學生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保證學生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的”;“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課文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按民間故事的特點來賞析課文,有表情地朗讀對話。
3、情感目標:感受“正能壓邪”的道理,感受課文所歌頌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維目標:開發、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評價任務:
1、講故事比賽,把獲得的整體感覺講出來。
2、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兩個問題:
(1)一位 的漁夫;一個 的魔鬼。
(2)漁夫和魔鬼的斗爭過程說明了什么?聯系實際談談啟示。
3、放開想象,拓展思維,續寫故事。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品,導入新課。
“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拉伯地區有一個叫薩桑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因為痛恨王后對他的背叛,每天都迎娶一位新王后,第二天便把她殺了。丞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無辜少女的生命,自愿嫁給了國王。她每夜都給國王講故事……”